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生物考前冲刺复习:第1部分专题二细胞的基本结构课时作业(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17高考生物考前冲刺复习:第1部分专题二细胞的基本结构课时作业(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94.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7-05-12 21:50: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2016·贑南联考)细胞是一个精密的小型工厂,细胞器是分工合作的车间,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车间”
B.叶绿体是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
C.高尔基体是细胞内的“脂质合成车间”
D.溶酶体是细胞内的“消化车间”
C [解析]
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细胞的“动力车间”,A正确;叶绿体是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B正确;内质网是细胞内的“脂质合成车间”,高尔基体主要是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C错误;溶酶体中含有水解酶,是细胞内的“消化车间”,D正确。
2.(2016·南昌十校二模)下列关于发菜和生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组成发菜和生菜的遗传物质的核苷酸均有4种
B.发菜和生菜均含有光合色素,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生产者的角色
C.发菜和生菜细胞内RNA均是单链,DNA均为链状双螺旋结构D.发菜和生菜细胞内蛋白质合成的场所相同
C [解析]
组成发菜和生菜的遗传物质都是DNA,均由4种脱氧核苷酸组成,A正确;发菜和生菜都含有光合色素,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因此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生产者的角色,B正确;发菜和生菜细胞内RNA均是单链,生菜细胞中的DNA均为链状双螺旋结构,而发菜细胞中的DNA均为环状DNA,C错误;发菜和生菜细胞内蛋白质合成的场所相同,都是核糖体,D正确。
3.(2016·高考海南卷改编)下列属于主动运输的是(  )
A.动物肺泡细胞释放CO2
B.蔗糖通过植物细胞的细胞壁
C.苯分子进入人的皮肤细胞
D.丽藻细胞吸收SO的过程
D [解析]
CO2属于小分子,苯分子属于脂溶性物质,二者均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出细胞;蔗糖以扩散方式通过细胞壁;离子的吸收属于主动运输。
4.(2016·湖南长郡中学模拟)下表中人体细胞与其内进行的生命活动对应一致的是(  )
选项
细胞名称
生理活动
A
浆细胞
合成抗体、核DNA进行复制
B
成熟红细胞
合成血红蛋白、进行物质运输
C
甲状腺细胞
合成甲状腺激素、进行有氧呼吸
D
骨骼肌细胞
合成RNA聚合酶,对传入信息进行分析和综合
C [解析]
选项A,浆细胞能合成抗体,但是浆细胞没有分裂能力,因此核DNA不能进行复制。选项B,人体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和核糖体,因此不能合成蛋白质。选项C,甲状腺细胞既能合成甲状腺激素,又能进行有氧呼吸。选项D,骨骼肌细胞能进行基因表达,因此能合成转录所需的RNA聚合酶,但对传入信息的分析和综合是神经中枢完成的,骨骼肌细胞不能完成。
5.(2016·太原诊断)如图是某细胞的部分结构,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结构①中的磷元素主要分布于DNA中
B.结构①、④中都含有DNA
C.结构③、④都具有双层膜
D.结构①、③的基质中都能产生ATP
[答案]
 B
6.(2016·芜湖六校二模)如图为细胞核内发生的部分生命活动,其中甲、乙表示物质,①②表示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①和②中均出现碱基A与U配对,G与C配对
B.①需要的RNA聚合酶通过核孔从细胞质运入细胞核
C.乙在细胞核内与核糖体相结合,并利用其上的密码子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D.正常人体骨骼肌细胞中只能发生图中的②,而不能发生①D [解析]
①为DNA复制,碱基配对方式为A—T,G—C;②为转录,碱基配对方式为T—A,A—U和G—C,A错误。①需要DNA聚合酶,不需要RNA聚合酶,②需要RNA聚合酶,B错误。乙是mRNA,其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并与核糖体相结合,且利用其上的密码子指导蛋白质的合成,C错误。正常人体骨骼肌细胞已高度分化,细胞核内会发生转录,不会发生DNA复制,D正确。
