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有余数的除法
解决问题(1)
导学案
课题
解决问题(1)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这一节是在学生学习了有余数除法这一单元后进行的教学,它既是对前面知识的复习、巩固,又是对前面知识的综合应用。学生在能力上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但是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欠缺灵活,容易犯不符合实际的错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经历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让学生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对“余数”进行合理取舍。
学习目标
1.通过对熟悉的生活事例的探讨和研究,初步学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2.学会正确解答简单的有余数问题,能正确地写出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3.培养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收集信息、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4.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
学习重、难点
引导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解决问题,并能够结合商和余数在具体情境中的正确含义写出相应的单位名称。
学前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导
案
学
案
达标检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6分钟)
1.解决问题。(1)学校食堂买来了23棵大白菜,每筐装6棵,可以装几筐?还剩几棵?(2)学校食堂买来了23棵大白菜,装3筐,平均每筐装多少?还剩多少棵?2.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有余数的除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1.(1)独立列式计算,全班交流。(1)23÷6=3(筐)……5(棵)(2)23÷3=7(棵)……2(棵)2.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1.水果超市购进33个香瓜,每4个装一盒销售,一共可以装几盒?还剩多少个?33÷4=8(盒)……1(个)答:一共可以装8盒,还剩1个。2.有45人坐车旅游,每辆车只能坐6人,至少需要几辆车?45÷6=7(辆)……3(人)7+1=8(辆)答:至少需要8辆车。3.有27个西瓜,每筐最多可以装8个,至少需要多少筐?27÷8=3(筐)……3(个)3+1=4(筐)答:至少需要4筐。
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20分钟)
教学例5。1.课件出示例5,组织学生读题,并说说你知道了什么?2.小组讨论交流解答的方法。3.体会余数在生活中的应用。(1)引导学生讨论、辨析,体会“进一法”。a.有的同学认为至少需要5条船,还有的同学认为至少需要6条船,你觉得呢?b.余下的2人是关键,应该怎样安排他们?(2)结果检验,梳理强化。归纳总结:在解决租船、租车、装载等问题时,计算后如果有余数,最后的结果应用商加1。
1.读题,全班交流获取的信息。①知道了有22个学生划船,每条船最多坐4人,求至少要租多少条船。②“最多坐4人”的意思是每条船坐的人数不能超过4人。③“至少”的意思是最少。2.小组派代表交流:22÷4=5(条)……2(人)3.组织学生交流、讨论,然后集体反馈。(1)讨论辨析,体会“进一法”。余下的2人,应该再租1条船。这样更合理,符合实际情况。检验答案是否正确:每条船最多坐4人,5条船最多能坐20人,6条船肯定能坐22人。解答正确。明确:解决问题时要注意考虑实际情况,即使坐不满,剩余的人也要再租1条船,这样才能满足让22个学生都去划船的要求。(2)与教师共同归纳总结。
三、巩固练习,解决问题。(10分钟)
1.引导学生完成教材第67页“做一做”第1题。2.独立完成教材第67页“做一做”第2题。
1.认真审题,分析已知条件,确定计算方法,仔细计算,写对单位名称。2.独立思考完成,全班订正。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四、课堂小结。(4分钟)
1.总结本节课学习内容。2.布置课后学习内容。
结合所学谈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五、教学板书
解决问题(1)例5:22÷4=5(条)……2(人)5+1=6(条)答:他们至少要租6条船。
六、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信息,注重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密切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营造了愉悦的学习环境,学生学习热情高,充分体现了课堂教学的生活化、活动化和情感化。教学中要求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悟余数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和应用,让学生把思考过程、结果说出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
教师点评和总结:6.2
有余数的除法
解决问题(2)
导学案
课题
解决问题(2)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这部分内容将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有固定周期规律的现象作为研究对象。教学时,引导学生发现具体现象里的周期规律,通过巧妙运用余数对现象的后续发展情况作出正确判断,让学生学会运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让学生感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本课的教学是一个关于解决问题的实际应用课,通过解决问题,进一步加深对余数意义的理解,巩固有余数除法计算方法的掌握。
学习目标
1.通过对熟悉的生活事例的探究和研究,进一步学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2.在解决较复杂问题时,感知余数在生活中的灵活应用,获得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功体验。
学习重、难点
运用恰当的方法和策略解决和余数有关的实际问题。
学前准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准备:小旗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导
案
学
案
达标检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5分钟)
课件出示按规律排列的福娃。如果按这样的顺序继续排下去,贝贝后面的会是哪个福娃?你是怎么想的?2.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观察福娃的排列规律汇报:是晶晶。因为这组图形是按贝贝、晶晶、欢欢、迎迎、妮妮的顺序排列的,所以贝贝的后面是晶晶。2.明确本节课所学内容。
1.
第7个图形应该是。2.(1)圈一圈,第11颗珠子是白色。(2)列式为:11÷5=2(组)……1(颗)3.按下面的方法摆36个三角形,最后一个三角形是白色还是黑色?36÷6=6(组)答:最后一个三角形是黑色。(4)小华把梨子和苹果按照一定的规律排成一排。请你算一算,第15个水果是什么?第20个水果呢?15÷3=5(组)20÷3=6(组)……2(个)答:第15个水果是苹果,第20个水果是苹果。
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25分钟)
教学例6。(1)组织学生小组讨论通过分析例题知道了什么,问题是什么?(2)组织学生在小组内动手实践,摆一摆小旗。(3)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列式计算。(4)引导学生思考余数1在本题中的含义。(5)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余数是2,那么应该是什么颜色?如果没有余数,那么应该是什么颜色?(6)引导学生归纳“周期问题”的解决方法。
(1)在小组内讨论、交流。通过分析,知道小旗的颜色是循环出现的,每个循环都是三种颜色,即黄、红、红。问第16面小旗是什么颜色。(2)在小组内动手实践,摆一摆小旗,通过排列知识知道第16面小旗是黄色。(3)汇报列式。16÷3=5(组)……1(面)。(4)集体交流后汇报:小旗是1黄2红为1组,16面小旗正好分成5组多1面,第16面是下一组的第1面小旗,按照规律,颜色是黄色。(5)小组交流,明确:如果余数是2,应该是红色;如果没有余数,也应该是红色。(6)总结:余数是几,答案就是这一组中的第几个;没有余数,说明正好分完,就是每组的最后一个。
三、巩固练习,解决问题。(6分钟)
1.完成教材第68页“做一做”。2.一个小朋友正在玩穿珠子的游戏,如果按红、红、红、黑、黑的顺序依次穿下去,那么第21颗珠子是______色。
1.独立完成,集体订正。2.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四、课堂小结。(4分钟)
1.引导学生回顾: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2.总结本课学习内容。3.布置作业。
结合所学谈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五、教学板书
解决问题(2)例3:16÷3=5(组)……1(面)余数是1,说明第16小旗是下一组里的第1面,应该是黄色。
六、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以新课标理念为指导,在教学设计上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在教学中注重转变教学角色,把激发和保持学生的积极性与提高学习能力放在教学首位,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引导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教师成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同时在教学中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动口动脑的能力和合作精神。2.在教学中教师“讲”的少,学生“想”的和“说”的较多。数学学习不是对于外部所授予的知识的简单接受,而是主体的主动建构。在教学中要求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教师点评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