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喀则市第一高级中学
16-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历史试卷
卷面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在每小题所给定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1、“雅典公民帕帕迪目不识丁,他通过抽签来到法庭,参加审判苏格拉底。尽管许多问题听不懂,但最后举手投票时,帕帕迪投苏格拉底有罪!”(《苏格拉底之死》)以上描述不能说明的是(
)
A、雅典民主制度较大限度地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
B、雅典民主容易导致权力的滥用或误用
C、雅典民主使所有雅典人直接参与国家管理
D、雅典民主创造了抽签制、投票制等民主的运作方式
2、公元前449年,罗马人争相观看和议论刻于12块铜板之上的某部法律条文。该法律的特点有(
)
①有一些习惯法
②是成文法
③是公民法
④是万民法
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②
D、①④
3、如图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的示意图,最适合作为其标题的是(
)
A、《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
B、《典型的民主政治制度》
C、《多样性的政治文明》
D、《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落后于雅典》
4、《权利法案》在英国政治史上影响深远,它最主要的作用是(
)
A、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
B、成立了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专政
C、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了国王大权
D、维护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
5、马克垚《世界文明史》载:“(美国)国会制定法律,但总统可以否决之,最高法院可以宣布经国会经总统签署的法律违宪,但总统经参议院批准任命最高法院的法官;总统执行法律,但必须由国会给予财政支持……任何法案必须经两院批准才能生效,故参院和众院在制定法律过程中互有对于另一方的绝对否决权。”这说明当时美国(
)
A、总统受制于国会和联邦法院
B、参众两院集体负责
C、总统有权废止国家法律
D、总统对国会负贵
6、代议制就是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议机关,间接参政议政,行使国家权力的一种民主制度和组织形式。下列有关19世纪中后期西方各国代议制选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英国首相由议会下院选举产生
B、美国总统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C、法国参议院议员通过间接选举产生
D、德意志帝国的最高机构帝国议会由普选产生
7、下图是最近发现的“八路军办事处”胸章。请你判断:这一胸章出现在(
)
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8、毛泽东在《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中指出:“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举行全国性的反
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同民党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人”。据此,人民解放军(
)
A、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挺进大别山
B、粉碎国民党军队对陕北和山东解放区进攻
C、连续发动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D、横渡长江,向全国进军
9、下表是出席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表人数统计图(共662人)。从中可以获悉(
)
A、新政协会议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B、中国共产党在会议中处于领导地位
C、新政协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能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得以确立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它体现的两大原则是(
)
A、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B、民主、平等
C、人民民主、社会主义
D、人民当家做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11、2007年7月1日,在香港回归十周年的庆典上,国家主席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一句话,中央政府关于香港大政方针的宗旨,就是为了香港好、为了香港明天更好,就是为了香港同胞好、为了香港同胞明天更好。”关于香港的大政方针的特别性与民族区域自治的主要不同表现在
A、设立区域
B、实施目的
C、社会制度
D、时间期限
12、“九二共识”是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一次历史性突破,这一重要共识是(
)
A、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B、两岸同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C、两岸直接实行通邮、通航、通商
D、允许台湾居民回大陆探亲投资
1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提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等外交方针,表明新中国要(
)
A、冲破美国的外交孤立政策 B、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C、加强社会主义阵营内部的团结 D、断绝与欧美列强的外交关系
14、美国著名传记作家罗斯特里尔在《毛泽东传》说:“从某种角度看,毛泽东和尼克松都有所获。中美双方结束了对骂状态,都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苏联再也不可能窃喜于北京和华盛顿互相没有接触了。……日本赶忙拥抱北京,并断绝了同台北的关系”对以上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A、新中国放弃了“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B、中苏关系恶化,造成新中国的三年经济困难
C、新中国迎来了外交新局面