7.(改编)下列关于生物膜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膜中所含有的成分都有糖蛋白
B.能量转换可发生在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内膜上
C.胰岛素的合成与内质网有关,性激素的合成与内质网无关
D.浆细胞分泌抗体的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
D [解析]
不是所有的生物膜上都有糖蛋白,A错误;叶绿体的内膜上不发生能量转换,B错误;性激素属于固醇,固醇属于脂质,脂质的合成与内质网有关,C错误;抗体分泌过程中,囊泡与高尔基体膜、细胞膜的融合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D正确。
8.(2016·南昌诊断)如图表示某高等生物细胞的部分结构,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中能产生ATP的结构有②⑤⑥
B.mRNA等大分子物质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而不直接通过核膜,体现了核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C.碱基互补配对可发生在图中的结构①②③⑤中
D.该细胞在光照下,结构⑤产生的葡萄糖进入结构②被氧化分解需要穿过4层生物膜
D [解析]
题图中①②③④⑤⑥分别为细胞核、线粒体、核糖体、内质网、叶绿体和细胞质基质。该细胞能产生ATP的结构有细胞质基质、叶绿体和线粒体,A正确;mRNA等生物大分子物质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而没有直接通过核膜,体现了核膜具有选择透过性,B正确;线粒体和叶绿体均为半自主性细胞器,与细胞核一样,其中能发生DNA的复制和转录,发生碱基互补配对;在核糖体中进行的翻译过程中,有mRNA上的密码子和tRNA上的反密码子之间的碱基互补配对,C正确;叶绿体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葡萄糖不能进入线粒体被氧化,进入线粒体的是丙酮酸,D错误。
9.(2016·长春高三模拟)信号分子是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信使,激素作为一种化学信号分子,能实现内分泌细胞与靶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如图为某高等动物分泌的激素X(脂质类激素)和激素Y的作用机制,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X可表示性激素,其能促进人和动物生殖细胞的发育
B.c→d过程称为翻译,多肽合成的方向为B→A
C.激素Y作用于细胞膜上的受体,故激素Y一定是蛋白质类激素
D.激素X或激素X与a的结合物均可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
D [解析]
性激素能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以及生殖细胞的形成,A错误;由图可知,A端核糖体合成d(肽链)的长度短于B端,说明多肽合成的方向为A→B,B错误;由图可知激素Y作用于细胞膜上的受体,但激素Y不一定是蛋白质类激素,C错误;由图可知,激素X或激素X与a的结合物均可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D正确。
10.(2016·银川联考)如图所示为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其中a表示生物膜上的糖蛋白,①~③表示物质运输的三种方式),下列有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
A.①方式可表示肌细胞从组织液中吸收氧气
B.①②③运输方式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C.此图若表示神经元的细胞膜,则静息电位恢复过程中涉及③方式
D.糖醋蒜腌制过程中,蔗糖和醋进入细胞的过程与②和③有关
D [解析]
分析题图,根据物质跨膜运输过程中细胞膜内外的浓度差,是否需要载体蛋白,是否消耗能量,可判断①为自由扩散、②为协助扩散、③为主动运输。含有糖蛋白的一侧代表膜外,①方式为物质从膜外运输到膜内,从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所以可表示肌细胞从组织液中吸收氧气。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均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而胞吞、胞吐不能体现。若此图表示神经元的细胞膜,则静息电位恢复过程中钠钾泵可逆浓度梯度运出钠离子,故涉及③方式。糖醋蒜腌制过程中,细胞膜失去了选择透过性,蔗糖和醋是通过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的,所以D错误。
