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市实验中学大学区校际联盟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卷)
初二语文(B)
时间:120分钟
总分:100分
说明:卷面考查分(3分)由教学处单独组织考评,计入总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6小题,计19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不逊(xùn)
滞留(zhì)
凛冽(lǐng)
文绉绉(zōu)
B.黝黑(yǒu)
升腾(téng)
睥睨(pì)
颔首低眉(hàn)
C.迸射(pèng)
执拗(niù)
朔方(shuò)
负箧曳屣(qiàn)
D.鬈发(juǎn)
禁锢(gù)
缥碧(piǎo)
衔觞赋诗(xián)
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
广漠
椽子
皲裂
脂粉奁
B.
溺爱
诘责
菲红
孤苦零丁
C.
蜿蜒
镶欠
旸谷
广袤无垠
D.
璀灿
琐事
宽恕
千山万壑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被列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的“圣人”孔子,不仅在中国家喻户晓,也为世界许多国家和人民所推崇。
B.不少学者认为,地方教材对中小学生的影响将是潜移默化的。
C.学校合唱团的同学们正严阵以待,迎接“红歌传唱”大赛的到来。
D.我国多位外交官临危受命,奔赴战火纷飞的利比亚,成功解救了我国在利公民。
4.经典诗文默写:(6分)
(1)海内存知己,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行到水穷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终南别业》)
(3)___________________,明朝散发弄扁舟。(《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4)沉舟侧畔千帆过,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___________________,留取丹心照汗青。(《过零丁洋》)
(6)但愿人长久,
。《水调歌头》)
5.根据提示,修改下面一段文字:(3分)
曾子还说哩:“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那仁人志士的忧国忧民,那诸圣诸佛的卑天悯人,虽说他是一辈子苦痛,也都可以。 但是他日日在那里尽责任,便日日在那里得苦中真乐,因为他到底还是乐不是苦呀!
第 句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1分)
(2)第 句有一个错别字,请将找出来并修改,写在下面的横线上。(1分)
(3)第 句中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1分)
6.名著阅读:(4分)
“他曾呐喊:‘在海中我不承认有什么主子,在海中我完全是自由的。’”
选文中的“他”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他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二、综合性学习(6分)
7.某校中学生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以“住宅区的命名”为题进行调查。调查中发现,过去,市民的住宅区通常被称作“职工宿舍”“家属大院”等。如今,不少住宅区有了像“西子香荷”“水韵花都”“南薰别院”“漾日湾畔”之类的名字。同时,调查中还发现以“戛纳湾”“莱茵河畔”“加州风景”“威尼斯花园”等洋名来命名的住宅区也很多,细数这类住宅区的名字,差不多能拼出欧美地图,有市民戏称“欧风美雨满华夏,错把故乡作他乡”。
(1)从以上有关“住宅区命名”的调查中,你能得出哪两点结论?请简要概括。(2分)(2)根据以上调查,请你就“如何为住宅区命名”这一问题,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两条建议(2分)。
(3)请参照示例,用富有一定文采的语言(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对下面住宅区名称的丰富内涵进行阐释。(任选其一)(2分)
示例:
筑于山边水畔的“山水人家”:“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亲近山水,融自然于呼吸之间;构筑诗意,享优雅于生活之中。
