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位置(例3)》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下册第52页例3。
学习目标:
1、使学生学会根据平面图运用所学的确定位置的知识和方法描述简单的行走路线。
2、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这一方法的应用价值,增强用数学方法描述与现实世界中空间关系的意识和能力。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用数学眼光观察日常生活现象,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意识。
学习重点:建立方位(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
学习难点:建立方位(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
学习准备:
学习过程:
环节预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复习导入
1、出示例3平面图。提问:图上有哪些场所?你能说出其中两个场所之间的位置关系吗?如:超市在敬老院什么地方?敬老院在超市什么地方?2、引入。李伟家在哪里?大港小学在哪里?李伟从家出发,按怎样的方向与路程行走,就可以走到大港小学了?这节课我们就学习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简单的行走路线。
学生积极思考和回答问题。
以旧带新,增加自信,提出的问题,引发学习新知的欲望。
二、学习新知
1、说说李伟从家到大港小学行走的方向和路程。(1)自己说一说。(2)在小组中说一说,小组中的成员相互更正。(3)全班汇报交流。指名一人汇报后,全班评议:好在什么地方?什么地方需要修改?注意:汇报交流时,允许有不同的叙说方式。2、说说李伟放学回家的行走路线。(1)你想怎么说,各自说说看。(2)在小组中说一说,小组中的成员进行评议。(3)全班汇报交流。3、同桌相互练习。一人提问,想从××到××地,该怎么走?另一个回答。然后角色互换。
学生自由、自主发言,回答问题。
以学生活动为主,这节课是基于原来知识的应用,让学生巩固知识。
三、巩固应用
1、练习九第8题。教师提出教材上的问题,让学生回答,然后同学之间相互练习。2、练习九第9题。(1)指出:这是某地5号公共汽车的行驶路线。(2)看图说说,5号公共汽车经过哪几个地方?(3)你能说出5号公共汽车的行驶线路吗?(4)各自练习后,在小组中说一说,再引导在全班交流。(5)独立完成书上平面图下面的填空题。
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完成练习。
学生利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
四、归纳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新的知识?你家在学校什么方向?从学校回家,途中要经过哪些有明显标志的地方?你能说出你放学回家的路线吗?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思考、总结、归纳、将本节课所学知识系统的表述出来,加深学生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