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三年级下人教版2.2.2 一位数除三位数 表格式导学案(含答案,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数学三年级下人教版2.2.2 一位数除三位数 表格式导学案(含答案,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7-05-11 13:36:44

文档简介

2.2.2 一位数除三位数(1) 导学案
课题
一位数除三位数(1)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在学习了一位数除两位数后,教材安排了两个例题继续教学一位数除三位数的笔算除法,分别教学被除数首位够除、被除数首位不够除的两种情况。本节课例3通过创设插照片的情境引入第一种除法情况,即商是三位数的除法。教学时,鼓励学生笔算后进行验算,让学生进一步感受除法与乘法的互逆关系,帮助学生养成验算的良好习惯。
学习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初步掌握一位数除三位数的笔算除法法则。
2.会计算一位数除三位数(商三位数)的笔算除法。
3.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学习重点
一位数除三位数(商三位数)的笔算步骤和方法。
学习难点
一位数除三位数(商三位数)的笔算方法。
学前准备
PPT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5分钟)
1.笔算:84÷6。
引导学生说说一位数除两位数的过程。
2.揭示课题:今天继续学习一位数除三位数的笔算除法。板书课题:一位数除三位数(1)
1.学生笔算后交流方法。
2.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1.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4×( )<38
9×( )<70
5×( )<42
7×( )<60
6×( )<39
答案:9 7 8 8 6
2.列竖式计算。
726÷6= 426÷3=
876÷6=
答案:121 142 146

3.育新小学共有学生834名,现组织全体学生参观博物馆。要求分6批进入博物馆。每批有多少名学生可以参观博物馆?
答案:834÷6=139(名)
答:每批有139名学生可以参观博物馆。
二、探究新知,掌握方法。(20分钟)
教学例3。
1.课件展示例3的情境图,交流获得的信息。
2.解决问题。
(1)根据信息,你能列出算式吗?
(2)观察算式,根据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笔算算法,尝试计算这道题。
(3)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笔算,并交流一位数除三位数的笔算方法。
3.验算结果。
(1)小组交流:可以怎么验算?
(2)学生书写验算过程。
1.获取并交流信息。
2.(1)点名交流列出的算式:256÷2。
(2)学生尝试笔算,交流汇报解题过程。256÷2=128(张)
(3)师生共同总结笔算方法:①先用除数去除被除数百位上的数,除得的商写在百位上;②然后将百位上的余数与十位上的数合起来继续除,(如果百位无余数,直接用除数除被除数十位上的数)商写在十位上,再把余数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继续除;③每次除得的余数要比除数小。
3.(1)交流验算的方法:没有余数的除法,可以用被除数除以商,看是否等于除数;也可以用商乘以除数,看是否等于被除数。
(2)独立完成,全班交流。
三、应用新知,巩固提高。(12分钟)
1.完成教材第17页“做一做”。
2.学校买了5副羽毛球拍,一共花去620元。一副球拍多少钱?
1.独立完成,点名板演,集体订正。
2.理解题意,说出题中的数量关系,再列式解答。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四、课堂小结。(3分钟)
1.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2.布置作业。
自由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五、教学板书
六、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始终将课本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合作学习、互相交流,不仅拓宽了学生的思维,还让每个学生都有了表达自己见解的机会,也培养了学生倾听的习惯。
本节课教学时,我着重抓住两个环节。第一,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现实情境,努力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计算。同时,启发学生通过同桌的合作与交流,互相启发,打开思路,并通过计算方法的展示和介绍,让学生理清计算256÷2的基本策略,体会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算理。
好的评价在一定程度上能激励学生的学习。在本节课中,我就很关注对学生的评价。及时对学生的发现进行肯定和表扬,不仅对发言者是一个激励,对其他学生而言,也是非常好的鼓励。
教师点评和总结:
2.2.2 一位数除三位数(2) 导学案
课题
一位数除三位数(2)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本节课教学一位数除三位数的第二种情况,即被除数首位不够除(商为两位数且有余数)的笔算除法。本节内容与前节课联系紧密,教学时注意联系知识点之间的相同之处,引导学生总结一位数除三位数的笔算方法,进一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同时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的能力。
学习目标
1.理解掌握用一位数除三位数(商是两位数且有余数)的笔算方法,培养学生有序思考的能力。
2.让学生在活动中积极地探索并理解算理,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学习重点
理解掌握用一位数除三位数(商是两位数且有余数)的笔算方法。
学习难点
总结一位数除三位数的笔算方法。
学前准备
PPT课件、口算卡。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复习铺垫,导入新课。(6分钟)
1.口算比赛。(出示口算卡)
100÷2=63÷3=
2800÷7=7200÷9=
200÷5=84÷2=
2.笔算练习。
565÷5=435÷3=
3.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一位数除三位数的笔算除法。
1.抢答。
2.独立完成,集体订正交流。
3.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1.改错。
2.笔算下面各题。
(1)213÷5=
(2)452÷7=
答案:(1)42……3
(2)64……4

3.选一选。
(1)计算349÷8时,商的首位应写在( )位上。
A.百 B.十 C.个
(2)计算237÷9时,商是( )位数。
A.一 B.两 C.三
(3) 25÷4,要使商是两位数, 里最大能填( );要使商是三位数, 里最小要填( )。
A.3 B.2 C.4
答案:(1)B (2)B (3)AC
二、探究新知。(20分钟)
教学例4。
1.课件出示例4,交流获取信息。
2.理解题意并列式。
3.探究256÷6的笔算方法。
(1)同桌合作,交流256÷6的笔算方法。
(2)全班交流笔算过程。
4.比较例3,交流后总结一位数除三位数商为两位数且有余数的笔算方法。
5.检验256÷6的商是否正确。
6.拓展延伸:观察、发现、交流、判断商的位数的方法。
1.交流获取的信息。
2.交流列式:256÷6。
3.(1)同桌合作交流笔算方法。
(2)明确笔算过程。
4.明确一位数除三位数商为两位数且有余数的笔算方法:(1)从被除数的百位除起,当百位上的数小于除数时,将百位上的数与十位上的数合并,再继续除;(2)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到那一位上面;(3)每次除得的余数要比除数小。
5.全班交流验算方法:有余数的除法,用“商×除数+余数=被除数”验算。
6.交流明确:当一位数除三位数,百位上的数小于除数时,商的首位就在十位上,所以它的商是两位数。若百位上的数大于或等于除数时,商就是三位数。
三、运用方法,巩固提高。(10分钟)
1.完成教材第18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20页第6、7题。
1.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独立完成,同桌互相订正。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四、课堂小结。(4分钟)
1.联系上节课,交流一位数除三位数的笔算方法及验算方法。
2.交流判断一位数除三位数商的位数的方法。
3.布置作业
组内互相讨论,再全班交流。
五、教学板书
六、教学反思
计算是小学数学的基本内容之一。不同的计算学习内容,其计算方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既有一定的共性,又有各自的特点。而不同计算学习内容自身的特点、小学生不同学习阶段的思维发展水平以及不同个体知识积累和数学活动经验的差异,又必然导致计算方法探索过程的丰富多样。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自我探究,结合学生的实际,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提高计算教学的效率。
教师点评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