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表现的新探索(详案)
教学目标:
1.以画家毕加索为突破口,学习欣赏西方现代绘画的艺术表现形式和特点。
2.开拓学生的审美视野,增长知识,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提高学生对西方现绘画作品的欣。
3.培养学生热爱和平以及对世界多元文化宽容和尊重的情感。
教学目的:
通过欣赏本课中的绘画作品,使学生初步认识西方现代绘画的绘画特征,以及对后世的影响,并且增长学生的知识,陶冶情操,提高欣赏水平。
教学重点:
西方现代绘画的绘画特征
教学难点:
西方现代绘画对后世的影响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教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
今天,老师为大家请来了两位绝世美女,先看第一位,同学们认识吗?(同时出示图片:《蒙娜丽莎》)
生:蒙娜丽莎!
师:看来大家对她并不陌生!你知道这幅画是谁画的吗?
生:达芬奇!
师:非常正确!(或对,达芬奇)你认为这幅画画得怎么样?
生:很好
师:怎么好?
生:很细腻,很真实。(学生回答可能有多种可能)
师:(语速慢一点)很细腻,很真实,和照片一样。同意他的看法吗 看来有不少同学都和你的看法一样。其他同学有没有不同的看法?
生:颜色很暗。
师:你观察得很仔细,这幅作品运用的是西方
( http: / / www.21cnjy.com )传统绘画常用的棕色色调,俗称“酱油调子”。
所以颜色比较暗。(
油画出现于欧洲几百年以来,一直推崇的是学院派的画风,他们总是只在画室里面作画,讲究的是老套的构图形式,作品总是缺少变化的的阴暗色调,俗称“酱油调子”)
师:《蒙娜丽莎》是意大利著名画家达芬奇的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幅经典之作,是画家为当时佛罗伦萨银行家佐贡多的妻子描绘的一幅肖像画。这幅作品采用西方传统绘画的形式,利用明暗转折和对比,用细腻的笔法真实地再现了一位欧洲十五六世纪的贵妇人的形象。
出示:图片(照片)
师:我们再请出第二位美女,画的像不像?
生:像(或者迟疑)
师:谁画的?它的作者你认识吗?
生:(迟疑)或说是照片
师:对,这不是绘画作品,这是一张照片,这幅作品的作者不是别人,是大家所熟悉的照相机。出示图片:照相机。(稍停顿一下)
传统西方绘画艺术特点是——写实,1839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法国人纳达尔发明了照相机,它能更真实的再现生活中所见到的形象。面对摄影技术的挑战,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开始尝试用不同于以往的方式进行创作。出示课题:艺术表现形式的新探索
二、新授课
1、野兽派
师:一百多年过去了,当时的艺术家都做了哪些努力呢?让我们穿越时空,回到上个世纪初,首先我们到法国画家马蒂斯的工作室看一看。
出示:《马蒂斯夫人像》(照片和相机换成《马蒂斯夫人像》)
师:这是马蒂斯的一幅极具代表性的作品。看到它,你的第一感觉是什么?
生:不好看、不像······
生:像男人。
生:恐怖,吓人。
(师:同学看这幅作品的色彩、笔法。)
生:颜色一块一块的。
生:色彩对比强烈······笔触粗旷奔放······
师: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回答的也很好,色彩对比强烈、笔触粗旷奔放,画家。。。。。艺术魅力。
师:欣赏了《马蒂斯夫人像》,再和西方传统绘画《蒙娜丽莎》比较一下,两幅作品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生:《蒙娜丽莎》画得逼真。
生:笔触细微,衔接自然。
生:颜色真实,色调和谐统一。
生:立体感强。
生:《马蒂斯夫人像》抽象、不像。
生:笔触狂放,块面明显。
生:色彩不真实,色调对比强烈
生:主要利用色彩的冷暖来表现,立体感较弱。
总结做在课件上
小结:1、《蒙娜丽莎》传统绘画:利用明暗关系来塑造,立体感强。
《马蒂斯夫人像》现代绘画:明暗关系不明显,主要利用色彩的冷暖来表现,立体感较弱。
2、《蒙娜丽莎》传统绘画:注重运用对象的
《马蒂斯夫人像》现代绘画:几乎不考虑真实的色彩,色调对比强烈。
3、《蒙娜丽莎》传统绘画:笔触细微,衔接自然。
《马蒂斯夫人像》现代绘画:笔触狂放,块面明显。
师:
《马蒂斯夫人像》颠覆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西方传统绘画要客观再现生活的理念,作品一经展出就遭到世人的质疑。一位夫人看过作品后,就十分生气的问马蒂斯:“难道在你眼中,我们女人就是这样的吗?”马蒂斯笑着回答:“不,夫人,它不是一位女士,这只是一幅画。”
1905年秋,马蒂斯和他的朋友们将此类作品拿到法国巴黎的艺术沙龙展出。请同学们欣赏。出示:图片
师:这些作品的确是引入注目!更巧的是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陈列这些作品的展厅中央,摆放着一尊雕刻的十分精美的“小男孩躯干像”。假如你亲眼目睹了这样的场景,
你会有什么感受?
