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3张PPT。北宋的政治 (藩镇)部下各数万劲兵,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籓臣,实非王臣也。
——《旧唐书·李怀仙传》渤
海契 丹回鹘吐番党项南诏梁南 汉楚吴闽吴越晋前蜀荆南五代十国
前期的
形势图唐晋汉北汉周后蜀吴越南唐南平五代十国
后期的
形势图五代简表1在短短的五十多年的时间里,中原政权几易其主,这会有什么影响?2藩镇割据与五代十国局面的出现,反映了什么本质?(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矛盾)辽西夏的崛起和强大 辽《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
建隆二年(961),太祖召赵普问曰:“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计,其道何如?”
普曰:“……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语未毕,上曰:“卿勿复言,吾已喻矣!”1.杯酒释兵权2.收精兵削实权制钱谷:转运使(一)集中军权(二)集中政权-(三)集中财权—A、宰相—相权一分为三B、废节度使C、州郡长官A三衙—禁军统领机构B枢密院—负责军务C“强干弱枝、守内虚
外”的部兵原则受通判监督文臣担任1宋 初 中央 集 权 的 强化
中
书
门
下
皇帝(三司)宋
太
祖
加
强
中
央
集
权 (1) 中央:分割宰相权力
(2)地方:废节度使,文臣知州,设通判。削实权的措施3、宋太祖集权措施利弊利:
从根本上解决了自唐末五代十国以来的地方分权问题,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此后再没出现过大范围的分裂叛乱。
3、宋太祖集权措施利弊利:
从根本上解决了自唐末五代十国以来的地方分权问题,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此后再没出现过大范围的分裂叛乱。
弊:
(1)皇权过于集中,行政效率低。
(2)为分化权力,机构臃肿,形成“冗官”
(3)军制混乱,形成“冗兵”
(4)政府财政开支巨大,形成“冗费”。3、宋太祖集权措施利弊汉——唐:中央集权的发展中央和地方的矛盾尖锐,中央采取一
定措施,未能完全解决问题,地方势
力的存在影响中央统治。宋——元:中央采取措施大力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势力,基本解决地方对中央的威胁。“冗兵”的形成 冗兵 为了防范军阀割据、农民起义,抵御北方民族的南侵,宋代不断扩充军队的数量,形成了庞大的军事体系,军费开支几乎占到整个财政支出的十分之九,造成 “ 冗兵 ”问题。“臣伏见景德、祥符中,文武官总九千七百八十五员。今内外官属总一万七千三百余员,其未授差遣京官、使臣及守选人不在数内。较之先朝才四十余年,已逾一倍多矣…一州一县所任之职素有定额,大率用吏不过五六千员则有余矣。今乃三倍其多,而又三岁一开贡举…复有……荫序之官,进纳之辈,总而计之,不止于三倍。”——(1049年,时任三司户部副使)包拯《论冗官财用等》
“其所谓官者,乃古之爵也;所谓差遣者,乃古之官也;所谓职者,乃古之加官也。”宋 司马光 《百官表总序》庆历新政其核心是什么?富国之法 1069年,宋神宗任命王安石为宰相,开始推
行新法。王安石变法的核心内容是富国强兵。下列措施中哪些引起了最大争议呢?三、王安石变法
(二)理财措施
1、青苗法
2、农田水利法“深、冀、沧、瀛间、惟大河、滹沱,漳水所淤,方为美田;淤淀不至处,悉是斥卤,不可种艺。”——《梦溪笔谈卷13权智》 三、王安石变法
(二)理财措施
1、青苗法
2、农田水利法
3、免役法农以去其疾苦,抑兼并,便趣农为急。此臣所以汲汲于差役之法也。——《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20强兵之法 实行“省兵”措施,精减军队,裁汰老弱,归
并军营,缩减编制,减少军队数量和军费开支。三、王安石变法
(二)理财措施
1、青苗法
2、农田水利法
3、免役法
4、市易法
5、方田均税法
6、均输法
(三)强兵措施
1、保甲法
2、将兵法
(四)培养人才的措施
1、改革科举制度
2、整顿太学
(五)变法的结局和影响“今所以为保甲,足以除盗;然非特除盗也,固可渐习其为兵……然后使与募兵相参,则可以消募兵骄志,省养兵财费。”——张祥浩,《王安石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46页。武学习武图取士之法 王安石认为,要保证变法的顺利进行,就必
须选拔人才和改革官制,关键是改革科举制度。(2009上海卷5)在宋代的官员中,有三分之一以上来自平民家庭,这是因为当时推行的选官制度是
A.军功爵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在王安石变法的措施中,触动了官僚贵族特权,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同时又保障了农民生产时间的是
A.青苗法 B.募役法
C.市易法 D.方田均税法知识链接课堂设问 请思考:王安石变法产生哪些积极影响?它还有哪些弊端和不足呢?变法的影响与不足变法的意义及评价变法失败的原因 ①王安石变法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
大地主、大官僚的阻挠和破坏是变法失败的主要
原因。
②在变法过程中,由于用人不当,出现了新
法危害百姓的现象。
③宋神宗在变法后期的动摇。
④宋神宗死后,司马光任宰相,废除了新
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