D、中美两国结束对抗,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15、下面是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末,中国参与的国际组织数据统计表。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新中国成立到1977年
到1989年
到1997年
政府间国际组织(个)
21
37
52
非政府间国际组织(个)
71
677
1163
A、中国外交中意识形态色彩淡化
B、中国的综合国力提升
C、改革开放后中国开始多边外交
D、中国冲破了两极格局
非选择题(共2小题,共40分)
16、(20分)政治民主化是人类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志。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美国)1787年《联邦宪法》的制定者们在热切希望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的同时,一刻也没有放松对于一切形式的专制政治的警惕……现代民主政治的一些行之有效的制度性要素应运而生。这些制度性要素主要就是一套“地域和体制的双向平衡机制”,亦即通过各州与联邦政府的分权……,来实现各种政治权力之间的全面制衡,以防止任何一个政治势力单独控制全国的政治生活。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因为只有驯服了他们,把他们关起来,才不会害人。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
——总统乔治 布什国庆日演说
材料三
德意志帝国实质上是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来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
——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
请回答:
(1)
据材料一概括美国联邦制体现的权力结构特点?1787年《美国宪法》体现哪些原则?(8分)
(2)
据材料二,概括布什的主要观点。简述1787年美国宪法的历史地位。(4分)
(3)
材料三反映了德国政体的什么特点?这一特点给人类历史带来了什么影响?(4分)
(4)
从君主的权力方面,谈谈材料三和英国反映的政治体制有何不同?(4分)
17、(20分)阅读下列图片资料,结合课本知识思考下列问题:
图一:周恩来在《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字仪式上
图二:1954年6月下旬,周恩来应邀访问印度
图三:周恩来出席日内瓦会议
图四:周恩来出席万隆亚非会议
(1)根据图一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采取什么样的外交方针?(3分)
(2)周恩来在会见印度总理时,双方一致同意以什么作为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基本准则?(3分)
(3)周恩来在日内瓦会议上起到了什么作用?(4分)
(4)周恩来在万隆亚非会议上提出了什么方针?(3分)这一方针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出的?(4分)万隆亚非会议对当时的中国外交起到了什么作用?(3分)
高一历史期中考试试题答案
2017-5-3
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在每小题所给定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1
2
3
4
5
C
A
C
C
A
6
7
8
9
10
C
C
A
A
C
11
12
13
14
15
C
A
B
C
A
非选择题(共2小题,共40分)
16、(20分)政治民主化是人类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志。阅读下列材料:
(1)特点: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2分)
联邦制原则;分权制衡原则;民主原则。(每点2分,共计6分)
(2)观点:总统的权力受到制约。(2分)它是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它对欧亚等一些国家产生积极的影响。(2分)
(3)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2分)
德国积极对外扩张,成为两次世界大战的发动者,给世界带来了深重的灾难。(2分)
(4)不同:英国王权受到限制,德国皇帝权力至高无上。(4分)
17、(20分)阅读下列图片资料,结合课本知识思考下列问题:
(1)“一边倒”方针(3分)
(2)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3分)
(3)周恩来就印度支那停止敌对行动提出合理建议,推动会议达成了《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公约》。中国代表团在会上的积极作用,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4分)
(4)求同存异的方针;(3分)
帝国主义国家阴谋破坏会议,与会各国存在的矛盾和分歧有可能使会议走向歧途;(4分)
加强连中国同亚非国家的联系,开拓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3分)
高一历史期中考试试题答案
2017-5-3
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在每小题所给定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1
2
3
4
5
C
A
C
C
A
6
7
8
9
10
C
C
A
A
C
11
12
13
14
15
C
A
B
C
A
非选择题(共2小题,共40分)
16、(20分)政治民主化是人类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志。阅读下列材料:
(1)特点: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2分)
联邦制原则;分权制衡原则;民主原则。(每点2分,共计6分)
(2)观点:总统的权力受到制约。(2分)它是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它对欧亚等一些国家产生积极的影响。(2分)
(3)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2分)
德国积极对外扩张,成为两次世界大战的发动者,给世界带来了深重的灾难。(2分)
(4)不同:英国王权受到限制,德国皇帝权力至高无上。(4分)
17、(20分)阅读下列图片资料,结合课本知识思考下列问题:
(1)“一边倒”方针(3分)
(2)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3分)
(3)周恩来就印度支那停止敌对行动提出合理建议,推动会议达成了《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公约》。中国代表团在会上的积极作用,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4分)
(4)求同存异的方针;(3分)
帝国主义国家阴谋破坏会议,与会各国存在的矛盾和分歧有可能使会议走向歧途;(4分)
加强连中国同亚非国家的联系,开拓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