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折线统计图(2课时) 课件 +教案+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单元 折线统计图(2课时) 课件 +教案+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7-05-10 17:48:03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课题:折线统计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 通过学习,能够绘制折线统计图。
2、 理解并掌握单式折线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3、 能够分析折线统计图解决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动手实践能力与合作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会折线统计图在生活中的应用。
重点:
能够绘制折线统计图,并掌握式折线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难点:
通过分析折线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流程:
1、知识回顾
同学们以前我们学习过条形统计图,你们还记的吗?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吧。
追问:你还记得条形统计图吗,有什么特点?
答案:
答案: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画出长短不同的直条。
特点:很容易看出数据的多少,便于比较。
2、情境引入
同学们,图上的小同学在干什么啊?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身高会怎么样?谁能告诉老师你前几次量的身高是多少啊?
〖设计意图〗:贴近生活的事情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3、探究1:
张小楠把自己 6 ~ 12 岁每年生日测得的身高数据制成了统计表。
张小楠 6 ~ 12 岁身高情况统计表
让我们用另一种形式来看看张小楠的身高变化吧
张小楠 6 ~ 12 岁身高情况统计图
你会绘制折线统计图吗?
绘制折线统计图的步骤:
(1)整理数据。
(2)标出纵轴和横轴的名称,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量。
(3)根据每个量的数据进行描点,并用线段依次连接每个点。
(4)写出统计图名称和制图时间,并标上图例。
〖设计意图〗:通过图文并茂的动画使学生掌握绘制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步骤。
看图讨论下面的问题:
(1) 随着年龄的增长, 张小楠的身高是怎样变化的? 从 6 岁到12 岁, 她一共长高了多少厘米?
身高随年龄增加越来越高 144-116=28厘米
(2) 你能从折线统计图上看出哪一年张小楠的身高增长得最快吗? 你是怎样看出来的?
10岁那一年 直线比较陡,上升的快
(3) 估计一下, 张小楠 13 岁生日时的身高大约是多少厘米?
想一想: 折线统计图和统计表相比, 哪个能更清楚地看出身高的变化情况?
统计表能够清晰体现每个年龄段身高的具体值,但不能体现身高变化趋势
折线统计图不仅可以明确每个年龄的身高,还能通过折线的变化表现身高的变化趋势。
追问:总结一下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的异同点。
答案:
练一练
判断下面情况是用折线统计图还是条形统计图?
1)一个小组的身高情况。( )
2)北京一周的空气污染情况。( )
3)股票的升降变化趋势。( )
4)电视专卖店各类电视的销售情况。( )
答案:条形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 条形统计图
根据题目给出的统计表,完成折线统计图,并回答问题。
某工厂2000-2004年产量统计表
完成下面的折线统计图:
1)工厂的产量随着时间的变化是怎么变化的?2004年的产量比2001年高多少?
随着时间变化不断增多 44-32=12吨
(2)哪一时段的产量增加的最快?在图上是怎么变现的?
2002到2003年增加最快 折线最陡,上升的快
〖设计意图〗:进行巩固练习,帮助学生理解折线统计图在生活中的应用。
3、探究2
不锈钢保温杯 陶瓷保温杯
哪位同学能告诉老师哪种杯子保温好啊?
李小洁用不锈钢保温杯和陶瓷保温杯做了一次对比实验, 以了解这两种保温杯的保温性能。 下面是实验中获得的数据。
你能根据表中的数据, 接着完成下面的折线统计图吗?
不锈钢和陶瓷保温杯水温变化情况统计图
看图讨论下面的问题:
( 1) 实验开始后的第 60 分钟, 两个杯中的水温相差多少摄氏度? 第 120 分钟呢?
84-58=26℃ 72-45=27℃
( 2) 不锈钢保温杯中的水温下降到 70℃大约经过多少分钟? 陶瓷保温杯呢?
135分钟 35分钟
( 3) 哪种保温杯的保温性能好一些? 从图中你还能知道些什么?
不锈钢保温杯保温性能好一些.