11.(原创)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具有核糖体的细胞一定有核仁
B.含RNA的生物一定含有DNA
C.有膜的细胞器一定含有磷脂
D.有全能性的细胞一定能发育成个体
C [解析]
选项A错误,原核细胞有核糖体,但没有细胞核,无核仁;选项B错误,RNA病毒只含有RNA,不含有DNA;选项C正确,生物膜主要由蛋白质和磷脂构成,因此具膜的细胞器一定含有磷脂;选项D错误,有全能性的细胞不一定能发育成个体。
12.(2016·郑州模拟)如图表示两细胞间发生的某种信息传递过程,以下细胞甲、乙和物质M、N与图示不相符的是(  )
A.效应T细胞、靶细胞、抗原、受体
B.胰岛B细胞、肌肉细胞、胰岛素、受体
C.甲状腺细胞、下丘脑细胞、甲状腺激素、受体
D.传出神经元、骨骼肌细胞、神经递质、受体
 [解析]
效应T细胞直接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传递信息,不通过信息分子;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物质M),胰岛素与靶细胞(肌肉细胞)上的受体(物质N)结合,引起该靶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当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过多时,甲状腺激素与下丘脑神经细胞上的受体结合,抑制下丘脑的分泌活动;骨骼肌细胞是效应器的一部分,传出神经元与骨骼肌细胞间形成类似突触的结构,传出神经元释放的神经递质与骨骼肌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引起骨骼肌细胞兴奋或抑制。
13.(2016·南宁一模)如图是某同学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并绘制的两类细胞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中Ⅰ细胞是________细胞,该细胞并不适合用来制备细胞膜,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Ⅱ细胞的边界是⑧,而不是,因为⑧具有________性,而不具有该特点。在该种生物体内,细胞之间可通过胞间连丝实现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及____________________,请写出判断Ⅱ细胞是不是活细胞的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所示的生化反应中,在图中⑥和⑩两种细胞器内都不能发生的是________(填序号)。①CO2→葡萄糖 ②葡萄糖→CO2 ③[H]+O2→H2O
④H2O→[H]+O2 ⑤氨基酸→蛋白质 ⑥DNA→mRNA ⑦ADP+Pi+能量→ATP ⑧RNA→RNA
[解析]
(1)图中Ⅰ细胞没有细胞壁,具有中心体,因此Ⅰ细胞是动物细胞,在该细胞中有线粒体、高尔基体、内质网等具膜细胞器及具有核膜的细胞核,因此不适合用来制备纯净的细胞膜。(2)Ⅱ细胞是植物细胞,植物细胞的最外面是细胞壁,但因为细胞壁具有全透性,因此植物细胞的边界仍是细胞膜,不是细胞壁。植物细胞之间可通过胞间连丝实现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及信息交流。判断植物细胞是不是活细胞的方法通常有:染色排除法(原理是活细胞的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观察细胞质或叶绿体的流动(原理是活细胞的细胞质或叶绿体不是静止不动,而是不断运动的)、观察其能否发生质壁分离与复原(死细胞不能发生质壁分离与复原)。(3)图中⑥和⑩两种细胞器分别是线粒体和叶绿体。在叶绿体中能完成的生化过程是①④⑤⑥⑦,在线粒体中能完成的生化过程有③⑤⑥⑦,因此在两种细胞器内都不能发生的是②⑧。[答案]
(1)动物 该细胞中含有核膜和多种细胞器膜,不便于制备纯净的细胞膜 (2)选择透过 信息交流 观察其能否发生质壁分离与复原(观察细胞质或叶绿体的流动、染色排除法) (3)②⑧
14.(2016·河南八市重点高中质检)如图为真核细胞结构及细胞内物质转运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双层膜包被的结构有④和________(填序号)。若观察细胞中④结构,需用________染液作为专一性染料。
(2)新转录产生的mRNA经一系列加工后穿过细胞核上的________转运到细胞质中,该结构对转运的物质具有________性。
(3)若该细胞为人体的浆细胞,细胞中不应该具有的结构是________。浆细胞内抗体蛋白的合成场所是________,合成后运输到________、________中加工成熟。
(4)多数生物的起始密码子为AUG或GUG。如图所示的某mRNA部分序列中,若下划线“0”表示的是一个决定谷氨酸的密码子,则该mRNA的起始密码子可能是________(填序号)。
