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生物考前冲刺复习:第1部分热点重难强化练2 遗传规律与伴性遗传的应用(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17高考生物考前冲刺复习:第1部分热点重难强化练2 遗传规律与伴性遗传的应用(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7-05-12 21:52: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热点重难强化练2 遗传规律与伴性遗传的应用
1.(2016·高考全国卷甲改编)某种植物的果皮有毛和无毛、果肉黄色和白色为两对相对性状,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前者用D、d表示,后者用F、f表示),且独立遗传。利用该种植物三种不同基因型的个体(有毛白肉A、无毛黄肉B、无毛黄肉C)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
有毛白肉A×  无毛黄肉B×  有毛白肉A×
 无毛黄肉B
  无毛黄肉C   无毛黄肉C
 ↓    
  ↓       ↓
有毛黄肉∶
有毛白肉为1∶1
全部为无毛黄肉 全部为有毛黄肉
实验1     实验2   
  实验3回答下列问题:(1)果皮有毛和无毛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果肉黄色和白色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为________。 
(2)有毛白肉A、无毛黄肉B和无毛黄肉C的基因型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无毛黄肉B自交,理论上,下一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实验3中的子代自交,理论上,下一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2中得到的子代无毛黄肉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实验1中亲本有毛×无毛,子代全为有毛,所以有毛对无毛为显性,且A、B的相应基因型分别为DD和dd。实验3中亲本白肉×黄肉,子代全为黄肉,所以黄肉对白肉为显性,且C的相应基因型为FF,A的相应基因型为ff。(2)实验1中白肉A(ff)×黄肉B→黄肉∶白肉=1∶1,说明B的相应基因型为Ff,B、C均无毛,相应基因型均为dd,所以A、B、C的基因型依次为:DDff、ddFf、ddFF。(3)若B(ddFf)自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无毛黄肉∶无毛白肉=3∶1。(4)实验3中:DDff(A)×ddFF(C)→F1:DdFf;F1自交,则F2:有毛黄肉∶有毛白肉∶无毛黄肉∶无毛白肉=9∶3∶3∶1。(5)实验2中:ddFf(B)×ddFF(C)→ddFF、ddFf。
[答案]
(1)有毛 黄色
(2)DDff、ddFf、ddFF
(3)无毛黄肉∶无毛白肉=3∶1
(4)有毛黄肉∶有毛白肉∶无毛黄肉∶无毛白肉=9∶3∶3∶1
(5)ddFF、ddFf
2.(2016·高考海南卷改编)某种植物雄株(只开雄花)的性染色体XY;雌株(只开雌花)的性染色体为XX。等位基因B和b是伴X遗传的,分别控制阔叶(B)和细叶(b),且带Xb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后使受精卵致死。用阔叶雄株和杂合阔叶雌株进行杂交得到子一代,再让子一代相互杂交得到子二代。回答下列问题:(1)理论上,子二代中,雄株数∶雌株数为________。
(2)理论上,子二代雌株中,B基因频率∶b基因频率为________;子二代雄株中,B基因频率∶b基因频率为________。 
(3)理论上,子二代雌株的叶型表现为________;子二代雄株中,阔叶∶细叶为________。
[解析]
(1)阔叶雄株(XBY)和杂合阔叶雌株(XBXb)进行杂交得到子一代,子一代中雄株为1/2XBY、1/2XbY,可产生1/4XB、1/4Xb、1/2Y三种配子,雌株为1/2XBXB、1/2XBXb,可产生3/4XB、1/4Xb两种配子,子一代相互杂交,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带Xb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后使受精卵致死,理论上,子二代中雌性仅1/2存活,雄株数∶雌株数为2∶1。
(2)理论上子二代雌株的基因型及比例为3XBXB∶1XBXb,则雌株中B基因频率∶b基因频率为(3×2+1)∶1=7∶1;子二代雄株的基因型及比例为3XBY∶1XbY,子二代雄株中B基因频率∶b基因频率为3∶1。
(3)据上述分析,理论上子二代雌株的叶型表现为阔叶;子二代雄株中,阔叶∶细叶为3∶1。
[答案]
(1)2∶1
(2)7∶1 3∶1
(3)阔叶 3∶1