①立于静水浅溪之旁的“在水一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处于喧嚣繁杂之间的“隐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共计3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8-11小题。(10分)
榕树,生命进行曲(节选)
刘再复
我爱恋的榕树,不知道使多少陌生人为它兴叹过,倾倒过。
真是太壮阔了。只要你接近它,就会感到它的全身,都充满着一种最动人的东西,这就是生命。
善于思辩的哲学家说,美就是充满生命的人和物。我相信,因为榕树,我才相信。
几乎是整个童年时代与少年时代,我都在观赏这种洋溢着生命的大树。
我喜欢这种绿色世界在无风中的平静、雍容、丰盛、满足,像沉默的大山一样岿然而立。
我更喜欢它在风中的时刻。榕树的每一片绿叶,都像风帆那样善于捕捉最弱的微风。因此,当轻风吹拂的时候,它的叶子就会颤动起来,刹那间,树上好像千百万绿色的蝴蝶,在一开一翕地扇着翅膀,共同编织着生命的织绵。
更使我陶醉的是雄风吹动的时候。此时的榕树,瞬息间从沉默的大山变成汹涌的大海,波浪在树梢上澎湃着,时时发出拍打蓝天的沙沙响声。
有一位很重感情的北方朋友告诉我,他第一次见到南国土地上的高大榕树时,几乎吓呆了。榕树那企图笼罩大地的浓阴,那企图吞没白云的树冠,那企图饮尽地下全部水分的根群,那陡立而又弯曲多节的巨枝所构筑的殿廊、山脉、峡谷和道路,一起在放射着生命的光波与音波。这种柔和而强大的波浪,把他的心灵摇撼得很久很久。
在撼动中,他感到自己的生命被另一种强大的生命所照明,所溶解,所征服。觉得自己完全被这种强大的生命所俘虏,并且被剥夺了身上的渺小、卑琐、颓唐与消沉。在树下,澄清的空气中,他觉得自己的灵魂升腾起来了,仿佛也变成了一只扇动着翅膀的绿蝶,也在这个充满生命的葱茏世界中快乐地翔舞。
我比这位北国的友人更了解榕树,生命里积淀着更多的榕树的碧叶。
小时候我迷恋过一棵倔强的小榕树。它就在几乎没有泥土的地方发展它的生命。它那生的征程,就在我家屋后的一块浑圆形的岩石上进行。大约三年时光,我一直追随着它的足迹,注视着它那平衡而坚实的脚步。
我不知道它是在岩缝的哪一处破芽而出,只看着它从缝穴里长出来的最初的嫩枝。这株嫩枝在岩石的悬崖上,沉着地、缓慢地跋涉,攀登,开拓着本没有路的路,本没有前方的前方。当它发现岩石身上的小坑洼处,有一点薄薄的尘土,就果断地在那里扎下了根,扎下一个营寨,然后又向前伸延,迈进,不倦地继续寻找着前方险峻的路,险峻的希望。
更使我惊讶的是,它在找不到任何营寨的时候,竟从生命深处撒出一束根须,像蚕儿抛出的银丝。柔韧的丝朝下生长,直至亲吻到地面上的小草。后来,我才知道,这就是所谓气根。在没有泥土的时候,气根凭借它奋发的天性,吸收空气中的水分,然后把自己养育成榕树另一翼的生命线。
突破、挣扎、发展、挺进,这是一支青绿色的生命进行曲,这是一支铁流似的生命凯旋曲。
正是这支无声、无畏的歌,把巍峨的韧性,第一次灌进了我的贫穷而干旱的童年,灌进了我的还在襁褓中的人生。
8.从上文看,作者对故乡榕树的情感有:爱恋、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赞叹。(用文中词语填空)(2分)
9.“我生命里积淀着更多的榕树的碧叶”一句中“碧叶”的意思是什么(2分)
10.联系上下文,谈谈你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3分)
11.作者说“我比这位北国的友人更了解榕树”,作者还了解到榕树的哪些特点 (3分)
(二)阅读《玉兰花的记忆》,回答12-15小题。(12分)
玉兰花的记忆
卢
玮
①不记得从什么时候起,每当我家院子里的玉兰花散放出清远的香味时,总有认识或不认识的邻人,专程前来要花。
②玉兰花树约有两层半的楼房高。自我有记忆起,便有花香。父亲总是起个大早,趁花含苞时便给摘下。他把较细的竹竿末端削成剪刀口状,以辅助摘花。有时他亲自爬上树去摘,身手矫健。然后再把摘下的花,分别装在小袋子里,置于冰箱保鲜,一有邻人闻香驻足,便可以方便相赠。
③当然,父亲一定会留下枝头上那些用手可以够得到的花,让前来感染香气的邻居,也可以得到在绿阴中寻一抹清幽的乐趣。
④念小学时,家人总要在我的书包里放些玉兰花,用手帕包好,以免损及象牙白的花瓣。然后再三叮咛,送给老师和同学。有时自己懒惰贪玩,便忘了。经常是老师提醒:“我又闻到花香哦。”我才猛然记起。
⑤常常在送给老师后,玉兰花就所剩无几了,所以当同学向我要时,就显窘促,只好从亲近的同学开始送;一些偶有口角的,就给省下来了。这时想来,真自觉小家子气。
⑥那时一直不明白,何以小小的花朵,竟有如此大的魅力 因为我总是喜欢花的姿态,远远胜过它的香气。直到渐渐长大,才稍稍明了这是一种喜悦心情。二十几年前,物资并不丰富,用香水的人当然不多。能在夏日清早感染一身香气,并持续整天,的确令人喜悦。在要花的过程中,即使不认识的人也能透过花间说家常,增进友谊。真是情趣无限!
