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原创】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5.1.2 投影课件(19张ppt)+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师原创】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5.1.2 投影课件(19张ppt)+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7-05-15 11:30:26

文档简介

课题:5.1.2投影 课型: 新授课 年级:九年级
教学目标:
1.经历平行投影的观察、操作、分析、抽象、概况、想象、推理、交流等过程,进一步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增强动手实践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2.通过丰富的实例了解平行投影和正投影的概念.
3.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初步感受在太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情况;认识在太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和方向的变化规律;能运用平行投影的基本规律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4.在具体情境中认识中心投影与平行投影的区别.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感受在太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情况,认识在太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和方向的变化规律.
难点:能运用平行投影的基本规律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导学案.
学生准备:
1.利用标杆观察不同时刻其影子的方向及长度变化情况,并完成下表,在小组内讨论交流由此得到的结论.
时间
影子的方向
影子的长度
7:40
?
?
9:05
?
?
10:15
?
?
11:30
?
?
13:15
?
?
15:45
?
?
16:20
?
?
2.选择一天中任意固定时刻进行测量小棒影长实验,并记录数据,完成下面的表格,在小组内讨论交流由此得到的结论.
时刻
小棒长度h(cm)
影子长度l(cm)
h:l的值
10cm
15cm
20cm
25cm
30cm
3.利用实物在阳光下完成教材第129页“做一做”实验,并思考由此得到的结论.
教学过程:
一、美图欣赏,引入新课
活动内容:
请欣赏下列图片:(多媒体出示)
师:我们欣赏的一幅幅美丽图片中的投影现象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在灯光下形成的投影现象,一类是在太阳光线下形成的投影现象,你知道物体在太阳光线下形成的影子与在灯光下形成的影子有什么不同吗?
处理方式:利用多媒体展示精美图片,然后通过问题:“你知道物体在太阳光线下形成的影子与在灯光下形成的影子有什么不同吗?”引入新课并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学生在欣赏精美图片的同时,能够初步感受到生活中的影子可以分为灯光下的影子和太阳光下的影子两类,然后通过“你知道物体在太阳光线下形成的影子与在灯光下形成的影子有什么不同吗?”,引发学生的思考及参与的热情,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活动内容1:(多媒体出示)
取若干长短不等的小棒及三角形、矩形纸片, 观察它们在太阳光下的影子.
(1)固定投影面,改变小棒或纸片的摆放位置和方向,它们的影子分别发生了什么变化?
(2)固定小棒或纸片,改变投影面的摆放位置和方向,它们的影子分别发生了什么变化?
师:通过同学们的实验我们可以得到:改变物体的位置和方向或改变投影面的位置都会使物体影子的形状和大小发生改变.这些影子都是在太阳光线下形成的,太阳光线可以看成平行光线,平行光线所形成的投影称为平行投影.当平行光线与投影面垂直时,这种投影称为正投影.
处理方式:以小组为单位,在课前完成该实验,课上找2名同学回答所提问题,然后利用多媒体进行形象的展示,从而得到如下结论:改变物体的位置和方向或改变投影面的位置都会使物体影子的形状和大小发生改变.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置,让学生在试验活动中,积累活动经验,切实感受改变物体的位置和方向或改变投影面的位置都会使物体影子的形状和大小发生改变.
活动内容2:(多媒体出示)
1.利用标杆观察不同时刻其影子的方向及长度变化并完成下表,由此你得到什么结论?
时间
影子的方向
影子的长度
7:40
9:05
10:15
11:30
13:15
15:45
16:20
2.选择一天中任意固定时刻进行测量小棒影长实验并记录数据,由此你得到什么结论?
时刻
小棒长度h(cm)
影子长度l(cm)
h:l的值
10cm
15cm
20cm
25cm
30cm
处理方式:教师课前整理太阳光成影现象调查,选择合适的学生资源多媒体展示,选2个代表小组结合实验数据,对一天中不同时刻同一物体影子的长短和方向的情况及同一时刻不同高度物体的影长进行介绍,其他小组同学进行补充,使学生明晰一天当中影子的变化方向为“西—西偏北—北—北偏东—东”,影子的长度变化为上午:“长—短”;下午“短—长”;一天变化为“长—短—长”,同一时刻物体的高度与影长的变化为:A物高:A影长=B物高:B影长.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亲身参与,体会到太阳光成影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平行投影的兴趣,在提高学生观察生活及与人合作能力的同时,掌握了太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与大小的变化规律,知道了在同一时刻,物体与影长成比例这一特点.同时学生在亲身参与的基础上,进行展示及讨论交流,让学生初步学会本节课的研究内容,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得出两个问题的答案,进一步培养了学生探究知识的能力,体会到了自主学习的乐趣,为学生以后更好的学习新知奠定基础.
