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邵阳市2017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本试卷分选择题、材料解析题、简答题和探究题四部分,共6页。考试时量90分钟满分10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某皇帝多次对大臣讲,农民在风调雨顺之年,数口之家犹可足食。如果遇到水旱等灾害,谷物欠收,则全家饥困:这反映出小农经济
A.自给自足
B.精耕细作
C.十分脆弱
D.男耕女织
2.李斯说:“古者,天下散乱,不能整齐划一,所以诸侯并立,厚古薄今,崇尚虚言。今皇帝统一天下,宜替天下分辨黑白,定于一尊。”由此可知李斯属于
A.儒家学派
B.道家学派
C.墨家学派
D.法家学派
3.我国古代政治制度按其出现的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A.行省制一郡县制一通判制
B.郡县制一行省制一通判制
C.郡县制一通判制一行省制
D.行省制一通判制一郡县制
4.他与朱熹是同一朝代人,他提出“心”就是“理”的思想主张;他认为天地万物都在心中;穷理不必向外探求,只需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他就是著名的思想家
A.陆九渊
B.王阳明
C.王夫之
D.顾炎武
5.
“今我朝罢承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頡顽,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这里的“我朝”应是
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6.中国书法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其中笔画简约、勾连不断、线条流畅纵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的书体是
A.篆书
B.楷书
C.草书
D.行书
7.下列有关我国古代工商业发展的表述,正确的是
A.我国古代的商业活动最早出现在商朝
B.隋唐时期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C.两宋时期在一些地方出现了地域性商人群体——商帮
D.明朝中后期江南一些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8.清政府堕落为“洋人的朝廷”,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始于
A.《南京条约》签订后
B.《北京条约》签订后
C.《马关条约》签订后
D.《辛丑条约》签订后
9.与旧三民主义相比,新三民主义在民生主义方面的进步性表现在
A.反时清王朝专制
B.主张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
C.公开反对帝国主义
D.主张实行耕者有其田
10.
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等率领革命军发动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该起义是
A.武昌起义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广州起义
11.
“生死攸关转折点,左倾错误受批判。重新确立领导人,党和红军脱危险。”此诗歌颂了
A.八七会议
B.遵义会议
C.中共七大
D.中共八大
12.
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渡过黄河,挺进大别山。这标志着
A.全面内战的爆发
B.战略反攻序幕的揭开
C.战略决战的到来
D.渡江战役的开始
13.某校高二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搜集了以下三幅历史图片。他们的研究主题是
A.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
B.外交关系新篇章
C.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变
D.两岸关系的发展
14.1956年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正式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
A.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B.
“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C.
“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
D.
“三个面向”的指导方针
15.
1971年11月8日,美国《时代》
周刊以周恩来总理为封面人物,并在封面上写着”“The
Chinese
are
Coming
”。这主要是基于
A.新中国以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日内瓦会议
B.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并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
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16.新中国在民主政治、经济建设、文化科技各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下列成就是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取得的是
①邓小平理论形成
②积极参与上海合作组织的活动
③普遍推行村民自治制度
④“两弹一星”研制成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7.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洗刷了百年国耻。今年是香港回归
A.十周年
B.二十周年
C.三十周年
D.四十周年
18.他根据财产多寡把公民分为四个等级……他的改革动摇了氏族贵族的世袭特权,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他是
A.梭伦
B.克利斯提尼
C.伯利克里
D.柏拉图
19.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是
A.美德即知识
B.人文主义
C.因信称义
D.理性主义
20.对于英国责任制内阁的理解,正确的是
A.内阁首相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B.首相无权解散议会
C.内阁实际上对议会负责
D.内阁掌握国家的立法大权
21.下列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成就的是
A.珍妮纺纱机的发明
B.火车机车的发明
C.万能蒸汽机的发明
D.汽车的发明
22.
2017年是“十月革命”爆发100周年,这场革命
A.标志着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变成科学
B.标志着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C.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D.将社会主义从理论变成了现实
23.
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爆发,此次危机
A.导致美国走向了法西斯专政道路
B.加深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
C.是资本主义国家推行干预经济政策的结果
D.从英国开始迅速扩展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24.二战结束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冷战”。“冷战”在经济上的表现是
A.
“铁幕”演说发表
B.杜鲁门主义出台
C.马歇尔计划实施
D.北约组织的成立
25.湖南卫视近期播出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是一部当代反腐题材电视剧,其剧本特点是关注社会问题,揭露和批判腐败。与该剧本特点相类似的是西方
A.现实主义文学
B.浪漫主义文学
C.现代主义文学
D.魔幻现实主义文学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满分30分,其中26题16分,27题14分)
26.