3.菠菜为雌雄异株的植物,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菠菜种植的是杂交种,并且等位基因的对数越多,产量越高。菠菜的叶片有宽叶、窄叶和抗白粉病、不抗白粉病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基因A/a、B/b控制,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且位于常染色体上,含不抗白粉病基因的花粉存活率为50%。现用纯合的宽叶抗白粉病的母本与窄叶不抗白粉病的父本杂交,F1表现宽叶抗白粉病。请回答下列问题:(1)F1菠菜不能留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现有纯合亲本分别为宽叶抗白粉病(甲),宽叶不抗白粉病(乙)、窄叶抗白粉病(丙)、窄叶不抗白粉病(丁)的雌雄个体若干,若想获得高产的宽叶抗白粉病的个体,应选取的亲本组合为________,杂交得到的F1中的雌雄个体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和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菠菜的叶形有戟形和椭圆形两种类型,其中戟形叶(E)对椭圆形叶(e)为显性,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e基因使配子致死,现有杂合戟形叶母本与椭圆形叶父本杂交,若子代表现型________________,则e基因使雌配子致死;若子代表现型________________,则e基因使雄配子致死。
[答案]
(1)杂交中的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 (2)甲和丁,乙和丙 宽叶抗白粉病∶宽叶不抗白粉病∶窄叶抗白粉病∶窄叶不抗白粉病=15∶3∶5∶1 (3)雌雄植株叶形全为戟形 戟形叶雄株和椭圆形叶雄株(全为雄株)
4.科学家在研究果蝇时,发现其眼色中有褐色、红色、白色三种表现型,身体有灰色、黑色两种表现型。
(1)果蝇是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成为________________。
(2)假设控制果蝇眼色(A、a)与身色(B、b)的基因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有人将两只果蝇杂交,获得了100只果蝇。其表现型为37只灰身褐色眼,19只灰身白眼,18只灰身红眼,13只黑身褐色眼,7只黑身红眼,6只黑身白眼。根据此杂交实验结果可推测,上述遗传符合基因____________定律。其中灰身褐色眼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若控制眼色的基因由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其中C_DD为红眼,C_Dd为褐色眼,其他基因型为白眼,现有CcDd两只雌雄果蝇杂交,所产生F1果蝇中褐色眼的个体自由交配,则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果蝇体细胞内共4对染色体,其中3对常染色体在雌雄中均相同,1对性染色体在雌性体细胞中为XX,在雄性体细胞中为XY,故果蝇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为6+XX或6+XY。(2)根据题意,果蝇眼色的性状有褐色眼、红眼和白眼,比例为褐色眼∶红眼∶白眼=(37+13)∶(18+7)∶(19+6)=2∶1∶1;果蝇身色的性状有灰身和黑身,比例为灰身∶黑身=(37+19+18)∶(13+7+6)≈3∶1,二者均符合分离定律,且由于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故又符合自由组合定律。由以上分析可说明亲本果蝇的基因型均为AaBb,灰身对黑身为显性,Aa为褐色眼,故灰身褐色眼的果蝇基因型为AaBB或AaBb。据题意可知,C_DD为红眼,C_Dd为褐色眼,其他基因型均表现为白眼,现有CcDd两只雌雄果蝇杂交,则F1中褐色眼的基因型及比例为1/3CCDd和2/3CcDd,这些个体自由交配,则子代C_∶cc=8∶1;DD∶Dd∶dd=1∶2∶1,则综合来看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红眼∶褐色眼∶白眼=8∶16∶12=2∶4∶3。
[答案]
(1)6+XX或6+XY (2)自由组合(分离和自由组合) AaBB或AaBb 红眼∶褐色眼∶白眼=2∶4∶3
5.女娄菜为雌雄异株植物,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宽叶与窄叶由基因A、a控制,抗病与易感病由基因B、b控制。一对亲本杂交,F1个体的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若不考虑X、Y同源区段,请回答下列问题:
F1

 ♂
抗病
241
238
易感病
82
79
(1)这两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________________定律。