(5)如果控制某肽链合成的基因中插入了一段外来的碱基序列,结果控制合成的肽链反而变短了,其原因可能是该基因转录的mRNA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具有双层膜的结构是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观察线粒体使用活体染色剂健那绿。(2)核孔是某些大分子选择性进出细胞核的通道。转录产生的mRNA经过一系列加工后通过细胞核的核孔转运到细胞质中。核孔对转运的物质具有选择性。(3)动物细胞不含有叶绿体。抗体在浆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后通过胞吐作用分泌到细胞外。(4)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核糖体向右移动,则起始密码子应在“0”左边,若下划线“0”表示的是一个决定谷氨酸的密码子,则依此向左每3个相邻碱基为一个密码子,所以该mRNA的起始密码子可能是“2”GUG。(5)根据题意分析,可能是外来碱基序列插入后,该基因转录的mRNA上的终止密码子提前出现,导致翻译出来的肽链变短。
[答案]
(1)⑤⑥ 健那绿 (2)核孔 选择 (3)⑤叶绿体
①核糖体 ②内质网 ③高尔基体 (4)2 (5)终止密码子提前出现
15.由细胞膜、细胞器膜、核膜等组成的生物膜系统与细胞的很多生命活动过程都有密切关系,请据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图一         图二
(1)细胞膜的功能与其化学组成密切相关,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________的种类与数目越多。
(2)若图一表示的相应细胞为吞噬细胞,其吞噬处理病原体的过程体现了生物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3)Na+—K+泵是存在于动物细胞膜上的一种载体,具有ATP酶活性。这种泵每消耗1分子的ATP,就逆浓度梯度将3分子的Na+泵出细胞外,将2分子的K+泵入细胞内。据图二回答下列问题:
①Na+—K+泵的化学本质为________,图二体现了细胞膜________________的功能。
②图中X为________,Na+、K+通过Na+—K+泵的跨膜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③Na+—K+泵的存在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一点即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4)将形状、大小相同的萝卜条A和萝卜条B各5段,分别放在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甲~戊)中,一段时间后,取出萝卜条称重,结果如图三所示,由图可知:
图三
①萝卜条A与萝卜条B的细胞液浓度大小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甲蔗糖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清水,一段时间后萝卜条A的细胞液浓度的变化为____________。
③在萝卜条的重量发生变化的过程中涉及的物质跨膜运输方式为________。
[解析]
(1)细胞膜的功能主要取决于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目。(2)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是通过胞吞的形式进行的,利用了膜的结构特性,即具有一定的流动性。(3)Na+—K+泵是存在于动物细胞膜上的一种载体蛋白。图二体现了物质跨膜运输即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图二中ATP水解后的物质是ADP和Pi,则X为Pi。离子跨膜运输的特点是需要载体蛋白、消耗能量,所以为主动运输。(4)①由图三中甲知,A与所在的蔗糖溶液浓度相当,而B因为失水,质量减少,说明其细胞液浓度小于所在的蔗糖溶液浓度,所以A的细胞液浓度大于B的细胞液浓度。②因为甲的浓度与A的细胞液浓度相当,若在甲蔗糖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清水,则浓度降低,渗透压减小,则萝卜条A吸水,其细胞液浓度降低。③在萝卜条的重量发生变化的过程中涉及的是渗透作用,是水分子的转移,而水跨膜运输的方式为自由扩散。
[答案]
(1)蛋白质 (2)具有一定流动性 (3)①蛋白质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②Pi 主动运输 ③维持细胞的渗透性、保持细胞的体积、维持低Na+高K+的细胞内环境、维持细胞的静息电位(写出一点即可)
(4)①A大于B ②降低 ③自由扩散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