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三年级下人教版5.2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表格式导学案(含答案,3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数学三年级下人教版5.2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表格式导学案(含答案,3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7-05-11 11:46:46

文档简介

5.2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练习课 导学案
课题
练习课
课型
练习课
学习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2.掌握从一个图形中剪掉一部分,求剩余面积的方法。
3.关注解决问题的方法,增强学生对面积加减运算性的理解,发展面积守恒观念。
学习重点
掌握求剩余部分面积的方法,并体会方法的多样性。
学前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导案
达标检测
知识点:从一个图形中剪掉一部分,求所剩图形的面积
教材第69页练习十五第8题
小林从左边的长方形纸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剩下部分是什么图形?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分析:剩下的部分是长方形,求剩下图形的面积。可以先算出所剩长方形的长与宽,再求面积,也可以用大长方形面积减去正方形的面积。
求下图的面积。
(1)方法一:加一条线(如图1所示),这个图形的面积就变成两个长方形的面积( );方法二:加两条线(如图2所示),这个图形的面积就变成大正方形与小正方形的面积( )。
(2)写出解题过程。
方法一:
方法二:
(3)根据上面的解题方法,计算下图的面积。
答案:(1)和 差
(2)方法一:(10-2)×10=80(平方米)
(10-4)×2=12(平方米)
80+12=92(平方米)
方法二:10×10-2×4=92(平方米)
(3)方法一:5×2+1×1=11(平方米)
方法二:5×(2+1)=15(平方米)
(5-1)×1=4(平方米)
15-4=11(平方米)
答案:剩下部分是长方形。
方法一:10-6=4(厘米)
6×4=24(平方厘米)
方法二:10×6=60(平方厘米)
6×6=36(平方厘米)
60-36=24(平方厘米)
答:它的面积是24平方厘米。
教材第69页练习十五第10题
在一张边长是10厘米的正方形纸中,剪去一个长6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小明想到了三种方法(如下图)。剩下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剩下部分的周长呢?
分析:从同样大小的图形中,去掉同样大小的一部分,所剩图形面积相等,与图形的形状无关。
利用周长的计算方法算出各个图形剩下部分的周长。明确:面积相等的图形,周长不一定相等。
答案:剩下部分的面积相等。
10×10-6×4=76(平方厘米)
第1种方法剩下的周长为:
4×10=40(厘米)
第2种方法剩下的周长为:10×4+2×4=48(厘米)
第3种方法剩下的周长为:10×4+2×6=52(厘米)
教师布置作业
1.完成教材第69页第9题。
2.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的周长相等,长方形的长是6米,宽是2米。它们的面积各是多少?
1.谈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2.自由说一说。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1.说说本节课的收获。
2.谈谈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有哪些需要注意或不太懂的地方。
1.自评本节课的收获。
2.自由谈一谈。
教学反思
本节练习课主要解决从一个图形中剪掉一部分,求所剩图形的面积和周长问题。教学中,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分析,使学生认识到由于所剪图形的位置与方向不同,视觉上会影响我们对所剩图形面积的大小做出判断。通过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求出所剩图形的面积,使学生获得两方面的认识:一是面积是可以相加减的;二是从同样大小的图形中,去掉同样大小的一部分,所剩图形面积相等,与图形的形状无关。这样增强了学生对面积加减运算性的理解,发展了面积守恒观念和学生的推理能力。
教师点评和总结:
5.2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1) 导学案
课题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1)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空间认知上的一次飞跃,因而探究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就成了本节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因此,对本节教学设计如下:
创设情境,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究的过程。
为学生营造一个探究的情境,以疑激趣,引导学生亲历比较完整的探究过程,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解决问题的欲望。学生经过初步发现后,引发猜想:是不是所有长方形的面积都等于长乘宽呢?然后通过操作、观察、填写表格等活动进行验证。最后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概括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自己去推导出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经历获得新知的学习过程。使学生初步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正确地进行计算。
2.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团结协作的精神。
学习重点
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学习难点
理解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学前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
学具准备:尺子、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纸、彩纸、表格。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5分钟)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面积的知识,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2.能说一说并比画一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大小吗?
