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生物考前冲刺复习:第1部分热点重难强化练3 动物生命活动调节强化训练(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17高考生物考前冲刺复习:第1部分热点重难强化练3 动物生命活动调节强化训练(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1.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7-05-11 23:02: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热点重难强化练3 动物生命活动调节强化训练
1.2015年5月25日雷丁大学最新研究表明,橙汁可提高老年人的大脑功能,改善老年人认知。研究证明橙汁富含类黄酮,尤其还富含黄烷酮(类黄酮的一种)。类黄酮是人类饮食中含量最丰富的一类多酚化合物,可改善人的记忆功能,能激活大脑中海马体信号通路,该通路与学习、记忆相关。
(1)类黄酮作为多酚类物质,主要存在于植物细胞的________中。(2)学习和记忆是脑的高级功能之一,长期记忆的形成与________的建立有关。在学习和记忆过程中需要激活大脑中海马体信号通路,此过程产生的反射属于________反射。此反射传递过程中,当神经冲动传至神经末梢时,神经递质从________内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
(3)研究表明,相比炎热环境,人在寒冷环境下学习与记忆的能力更强,从神经—体液调节的角度分析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某学生专心答题时,参与的高级中枢主要有大脑皮层的________区。
[解析]
(1)类黄酮属于多酚类物质,植物细胞的液泡是其主要的储存部位。(2)长期记忆的形成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由于在学习和记忆过程中需要激活大脑中海马体信号通路,所以此过程属于条件反射。神经冲动传至神经末梢时,神经递质从突触小泡内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3)寒冷条件下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甲状腺激素可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因此能提高学习和记忆能力。学生在专心答题时首先要通过大脑皮层V区(视觉性语言中枢)完成审题,经思考后,再通过大脑皮层W区(书写性语言中枢)写出答案。
[答案]
(1)液泡 (2)新突触 条件 突触小泡 (3)寒冷环境下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增加,甲状腺激素可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从而提高学习与记忆能力 V和W
2.学生面临重要考试时,可能因焦虑、紧张而心跳、呼吸加快等。如图为该过程的部分调节示意图,请结合所学知识,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是____________激素。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细胞是____________。当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增加到一定浓度时,会对垂体和下丘脑的活动起________作用。
(2)图中的a是________,将兴奋传至大脑皮层的____________时,可对试卷的文字进行分析。
(3)当考试太紧张时,呼吸会加快,此过程的调节方式是________,参与的大脑皮层和脊髓中有大量的神经细胞,在相邻的神经细胞间隙中存在的液体是__________________。
(4)考试结束后依然兴奋,并不立即恢复平静,是因为体液调节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解析]
(1)由图可知,①②分别为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可以作用于几乎全身的细胞,提高细胞的代谢速率。甲状腺激素的合成过程中存在负反馈调节,当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浓度时,会对垂体和下丘脑的活动起抑制作用。(2)图中a为传入神经,可将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至大脑皮层,对试卷的文字进行分析是大脑皮层中语言中枢的功能。(3)由图可知,大脑皮层通过脊髓直接调节呼吸肌的活动,这种调节方式属于神经调节。神经细胞间的液体属于组织液。(4)激素调节具有作用时间较长、作用较缓慢的特点。
[答案]
(1)促甲状腺激素释放 几乎全身细胞 抑制 (2)传入神经 言语区(或语言中枢) (3)神经调节 组织液(或组织间隙液) (4)作用时间长
3.请回答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问题: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________。神经元之间兴奋只能单方向的传递,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人长时间饮水不足时,机体内细胞外液渗透压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刺激________中的感受器并促进________激素的分泌,该激素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以维持体内水分的平衡。
(3)寒冷条件下,下丘脑分泌的________________增多,促进垂体分泌相关激素,最终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该调节过程属于________调节。
(4)人体的免疫系统有________道防线。
[解析]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所以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2)当人长时间饮水不足时,机体内细胞外液渗透压会升高,刺激下丘脑中的渗透压感受器,促进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进而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3)寒冷条件下,人体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兴奋,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增加,该激素作用于垂体,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通过血液运输作用于甲状腺,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可以提高细胞代谢速率,使机体产生更多热量。上述调节过程为分级调节。(4)人体的免疫系统有三道防线。
