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最苦与最乐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5课最苦与最乐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5-11 15:58: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3张PPT。最苦与最乐梁 启 超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课堂·导入 痛苦与快乐,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我们每个人应如何面对“苦”与“乐”,应建立怎样的“苦乐观”呢?西方哲学信奉“智者无忧”,而孟子却说“君子有终身之忧”;张潮也说“人莫乐于闲”,而居里夫人却说“世上最快乐的事情,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有人认为“人生苦短,该及时行乐”;而范仲淹却主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接下来,让我们与梁启超先生一起探讨《最苦与最乐》。作者·简介梁启超(1873年~1929年),男,中国近代
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汉族,生于广东新会(现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清光绪举人。 青年时期和其师康有为一起,倡导变法维新,并称“康梁”,是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事败后出逃,在海外推动君主立宪。辛亥革命之后一度入袁世凯政府,担任司法总长,之后对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等严词抨击,并一度加入段祺瑞政府。他倡导新文化运动,支持五四运动。曾倡导文体改良的“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其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字·词·音★生字注音
悲天悯( )人 mǐn契( )约qì★多音字得(dé)罪 过得(de)去 得(děi)亏
答(dā)应 答(dá)案 ★形近字A.抵(dǐ)押 砥(dǐ)砺
诋(dǐ)毁 官邸(dǐ)
B.愉(yú)快 坚贞不渝(yú) 榆(yú)树
C.卸(xiè)车 抵御(yù)字·词·音★莫若:不如。
★达观:对不如意的事情看得开。 ★契约:证明出卖、抵押、租赁等关系的文书。
★任重道远:任务繁重,道路遥远。比喻责任重大而艰巨。
★死而后已:死了以后才停止。指奋斗到死为止。
★仁人志士:有仁爱之心的人,品德高尚有志向有抱负的人。 整体·感知初读感知 把握文章结构读完后告诉老师:⑴ 全文有几个自然段? ⑵哪几个自然段写最苦? ⑶哪几个自然段写最乐? ⑷ 全文是按什么结构来写的?( 5 )(1— 2 ) (3— 4 )(分--总 )新课·讲解讨论第一部分:1、文章开头设问“人生什么事最苦?”提到了哪些事,它们是最苦的事吗? 2、接着作者提出自己的见解,人生什么事最苦呢? (请用原文回答)3、作者举了哪些例子证明自己的观点? 贫→知足;失意→安分;老、死→达观。作者认为它们可以从心态上、观念上去排解。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若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 从个人对他人的责任(承诺未完、欠人钱、受人恩惠、得罪人等)再延伸到对家庭、社会、国家,乃至于对自己都有责任,一旦应尽的责任没有尽,这种痛苦无法解脱。 新课·讲解讨论第二部分:1、从第三自然段得知:作者认为人生什么事最“乐”?尽了责任2、作者引用古语“如释重负”、俗话“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其目的是什么? 用来比喻尽了责任后的轻松和愉快。新课·讲解讨论第三部分: 1、找出作者引用的名言佳句,并想一想这些话要说明什么?说明了: 人生当勇于负责。2、作者认为那些仁人志士的忧国忧民的思想是苦还是乐?
(表面上看他们一辈子在感受苦痛,其实…… )    他日日在那里尽责任,便日日在那里得苦中真乐,所以他到底是乐,不是苦呀! 3、第五自然段:当责任向我们走来时,作者认为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勇于负责不能逃避责任是逃避不了的 负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负责任是人生
最大的痛苦(
分论点1)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分论点2)
人生当勇于负责,而
不能逃避责任(结论)1、贫老失意死不是最苦。 2、最大的痛苦是负了未 了的责任。 3、负责任情况及痛苦状态。引用证法:古语、俗语、名言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当勇于负责。不能逃避中心论点举例论证新课·讲解新课·讲解未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痛苦,
尽责任是人生最大快乐。本文作者观点:问题·探究填空:
①作者认为,贫而不苦的原因
是 ,失意而不苦的原因
是 ,老、病、死不苦的原因
是 。知足安分达观问题·探究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请用原文回答。
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 为什么“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最苦呢?
凡人生在世间一天,便有应该做的事。 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子压在肩头。
原因:受良心责备,无处逃躲。
问题·探究② 什么事最快乐呢?(用原文语句回答)
③用文中语句概括第4自然段的内容。
④请从最后一段中找出与“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内涵相符的一句:
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真乐。
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
拓展·延伸 1. 请说出日常生活中与“苦、乐”相关的词语、俗语、谚语。 知足常乐、苦尽甘来、苦中作乐、先苦后甜;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2.阅读下面材料,结合自己生活实际谈谈对人生的看法,说说作为学生应尽到什么责任。您虽不能左右天气,但您可以改变心情。
您虽不能改变容貌,但您可以展现笑容。 您虽不能逃避现实,但您可以勇敢面对。
您虽不能样样如意,但您可以事事尽力。拓展·延伸写作·特点语言严密 语言流畅语言亲切语言的风格:语言简洁写作·特点语言严密“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得到的……”(语言当务求严密,以防读者找到漏洞,质疑论点。)写作·特点语言流畅第一段 排比设问
第二段 排比举例(排比是形成文章流畅气势的重要方法)写作·特点语言简洁高度概括概括性强:“海阔天空,心安理得”展敛有度:贫、失意、老、死贫病老死引用:孟子的话 (含义丰富)写作·特点语言亲切多处问答语气词课堂·小结 在人生的旅途上,尽管人人盼望快乐,无人喜欢忧伤,但他们本是一对孪生姐妹,永远伴随在生活的舞台上。我们学习知识也是如此,为了那眼花缭乱的“数字迷宫”,而呕心沥血;为了那另人心痛的作文而费劲心思。这些表面上看来确实辛苦,然而在辛苦的另一端,迎接我们的将是一串欢乐的音符。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