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学案
【学习目标】
余角、补角、对顶角的概念和性质.
掌握“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对顶角相等”等性质.
【重点难点】
1、余角、补角、对顶角的概念;
2、理解等角的余角相等、等角的补角相等、对顶角相等.
【学习过程】
情境导入
如图甲,是我们手工课剪纸用的剪刀,那么剪刀两边形成的角大小有什么关系呢?
自主学习:
一、两直线的位置关系
1.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
和
两种.
2.若两条直线只有一个公共点,我们称这两条直线为
.
3.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
.
二、对顶角、补角、余角的定义和性质
1.对顶角、补角、余角的定义
对顶角:如右图,直线AB与CD相交于点O,∠1与∠2有公共顶点O,它们的两边互为_____,这样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
补角:如果两个角的和是______,那么称这两个角互为补角.其中的一个角叫做另一个角的补角.
余角:如果两个角的和是______,那么称这两个角互为余角.其中的一个角叫做另一个角的余角.
2.余角、补角、对顶角的性质
①对顶角______.
②同角或等角的补角______;
③同角或等角的余角______;
三、垂直
1.两条直线相交成四个角,如果有一个角是直角,那么称这两条直线互相
,其中的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
.
2.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
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
.
导学解疑:
展示点拨,归纳新知:
二、典例分析
1、“两条直线相交成四个角,其中不相邻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这种说法对吗
2、对顶角为什么一定相等呢
三、巩固练习
1、如图2—7所示,直线AB与CD相交于点O,EO⊥CD,请写出图中互为余角的角、互为补角的角和对顶角.
2、如图2—9所示,OC是∠AOB的平分线,∠AOB=61°30′.求与之AOC互补的角的大小.
3、如图2—10所示,直线EF交直线AB于点G,交直线CD于点H,∠l=∠2,∠3=115°.求∠4与∠5的度数.
成果检验:
一、达标测评
1、已知∠A与∠B互余,若∠A=70°,则∠B的度数为
.
2、已知∠1=30°,则∠1的余角的度数是
(
)
A.160°
B.150°
C.70°
D.60°
二、总结延伸:
1.
本节课的收获:先由学生总结,老师启发补充
2.
本节课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
3.
关于这一课的知识你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如果有请提出来,让老师和同学帮你解决。
答案:
自主学习:
相交;平行;相交线;平行线;反向延长线;180°;90°;相等;相等;相等;垂直;垂足;一;最短;
典例分析:
1.点拨
这种说法是对的.对于对顶角的定义,完全不必背诵,只要能在图形中正确辨认两个角是不是对顶角就可以了.
辨认对顶角的要领是:首先要有两条直线相交构成四个角的前提条件,然后找出其中有公共顶点、没有公共边(或不相邻)的两个角就是对顶角.
2.点拨
这可以用补角的性质来说明.
如图2—6所示,直线AB与CD相交于点O,根据补角的定义知,∠BOC与∠AOD都是∠AOC(或∠BOD)的补角,而同角的补角是相等的,所以∠BOC=∠AOD是必然的.
巩固练习:
1、【分析】从余角、补角和对顶角的概念出发,对顶角是相等的,这使图中互为余角、补角的角增多了.
解:互为余角的角:∠AOC与∠AOE,∠BOD与∠AOE;
互为补角的角:∠AOC与∠AOD,∠BOD与∠AOD,
∠COE与∠DOE,∠BOC与∠AOC,∠BOD与
∠BOC,∠AOE与∠BOE;
对顶角:∠AOC与∠BOD,∠AOD与∠BOC.
【解题策略】任何两个直角都互为补角,在本题中,告诉了EO⊥CD,也就是告诉了图中有两个直角.
2、【分析】本题需利用角平分线、补角的概念进行计算.
解:因为OC是∠AOB的平分线,
所以∠AOC=61°30′÷2=60°90′÷2=30°45′,
180°一30°45′=149°15′.
即与∠AOC互补的角的大小为149°15′.
3、【分析】∠4,∠5距∠3“较远”,而与∠l关系密切.可先求出∠2,再利用∠2=∠1求之.
解:因为∠2与∠3互为补角,
所以∠2=180°一∠3=180°一115°=65°.
由∠l=∠2,知∠1=65°.
又因为∠4与∠l是对顶角,
由对顶角的性质,得∠4=∠1=65°,
又由补角的概念,得∠5=180°一∠4=180°一65°=115°.
【解题策略】
(1)解几何计算题时,对重要的依据应该说明,同学们刚刚开始学习几何,解题步骤还是写得详细些为好.(2)在本题中,∠1=∠2的使用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作用.
达标测评:
1、【分析】本题考查互为余角的概念.因为∠A与∠B互余,所以∠A+∠B=90°,又因为∠A=70°,所以∠B=20°.故填20°.
2、【分析】
根据余角的定义可知∠1的余角的度数是90°一30°=60°.故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