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农大附中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山西农大附中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9.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5-12 18:01: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6—2017第二学期八年级期中学业水平测试历史试题(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测试时间70分钟,满分100分
Ⅰ(客观卷)40分一、最佳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请将各题所选字母填入下表)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选项
1.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内容的有
  ①通过了《共同纲领》;②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③决定采用公元纪年;④决定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结束了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勾结封建统治者剥削压迫中国人民的历史事件是
  A、西藏的和平解放
B、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D、中华民国的成立
3.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代表通过友好谈判作出的重大决定是
  A、设立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
B、和平解放西藏
  C、建立西藏自治区
D、平定达赖集团分裂祖国的叛乱
4.2016年是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67周年,为纪念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胜利召开,某学校八年级(1)班历史兴趣小组对该会议的相关知识进行了学习、讨论,形成了以下四个观点,其中不正确的是
A、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讨论建立新中国的有关事宜
B、会议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共同纲领”
C、会议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
D、会议选举产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5.规定废除封建剥削土地所有制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B、《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宪法》
6.春联能反映历史的变迁,下列春联能反映新中国成立的是
  A、斧头开辟新世界,镰刀割断旧乾坤
B、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C、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D、过年储米十余担,压岁存款上千元
7.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探索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方面取得的重要成果有
  A、确立了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
B、确立了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
C、正确分析了我国国内主要矛盾
D、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
8.下列关于“文化大革命”的叙述,错误的是  A、“文革”中,林彪、江青一伙相互勾结,形成了两个反革命集团
  B、“文革”期间,全国出现了学校停课、工厂停工“闹革命”的动乱局面
  C、为防止资本主义复辟,中共中央果断决定发动文化大革命,深得民心
  D、“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粉粹江青反革命集团
9.20世纪60年代中期,毛泽东错误的认为党中央出现了修正主义,认为党和国家面临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这表明毛泽东
  A、重视经济规律
B、错误的分析了国情
  C、被阴谋家利用
D、反对个人崇拜
10.“文革”期间,还是国家主席的刘少奇竟遭到抄家和人身迫害,这一事件最突出地表明了
  A、国家的法制遭到严重践踏
B、不能人为地制造“阶级斗争”
  C、党的民主集中制遭到严重破坏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11.某大会通过的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这次大会是
  A、中共一大
B、中共七大
C、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五大
12.1978年思想理论界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和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对社会主义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二者的相似之处是
  A、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B、确立了实事求是的路线  C、回答了姓社姓资的问题
D、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
13.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
诞生在这一时期的法律文献有:①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④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⑤《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A、①⑤
B、②③④⑤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14.1980年,我国在广东建立的经济特区有:①深圳;②珠海;③汕头;④厦门。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5.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形成的对外开放格局是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C、内地——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
  D、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16.“发展才是硬道理”、“特区姓‘社’不姓‘资’”的观点出自
  A、马克思主义
B、列宁主义
C、毛泽东思想
D、邓小平理论
1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一个中心”是  A、四项基本原则
B、经济建设
C、改革开放
D、自力更生
18.“洋布、洋钉、洋马、洋油”这些带洋字的东西已经深深留在那个年代,那么我国实现原油和石油产品全部自给,结束了“洋油”历史的标志是
  A、大庆油田的建成
B、胜利油田的建成
  C、主要工业品产量增长
D、新型电子工业从无到有
19.毛泽东开创的革命道路。邓小平开创的建设道路,两者最重要的共同点在于:
  A、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
B、坚持走群众路线
  C、坚定不移走社会主义道路
D、借鉴苏联的经验
20.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的是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七大
D、中共八大
Ⅱ(主观卷)60分
二、简答题。(15分)
21.读材料并简答:(10分)
材料:1978年,已经74岁的邓小平成为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核心。在他的带领下,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的伟大转折,中国人民从此走上了一条全新的道路。
请回答:
(1)材料中的“伟大转折”和“全新的道路”分别指什么?(4分)
(2)“邓小平成为党的领导集体核心的会议”内容还有哪些?(4分)
(3)这给我们今后社会主义建设有哪些启示?(2分)
22.完成下列表格(5分)
三大改造的内容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
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

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三、材料题。(30分)
23.阅读下列图片:(14分)
图1
图2
图3
请回答:
  (1)这三幅图片分别反映的是什么时期的什么重大历史事件?(6分)
  (2)请从三幅图片中任意选择一幅,谈一谈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意义。(4分)
  (3)试分析三幅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4分)
24.阅读下列材料:(16分)
  材料一:“一九五三年将是我国进行大规模建设的第一年。”……“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材料二:“用最高的速度来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总路线的基本精神……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地的产是由人的胆决定的。”……社会主义建设虽然发生严重失误但仍然取得显著成就,涌现出大批先进人物。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是什么?(2分)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党和政府为实现这个“最高利益”而编制的建设规划叫什么?(2分)列举这一时期取得的成就两项。(4分)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经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4分)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2分)列举社会主义探索时期的模范人物。(2分)
四、分析说明题。(8分)
25.材料:
我国1966—1968、1975年国民经济状况(部分)
工业总产值
国家财政总收入
工业总产值
国家财政总收入
1966年
2534亿元
558.7亿元
1968年
2015.3亿元
361.3亿元
1967年
2104.5亿元
419.4亿元
1975年
3219亿元
815.
6亿元
请回答:
  (1)1967、1968年连续两年,我国工业产值和国家财政总收入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2)1975年我国经济情况好转,各项经济指标回升,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2分)
  (3)我们应该从“文化大革命”的历史中吸取什么教训?(4分)
五、探究题。(7分)
26.某校以“乡村今昔”为题,举办了一期关于农村建设的图片展,以下是其中的三幅图片:
图一
图二
图三
请阅读上图后回答:
(1)同学们在整理图片时,将图片顺序搞乱了,请你帮助他们按历史的发展脉络排列三幅图片的顺序。(3分)
(2)概括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制定农村政策的出发点。(2分)
(3)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和所见所闻,就当前我国正在开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一项合理化建议。(2分)
八年级历史答案:人教
一、1、D
2、C
3、B
4、C
5、A
6、B
7、C
8、C
9、B
10、A
11、D
12、A
13、C
14、C
15、A
16、D
17、B
18、A
19、A
20、D
二、21、(1)十一届三中全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2)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党的工作重心转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3)立足国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共产党领导等。
22、
三大改造的内容
途径
意义
农业生产合作社
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公私合营
三、23、(1)图1: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
图2:1950~1952年,土地改革。
图3:1950~1953年,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2)示例:图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一个新纪元,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图2:消灭了封建土地制度,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图3: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激发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为中国赢得了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3)新中国的成立,建立了人民民主政权,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为了巩固人民民主政权,迅速恢复国民经济,消灭封建土地制度,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美国发动侵略朝鲜的战争,新中国面临严重威胁,为了保家卫国,中国人民志愿军进行抗美援朝战争。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取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4、(1)工业化、第一个五年计划、鞍山钢铁公司、沈阳第一机床厂等
(2)高速度(急于求成)、浮狂风、忽视客观经济规律;大跃进运动或人民公社化运动;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雷锋)
四、(1)文化大革命动乱的破坏
(2)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邓小平也出来工作,扭转经济下滑,形势有所好转。
(3)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等
五、(1)图一、图三、图二
(2)解放农村生产力
(3)只要言之有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