(二)坐标曲线类
1.下列关于图中各曲线所代表的生物学含义及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图可表示氨基酸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时ATP浓度与运输速率的关系
B.乙图表示的运输方式不受载体蛋白的影响
C.丙图所示的生理过程中,a点时只进行无氧呼吸
D.丁图可表示胃蛋白酶活性与pH的关系
2.如图表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某植物根生长的影响,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当生长素浓度高于M时,该植物的茎生长开始受到抑制
B.当生长素浓度高于P小于M时,根生长仍被促进
C.曲线表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
D.P浓度是该植物根生长的最适浓度
3.为探究物质P抑制癌细胞增殖的效应,研究人员使用不同浓度的物质P处理人的离体肝癌细胞,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物质P的作用机制可能是抑制了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的表达
B.由曲线可知,物质P的浓度不是影响抑制率的唯一因素
C.由曲线可知,物质P抑制癌细胞增殖的最适浓度应为1.00
g/L
D.若物质P属于蛋白质,其与癌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可能促进癌细胞的分化
4.如图为某群落中棉蚜及其天敌瓢虫的种群数量变化,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7月5日后瓢虫数量下降表明该群落中动物的丰富度降低
B.棉蚜活动能力较弱,可以采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
C.棉蚜与瓢虫的种群数量变化反映群落内部存在负反馈调节
D.瓢虫数量上升具有滞后性,棉蚜发生初期应及时人工防治5.(2016·江苏兴国月考)如图表示果蝇胚胎胚轴中5种蛋白质的浓度分布。已知A蛋白和B蛋白都能激活Q基因的表达,C蛋白和D蛋白都能抑制Q基因的表达。科研小组检测果蝇胚胎中的这四种蛋白,发现甲、乙、丙、丁四个变异胚胎各缺少其中一种蛋白,分别是A蛋白、B蛋白、C蛋白、D蛋白(尚未检测Q蛋白及其他物质的含量)。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蛋白和B蛋白激活Q基因表达的时期和机理都相同
B.乙胚胎中B蛋白基因的表达量显著减少
C.丁胚胎的前轴和中轴的细胞中Q蛋白浓度较高
D.若变异胚胎是基因突变所致,则突变发生在起始密码处
6.某研究机构对正常人及糖尿病患者进行饭后血糖、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含量测定,测定结果如图所示,则相关判断不正确的是( )
A.a为糖尿病患者,b为正常个体B.激素甲为胰岛素,激素乙为胰高血糖素
C.激素甲的分泌量不受血糖浓度的影响
D.激素甲的靶细胞的种类比激素乙的多
7.人参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喜阴凉,生长于以红松为主的针阔混交林或落叶阔叶林下。当阳光穿过森林中的空隙时形成“光斑”,如图是一株生长旺盛的人参在“光斑”照射前后光合作用吸收CO2(实线)和释放O2(虚线)气体量的变化曲线,据此分析:
(1)“光斑”开始前,人参叶片细胞积累葡萄糖的速率为________μmol/(m2·s)。
(2)第40
s后,“光斑”移开,但CO2吸收速率曲线持续到第60
s才下降成水平状态,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区域Ⅰ为图形abcd,区域Ⅱ为图形ade,区域Ⅲ为图形def,现已知Ⅰ+Ⅱ的面积为84,则图形Ⅱ+Ⅲ的面积为________,该面积大小可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3),1
cm2的人参叶片经过如图1分钟时间,可积累葡萄糖的量为________g。
8.(2016·福建龙岩质检)水杨酸是植物体产生的一种激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和抗逆性有重要作用。为探究水杨酸对不同品系(YTA、YTB)水稻幼苗叶片中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研究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水杨酸作为水稻细胞的________分子,可改变细胞的生理活动,使相关蛋白质含量增加,提高水稻幼苗的抗病能力。
(2)实验表明,水杨酸对品系YTA幼苗叶片中蛋白质含量的增加均具有________作用,其中________mol·L-1浓度的作用效果最为显著。水杨酸对品系YTB幼苗叶片中蛋白质含量变化的作用具有________的特点。据图分析可知,在实验处理浓度范围内,品系________对水杨酸的浓度变化较敏感。(3)研究表明,水杨酸能使水稻幼苗可溶性糖的含量增加和蒸腾速率下降,从而提高了水稻幼苗的________性。水杨酸还能抑制乙烯的生成,延缓果实的____________________。(4)研究表明,水杨酸能适度地减小气孔的开放。在外源施用水杨酸时,除了要注意施用的浓度外,还要注意施用的________,以便达到最佳的施用效果。
参考答案与解析(二)坐标曲线类
1.
