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认识人民币
单元备课
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和它们的十进制关系,要求能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能看懂物品的单价,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认识人民币
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及它们的进率
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
简单的计算
元、角、分的加法计算
元、角、分的减法计算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2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知道1元=10角,1角=10分。过程与方法:通过操作活动和购物实践活动,使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购物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和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知道爱护人民币。
教学重难点
重点:1.认识较小面值的人民币。2.认识大面值人民币并掌握人民币单位间的十进制关系。3.掌握人民币单位元和角之间的换算方法和简单计算。4.解决正好把钱用完的问题。难点:1.元、角、分之间的十进制关系。2.掌握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3.在熟悉人民币单位之间进率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换算和计算,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4.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和策略的优化性。
课时安排
共4课时。认识人民币............................2课时简单的计算............................2课时
认识小面值人民币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52页主题图及第53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初步认识小面值人民币,能准确识别小面值的人民币。
2.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过程与方法:
通过购物活动,让学生经历认识人民币的过程,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和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及人民币在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培养学生爱护人民币、节约用钱的意识。
教学重点
认识较小面值的人民币。
教学难点
元、角、分之间的十进制关系。
教学方法
教法:引导探究法学法:自主探究与交流相结合的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人民币学具
教学过程
教学预设
个性修改
导入部分
1.谈话交流同学们,你们自己去买过东西吗?买东西时要用到什么呢?(学生答:钱)那你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吗?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一些小面值的人民币,并学会正确使用它们。(板书:认识小面值人民币)
探究新知
1.教学例1.组内交流,初步认知。每小组桌面上放一个信封,里面放有一些小面值的人民币。请同学们认一认,把你认识的人民币在小组里介绍一下,然后认真观察人民币上都有什么?注意要互相谦让,不要损坏人民币。分组汇报,交流展示。谁愿意到前面来把你认识的人民币介绍给大家?要先说出人民币的面值(就是多少钱),再简单地说说你是怎样辨认出来的。人民币都有什么呢?引导学生观察,让学生发现人民币上都有国徽。小结:国徽代表我们伟大的祖国,所以我们一定要像热爱我们的祖国一样爱护人民币,不要在人民币上乱涂乱画,更不要损坏人民币。简单分类,了解人民币的单位。(1)给这些人民币分分类,小组内研究好分类的方法。(2)学生汇报不同的分法,教师板书:“元、角、分”就是人民币的单位。4.教学例2探究元、角、分的关系。我们认识了人民币,现在我想买一支1元钱的自动铅笔,请同学们想一想,我可以怎样付款?学生思考并同桌间讨论不同的付款方式。如:可以用一张1元的,也可以用10张1角的......这些付钱方式都对吗?为什么呢?(板书:1元=10角)你们知道1角等于多少分吗?引导学生拿人民币学具摆一摆。(板书:1角=10分)练习巩固。大家不但认识了各种小面值的人民币,而且还知道了元、角、分之间的换算关系,现在我们来做闯关游戏。第一关:认识人民币完成教材第53页“做一做第1题”。学生在书上完成,请完成得好的学生到展示台上展示自己的作业。第二关:兑换人民币完成教材第53页“做一做”第2题。(学生抢答)
拓展应用
1.同学们顺利过关,能熟练地换算人民币,
( http: / / www.21cnjy.com )老师可以放心地让大家去购物了。现在我们一起到文具店去看看,(出示购物架)谁给大家介绍一下文具的价钱?现在我来扮演售货员,你们来购物好吗?顾客要说清楚要买什么和你应付的钱数,看谁表达得清楚最准确。谁愿意当售货员,谁愿意当顾客?其他同学监督。学生模拟购物。3.教师再次参与购物:我又想购物了,可是我只有1元钱,可以买哪些学习用品?师生一起活动。想一想,在生活中1元钱还能买哪些物品?(完成教材第55页练习十二第4题)
看来1元钱的用处真不小,所以我们一定不能乱花钱。
总结回顾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都有什么收获?(学生谈收获)同学们的收获真不少,你们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作业布置
1.口算2.闯关100分相关练习3.课堂练习相关练习4.填空5元=(
)角
3元=(
)角
4角=(
)分90分=(
)角
30分=(
)角
20角=(
)元5.在圆圈里填上“>”“<”或“=”。7角○70分
1元○9角
50角○9分5元○5角
100分○90角
5分○4角30角○3元
10分○1元
1元○10角
板书设计
认识小面值人民币
1元
5角
1角
1分
2分
5分
1元=10角
1角=10分认识大面值人民币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54页例3、例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认识大面值人民币,进一步体会人民币的价值。2.使学生掌握较大面值人民币的十进制关系,能正确地认清币值。
过程与方法:
经历人民币之间的换算过程,体会人民币在社会活动和商品交换中的功能与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进一步培养学生节约用钱和爱护人民币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认识大面值人民币掌握人民币单位间的十进制关系。
教学难点
掌握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
教学方法
教法:引导探究法学法: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预设
个性修改
导入部分
课件出示:1角=(
)分
3角=(
)分
20角=(
)元1元=(
)角
20分=(
)角
50分=(
)角指名学生回答。这节课我们来认识大面值的人民币。
探究新知
