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件第24课 河中石兽 (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2017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件第24课 河中石兽 (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2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5-12 12:55:39

内容文字预览

课件12张PPT。河中石兽 纪昀 第1课时七年级语文·下 新课标[人]课前准备 俗话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有一则故事记载,某土地庙前石兽因河岸倒塌掉入河中。十多年后重修山门,寻找石兽,它却不在原落水处,也不在下游。一位老河兵说,应该去上游寻找,依他的话,果然捞出了石兽。石兽为什么会向上游“跑”呢?补充文常
纪昀,字晓岚。乾隆十九年(1754)进士。学问渊博,曾任翰林院编修、侍读学士。因获罪遣戍乌鲁木齐。释放回京后,任《四库全书》总纂官,编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在目录学上贡献很大。著有《阅微草堂笔记》等。
  《阅微草堂笔记》,文言短篇志怪小说,于清朝乾隆五十四年(1789)至嘉庆三年(1798)由翰林院纪昀以笔记形式编写成。主要搜集各种狐鬼神仙、因果报应、劝善惩恶等流传于乡野的怪谈,或亲身所听闻的奇闻轶事。预习展示 1.给下列字注音。
 圮(   )  募(   )  棹(   )  
杮(   )  湮(   )  啮(   )  
溯(   )  欤(   ) pǐ  mù  zhào  fèi  yān  niè  sù  yú预习展示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1)山门圮于河
 (2)阅十余岁
 (3)曳铁钯
 (4)湮于沙上
 (5)尔辈不能究物理
 (6)如是再啮
 (7)不亦颠乎
 (8)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倒塌 
年 

埋没 
事物的道理、规律 
咬,这里是侵蚀、冲刷的意思 
精神失常,后来写作“癫”
按照熟读课文 1.朗读。
 (1)教师范读课文。
 (2)生注意停顿、语气、节奏、生字的读音。
 (3)学生自由朗读,齐读,男女生轮读。熟读课文2.翻译。
  (1)结合课文注释,利用工具书,掌握重点字词的读音和释义,并标出重点词句,提出疑难问题。
 (2)小组内解决疑难,同桌互相提问文中的重点词语解释及句子翻译,疏通文意。
3.指导特殊句式。
  (1)岂能为暴涨携之去(被动句,……为……,表被动,可译为“被”)
  (2)当求之于上流(倒装句,状语后置,应为“于上流求之”)
 (3)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省略句,“得”的后面省略了宾语“之”)熟读课文4.应掌握的重点句子。
 (1)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
 译文:经历了十多年,寺僧募集到了一笔钱决定重修庙门,便到河中寻找那两只石兽,居然没找到。
 (2)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译文: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大水带走了呢?
 (3)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译文:一定会在石头迎水的地方冲击石前的沙子形成坑穴。
 (4)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译文:到河的下游寻找石兽,固然荒唐;在石兽掉下去的当地寻找,不是更荒唐吗?
 (5)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译文: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还多着哩,难道可以根据自己所知道的道理主观判断吗?积累文言现象 1.古今异义。
 (1)阅十余岁 古义:    ;今义:    ?
 (2)阅十余岁 古义:    ;今义:    ?
 (3)尓辈不能究物理 古义:    ; 今义:     ?
 (4)是非木杮 古义:     ;今义:     ?
 (5)渐沉渐深耳 古义:    ;今义:    ?
 (6)转转不已 古义:    ;今义:    ?
 (7)但知其一,不知其二 古义:    ;今义:    ?经历 阅读 
年 年龄 
事物的道理、规律 指物理学,一门学科
 代词,这 一般为判断动词 
罢了 耳朵
 停止 已经 
只 但是积累文言现象2.词类活用。
 (1)棹数小舟
 (2)岂能为暴涨携之去棹:名词活用作动词,划船。
暴涨:动词活用作名词,河水。3.一词多义(1)为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众服为确论 (2)之一老河兵闻之
其反激之力 介词“被”
动词,成为
动词,认为是代词,指讲学家的这种观点
结构助词,的布置作业1.熟记本文的文言现象。
2.熟读课文,为下堂课背诵课文打下基础。板书设计河中石兽寺僧—求之下流,寻十余里无迹
讲学家—求之地中,众服为确论
(实则找不到)
老河兵—当求之于上流,果得于数里外实



知课件12张PPT。河中石兽 纪昀 第2课时七年级语文·下 新课标[人]前情回顾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一寺临河干
 (2)竟不可得
 (3)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4)遂反溯流逆上矣河岸 
终了,最后 
动词活用作名词,河水 
于是前情回顾
 2.翻译句子。
 (1)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译文:
 (2)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译文:寺庙的大门倒塌到河里,门旁两只石兽也一起
沉到河里了。
 
在石兽掉下去的当地寻找,不是更荒唐吗?梳理内容1.故事说了一件什么事?
  说的是一个庙门口的石兽,倒塌到河里,十几年后,人们找石兽的事。梳理内容 2.故事中说出了几位主要人物?他们各自寻找河中石兽的道理和方法是怎样的?分析一下他们这样认识的原因。
  寺僧以为石兽被水冲到下游去了,划小船,拖着铁钯,寻找了十多里,没有找着。
  讲学家认为石头坚硬沉重,沙子松散,石头埋没在沙里一定会渐渐地沉下去,越来越深,只能就地挖下去找。
  老河兵认为石头坚硬沉重,沙子松散,水不能冲走石头,水的反冲力一定会在石头下面迎水的地方,冲沙成为洞穴,渐渐地越冲越深,石头会倒在这个洞穴中。像这样再冲,石头再转,一直转不停止,石头就反而逆流而上。所以应该到上游去找。
  寺僧按照水冲物的常识,认为要到下游找,结果找不到;讲学家按照石重沙松的道理,到地下去找,肯定也找不到;老河兵能够根据他几十年的实践经验,到上游找,结果找到了。这说明主观推理是靠不住的,实践出真知。梳理内容3.仔细阅读全文,填写下列表格。四种寻找石兽的方法质疑探究1.质疑:课文可以分几个层次?概括各层次大意。
  可分四层:
  第一层:交代石兽沉落河中的地点和寺僧到下游找没有找着。
  第二层:讲学家认为石头埋在沙里只能越埋越深。
  第三层:老河兵讲解应当去上游找的理由,按照他的话果然找到石兽。
  第四层:由事到理,说明遇事不能主观推断的道理。质疑探究2.质疑:为什么老河兵的方法是对的?
 第一种:只考虑了流水,没有考虑石兽、泥沙的关系。
 第二种:考虑了石兽和泥沙的关系,忽略了流水。
 第三种: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准确把握了三者的性质及相互关系。质疑探究3.质疑: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不能仅仅根据自己的一知半解做出推想,而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判断。指导背诵1.方法指导。关系背诵法:先划分层次,概括层意;然后辨析层与层之间的关系,利用关系法把握语言结构,有利于背诵。
2.小组内开展背诵比赛。
3.规定时间,检查背诵效果。布置作业课文阐述的事理对我们平时的生活、学习有
什么启示?(200字左右)板书设计河中石兽寺僧—求之下流,寻十余里无迹
讲学家—求之地中,众服为确论
(实则找不到)
老河兵—当求之于上流,果得于数里外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