[解析]
氨基酸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而甲图中物质的运输速率与能量无关;乙图表示的运输方式需要呼吸作用产生的能量,为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协助;在氧气浓度小于a的范围内,随着氧气浓度增大,无氧呼吸逐渐减弱,有氧呼吸逐渐增强,在a点时既存在有氧呼吸又存在无氧呼吸;胃蛋白酶的最适pH约为1.5,在pH低于1.5时酶活性随pH的升高而增大,高于1.5时,酶的活性逐渐降低,过酸过碱都会导致酶失活。
2. [解析]
由图可知,P为该植物根生长的最适浓度,M点之后开始抑制植物根的生长,由于茎对生长素的敏感性较根低,故生长素高于M点时,一定范围内对茎的生长仍然是促进作用,A项错误、D项正确;当生长素浓度高于P小于M时,生长素对根生长的促进作用减弱,但仍促进生长,B项正确;该曲线既体现了生长素的促进作用也体现了其抑制作用,故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C项正确。
3.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可知,物质P可抑制癌细胞的增殖,而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均属于人体的正常基因,可分别调节细胞周期和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因此,物质P不可能抑制这两个基因的表达,A错误;由曲线可知,影响抑制率的因素有时间和物质P的浓度,B正确;实验只是设置了物质P的部分浓度,虽然在1.00
g/L时抑制效果较其他两组好,但不能确定该浓度为抑制癌细胞增殖的最适浓度,C错误;本实验只是研究物质P对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并没有涉及细胞分化的过程,D错误。
4. [解析]
物种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瓢虫数量下降并没有导致瓢虫这个物种消失,因此不会导致物种的丰富度降低;棉蚜的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可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棉蚜数量增加时,瓢虫的食物增多,瓢虫的数量也增加,瓢虫捕食棉蚜增多,导致棉蚜的数量下降,这种调节体现了生态系统普遍存在的负反馈调节;图中显示,棉蚜数量先上升,后来随着棉蚜数量的上升,瓢虫的数量也上升,且瓢虫数量的峰值出现得较棉蚜晚,这说明瓢虫数量上升具有滞后性,因此应在棉蚜发生初期及时进行人工防治。
5. [解析]
据图分析可知,Q蛋白只在3时期含量最多,且Q蛋白含量最多时期,A蛋白含量较多,而B蛋白含量较少,说明A蛋白和B蛋白激活Q基因表达的时期相同,但机理不同,A错误;根据题意可知,乙胚胎中缺少B蛋白,说明乙胚胎中B蛋白基因的表达量显著减少,B正确;由题图可知,丁中前期C蛋白较多,C蛋白能抑制Q基因表达,C错误;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上碱基对的缺失、增加或替换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而起始密码在mRNA上,D错误。
6. [解析]
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浓度高于正常人,因此a为糖尿病患者,b为正常人,A正确。正常人体内激素甲含量随血糖浓度的升高而增加,激素乙含量随血糖浓度的升高而降低,根据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生理功能可以判定激素甲为胰岛素,激素乙为胰高血糖素,B正确。正常人体内激素甲含量随血糖浓度的升高而增加,说明激素甲的分泌量受血糖浓度影响,C错误。通过分析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生理功能及作用途径可知,胰岛素的靶细胞的种类比胰高血糖素的靶细胞的种类多,D正确。
7.
[解析]
(1)光合作用消耗6
mol的二氧化碳,生成1
mol的葡萄糖,“光斑”开始前,光合作用吸收CO2的速率为0.6
μmol/(m2·s),则积累葡萄糖的速率为0.1
μmol/(m2·s)。(2)由图可知,“光斑”开始时,氧气的释放速率远远大于二氧化碳的吸收速率,表明光反应远远快于暗反应,“光斑”移开前,光反应积累了一定量的[H]和ATP,当“光斑”移开后,积累的[H]和ATP仍可用于暗反应。(3)图中区域Ⅲ图形def固定二氧化碳需要的[H]和ATP来自“光斑”照射过程中积累的[H]和ATP,图中区域Ⅰ图形abcd代表“光斑”照射过程中积累的[H]和ATP,即区域Ⅰ的面积等于区域Ⅲ的面积,故Ⅰ+Ⅱ=Ⅱ+Ⅲ=84,该面积代表人参在“光斑”照射下叶片细胞增加的净光合量。(4)1
cm2的人参叶片经过如图1分钟时间,可积累的氧气为(84+0.6×60)×10-4=1.2×10-2(μmol/cm2),由此推算,1
cm2的人参叶片经过如图1分钟时间,可积累葡萄糖1.2×10-2×1/6×180×10-6=3.6×10-7(g)。
[答案]
(1)0.1 (2)细胞中积累有一定量的[H]和ATP (3)84
“光斑”照射下叶片细胞增加的净光合量 (4)3.6×10-7
8.
[解析]
(1)水杨酸是植物体产生的一种激素,激素是调节生命活动的信息(信号)分子。(2)分析图示可知,用不同浓度的水杨酸处理品系YTA,其幼苗叶片中蛋白质的含量均高于水杨酸浓度为0
mol·L-1的对照组,由此说明水杨酸对品系YTA幼苗叶片中蛋白质含量的增加均具有促进作用,其中用1.5×10-4mol·L-1的水杨酸处理6~30
h的实验组,其幼苗叶片中蛋白质的含量明显高于其他组,说明1.5×10-4mol·L-1浓度的作用效果最为显著。用3.75×10-5mol·L-1的水杨酸处理品系YTB,其幼苗叶片中蛋白质的含量高于水杨酸浓度为0
mol·L-1的对照组,用7.5×10-5mol·L-1和1.5×10-4mol·L-1的水杨酸处理品系YTB,其幼苗叶片中蛋白质的含量低于对照组,由此说明水杨酸对品系YTB幼苗叶片中蛋白质含量变化的作用具有两重性的特点,在实验处理浓度范围内,品系YTB对水杨酸的浓度变化较敏感。(3)水稻幼苗可溶性糖的含量增加和蒸腾速率下降,有利于提高其抗旱(抗寒、抗逆)性。乙烯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的成熟,水杨酸能抑制乙烯的生成,说明水杨酸具有延缓果实成熟的作用。(4)水杨酸能适度地减小气孔的开放。为了能够达到最佳的施用效果,在外源施用水杨酸时,除了要注意施用的浓度外,还要注意施用的时间。
[答案]
(1)信息(信号) (2)促进 1.5×10-4 两重性 YTB (3)抗旱(抗寒、抗逆) 成熟 (4)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