生:。。。。。。
师生:两种作品的风格------差别太大了!
师:难怪艺术评论家沃塞列斯看过展览
( http: / / www.21cnjy.com )之后,大发感慨,在一本刊物写下这样的感想:“小孩被一群野兽包围了!”-------本来这只是一句玩笑话,不料“野兽派”因此而得名。
2、表现派
师:野兽派的画家们以主观而强烈的色
( http: / / www.21cnjy.com )彩,狂放而自由的笔触,摆脱了西方绘画要真实的再现生活的传统束缚,大胆地表达了对艺术新的感悟,同时也开创了西方艺术革命的先例。像他们一样试图以作品抒发个人情感的画家还有很多,他们的作品又是从那些方面实行了革新和突破呢?让我们共同欣赏另一流派画家的作品:出示:《我和我的村庄》
师:这是俄国画家夏加尔的作品《我和我的村庄》,画面的内容十分丰富,仔细观察你都看到了什么?
生:有牛、挤奶的人。
生:抗锄的农夫、房子、十字架。
生:·····
师:
如果把画面翻转一下,你又有什么发现?
生:
可以看到有一个穿裙子的人······
师:
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这样颠三倒四的情景,你在真实的生活中见过吗?
生:
见过
师:
什么时候见过?在哪儿见过?
生:
没见过(或迟疑不答)
师:
老师见过,甚至比这个画面更荒诞离奇的场面都见过,——在梦里。
师:
对了!画家在画面中描绘的不是别的,正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他的梦。画家为什么要将自己的梦表现在画面上?他通过梦要表现什么?你能不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画家的梦?(师随即背一首诗)
生:
思念家乡,眷恋童年的美好时光,梦回故乡。
师:
同学们很有想象力,语言不但准确而且生动。梦是真实生活的另一面,正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夏加尔是西方二十世纪极具亲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力、极具想象力的一位画家,他出生在俄罗斯的农村,后移居法国。远离故土,浓浓的思乡之情和对童年的美好回忆,时常令画家魂萦梦牵。这些挥之不去的记忆碎片,就好像是画家在故乡的不同时间,不同角落拍摄的老照片一样,亲切而自然。每当想家的时候,它们就凌乱的堆放到画家的面前,一张张、一幕幕,横七竖八的书写着画家忧伤而浪漫的思乡情怀。
画面中的“我”和那头牛温
( http: / / www.21cnjy.com )柔的对视着,似乎倾诉那悠悠的思念之情;背景是“我”儿时生活过的村庄,牛眼的下方是“我”所熟悉的挤奶的温馨场景;
画面之间有一条小路,一个荷锄的农夫正走向画面深处······这是一个多么美好而纯净的世界啊!它正是夏加尔童话般的梦境!
我们再来欣赏夏加尔的另外几幅作品,
出示:图片
师:
不难看出,夏加尔不仅有一颗非常
( http: / / www.21cnjy.com )可贵的童心,而且极富想象力!他的作品大多描绘的是想象世界,甚至是梦境,这种一反传统的写实画法,将不同的时间和空间组合在同一画面上,正是西方现代绘画艺术的一种新的尝试。这种绘画形式被称之为“表现派”,特点是:用鲜明的色彩,单纯而夸张的形象描绘人的内心世界。
3、立体派
师:
当我们谈起西方现代绘画艺术,有一位画家不得不提,他就是立体派绘画大师·····
师生:毕加索
师:
你了解他吗?你见过他的作品吗?
