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单色版画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初步掌握吹纸版画的基本制作方法和技巧,进行基本艺术表现实践。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形象概括能力、色彩配置能力,养成耐心细致、有计划的学习方法。
美术课程则更多地让学生接触实际事物和具体环境,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欣赏和评述的方法
通过欣赏了解版画艺术的起源、发展,艺术特征的艺术常识。对版画制作的兴趣,开拓发展学生对艺术表现形式多样性的认识。及对我国版画艺术的认识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2学情分析
本课面对的是七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有较强的形象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而且也具有一定的设计能力和表现能力。由于版画具有复数性的特点,便于交流,因此是学生们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版画作为一种技术性活动,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一些基本方法,同时要给学生提供一个实践、探究的空间,有助于培养学生勇于实践和善于实践的心理品质。
3重点难点
重点:版画的制版工艺和特点以及单色版画的欣赏方法。木塑板版画的制版与印刷工艺性,以及正和反的概念的理解。
难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画面黑白灰的处理,刻制中刀法的运用。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过程设计
检查学生出勤情况及学具准备情况。(课件准备)
导入:现在是春暖花开的时节,树木长出了新绿,上课前我们先来做一个小游戏——画春天:请同学在自己准备的叶子上涂黑色水粉颜料,印在黑板上的纸上。
学生活动。
提问:为什么会印出叶子 教师小结:同学们说的很好,这就是版画制作的秘密,同学们想认识版画吗 今天我们一起走入魅力无穷的单色版画的世界。引出本课课题——单色版画(吹塑纸版画)。
活动2【讲授】过程设计
1、教师介绍关于版画的各种知识,并打开课件。(版画的起源、现存最早的版画作品,中国版画的发展与现状、概念、种类等等。)
版画艺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我国最早的印刷术,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的版画艺术。我国的版画起源于唐朝,中国美术中的一个重要门类,我国古代的版画主要是指木刻版画,也有少数铜版刻和套色漏印,独特的奏刀章法和画谱的精美秀丽,使版画艺术在中国文化艺术史上具有独立的艺术价值与地位。
在敦煌莫高窟发现的唐代咸通九年(868年)雕印的佛经《金刚般若经》的扉页木刻版画《祗树给孤独园》是世界公认最早的版画,存在英国博物馆。木刻版画到宋代已经很发达。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其它绘画造型艺术一样,经过不断演变已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
(1)版画:就是在不同材料的版面上,运用刀和笔等工具进行刻画后直接拓印出来的作品。
(2)分类:根据版面材料与印刷方法可分为:木刻版画、铜版画、石版画、丝版画、麻胶版画、纸版画等。(今天我们就以学习纸版画为主。)
(3)制作过程:是绘画与印制工艺相结合的复制性艺术形式。其过程是经画稿、制版、印刷三道工序完成。
(4)绘刻技巧分为:阴刻-----画面上以凹线为主的构成,画面上黑多白少。阳刻-----画面上以凸线为主的构成,画面白多于黑。阴阳混合刻-----有阴刻,也有阳刻的混合刻制版。(结合课件中范图讲解)
(阴刻)
(阳刻)
(阴阳结合)
2、教师展示一两张黑白吹塑纸版画作品,学生谈欣赏感受。教师引导学生感受黑白版画的艺术韵味。
3、教师引导学生积极自主实践:尝试绘画制作一幅吹塑纸黑白版画。请同学自己尝试绘画制作一张吹塑纸版画。
学生尝试探索,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4、提问思考:我们在尝试过程中遇到什么问题 怎样解决
(1)
用什么画版、刻版
(2)
能把吹塑纸刻破吗
(3)
刻的太浅会有什么后果
(4)
颜料的稀稠度
(5)
拓印时要注意什么
师生总结尝试吹塑纸版画制作方法与步骤:
(1)画版(用水性彩笔在吹塑纸上画出形象。)
(2)刻版(用无色圆珠笔在吹塑纸上刻出形象,注意刻的线要够深,但不能刻破纸版。如果线想要粗的就反复刻几次。)
(3)拓版(先在版上涂色,注意颜料的稀稠度。再用夹子夹住纸的一角后,用手均匀按压纸背,后掀起纸的一角,观察拓印是否满意再完全揭开。
(5)作品赏析
欣赏一些大师的作品的作品,通过对作品的对比展示,介绍多种风格与特点的版画作品。
活动3【作业】过程设计
选择一个你喜欢的题材设计一幅版画作品。注意:1、本课重点解决的是凸版画的制作方法,学生多思考凸版画适合表现什么样的作品。2、时间充足,学生不用太急于求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