(2)亲本中,父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母本产生雌配子的基因型有________种。
(3)F1的雌性植株中,纯合的抗病宽叶植株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 
(4)若易感病植株在幼苗时期就发病死亡,那么,F1自由交配,产生的F2幼苗中易感病窄叶雄株占________。
[解析]
(1)通过分析可以看出,B、b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A、a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因此,这两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由于F1中抗病∶易感病≈3∶1,因此双亲均为杂合子(Bb)。又由于宽叶∶窄叶≈3∶1,因此双亲关于此性状的基因型分别为XAY和XAXa。因此,父本的基因型为BbXAY,母本的基因型为BbXAXa,其产生雌配子的基因型为BXA、BXa、bXA、bXa。(3)BbXAY×BbXAXa,后代中纯合的抗病植株(BB)占1/4,雌株只有两种基因型:XAXA和XAXa,各占1/2,因此,F1的雌性植株中纯合的抗病宽叶植株占1/8。(4)能进行交配的成熟植株中,不含基因型为bb的个体。抗病植株中,基因型为BB的个体占1/3,基因型为Bb的个体占2/3,因此易感病植株占2/3×2/3×1/4=1/9。再分析宽叶和窄叶的遗传,雌性植株的基因型为XAXA和XAXa,各占1/2,则产生Xa配子的概率为1/4,雄性植株的基因型有两种XAY、XaY,产生Y配子的概率为1/2,因此产生窄叶雄株的概率为1/8。因此产生易感病窄叶雄株的概率为1/9×1/8=1/72
[答案]
(1)自由组合 (2)BbXAY 4 (3)1/8
(4)1/72
6.野生型果蝇的眼形是圆眼,某遗传学家在研究中偶然发现一只棒眼雄果蝇,他想探究果蝇眼形的遗传特点,便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亲代果蝇均为纯合子)。雄果蝇的染色体组成及性染色体分区段如图乙所示。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若F2中圆眼∶棒眼=3∶1,则该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________是显性性状。若F2中圆眼∶棒眼=27∶37,则该对性状至少受________对等位基因控制。
(2)若该对性状受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与果蝇眼形相关的基因型有________种;若这对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X、Y染色体上的Ⅰ区段),则与果蝇眼形相关的基因型有________种。
(3)若F2中圆眼∶棒眼=3∶1,且仅雄果蝇中有棒眼,则控制圆眼、棒眼的等位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可能位于乙图中X、Y染色体的________区段。
(4)若已经研究清楚,该对性状受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圆眼纯合果蝇与棒眼果蝇杂交,在后代群体中出现了一只棒眼果蝇。出现该棒眼果蝇的原因可能是亲本果蝇在产生配子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片段缺失,为了探究其原因,现有人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步骤,请帮助完成结果预测。(注:一对同源染色体都缺失相同片段时胚胎致死;各类型配子活力相同)①用该棒眼果蝇与基因型为Aa的果蝇杂交,获得F1;
②F1自由交配,观察、统计F2表现型及比例。
结果预测:
Ⅰ.如果F2表现型及比例为圆眼∶棒眼=________,则为基因突变;
Ⅱ.如果F2表现型及比例为圆眼∶棒眼=________,则为染色体片段缺失。
[解析]
(1)若果蝇眼形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则F2中出现圆眼∶棒眼=3∶1的性状分离比,圆眼对棒眼为显性。若F2中圆眼∶棒眼=27∶37,即圆眼占(3/4)3,说明该对性状至少受3对等位基因控制。(2)若果蝇眼形性状受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相关基因用A、a表示,则果蝇的基因型有AA、Aa、aa