与单式折线统计图比较, 复式折线统计图有哪些特点?
与单式折线统计图相比,不仅仅能看出两个数量的变化趋势,还能看出两个量的相差。
答案:单式折线统计图只有一条折线,复式折线统计图有两条(或者以上)不同颜色的折线。
单式折线统计图可以容易看出一组数据的增减变化情况;
复式折线统计图可以容易比较出两组以上数据的变化趋势,更清楚的看出各类之间的比较。
练一练
下面统计图中是A厂和B厂从2011年到2015年的产量统计图,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根据统计图,回答以下问题:
1、A厂和B厂的产量随着时间变化分别有怎样的变化趋势?
A厂的产量在逐年减少;B厂产量逐年增加
2、在哪一年两个厂的产量一样?哪一年两个厂的产量相差最大?差多少?
2013年两个厂产量一样;2015年两个厂的产量相差最多;91-60=31(吨)
3、哪个厂的发展更好一些?在图上你还有什么其他的发现吗?
〖设计意图〗:进行巩固练习,帮助学生理解折线统计图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课堂总结
1)折线统计图 不但能看出数据的多少,更能清楚的反映出数据的变化情况。
2)折线统计图既可以看到它的每一部分变化趋势,也可以看到它的整体变化趋势。
3)复式折线统计图可以容易地比较出两组以上数据的变化趋势,更清楚地看出各类之间的比较。
五、达标测评
1、一位病人某天 7 ~ 23 时的体温变化情况如下图:
某病人体温变化情况统计图
根据统计图回答以下问题:
( 1) 病人的体温在哪个时间段不断上升? 从几时到几时上升最快?
体温在7:00到13:00不断上升;从11:00到13:00上升的最快。
( 2) 病人的体温从几时起开始下降? 从几时起趋于平稳?
从13:00开始下降;从19:00趋于平稳。
( 3) 从图中你还能知道什么?
2、小明在装满水的玻璃瓶口放上风信子, 每两天观察一次,测量芽和根的长度, 并将结果制成下图:
根据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
( 1) 小明是第几天开始看到根、 第几天开始看到芽的?
第6天看到根,第8天看到茎。
( 2)第几天根和茎的长度差最大?差多少 ?
第20天长度差最大;118-75=43mm
( 3) 在统计图上你还有其他的发现吗?跟其他同学讨论研究一下
〖设计意图〗:通过达标测试,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内容,并且通过生活中的实例问题使同学们加深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6、布置作业
教材26页习题第4、5题。
教材27页习题第6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7 页 (共 7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29张PPT)
【义务教育教科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
折线统计图
学校:________
教师:________
知识回顾
你还记得条形统计图吗,有什么特点?
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画出长短不同的直条。
特点:很容易看出数据的多少,便于比较。
情境引入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身高会怎么样?你前几次量的身高是多少啊?
探究1
年龄 6岁 7岁 8岁 9岁 10岁 11岁 12岁
身高/cm 116 118 121 126 132 141 144
张小楠 6 ~ 12 岁身高情况统计表
2012年6月
让我们用另一种形式来看看张小楠的身高变化吧。
探究1
6岁 7岁 8岁 9岁 10岁 11岁 12岁 年龄
145
140
135
130
125
120
115
110
0
116
118
121
126
132
141
144
张小楠 6 ~ 12 岁身高情况统计图
2012年6月
写出统计图名称和制图时间,并标上图例。
根据每个量的数据进行描点,并用线段依次连接每个点。
标出纵轴和横轴的名称,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量。
探究1
1)整理数据。
2)标出纵轴和横轴的名称,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量。
3)根据每个量的数据进行描点,并用线段依次连接每个点。
4)写出统计图名称和制图时间,并标上图例。
根据刚才例子说说如何绘制折线统计图?
探究1
1) 随着年龄的增长, 张小楠的身高是怎样变化的? 从 6 岁到12 岁, 她一共长高了多少厘米?
身高随年龄增加越来越高
144-116=28厘米
根据折线统计图回答下面问题?