活动内容3:(多媒体出示)
下面的三幅图是在我国北方某地某天上午不同时刻的同一位置拍摄的.
1.在三个不同时刻,同一棵树的影子长度不同,请将它们按拍摄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并说明你的理由.
2.在同一时刻,两棵树的高度与它们的影子的长度之间有什么关系?
处理方式:留给学生2分钟左右时间思考,然后找2位同学回答,其他同学做补充.
设计意图:在亲身参与并获得知识的基础上,通过两个问题的设置,锻炼了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到了自主学习的乐趣,为学生以后更好的学习新知奠定基础.
三、例题解析,应用新知
活动内容1:(多媒体出示)
例题:某校墙边有甲、乙两根木杆,已知乙木杆的高度为1.5 m.
1.某一时刻甲木杆在阳光下的影子如图所示,你能画出此时乙木杆的影子吗?
2.当乙杆移动到什么位置时,其影子刚好不落在墙上?
3.在(2)的情形下,如果测得甲、乙木杆的影子长分别为1.24m和1m,那么你能求出甲木杆的高度吗?
解:(1)如图,连接DD',过点E作DD' 的平行线,交AD' 所在的直线于点E'.BE' 就是乙木杆的影子.
(2)如图,平移由乙木杆、乙木杆的影子和太阳光线所构成的图形(即△BEE'),直到乙木杆影子的顶端E' 抵达墙根为止.
(3)因为△ADD'∽△BEE',所以,.所以AD=1.86(m).
处理方式: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借助多媒体对例题实施分步处理,第一个问题引导学生由甲图确定光线,在根据光线及物体确定影子;第二个问题找1位同学谈谈自己的看法,其他同学进行补充;第三个问题先引导学生分析解题思路,再找1位同学在黑板上进行板书,然后教师规范解题过程.
设计意图:借助例题讲解得形式,让学生深入了解并运用上一环节所学的相关知识.通过问题1深化学生所学知识,发现物体、影子、光线这三者之间,确定其中的两个因素即可确定第三个因素;通过问题2,让学生学会动态看待投影问题,通过问题3,使学生能够应用所探究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挑战自我,巩固新知
活动内容:(多媒体出示)
1.下图是两棵小树在同一时刻的影子,请在图中画出形成树影的光线.它们是太阳的光线还是灯光的光线?与同桌交流.
2.下图的影子是在太阳光下形成的还是在灯光下形成的?画出同一时刻旗杆的影子(用线段表示), 并与同桌交流这样做的理由.
处理方式:学生在课本上独自处理,完成后在小组内交流,然后找2—3位同学利用实物投影仪进行全班展示,其他同学进行补充.
设计意图:通过活动进一步巩固学生对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特点对比的认识,熟练确定投影类型的方法,通过活动引导学生思考投影的各种情况,学生经历实践探索,交流讨论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积累了数学活动经验,全面掌握投影现象的特点.
五、课堂小结,提炼升华
同学们,知识的积累、能力的提升在于及时的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请结合以下问题先想一想,再分享给大家.
1.什么是平行投影?
2.一天中,物体影子的方向和长短变化有什么规律?
3.在同一时刻,物体的影长与物体的高度有什么关系?
4.如何区分中心投影和平行投影?
处理方式:找2位同学结合问题谈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及困惑.
设计意图:课堂总结是知识沉淀的过程,使学生对本节课所学进行梳理,养成反思与总结的习惯,培养自我反馈,自主发展的意识.
六、达标检测,反馈提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的收获一定很多!收获的质量如何呢?请完成下面的达标检测题.(多媒体出示)
1.下面是一天中四个不同时刻两座建筑物的影子,请将它们按时间先后顺序进行排列.
2.画出图中旗杆在阳光下的影子.