1.认识大面值的人民币。(1)教学例3课件出示5元、10元、20元、50元及100元的人民币,指导学生认识,同桌间互相练习。教学例4数出2张10元是20元,可以用1张20元纸币表示。学生观察面值为20元的人民币上的图案。数出5张10元是50元,可以用一张59元表示。学生仔细观察面值为50元的人民币上的图案。数出10张10元是100元,可以用1张100元表示。学生仔细观察面值100元的人民币上的图案。认识人民币的币值(1)李阿姨用100元买一件上衣和一条裙子,上衣每件40元,裙子每条50元,她的钱够吗?(2)我想买一条围巾(12元/条),可以怎样付钱?(3)我想买一条围巾(12元/条)和一条裙子(50元/条),他需要多少钱?(4)说说50元钱在生活中有什么用途。
拓展应用
1.说一说,填一填一张5元能换(
)张1元。一张10元能换(
)张1元。一张20元能换(
)张10元。一张50元能换(
)张10元。一张100元能换(
)张10元;也能换(
)张20元;还能换(
)张50元。摆出下面的钱数。(教材第54页“做一做”第1题)同桌间进行讨论,集体订正。妈妈给小刚买了一个60元的书包,如果用10元一张的人民币付款,应付(
)张。完成教材第56页练习十二第6,7题。指名回答,教师订正答案。
总结回顾
我们认识了大面值的人民币,这些钱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所以希望同学们要爱护人民币。
作业布置
1.口算2.闯关100分相关练习3.课堂练习相关练习
板书设计
认识大面值人民币
5元
10元
20元
50元
100元
一张5元可以换5张1元。一张10元可以换10张1元。
一张20元可以换2张10元。一张50元可以换5张10元。
一张100元可以换10张10元。一张100元可以换2张50元。用数学——买东西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58页例7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运用人民币的知识解决如何把钱正好用完的问题。2.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和策略的优化性。
过程与方法:
经历商品买卖的过程,体会人民币在社会活动和商品交换中的功能与作用,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有序思维及思维的广度和灵活性,进一步加强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2.让学生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培养学生爱护人民币的意识。
教学重点
解决如何把钱正好用完的问题。
教学难点
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和策略的优化性。
教学方法
教法:引导探究法学法: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预设
个性修改
导入部分
小朋友们,前几节我们认识了人民币,认识了商
( http: / / www.21cnjy.com )店里物品的价格,还学会了怎样换算人民币,你们知道人民币有什么用途吗?今天我们就应用前面所学的关于人民币的知识解决买东西的问题。(课件出示商店主题图)商店有这么多东西,你们会认为这些商品的价格吗?每人选两件自己最喜欢的物品跟同桌说一说它们的价格。请几个学生进行反馈。
探究新知
1.模拟购物情景,出示4本杂志的价格:《我是小学生》
《画报》
5元
6元《卡通世界》
《连环画》
8元
7元提问:小明有13元,他用这13元钱正好可以买哪两本杂志?分析问题: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问题是什么?怎样解答?你怎么知道结果是正确地呢?小组合作交流。学生汇报:知道了每本杂志的价钱知道了有13元钱问题是:买哪两本正好可以用完13元钱?教师提问:“正好”是什么意思?学生谈自己的理解,教师要对学生接近的想法给予鼓励和引导。解决问题:那怎样解答呢?随便选两本试一试教师进行及时的评价,也可以请学生进行评价学生汇报:有的说可以,有的说有点麻烦先选定一本,然后按顺序试。将任意两本杂志的价钱相加,看得数是多少再确定。......小结:大家真厉害,一下子想到了这么多的办法,你们最喜欢哪一种方法?小组活动,谈谈感受下面我们就选用大家的方法来试一试,然后小组之间交流自己觉得最合适的方法。学生汇报谈感受。
拓展应用
完成教材第58页“做一做”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2.学生两人一组完成教材第59页练习十三第4题。
总结回顾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都用了什么方法?你们觉得哪种方法最好?
作业布置
1.口算2.课堂练习相关练习3.闯关100分相关练习
板书设计人民币的简单计算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57页例5,例6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理解和掌握人民币单位——元和角之间的换算方法,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换算和计算。2.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归纳总结能力。
过程与方法:
经历人民币单元元和角之间换算方法的形成过程,进一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和商品交换中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及人民币在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培养学生节约用钱、爱护人民币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人民币单元元和角之间的换算方法和简单计算。
教学难点
在熟悉人民币单位之间进率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换算和计算,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
教学方法
教法:引导探究法学法:活动体验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预设
个性修改
导入部分
口答。3元=(
)角
50角=(
)元8元=(
)角
70角=(
)元
探究新知
1.教学例5.出示例5的挂图,提问:“这是几元几角?”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元2角。教师接着问:1元可以换成多少个1角?1元2角就是10角加2角等于12角。(板书:1元2角=12角)教学例6(1)课件出示例6第(1)小题教师:买一个圆形气球和一个心形气球,要多少钱?学生回答:5+8=13.教师板书。教师问:多少角是1元?(10角)从13角里面拿出10角还剩多少角?(3角)所以13角等于1元3角。(教师板书:13角=1元3角)(2)课件演示例6第(2)、(3)小题。让学生尝试完成,然后提问:你是怎么想的?教师强调:元、角的计算,只有在单位相同的情况下,才能相加减。
拓展应用
1.完成教材第57页“做一做”第1题:学生独立做题,并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同桌的同学听。第2题:学生先完成,教师巡视,提问个别学生,最后集体订正。完成教材第59页练习十三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同桌间互相检查。完成教材第59页练习十三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指名回答,全班集体订正。
总结回顾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学到了什么?这些知识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帮助吗?
作业布置
1.口算2.闯关100分相关练习3.课堂练习相关练习
板书设计
人民币的简单计算
例5:1元2角=12角
例6:5+8=13(角)
13角=1元3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