[答案]
(1)反射 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答案合理即可) (2)升高 下丘脑 抗利尿 (3)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分级 (4)三
4.下丘脑与人体内许多生理活动的调节密切相关。图中甲、乙、丙表示下丘脑的某些区域,A、B、C表示不同的调节途径。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在炎热环境中,汗腺分泌活动增强,这是下丘脑通过________(填图中字母)途径调节的。请写出该调节过程的反射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人饮水不足时,会导致____________升高,位于下丘脑________(填“甲”“乙”“丙”)区域的渗透压感受器兴奋,进而促进________激素释放,该激素的生理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途径可代表________________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该激素在人体内需要源源不断地产生,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炎热环境下汗腺分泌活动增强,该过程的主要调节方式为神经调节,其基本方式为反射,通过A途径引发的汗腺分泌活动的具体过程为:温觉感受器→传入神经→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汗腺。(2)饮水不足会导致机体缺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这种信号传递到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使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加,通过垂体释放,该激素通过体液运输到肾小管和集合管,促进二者对水的重吸收,降低细胞外液渗透压。(3)甲状腺激素(性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存在分级调节的过程,各种激素在生物体内含量极低,需源源不断地产生,是因为激素一旦与靶器官(细胞)结合发挥作用就立即被灭活。
[答案]
(1)A 温觉感受器→传入神经→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汗腺 (2)细胞外液渗透压 乙 抗利尿 提高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促进水的重吸收 (3)甲状腺(若答“性”或“肾上腺皮质”也可) 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
5.(2016·保定调研)请分析回答有关血糖调节的问题:
(1)图1表示正常人饭后血糖、胰岛素、胰高血糖素三者的变化关系,若a代表血糖浓度,则b代表________,c代表________。由图可知血糖平衡调节机制为________调节。
(2)选取健康大鼠,持续电刺激支配其胰岛的有关神经并测定其血液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浓度,结果如图2。
①开始刺激后,短期内血糖浓度________。
②图2中胰高血糖素浓度下降的原因之一是胰岛素抑制胰岛A细胞的分泌活动。若要证明该推断正确,可设计实验验证,大致思路是:选取同品种、同日龄的健康大鼠先做实验前测试,然后注射适量的________,通过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浓度变化来确定。[解析]
(1)正常人进食后,葡萄糖被吸收入血,血糖浓度先升高,随后胰岛素浓度升高,胰高血糖素浓度降低,结合图1推知,若a代表血糖浓度,则b代表胰岛素浓度,c代表胰高血糖素浓度。由图可知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作用效果相反,都会作为信息反过来影响胰岛细胞的分泌活动,故血糖平衡的调节机制为反馈调节。(2)由图2可知,电刺激支配胰岛的有关神经后,胰岛素浓度上升,而胰高血糖素浓度下降,则血糖浓度会降低;验证胰岛素抑制胰岛A细胞的分泌活动时,自变量为胰岛素的有无,因变量为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量,故应给大鼠注射适量的胰岛素并测量其胰高血糖素浓度,然后与注射前大鼠胰高血糖素的浓度进行比较分析。[答案]
(1)胰岛素 胰高血糖素 反馈 (2)①降低 ②胰岛素 注射前后其血液中胰高血糖素
6.美国生物化学家萨瑟兰提出“第二信使假说”来解释含氮激素的作用机制,过程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甲的化学本质最可能是____________。图中的第二信使cAMP是由ATP脱掉两个磷酸基团后缩合而成的,其中的“A”指的是____________。(2)图中的内分泌腺细胞是下丘脑细胞,若其作用的靶器官是垂体,则下丘脑分泌的激素可能是____________激素(答出一种即可);若靶器官不是内分泌腺,则靶器官最可能是____________。(3)若图中第一信使是生长激素,则分泌该激素的内分泌腺是____________。
[解析]
(1)物质甲是细胞膜表面的受体,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cAMP是由ATP脱掉两个磷酸基团后缩合形成的,A代表腺苷。(2)下丘脑可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等。下丘脑还能分泌抗利尿激素,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促进水分的重吸收。(3)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
[答案]
(1)蛋白质(或糖蛋白) 腺苷 (2)促甲状腺激素释放/促性腺激素释放 肾小管和集合管 (3)垂体
7.(2016·济南质检)冬末春初,季节交替,人体易患感冒。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受寒冷刺激时,下丘脑中的____________中枢兴奋,下丘脑就会分泌____________激素,促进垂体释放相关激素,使甲状腺增加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增加机体产热量。该过程体现了甲状腺激素分泌的____________调节。
(2)感冒时呼吸道黏膜的分泌物刺激黏膜上的感受器,产生兴奋传到脑干的神经中枢,引起咳嗽反射,这属于____________反射。咳嗽反射过程中,神经纤维接受刺激,细胞膜对____________的通透性增大,产生兴奋。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之间由于____________的存在,形成了局部电流。
(3)人体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后,若甲型H1N1流感病毒进入机体,____________细胞能迅速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快速产生大量的____________。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不能预防所有流感,原因是____________。[解析]
