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八年级上赣美版8巧手编织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美术八年级上赣美版8巧手编织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2.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赣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7-05-11 15:54: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5课时
巧手编织(传统的魅力)
学习领域:设计·应用
【教材分析】
本课通过欣赏传统编织品,培养学生对民间美
( http: / / www.21cnjy.com )术的爱好和兴趣,增进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了解,让学生学会运用艺术的形式法则,利用编织材料的特性,进行创意、设计和编织,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从而了解传统的编织艺术的魅力及其美化生活的功能。
了解编织艺术在现代编织服装、编织壁挂与现代
( http: / / www.21cnjy.com )材料编织藤椅中的运用,使学生从中懂得编织艺术在现代的运用及美化生活的作用,从而引导学生去观察、发现生活中的美,激发学生美化生活的愿望。
本课内容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使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逐步领会到创造的快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解我国民间传统编织工艺特点,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审美能力,领悟编织材料、造型、色彩与设计功能的统一,并学会把民间传统编织工艺巧妙地运用到现代生活中去。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习,学生可以进行有目的的创意设计和制作活动,感受各种编织材料的特性,合理利用多种材料和工具进行制作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3、情感与态度目标:提高学生对生活物品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自己周边环境的审美评价能力,培养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宴请情趣和敢于大胆创造表现的实践动手能力,树立创建美好生活的自信心,激发美化生活的愿望和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民间编织的特点及制作方
( http: / / www.21cnjy.com )法与步骤.
【教学难点】掌握纸板,纸条的软硬程序及纸编时折纸的角度与手法.
【教学方法】欣赏、示范和编织练习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课堂常规及学习的准备
二、导入新课.
引言:我们从小就有一个习惯,用彩绳编织花篮,过端午时用粽叶编织花篮,斗笠,水桶等,这些都是最简单的编织,假如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编织出更多的花式来,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课-----民间编织。
板书:民间编织
三、讲授新课.
1、让学生欣赏民间编织的艺术特色。
(1)指导、启发学生认识教材上各图编织美的特点。
(2)大家谈谈最喜爱的作品,以及在生活中所见到的编织品。
(3)小结:
竹编是我国传统的工艺美术品,它以竹篾材料,以
( http: / / www.21cnjy.com )造型生动,做工精美著名,请欣赏教材P22、23、24竹编图片。总结:民间编织的特点是实用性与审美性融为一体。
2、我们学习另一种编织------民间纸编,它同样是人民群众喜爱的工艺品。
准备工作:
(1)做线穗.
把一根1米的红毛线裁为三段,其中两段各15cm,一段70cm,把长段的线毛线缠成8cm的圈,然后用黄毛线(15cm)束紧一端打结,把另一端剪开,再用一根15cm长的红毛线穿过上端。
(2)用硬纸片裁剪猫头鹰头部。
头高7
cm,
眼睛宽14cm,如图一。
a.画图,裁剪头部;
b.挖眼洞
(3)用绘图纸裁纸条:
一条3cm×70cm的纸折成1
cm
宽的边,七条1cm×50cm的纸条。
3教师演示:
外框:先把3
( http: / / www.21cnjy.com )cm×70cm的绘图纸折成三折,做猫头鹰的外框,身长12cm,身宽11cm,尾部的高度4.5cm,再用胶水在图中黑点所表示的地方固定,如图二:
羽毛:把1cm×50cm的纸条,用胶水粘接,按图三所示的折法来回编织,并把靠近外框的纸条用胶水粘住,折时手法要准、稳、纸条不能有多次折痕。
尾部:把纸条如图四所示,上下折叠编织。
上线穗:如图五所示,在猫头鹰头部穿一根15cm的红毛线,把线头两端合在一起打结,再在尾底部中间把线穗装上。
整理定型:把外框修正,羽毛摆匀,线穗拉直。
4、课堂巡视,提示:
在编织过程中,要注意清洁,不要把纸条搞皱搞脏,编织要均匀,发现普遍的问题及时解决,提示学生按程序进行,牢记操作要领。
5、课堂总结:
(1)选出优秀作品挂在黑板上进行讲评。
(2)从实用变为艺术品是我国民间艺术的一大特色,鼓励学生多看多练多做,为弘扬我国民间艺术作出贡献。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