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欣赏 七子之歌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诵读欣赏 七子之歌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5-12 09:28:53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诵读欣赏《七子之歌》教案
一、教学目标
学生结合拟人手法的运用理解诗歌所表达的爱国情怀。
二、教学重难点
拟人手法的运用。
三、教学过程:
【预习检查】
初读课文,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邶 冀 迄 夫 自怨自艾 愍 襁褓 掳 梦寐 啖 号啕 家传 遗骸 氤氲 髁 孪生 蹴踏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目标展示】
学生结合拟人手法的运用理解诗歌所表达的爱国情怀。
【导入新课】
结合作者简介导入:闻一多,原名闻家骅,湖北浠水人。就读武昌两湖师范学校附属高等小学、清华学校。1922年赴美国留学,开始诗歌创作。1923年出版诗集《红烛》。1925年回国,任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教务长。同时与徐志摩等主编《诗镌》,致力于新诗形式的研究,曾提出极具影响的“三美”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理论。1928年参加新月社,参与创《新月》杂志。后历任青岛大学文学院院长兼中文系主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抗战期间任西南联大教授。1941年皖南事变后,积极投身民主运动,加入中国民主运动同盟。抗战胜利后坚决反对内战,1946年7月15日,在李公朴先生追悼会上发表了强烈谴责国民党特务暴行的演说,当晚即遭暗杀,走完了他诗人——学者——民主斗士的光辉道路。
闻一多不仅是杰出的诗人,并且在有关古典文学的研究上建树很高,他对唐诗、《诗经》、《楚辞》等的研究,考证精细,多有创见。21教育网
【新知研习】
1.说出《七子之歌》的写作背景。
2.学生朗读,分小组讨论诗中的疑难问题,教师作适当点拨。
3.学生在熟读七首诗的基础上自行选一两首加以背诵。
【归纳总结】
爱国情怀。
拟人手法。
【拓展实践】
利用网络,图书馆等资源,调查“七子”回归祖国怀抱的有哪些,都是什么时候回归的,还有哪些没有回归?最后以“七子之歌”为主题出一期手抄报。(小组合作)
【预习指导】
预习《网上读写与交流》。
四、板书设计
七子之歌
闻一多
爱国情怀
拟人手法
五、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