(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二战以来,交通运输技术迅速发展,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把世界各国各地区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加速了原材料、资本和劳动力的国际流动。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强有力的推动者。两极格局的瓦解也为经济全球化扫清了障碍,绝大多数国家都实行了市场经济体制,推动了世界经济向全球化发展。
——摘编自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②》
材料二
“资本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的全球化带给了我们什么?此时此刻有8亿人口挨俄,10亿人口是文盲,40亿人口生活贫困,2.5亿儿童要做工,1.3亿儿童受不到任何教育,l亿孩子流落街头,每年有1100万5岁以下的儿童死于营养不良、贫困和可以预防或可以治愈的疾病;多个国家内部和多个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不断加大;生态环境遭到无情的、几乎不可逆转的破坏;不能恢复的重要资源正在迅速被浪费和消耗;大气、地下水、河流、海洋受到污染;所候的变化已经带来了不可预言的、明显的后果。20世纪,10万公项的原始森林消失了,还有同样面积的土地变成了沙漠或无用的土地。”
——摘编自菲德尔·卡斯罗《全球化与现代资本主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推动二战后经济全球化加快的主要因素。(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经济全球化的影响。(10分)
27.
(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统一多民族的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农耕经济的繁荣,不仅为中国古代的发明创造提供了根本保障,而且为科技成果的使用与传播创造了条件。勤劳智慧的中国古代科学家,在天文学、气象学、医药学、农学、数学等领域作出了独特的贡献。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发明和发现,对周边国家,乃至世界文明的进程,都产生过巨大影响。
材料二
公元l~1840年世界科技发明简表
年代
科技发明(件)
中国
其他国家
件数
所占百分比
件数
所占百分比
公元1~400
年
45
28
62%
l7
38%
401~1000
年
45
32
71%
l3
29%
1001~1500
年
67
38
57%
29
43%
1501~1840
年
472
l9
4%
453
96%
——以上均摘编自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②》
请回答:
(l)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古代科技发展趋势。(4分)
(3)就科技发展谈谈你的认识。(4分)
三、简答题(10分)
28.
2016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八届六中全会指出,必须全面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l)分别指出我国拉开改革开放序幕的重要会议及经济体制改革目标。(4分)
(2)列举我国第一批经济特区。(4分)
(3)20世纪90年代我国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是什么?(2分)
四、探究题(10分)
29.阅读下列材料,探究问题。
材料
2017年1月,教育部下发《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明确要求在教材中要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精神,对各级各类教材进行修改,在2017年春季教材中要求全面落实。对此,中共党史专家郭德宏认为,如果不承认中国的抗战是从九一八事变开始的,是14年,就会给人一种日本从七七事变才开始侵略中国的印象,有意无意地淡化日本侵华的罪行;就会给人一种中国是从七七事变才开始抗战的印象,认为在七七事变以前的6年中国并没有抗战,这对于宣传中国的抗战是很不利的。另外,如果不承认中国的抗战是从九一八事变开始的,是14年,就实际上把七七事变以前东北、华北、上海人民的抗战,以及十九路军的抗战、长城抗战、察哈尔抗战、绥远抗战等中国人民的英勇斗争,都排除在中国的抗日战争之外,这既不符合历史实际,也是非常不公平的。
请回答:
(1)“十四年抗战”期间,中国军民进行的重大抗战斗争或战役有哪些?(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重大意义。(4分)
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满分50分,每小题2分)
1-10:CDCAC
CDDDB
11-20:BBAAC
ABABC
21-25:DDBCA
二、材料题(30分)
26.(16分)
(l)主要因素:交通运输技术迅速发展;信息技术迅猛发展;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的推动;两极格局的瓦解;市场经济体制普遍推行;第三次科技革命影响等。(任意写出三点得6
分)
(2)影响:(从两个方面阐述)
进步性:促进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加速国际竞争;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增长和贸易与投资自由化;加强了国际协调;促进世界经济的增长;实质上是先进的生产技术、管理经验向世界各地推广的过程;有利于建立完整的世界贸易体系等。(任意写出其中三点得6
分)
局限性:拉大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贫富差距;增加世界经济的风险性(经济安全受到威胁);引发全球生态危机;加剧文明价值观的冲突等。(任意写出其中两点得4分)
27.(14分)
(l)原因:统一多民族的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农耕经济的繁荣;科学家勤劳智慧;政治上长期统一稳定;各民族之间的交流等。(任意写出其中三点得6分)
(2)趋势:从领先世界到走向落后。(4分)
(3)认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科技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表现;思想瘫放是科技进步的前提;必须要与时俱进;科技是生产力;闭关锁国必然落后等。(任意写出两点得4分)
三、简答题(10分)
28.(1)十一届三中全会。(2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分)
(2)深圳、珠海、汕头、厦门。(任意写出其中两个得4分)
(3)浦东的开发与开放。(2分)
四、探究题(10分)
29.(l)东北抗战;华北抗战;十九路军抗战;长城抗战;察哈尔抗战;绥远抗战;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百团大战;远征军缅甸作战;湘西会战等。(任意写出其中三点得6分)
(2)有利于揭露日军侵华罪行;有利于宣传抗战;对七七事变前的抗战军民更加公平;更加符合历史实际;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弘扬爱国主义等(任意答出两点得4分,其它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