3种。若这对基因位于性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则果蝇的基因型有XAXA、XAXa、XaXa、XAYA、XAYa、XaYA、XaYa共7种。(3)若控制果蝇眼形的基因位于Ⅲ区段,则亲本基因型为XX、XYa,子代雄果蝇都为棒眼,雌果蝇都为圆眼,与实验现象不符。若控制眼形的基因位于Ⅱ区段,则亲本基因型为XAXA、XaY,F2中圆眼∶棒眼=3∶1,且仅雄果蝇表现为棒眼。若控制眼形的基因位于Ⅰ区段,则亲本基因型为XAXA、XaYa,F2中圆眼∶棒眼=3∶1,且仅雄果蝇表现为棒眼。(4)由题意可知,棒眼为隐性性状,若为基因突变,则该棒眼果蝇的基因型为aa,与Aa的果蝇杂交,子代基因型为Aa、aa且比例为1∶1,A基因频率为1/4,a基因频率为3/4,自由交配,F2中aa占3/4×3/4=9/16,即F2中A_(圆眼)∶aa(棒眼)=7∶9。若为染色体片段缺失,则该棒眼果蝇的基因型为aO(O表示染色体片段缺失),与Aa的果蝇杂交,子代基因型为AO、Aa、aa、aO,A的基因频率为1/4,a的基因频率为1/2,O的频率为1/4,自由交配,子代中染色体缺失相同片段的(OO,致死)占1/16,棒眼(aa、aO)占8/16,即F2中圆眼∶棒眼=7∶8。[答案]
(1)圆眼 3 (2)3 7 (3)Ⅰ或Ⅱ (4)7∶9 7∶8
7.在一个稳定遗传的白色实验小鼠种群中,偶然出现了一只金色雄性小鼠。研究人员将这只金色小鼠与多只白色雌鼠交配,得到F1全部为白色鼠。F1个体间随机交配得到F2,其中雌鼠全部表现为白色,雄鼠中白色鼠和金色鼠的比例是1∶1。(1)控制金色性状的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___________。
(2)由上述结果可以推测,隐性性状是________,由F2中个体表现型可知,控制金色的基因不会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或只存在于________染色体上。
(3)科研人员为进一步确定金色基因的位置,在排除了发生染色体变异的情况下,做了以下的预案,请予以完善。
①从F1中选取白色雌鼠与金色雄性小鼠进行随机交配得到F2,F2中个体的表现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选取表现型为________的母本与表现型为________的父本(不来自F1和F2)交配,依据子代的表现型确定金色基因的位置。
结果预测与结论: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脱氧核苷酸
(2)金色 常 Y
(3)①白色雌鼠、白色雄鼠、金色雌鼠、金色雄鼠 ②金色雌鼠 白色雄鼠
结果预测与结论:
a.若子代中雌雄个体全为白色,则金色基因位于XY染色体同源区段上 b.若子代个体中雌性为白色,雄性个体为金色,则金色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
8.热带雨林中的某种昆虫(XY型性别决定)的体色有灰色和黑色两种,由等位基因B/b控制,翅长度有短翅和长翅两种,由等位基因D/d控制。现有两只表现型相同的个体杂交得到数量足够多的F1,统计F1各种表现型及比例如表。回答下列问题:
F1
灰身长翅
黑身长翅
灰身短翅
黑身短翅
雄性
3/12
1/12
3/12
1/12
雌性
0
0
3/12
1/12
(1)根据杂交实验判断,昆虫的体色中显性性状是________,相关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
(2)只考虑体色遗传时,F1中灰身个体杂合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些个体自由交配得到的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亲代中雌性个体的基因型为________,F1中雌性比例为1/3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从F1中任取一只灰身短翅和一只黑身短翅个体杂交得到F2,则F2中出现黑身短翅的概率为________。
(4)若用题干中相同的亲代个体杂交得到的子代中出现少数长翅雌性个体,可能的原因是:亲本雄性个体产生配子时发生了基因突变,或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根据表格可知体色性状没有和性别联系在一起,所以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其中灰身为显性性状。
(2)因为亲本的表现型相同且后代灰身∶黑身=3∶1,所以亲本的基因型为Bb和Bb,所以F1中灰身个体杂合的概率为2/3。这些个体自由交配,可根据基因频率计算得到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灰身∶黑身=8∶1。
(3)根据表格可知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控制翅形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所以雌性亲本的基因型为BbXDXd,F1中雌性比例为1/3的原因是基因型为XDXD个体致死。从F1中任取一只灰身短翅和一只黑身短翅个体杂交得到F2,则F2中出现黑身短翅的概率为2/9。
(4)若用题干中相同的亲代个体杂交得到的子代中出现少数长翅雌性个体,可能的原因是:亲本雄性个体产生配子时发生了基因突变,或者Y染色体上含有d基因,减数分裂过程中通过交叉互换产生了Xd的雄配子。
[答案]
(1)灰身 常 (2)2/3 灰身∶黑身=8∶1 (3)BbXDXd 基因型为XDXD个体致死 2/9 (4)Y染色体上含有d基因,减数分裂过程中通过交叉互换产生了Xd的雄配子