(1)受寒冷刺激时,皮肤冷觉感受器会产生兴奋,进而传至下丘脑中的体温调节中枢,使之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释放促甲状腺激素,进而促进甲状腺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从而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增加机体的产热量。这一过程体现了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2)根据题意可知,咳嗽反射是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脑干)参与即可完成的活动,属于非条件反射。在咳嗽反射过程中,神经纤维接受刺激后,细胞膜对Na+(或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使得膜上的电位从静息电位(外正内负)转变为动作电位(外负内正),从而产生兴奋。由于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之间存在电位差,也就形成了局部电流。(3)人体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后,会产生相应的记忆细胞,当甲型H1N1流感病毒进入人体后,会发生二次免疫,即接种疫苗时产生的记忆细胞能迅速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快速产生大量的抗体。但是,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不能预防所有流感,因为疫苗具有特异性。
[答案]
(1)体温调节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 分级 (2)非条件 Na+(或钠离子) 电位差 (3)记忆(或记忆B) 抗体 疫苗(或流感病毒或抗原或抗体)具有特异性
8.(2016·银川联考)下丘脑在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与生理调节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图所示为神经系统对内分泌功能的三种调节方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下丘脑参与的生理调节方式有____________。兴奋在A处________(填“单向”或“双向”)传递,当兴奋性神经递质传到突触后膜时,膜外____________将大量内流。
(2)若图中产生激素甲的靶腺为甲状腺,则下丘脑分泌的相应激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图中激素甲、乙、丙中有一种激素是抗利尿激素,则最可能是________,导致机体释放该激素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与激素丙有关的反射弧的效应器由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
[解析]
(1)根据图示,下丘脑参与了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图中A为突触,兴奋在突触中单向传递。当兴奋性神经递质传到突触后膜时,会引起突触后膜兴奋,膜外的钠离子大量内流,进而产生动作电位。(2)若图中产生激素甲的靶腺为甲状腺,则下丘脑分泌的相应激素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3)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分泌的,并由垂体释放到内环境中,故激素乙最可能是抗利尿激素。根据人体水盐平衡的调节机制可知,内环境渗透压升高是导致机体释放抗利尿激素的主要原因。(4)图中传出神经末梢与内分泌腺相连,故与激素丙有关的反射弧的效应器为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腺体。
[答案]
(1)神经调节、体液调节 单向 钠离子 (2)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3)激素乙 内环境渗透压升高(4)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腺体
9.(2016·重庆六校联考)人体的免疫细胞产生的场所有多种,另外不同免疫细胞的寿命差异也较大。如图所示为人体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分化及其聚集的组织或器官。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信息可知,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都来自____________的直接分化,这两种细胞结构与功能不同的直接物质基础是____________。
(2)B细胞受到____________刺激后,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可增殖分化产生____________细胞。
(3)人体内的免疫细胞除图示两种细胞外,具有识别功能的还有____________(答出三种)。
(4)某种病原体入侵人体后,机体产生的抗体能作用于心脏瓣膜细胞,进而导致风湿性心脏病,这属于免疫失调中的____________。
[解析]
(1)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都是由造血干细胞直接增殖分化而来的,两细胞内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进而导致两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不同。(2)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会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3)人体内的免疫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其中淋巴细胞包括图中的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以及浆细胞、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故除图中所示两种细胞外,具有识别功能的还有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和吞噬细胞。
[答案]
(1)造血干细胞 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 (2)抗原 浆细胞和记忆 (3)记忆细胞、吞噬细胞、效应T细胞 (4)自身免疫病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