探究1
2) 你能从折线统计图上看出哪一年张小楠的身高增长得最快吗? 你是怎样看出来的?
10岁那一年
直线比较陡,上升的快
3) 估计一下, 张小楠 13 岁生日时的身高大约是多少厘米?
探究1
逐年上升
折线统计图和统计表相比, 哪个能更清楚地看出身高的变化情况?
折线统计图不仅可以明确每个年龄的身高,还能通过折线的变化表现身高的变化趋势。
知识回顾
总结一下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的异同点。
条形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
特点
作用
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
用直条的长短表示数量的多少
用折线的起伏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
清楚的看出各数量的多少,便于相互比较
清楚的看出各数量增减变化
情况,也能看出数量的多少
练一练
判断下面情况是用折线统计图还是条形统计图?
1)一个小组的身高情况。( )
2)北京一周的空气污染情况。( )
3)股票的升降变化趋势。( )
4)电视专卖店各类电视的销售情况。( )
条形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
条形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
练一练
根据统计表,完成折线统计图,并回答问题。
某工厂2000-2004年产量统计表
时间/年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产量/吨 28 32 35 41 43
你能完成折线统计图吗?
练一练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时间/年
45
40
35
30
25
0
28
32
35
44
41
某工厂2000-2004年产量统计图
练一练
1)工厂的产量随着时间的变化是怎么变化的?2004年的产量比2001年高多少?
2)哪一时段的产量增加的最快?在图上是怎么变现的?
随着时间变化不断增多
44-32=12吨
2002到2003年增加最快
折线最陡,上升的快
探究2
不锈钢保温杯
陶瓷保温杯
哪位同学能告诉老师哪种杯子保温好啊?
探究2
小洁用不锈钢保温杯和陶瓷保温杯做了一次对比实验, 了解这两种保温杯的保温性能。 下面是实验中获得的数据。
0 30 60 90 120
150
不锈钢 保温杯 95 90 84 78 72
68
陶瓷 保温杯 95 74 58 50 45
41
经过时间\分
温度/℃
品名
你能根据数据完成折线统计图吗?
探究2
不锈钢和陶瓷保温杯水温变化情况统计图
2012年8月
0 30 60 90 120 150 时间/分
温度/℃
100
90
80
70
60
50
40
不锈钢保温杯
陶瓷保温杯
95
90
84
78
72
68
74
58
50
45
41
探究2
看图讨论下面的问题:
1) 实验开始后的第 60 分钟, 两个杯中的水温相差多少摄氏度? 第 120 分钟呢?
2) 不锈钢保温杯中的水温下降到 70℃大约经过多少分钟? 陶瓷保温杯呢?
3) 哪种保温杯的保温性能好一些? 从图中你还能知道些什么?
84-58=26℃
135分钟
不锈钢保温杯保温性能好一些
72-45=27℃
35分钟
探究2
与单式折线统计图相比,不仅仅能看出两个数量的变化趋势,还能看出两个量的相差。
与单式折线统计图比较, 复式折线统计图有哪些特点?
探究2
与单式折线统计图比较, 复式折线统计图有哪些特点?
单折线统计图 复折线统计图
特点
作用
只有一条折线
有两条(或者以上)不同颜色的折线
可以容易看出一组数据的增减变化情况
可以容易比较出两组以上数据的变化趋势;
更清楚看出各类之间的比较
练一练
下面统计图中是A厂和B厂从2011年到2015年的产量统计图,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练一练
根据统计图,回答以下问题:
1、A厂和B厂的产量随着时间变化分别有怎样的变化趋势?
2、在哪一年两个厂的产量一样?哪一年两个厂的产量相差最大?差多少?
3、哪个厂的发展更好一些?在图上你还有什么其他的发现吗?