9.(2016·深圳质检)摩尔根利用果蝇进行遗传实验研究,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摩尔根在一群红眼果蝇中,发现了一只白眼雄果蝇,并让它与正常的红眼雌果蝇交配,结果F1全是红眼果蝇,这表明________是显性性状。
(2)摩尔根让F1中的红眼雌、雄果蝇相互交配,结果F2中,红眼果蝇与白眼果蝇的数量比为3∶1,这说明果蝇眼色的遗传符合________定律。
(3)F2红眼果蝇中有雌雄个体,而白眼果蝇全是雄性,可推测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现有纯种的红眼雌、雄果蝇和白眼的雌、雄果蝇,请从中选择亲本,只做一次杂交实验,以确定果蝇的眼色基因与X、Y染色体的关系。
杂交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预期:
①若子代中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在X、Y染色体上都存在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
②若子代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只在X染色体上。
[解析]
(1)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表现出来的性状为显性性状,则根据题干中白眼雄果蝇与红眼雌果蝇交配,F1全是红眼果蝇可知红眼是显性性状。(2)摩尔根让F1中的红眼雌、雄果蝇相互交配,结果F2中红眼果蝇与白眼果蝇的数量比为3∶1,说明果蝇眼色的遗传符合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3)根据伴性遗传的特点可选择纯种的红眼雄果蝇与白眼雌果蝇交配来确定眼色基因在X、Y染色体上的位置。假设红眼基因为W,白眼基因为w,如果在X、Y染色体上都存在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则选择的亲本红眼雄果蝇基因型为XWYW,白眼雌果蝇基因型为XwXw,XWYW×XwXw→XWXw(红眼雌果蝇)和XwYW(红眼雄果蝇),即子代中雌雄果蝇全为红眼;如果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只在X染色体上,则选择的亲本红眼雄果蝇基因型为XWY,白眼雌果蝇基因型为XwXw,XWY×XwXw→XWXw(红眼雌果蝇)∶XwY(白眼雄果蝇)=1∶1,即子代中雌果蝇全为红眼,雄果蝇全为白眼。
[答案]
(1)红眼 (2)(基因)分离 (3)选择(纯种的)红眼雄果蝇与白眼雌果蝇交配 (雌、雄果蝇)全为红眼 雌果蝇全为红眼,雄果蝇全为白眼
10.果蝇的长翅(A)对残翅(a)为显性,遗传学家曾做过这样的实验:长翅果蝇幼虫正常的培养温度为25
℃,将孵化后4~7
d的长翅果蝇放在35~37
℃的环境中处理6~24
h后,得到了一些残翅果蝇(雌雄均有),这些残翅果蝇在正常环境温度下交配产生的后代仍然是长翅果蝇。
(1)翅的发育需要经过酶催化的反应,据此你对上述实验现象进行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个实验说明影响表现型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现有一只残翅雄果蝇,请你设计一个简单可行的方案来确定它的基因型。
①该实验的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
a.若____________,则该果蝇的基因型为aa;
b.若后代均表现为长翅,则该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若后代有的表现为长翅,有的表现为残翅,则该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
[解析]
(1)根据题干中的信息“将孵化后4~7
d的长翅果蝇放在35~37
℃的环境中处理6~24
h后,得到了一些残翅果蝇”“翅的发育需要经过酶催化的反应”,说明环境温度影响与翅发育有关的酶的合成和活性;“这些残翅果蝇在正常环境温度下交配产生的后代仍然是长翅果蝇”,说明温度没有改变遗传物质。(2)根据题中信息可知,
基因型和环境条件都会影响表现型。(3)根据题干可知,残翅果蝇的基因型可能为AA、Aa、aa。若要探究残翅雄果蝇的基因型,应让该只残翅雄果蝇与多只正常发育的残翅雌果蝇(aa)交配,孵化的幼虫在正常的温度环境中培养,观察后代的表现。若该雄果蝇的基因型为aa,则后代均表现为残翅;若该雄果蝇的基因型为AA,则后代均表现为长翅;若该雄果蝇的基因型为Aa,则后代长翅、残翅均有。
[答案]
(1)温度影响与翅发育有关的酶的合成和活性,但不改变遗传物质 (2)基因组成(基因型)、环境
(3)①让该只残翅雄果蝇与多只正常发育的残翅雌果蝇交配,孵化的幼虫在正常的温度环境中培养,观察后代的表现 ②后代均表现为残翅 AA Aa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