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 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 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10.2 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 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沪粤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7-05-11 09:33: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十章 课题2《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一课一练
一、选择——基础知识运用
1. 下列现象不能说明分子运动的是(  )
A.糖在水中自然溶解成为糖水
B.打开香水瓶,能够闻到香味
C.湿衣服在阳光下晾干
D.显微镜下看到细胞不停地运动
2 下列有关分子动理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破镜难重圆”是因为固体分子间只存在着斥力
B.松软的大馍用手一捏体积会大大缩小,这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隙
C.在空调房间吸烟时,会看到烟雾在空中弥漫,这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D.用热水相比较冷水更容易去掉衣物上污渍说明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3. 将10mL的水与10mL的酒精相混合,混合后水和酒精的总体积小于20ml,这表明(  )
A.分子之间有空隙
B.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斥力
C.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
D.分子是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
4. 用分子的观点对下列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10mL酒精和10mL水混和后的总体积小于20mL--分子间有间隔
B.汽车开过乡间公路,路面扬起灰尘--分子不停地运动
C.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分子间存在斥力
D.两块表面平滑的铅块紧压后会结合起来--分子间存在引力
5.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氧气被压缩装入钢瓶-分子间有间隙
B.花气袭人知骤暖-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剧
C.两块表面平滑的铅块紧压后会结合起来-分子间存在引力
D.破镜不能重圆-分子间存在斥力
6.分子很小,看不见摸不着,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直接感知的现象,经过合理的推测来认识分子.下列推测既合理又符合事实的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现象:钢棒很难压缩 推测:分子之间没有间隙
B.现象:空中沙尘飞舞 推测: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C.现象:水很难压缩 推测: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D.现象: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 推测: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7. 有关分子热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斥力
B.手捏海绵,海绵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C.扫地时尘土飞扬,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D.扩散现象不能在固体中发生
二、解答——知识提高运用
8. 把红墨水滴入一杯冷水里,不搅动,经过一段时间后,水全变红了,这是 现象,它说明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 ,同时也表明分子间有 .如果红墨水滴入一杯热水中,水很快就变红了,这又说明了 .21教育网
9. 当分子间相距为r时,分子引力与斥力相等.当分子间距离小于r时, 力起主要作用,当分子间距离大于r时, 力起主要作用,当分子间距离大于 时,分子间作用力可以忽略不计
10.水和酒精混合后体积变小,表明 ,株洲沿江风光带有一段人造沙滩,在炎热的夏天赤脚踩在沙滩上感觉烫脚,而站在湘江边的浅水滩处却感到凉爽,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11. 区分规格、型号完全相同的两只新旧白炽灯泡,最简单的方法是观察灯泡的玻璃壁,旧灯泡的内壁 ,用分子的观点解释,其原因是  ,经过长期使用的灯泡,正常使用时,与额定功率相比,实际功率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1·cn·jy·com
12. 春天是赏花的好季节,桃花盛开时在远处就能闻到花香,这是什么现象,请解释该现象的原理

《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参考答案
一、选择——基础知识运用
1.【答案】D
解:
A、糖在水中自然溶解为糖水,是扩散现象,是分子运动的结果,故A不符合题意;
B、打开香水瓶,能够闻到香味,说明了香水中的芳香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故B不符合题意;
C、湿衣服在阳光下晾干,是汽化现象,是水分子进入空气的结果,故C不符合题意;
D、微生物不属于微观粒子,不能说明微粒的运动情况,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答案】D
解;A、“破镜难重圆”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隙太大已经失去了相互的作用力,故不符合题意.
B、松软的大馍用手一捏体积会大大缩小,在固体中,分子间的作用力比较强,用手捏大馍,体积变小,是因为压强增大导致体积变小的,故不符合题意.2·1·c·n·j·y
C、在空调房间吸烟时,会看到烟雾在空中弥漫,这是固体颗粒的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故不符合题意.
D、用热水相比较冷水更容易去掉衣物上污渍说明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温度高分子内能大,分子运动剧烈.故符合题意.21·世纪*教育网
故答案为D.
3.【答案】A
解:分子之间有间隔,将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在一起后,水分子和酒精分子相互渗透对方的空隙之中,从而使混合后的总体积体积小于20mL.www-2-1-cnjy-com
故选A
4.【答案】B
解:A、酒精和水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它们的分子之间都存在一定的间隔.当把酒精和水混合以后,两种物质的分子相互穿插渗透,进入彼此的空隙,所以总体积会小于二者的体积之和.故10mL水和10mL酒精混合,所得体积小于20mL,故A正确;【来源:21·世纪·教育·网】
B、汽车开过乡间公路,路面扬起灰尘属于机械运动,故B错误;
C、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故C正确;
D、两块表面平滑的铅块紧压后会结合起来,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故D正确.
故选:B.
5.【答案】D
解:A、氧气被压缩,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A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B、“花气袭人知骤暖”说明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B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C、两块表面平滑的铅块紧压后会结合起来,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C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D、由于玻璃破裂处的绝大多数分子间距离较大,大于分子直径的10倍,分子间的作用力就十分微弱,所以无法复原;不是因为分子之间的斥力,D错误符合题意.www.21-cn-jy.com
故选D.
6.【答案】C
解:
A、钢棒很难压缩,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斥力,不符合题意;
B、空气中沙尘飞舞是沙尘的机械运动,沙尘是可以眼看到,不是分子运动,不符合题意;
C、水很难压缩,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斥力,符合题意;
D、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是带电体的基本性质,不属于分子间的引力作用,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答案】A
解:A、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斥力,故A正确;
B、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缩小了,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不能说明分子间有空隙,故B错误;
C、尘土飞扬是固体小颗粒的运动,属于机械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故C错误;
D、扩散现象能在固体中发生,比如长时间紧挨在一起的金板和铅板,金中有铅,铅中有金,故D错误.
故选A.
二、解答——知识提高运用
8. 扩散;无规则运动;空隙;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9. 斥;引;10r
10. 分子间有间隙;水的比热容大
11. 变黑;温度高分子运动快;变小
12. 答:春天,能闻到阵阵花香,是花的芳香分子扩散到空气中,是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表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