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时
泥塑造型(设计与生活)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泥塑浮雕的基本知识。并学会用泥塑表达自己的思想、意图。
2.
思想目标:增长知识,开拓视野,陶冶情操,提高欣赏水平,以达到提高个人素质的教育目的。
3.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泥塑浮雕表现能力、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泥塑浮雕的表现能力、整体的创新意识。
【教学难点】
表达意图的准确性与独创性,泥塑浮雕手法的多样性。
【教学方法】
讨论法
举例法
启发式教学法
【渗透法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
教学过程
】:
1、导入
:
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讲评优秀作品。导入新课。
2、讲授新课:
(1)板书课题:泥塑浮雕
作品欣赏,介绍洞窟浮雕,分析泥塑浮雕的特点。(见图例)
学生讨论:如何保护我们的文物?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总则第四条规定:文物工作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
(3)讲解、演示,泥塑的基本技法。
(4)作业
要求:
制作一个浮雕人像作品。
要求作品新颖、独特、制作手法多样。
时间要求:25分钟
(6)评分标准。
生动、合理、速度、纪律
(7)巡回指导。
(8)展示讲评、评分
3、练习:
按照讲授练习的程序,在指定部位完成泥塑组雕。
4、小结:回顾本节学习内容,展示部分优秀作品,现场评分。布置下节课所带学习用品(泥塑工具
)
5、课堂总结:中国传统雕塑和外国传统雕塑的异同。
【板书设计】
泥塑浮雕
1.
泥塑浮雕的特点。
2.
制作技法。
3.
作业
要求。
4.
评分标准。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