生:
······
师:
毕加索是西方二十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画家,而这幅——《格尔尼卡》是他最具影响力的作品。观看这幅画,你的第一感觉是什么?
生:
恐怖、压抑、乱七八糟······
师:
你喜欢这幅作品吗
生:
不喜欢······。(喜欢)
师:
为什么不喜欢?(为什么喜欢?)
生:
看不懂。(颜色不好看·······)
师:
画家画这样恐怖压抑的一幅画想告诉我们什么?
生:
战争,痛苦,死亡······
师:
让时空暂时定格在二战时期西班牙。
1937年4月26日,西班牙的北部小镇
( http: / / www.21cnjy.com )格尔尼卡突然遭到德国法西斯的狂轰滥炸。三个多小时的轰炸使格尔尼卡变成一片废墟,炸死炸伤无辜的平民几千人,其中有许多老人、妇女和儿童。德国法西斯的这一罪行震惊了世界,也震惊了正在巴黎为世博会创作壁画的毕加索,为了表示对战争的抗议和对死去人的哀悼,毕加索决定就以这一事件为主题创作一幅作品,于是,这幅被载入史册的作品《格尔尼卡》就诞生了。
师:
同学们,从画面中你都看到了什么?
生指答:牛头、战士、断剑、马,灯
师:
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画家为什么要画这些内容呢?
生:
······
师:
同学们说得很好!在这幅看似凌乱的作品中,画家所描绘的每一个角落甚至细节,都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法西斯兽行下人民的苦难:
画的左侧:一位母亲怀抱因战争而死去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婴儿,仰天哭喊,凄厉的声音令人战栗;她的身后立着一个牛头,牛头代表着邪恶,牛脸上流露出残忍的狞笑,象征了法西斯的残暴和黑暗;
画的中间:一匹受伤的马昂着头张着嘴发出痛苦的嘶鸣,据画家本人说:这匹马象征着西班牙人民,它代表了受难的西班牙;
马的身下躺着一名死去的战士,他的右手握住一把被折断的剑,剑的旁边有一朵鲜花,这朵花是对死去战士的悼念;
画面的右下方:有一位被炸伤的女人,她拖着残破的身躯冲向画面的中央,神色惊慌而仓惶;
画面的右上方:一个人因轰炸从楼上跌下,他举着双手向上呼救,表情因为惊恐和绝望而扭曲变形;
画的中间上方:一位妇女从窗户探出身体,右
( http: / / www.21cnjy.com )手举着一盏油灯,油灯的左上方有一盏像眼睛似的电灯,灯光像锯齿一样的射向四周,画家要将这一切的罪恶和黑暗都置于光照之下,让全世界都明了!
整幅画仅用黑白灰三种颜色绘制,错综复杂的黑白灰色块营造了阴郁恐怖的气氛,不规则的线条形成了角与弧的交错,给人一种支离破碎和动乱的感觉。
作品控诉了法西斯的罪恶,对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表示了悲哀和同情。此画一经展出,立刻引起巨大反响。
二战期间,有一些德国的军人到毕加索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艺术馆参观。毕加索发给他们每人一幅《格尔尼卡》的复制品,一位德军盖世太保的头目指着这幅画问毕加索:“这是你的杰作吗?”---------毕加索面色严峻的回答:——“不!——这是你们的杰作!”
70多年过去了,这幅作品成了警示战争灾难的文化符合之一,它也使《格尔尼卡》的悲剧永远留在了人们伤痕累累的记忆中!
画面中有许多奇异的人物形象,画家是如何表现的呢?下面这个小短片或许会给你一个启示。
观看视频
师:
让我们重新欣赏《格尔尼卡》,画面中的有哪些地方使用了这种分解后重新组合的方法?
生:
牛头,人脸·····
师:
刚才的短片使我们对立体派的绘画方式有了一些了解,分析毕加索的这幅《坐着的玛丽·泰勒兹》,画中的人物与正常人有什么不同?