⑦而父亲赶早摘花,想到会有许多人喜欢他种的花,并盘算着不知今天的花够不够时,这份可以与人分享的心情,更是令人欣慰啊。尤其某个有晨曦的夏天清早,当我看见父亲摘下一朵沾露的玉兰花,小心翼翼地插在母亲的耳际,顺手理理母亲的头发时,我被这般美丽的父母深深感动。
⑧我恍然大悟。原来,母亲身上的花影飘香,皆是父亲每天亲手插上去的。对父亲而言,这也许是极自然不过的一个举止,但跃入我眼里,却是温柔万分。我很难明确地描述出这份感动,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这种感觉真的很好。
⑨对玉兰花我有很特别的记忆。我曾在它的枝干上,每年刻画一痕,以志成长;也曾和姐姐爬坐上树枝,吃着西瓜,享受风的摇摆。但这都只不过是父亲无形中带给我的一些生活上的启示。
12.文章第②③段具体描写了父亲摘花的过程,表现了父亲怎样的性格特点?(2分)13.文章第④段中的“再三叮咛”表现了什么?(3分)
14.文章第⑥段说小小的玉兰花朵“竟有如此大的魅力”,请结合这段文字说说“魅力”表现在哪两个方面?(4分)
15.请结合第⑦段中父亲给母亲插花这一细节,分析“我”深深感动的原因。(3分)
(三)阅读《五柳先生传》,完成16-18题(10分)
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分)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
)
亲旧知其如此
(
)
不汲汲于富贵
(
)
1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好读书,不求甚解。(2分)
(2)其言兹若人之俦乎?(2分)
五柳先生的率真体现在哪里?请结合文章的有关内容,简要分析。(3分)
(四)诗歌鉴赏,回答第19、20题(3分)
秋日行村路
[宋]乐雷发
儿童篱落带斜阳,
豆荚姜芽社肉①香。
一路稻花谁是主?
红蜻蛉伴绿螳螂。
【注释】①社肉:祭土地神的肉。
19.
“一路稻花谁是主?红蜻蛉伴绿螳螂”是千古名句,句中“伴”字用得妙,请写出你的理解。(2分)
20.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1分)
作文(40分)
请以“你是我最_______的人”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请你把题目补充完整。
(2)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3)文章不少于600字。
初二第一学期期末语文(B)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共6小题,计19分)
1.B(2分)
2.A(2分)
3.C
(2分)
4.略(6分)
5.(1)曾子还说哩:“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不亦远乎?”(1分)
(2)“卑”改为“悲”(1分)
(3)但是他日日在那里尽责任,便日日在那里得苦中真乐,所以他到底还是乐不是苦呀!(1分)
6.尼摩船长(2分)
反抗压迫,英勇顽强(2分)
二、综合性学习(6分)
7..(1)①住宅区命名愈来愈富有诗意,凸显其文化内涵;②住宅区命名呈现“洋化”趋势,反映出部分国人的崇洋心理。(2分)
(2)示例:①引导开发商依据楼盘所处区域的地理、人文特点取出富有文化内涵的名字;
②倡导开发商弘扬民族文化,少用“洋名”。(2分)
(3)示例:①“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倚一湾清溪,享一方净土;浪漫一生,相守一世。 ②“小隐隐于山,大隐隐于市”。处繁华街市,居宁静之所;隐闹市之间,享和美人生。(2分)
三、阅读:(共计35分)
8.喜欢
陶醉
迷恋
惊讶(2分)
9.榕树的精神品格)(2分)
10.北方朋友为榕树的强大生命力所震撼,所鼓舞,从而使心灵得到净化,灵魂得以升华。(3分)
11.顽强而默默无闻
沉稳而奋发进取(3分)
12.慷慨大方,热情助人(助人为乐)(2分)
13.表现了表现家人怕我忘记送给老师和同学;以及家人善良美好的心灵(3分)
14.香气能令人喜悦;在要花送花过程中增进友谊。(4分)
15.“美丽”不仅指母亲戴上花之后更加美丽,而且父亲这一举动也反映了父亲对母亲的温柔恩爱。(3分)
16.(每小题1分,共3分)
(1)处所,地方
(2)这里指旧交,旧友
(3)心情急切的样子
17.(1)(五柳先生)喜欢读书,(但)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上的解释上过分深究。(2分,意对即可)
(2)这话大概说的是五柳先生一类的人吧?(2分,意对即可)
18.⑴“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五柳先生竟然以宅边的五棵柳树作为自己的号,随意自然,绝不附庸风雅,性情何等率真洒脱。⑵“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他读书一旦读到会意之处,便沉醉其中,忘记了一切,特别率真可爱。⑶“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可以看出他随心而为,毫不拘束,率真放达。⑷“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可知他面对穷苦的生活环境,依然泰然处之,并不追求物质享受,十分率真。⑸“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表明他读书不求名利,只求精神上的安慰,特别符合率真的性情。(3分,答出2点可得满分)
19.“伴”,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红蜻蛉与绿螳螂这两种可爱的小生物营造在一个相依相伴、和美融洽的氛围里。 (2分)
20.热爱农村自然风光,追求自由、闲适、和谐的田园生活。(1分)
四、作文(4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