A厂的产量在逐年减少;B厂产量逐年增加
2013年两个厂产量一样;
2015年两个厂的产量相差最多;91-60=31(吨)
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1)折线统计图 不但能看出数据的多少,更能清楚的反映出数据的变化情况。
2)折线统计图既可以看到它的每一部分变化趋势,也可以看到它的整体变化趋势。
3)复式折线统计图可以容易地比较出两组以上数据的变化趋势,更清楚地看出各类之间的比较。
课堂总结
知识检测
1、一位病人某天 7 ~ 23 时的体温变化情况如下图
某病人体温变化情况统计图
2012年9月
知识检测
根据统计图回答以下问题:
1) 病人的体温在哪个时间段不断上升? 从几时到几时上升最快?
2) 病人的体温从几时起开始下降? 从几时起趋于平稳?
3) 从图中你还能知道什么?
体温在7:00到13:00不断上升;
从13:00开始下降;从19:00趋于平稳。
从11:00到13:00上升的最快。
知识检测
2、小明在装满水的玻璃瓶口放上风信子, 每两天观察一次,测量芽和根的长度, 并将结果制成下图:
知识检测
根据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小明是第几天开始看到根、 第几天开始看到芽的?
2)第几天根和茎的长度差最大?差多少 ?
3) 在统计图上你还有其他的发现吗?
第6天看到根,第8天看到茎。
第20天长度差最大;118-75=43m
布置作业
教材26页习题第4、5题。
教材27页习题第6题。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折线统计图
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
一、完成填空。
(1)统计表能够清晰的表现每个量的( )。
(2)( )统计图能够表现一个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3)( )统计图能够表现两个量的增减变化情况,还能够表现两个量之间的差。
(4)小明从早上8时到下午18时每隔两小时记录一次室外的温度,他想要看一下这10个小时中温度的变化,需要用( )统计图。
(5)小红种了两朵牡丹花,每隔两天她都会量出每朵花的高度,经过了12天,她想要比较一下两朵花生长高度的变化,应该用( )统计图。
(6)复式折线统计图和单式折线统计图都有( )共同特点。复式折线统计图相比于单式折线统计图,有( )特点。
二、根据给出的统计表,绘制折线统计图
1.下表是小明每隔2小时测量的室外温度,如图:
时间/时 8 10 12 14 16 18
温度/℃ 14 17 20 22 18 14
绘制折线统计图:
2.以下是小红和小明这几年的体重变化,如图:
10 11 12 13 14
小红 31 33 39 42 45
小明 35 38 41 46 49
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
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1.下图是某公司一年中每个月的利润的折线统计图:
(1)( )月份的利润最高,( )月份的利润最低,两个月份的利润相差( )万元。
(2)从( )月份开始利润开始上升,到( )月份开始下降。
(3)从( )月到( )利润上升的最快,从( )月到( )月利润下降的最快。
(4)第一季度的平均利润是( )万元。
以下是五一黄金周期间,分别记录的南京市和北京市两个城市的最高温度情况,根据折线统计图回答问题。
南京市和北京市最高气温情况统计图
2013年5月
南京市哪一天的温度最低?是多少摄氏度?北京市哪天的温度最高?最高是多少摄氏度?
南京市的温度是从哪一天到哪一天持续上升?
南京市和北京市哪一天相差的温度最大?差多少度?哪一天的温度相差最小?
南京市和北京市前三天的平均最高气温分别是多少?
参考答案
填空
(1)具体数值。
(2)单式折线统计图
(3)复式折线统计图
(4)单式折线统计图
(5)复式折线统计图
(6)能够表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能够表现两个量之间差的情况
二、略
三、1.(1)10 4 30
(2)4 10
(3)8 9 10 11
(4)解析:第一季度应该是1、2、3月份的利润分别是32、25、21万元,则平均值应是(32+25+21)÷3=26万元
2.(1)5月5日南京市温度最高,是32摄氏度;北京市5月6日温度最高,是28摄氏度。
(2)从5月1日到5月3日南京市的最高温度持续上升。
(3)5月2日两城市温度相差最大,差7摄氏度;5月6日相差最小。
(4)南京市:(25+29+30)÷3=28(摄氏度)
北京市:(18+21+23)÷3≈20.7(摄氏度)
温度/℃
时间/时
体重/千克
年龄/岁
体重/千克
小明
小红
年龄/岁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4 页 (共 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