生:
眼睛是正面的,鼻子嘴巴是侧面的,脸感觉少一块,手的姿势不舒服···
师:
正面的眼睛和侧面的鼻子与嘴巴组
( http: / / www.21cnjy.com )成了一位姑娘的脸,真是不可思议!画家是怎样创作的这幅作品的呢 ······今天,我们再现一下毕加索作画的情景,好不好?
生:
好!
师:
现在,我就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画家毕加索,谁来作我的模特呢?
指生作模特。
师:
按照一般的习惯,我应该
( http: / / www.21cnjy.com )选择一个满意的角度开始作画,位置不能改变。而毕加索不同,他要在模特儿周围转来转去,发现不同角度的美:从正面看,姑娘的眼睛明眸善睐,非常漂亮;从侧面看,姑娘的鼻梁笔直,嘴唇饱满,曲线也很优美。两个角度的美我都不愿放弃,于是就画成了这种样子。
再看作品中模特的右手的姿势,请你伸出右手模仿一下。·····大家的手都拧麻花了!看来这种姿势也不是平常人能做出来的。
请看:姑娘手心向上,显得真诚活泼;手心向下,又显出她端庄秀雅的另一面。两种神态的美画家都想表现,所以就出现了画面中的动作。
师:
我们可以总结一下立体派的特征了:不以固定的视点绘画,而是把对象各个角度分解成若干面,同时加以表现。
师:
现在,请同学们也来体验一下:
尝试用立体派的绘画方式描绘一个人物,动物或生活用品。
学生绘画
师:
画得不错,有成为立体派大师的潜质!告诉大家,这样画和平常绘画有什么不同?
师:
看来大多数同学都画不出来,这也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老师意料之中的事:因为我们的思维和审美一直是受传统绘画的影响,评价标准比较单一:画得好不好主要是要看画得像不像。所以,在短短的几分钟内很难有突破。我想我们应该以更加开放的思维和心态去面对各种各样的文化形式,取长补短,这样才能提高我们的欣赏水平和创作水平。
师:
其实,毕加索也不是一开始就这样画的,
出示图片
师:
从毕加索不同时期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画家在艺术风格上有什么变化?
生:
······
师:
毕加索的一生都在不断探索,求新求变,永不满足,也永不止步······
师:
毕加索用立体派的方法观察世界是西方绘画史上的重大突破。而早在几百年前,我们中国已经有人用这种方式表现作品了,你们知道他是谁吗?
出示图片:剪纸和皮影
生:
······
师:
他不是一个人,而是广大的劳动人民和民间艺人。
无论国内的国外的,世界顶级的艺术家还是平凡普通的民间艺人,他们所创造的艺术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尊重!
三、课堂总结
师:
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艺术表现形式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三个流派:(师生共同)“野兽派”,“表现派”,“立体派”,那么同学们是否掌握了艺术作品欣赏的基本方法呢?
指生答:······
师:
欣赏的基本方法:仔细观察感知画面内容,结合画家的经历,创作的时代背景寻找创作的意义和作品的价值,进而领悟作品的内涵。
师:
在摄影技术的冲击下,20世纪的西方绘画艺术,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创新与尝试,除了我们今天学习的“野兽派”,“表现派”,“立体派”,
还有其他的一些流派,如:“未来派”、“超现实主义”、“抽象派”。请同学们欣赏。
展示作品。“未来派”-------为什么称之为“未来派”呢?他们画的是未来吗?
展示作品。“超现实主义”--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传统绘画“现实主义”有什么不同?
展示作品。“抽象派”,又分为热抽象、冷抽象。这两种抽象有什么不同?画家作画的目的是什么呢?请同学们课下通过书籍或网络,搜集这些流派作品的图片和资料,进行比较和欣赏。
师:
回顾本节课对西方现代艺术的欣赏,我们可以将其特点归纳为:
师生齐读:流派纷呈,风格多变,追求感性,追求创新。
师:
创新是艺术的生命力!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
我们在欣赏艺术作品,感悟艺术魅力的同时,更应该向艺术家们学习什么?
生:
······
师:
我们更应该学习艺术家们这种敢于否定自我,颠覆传统,勇于创新,不断进取的精神!
师:
美好的时光总是这么短暂,我们不得不说:再见!
同学们,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