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课
干旱
一、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1)了解干旱对人类的影响。
(2)了解人类不合理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2.科学探究
(1)能够比较合理地安排每户每天一桶水的生活。
(2)通过不同渠道搜集干旱相关信息。
3.科学态度
(1)培养具有基于证据和推理发表自己见解的意识。
(2)知道防旱抗旱的重要性,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指引
1.活动安排思路
活动安排
活动题目
活动内容与需要解决的问题
能力要求
活动1
缺水的生活
通过计划,能够比较合理安排每户每天一桶水的生活,了解干旱灾害对人类的影响
分析、比较和判断
活动2
干旱之危
通过搜集我国重大旱情的相关资料,能够举例说明干旱的危害,了解防早抗旱措施,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搜集分析、比较和综合
2.活动指引
任务驱动页
生活情境:彬彬和波波正在客厅看电视,屏幕上有这样一幅场景:干早地区的人在排长队等着取水。
产生问题:干旱地区的人在排队取水,每户每天只能取一桶水。怎样用这一桶水呢?
任务驱动:通过计划每户每天一桶水的生活,了解干早灾害对人类的影响。
活动2
缺水的生活
干旱灾害指长期无雨或少雨,水分不足,给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生存和经济发展带来危害的现象。对于干旱情况,学生大多没有经验和体会,所以活动的引入非常重要。可以利用图片、视频的实例引入,视听结合,令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或利用诗歌引入,如“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是个描述西北地区的诗,西北地区典型的自然特征是干旱,并出示西北地区图片视频,牵动学生的情怀,抓住学生注意力、思维和情感,让学生对干旱地区的人们饮水、用水困难和缺水的生活感同身受。
本活动设计利用图片资料,引发学生联想和思考每户每天只供一桶水,如何安排使用这桶水
此处的图片给出日常用水的实例,又引导思考,
( http: / / www.21cnjy.com )如刷牙洗脸、拖地、洗澡、洗菜、浇花、冲刷厕所等,感悟我们离不开水。在认识水资源重要性的同时,能够根据资料结合生活实际,从生活用水的方方面面,分析、比较和判断水用在哪些事情上更加可行合理,进而讨论干早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活动2
干旱之危
活动2主要是通过资料分析,让学生能够举例说
( http: / / www.21cnjy.com )明干早的危害,了解人类的防早抗早措施,树立环境意识。该活动采用任务驱动的方法,安排了三个具体的小任务:①搜集我国重大旱情的相关资料;②举例说明干旱的危害;③举例说明应对干旱的措施。搜集资料的任务可课前布置,教师也要准备好相关的文字、图片和视频资料。课上可先让学生交流所搜集的资料,尝试让学生举例说明干旱的危害,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性;再展示教师准备的资料,通过交流讨论,了解应对干旱的措施。这种方式有利于在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搜集、分析、比较和综合的能力。
教科书呈现的两幅场景图片:
( http: / / www.21cnjy.com )土地干裂和庄稼歉收。这两幅场景图片也呈现了干旱的直接危害是造成农牧业减产,使人畜饮水发生困难,农牧民陷于贫困之中;干旱危害居民生活,影响工业生产及其他社会经济活动。干旱的间接危害是引发其他自然灾害的发生。此外,通过讨论让学生了解干旱能造成湖泊、河流水位下降,甚至部分干涸和断流;干旱可导致草场植被退化,甚至引发森林和草原火灾。
干旱灾害具有发生频率高、持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广等特点,是对人类社会影响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那么干旱能否防范呢?
教科书呈现的另两幅场景图片,正是人类防旱抗旱的相应措施:兴修水利,发展农田节水灌溉,植树造林,改善区域气候,减少蒸发,降低1干旱的危害。
同时,还可以让学生了解改进耕作制度、改
( http: / / www.21cnjy.com )变作物构成、选育而与品种、充分利用有限的降雨、研究应用现代技术和节水措施(例如人工增雨)等,都是防旱抗旱的措施。使学生了解自然界干旱所造成的危害程度与人类的防旱抗旱措施是否得当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