3.提示课题: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1.回答: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2.实际比划。
3.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1.在( )里填上适当的单位名称。
(1)火车票的面积大约是40( )。
(2)一张单人床的面积大约是2( )。
(3)一块手帕的面积是4()。
答案:(1)平方厘米(2)平方米
(3)平方分米
2.选一选。
(1)两个长方形的周长相等,它们的面积( )
A.相等B.不相等
C.不一定相等
(2)一个长方形的长是4分米,宽是3分米,面积是( )
A.12分米 B.8分米
C.12平方分米
答案:(1)C(2)C
3.计算下列图形的面积。(单位:厘米)
答案:(1)12×25=300(平方厘米)
(2)16×16=256(平方厘米)
二、尝试探究,感悟深化。(20分钟)
1.课件出示例4。
(1)引导学生摆一摆,求出长方形的面积。
(2)组织学生汇报自己的操作结果。
(3)组织学生用面积为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拼不同的长方形,并算出每个长方形的面积。
(4)引导学生观察表格,发现规律。
(5)总结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2.引导学生推导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3.小结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1.(1)分析题目信息,在给出的长方形中摆面积为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求出长方形的面积。
(2)汇报自己的摆法及结果。方法一:一个一个地摆,共摆了15个小正方形,所以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15平方厘米。
方法二:每行摆5个,摆了3行。5×3=15,所以长方形的面积是15平方厘米。
(3)边操作边填表。
(4)仔细观察,发现:每个长方形的面积都是这个长方形的长与宽的乘积。
(5)得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2.用同样的方法摆学具,得出: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3.回顾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记忆公式。
三、应用新知,巩固练习。(12分钟)
1.完成教材第67页上面的“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68页第1、3题。
1.先明确剪下的这个最大正方形边长应该是多少,再计算。
2.独立完成,全班交流。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四、课堂小结。
(3分钟)
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布置课后学习内容。
谈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五、教学板书
六、教学反思
实践出真知。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猜一猜,摆一摆,量一量,算一算等活动来总结并验证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使学生在活动中透彻地理解了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加深了对公式的记忆,可谓一劳永逸。
教师点评和总结:
5.2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2) 导学案
课题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2)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例5是在例4的基础上教学运用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对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进行合理的估算。
估测虽然是一种粗略的测量方法,但是在实际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人们平时对面积进行估测的机会一般比精确计算还多,估测还能检测自己的计算结果是否在正确范围。因此在练习中除了注重将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外,还要有意识地让学生估一估,这样有助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意识。
学习目标
1.使学生能较正确地估出给定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2.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
能运用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难点
正确利用已知长方形、正方形面积估测常见物体的面积。
学前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6分钟)
1.提问:(1)长方形的周长、面积公式分别是什么?
(2)正方形的周长、面积公式分别是什么?
2.提示课题:现实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物体,我们常常需要知道它们大概的面积,那么如何对这些生活中常见物体的面积进行合理的估算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
1.学生回答:
(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2.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1.一块正方形果园的四周围上了长68米的篱笆,这块正方形果园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答案:68÷4=17(米)
17×17=289(平方米)
答:这块正方形果园的面积是289平方米。
2.一个长方形枕套,长50厘米,宽30厘米。
(1)做这个枕套的正面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花布?
(2)四周缝上花边,至少要用多少厘米的花边?
答案:(1)50×30=1500(平方厘米)
答:做这个枕套的正面需要1500平方厘米的花布。
(2)(50+30)×2=160(厘米)
答:至少要用160厘米的花边。
二、探究新知。
(20分钟)
1.课件出示例5。
请学生读题后尝试独立完成。
2.利用数学书封面的面积估计自己课桌的面积。
3.完成教材第67页“做一做”。
4.小结估算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方法。
1.独立分析理解题意,用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直接计算出数学书封面的面积。
26×18=468(平方厘米)
2.同桌合作,边操作边记录,估出课桌的面积。
3.同桌合作,测量走一步有多长,利用步长测出教室的长和宽,然后估计教室的面积。
4.明确:(1)用直接或间接的方法估测出长和宽的长度。(2)利用面积公式进行计算。
三、巩固提高。
(10分钟)
1.完成教材第68页第4题。
2.完成教材第69页第6、7题。
1.先估测一下黑板的面积,然后实际测量出它的长和宽,再计算出面积,全班交流。
2.提醒注意: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的不同计算方法及单位名称。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四、课堂小结。
(4分钟)
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交流学习中的疑问。
1.谈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2.自由说一说。
五、教学板书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2)
例5:26×18=468(平方厘米)
答: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大约是468平方厘米。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是在学生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的计算方法基础上进行的估算面积。教学时先让学生运用已有知识算出数学书封面的面积,然后组织学生进行估测,再利用计算的结果估计课桌面的面积,从而逐步帮助学生养成估测的意识,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
教师点评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