3.某同学的身高为1.4米,某一时刻他在阳光下的影长为1.2米,此时,与他相邻的一棵小树的影长为3.6米,则这棵树的高度为 米.
处理方式:学生在导学案上做完后,教师出示答案,指导学生校对,并统计学生答题情况.学生根据答案进行纠错.
设计意图:当堂检测及时获知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情况,并最大限度地调动全体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能有所收益、有所提高,明确哪些学生需要在课后加强辅导,达到全面提高的目的.
七、布置作业,落实目标
必做题:课本 第132页 第1、2题
拓展题:在太阳光下摆弄立方块,观察立方块在底面上的影子,你得到的影子分别是几边形?与同伴交流.
板书设计:
§5.1 投影(2)
学生展示区
教师示范区:
例题
解:
学生展示区
课件19张PPT。请您欣赏 我们欣赏的一幅幅美丽图片中的投影现象
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在灯光下形成的投影
现象,一类是在太阳光线下形成的投影现象,
你知道物体在太阳光线下形成的影子与在灯
光下形成的影子有什么不同吗?第五章 投影与视图5.1 投 影 (2)知识源于实践 取若干长短不等的小棒及三角形、矩形纸片,
观察它们在太阳光下的影子.
( 1)固定投影面,改变小棒或纸片的摆放位置
和方向,它们的影子分别发生了什么变化?
( 2)固定小棒或纸片,改变投影面的摆放位置
和方向,它们的影子分别发生了什么变化? 固定投影面,改变纸片的位置与方向 固定投影面,改变纸片的位置与方向,影子的
形状和大小均发生改变.固定纸片,改变投影面的方向与位置 固定纸片,改变投影面的方向与位置,影子的形状和大小均发生改变. 太阳光线可以看成平行光线,平行光线所形成
的投影称为平行投影.当平行光线与投影面垂直
时,这种投影称为正投影.
知识源于实践 1.利用标杆观察不同时刻其影子的方向及长度变化,
并完成下表,由此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结论:在一天中,
  影子的指向是:西—西北—北—东北—东.
  
  影子的长短变化规律是:长—短—长. 2.选择一天中任意固定时刻进行测量小棒影长实验,
并记录数据,完成下面的表格,由此你发现了什么?结论:
同一时刻,物体的高度与影长的比值相等.服务生活 下面的三幅图是在我国北方某地某天上午不同时刻的同一位置拍摄的. 1.在三个不同时刻,同一棵树的影子长度不同,请将
它们按拍摄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并说明你的理由.
 2.在同一时刻,两棵树的高度与它们的影子长度之间
有什么关系? 1.某一时刻
甲木杆在阳光
下的影子如图
所示,你能画出
此时乙木杆的
影子吗?甲乙挑战自我 某校墙边有甲、乙两根木杆,已知乙木杆的高度
为1.5 m. 2.当乙杆移动到什么位置时,其影子刚好不落在墙上?平移由乙杆、乙杆的影子和太阳光线所构成的图形直到其影子的顶端抵达墙角为止。DAD′EBE′甲乙 3.在(2)的情形下,如果测得甲、乙木杆的影子长分别为1.24m和1m,那么你能求出甲木杆的高度吗? 学以致用 1.下图是两棵小树在同一时刻的影子,请在图中
画出形成树影的光线.它们是太阳的光线还是灯光
的光线?与同桌交流. O 由画图知,两条光线是平行光线,因此是太阳光下形成的. 过旗杆顶端画直线与一条光线平行,与两树底端所在直线交于一点,旗杆底端到交点的线段就是旗杆的影子. 2.下图的影子是在太阳光下形成的还是在灯光下
形成的?画出同一时刻旗杆的影子(用线段表示),
并与同桌交流这样做的理由. 总结归纳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请结合以下问题先想一想,再分享给大家. 1.什么是平行投影?
2.一天中,物体影子的方向和长短变化
有什么规律?
3.在同一时刻,物体的高度与物体的影长
有什么关系?
4.如何区分中心投影和平行投影? 1.下面是一天中四个不同时刻两座建筑物的影子,
请将它们按时间先后顺序进行排列. 评价检测 3.某同学的身高为1.4米,某一时刻他在阳光下
的影长为1.2米,此时,与他相邻的一棵小树的影
长为3.6米,则这棵树的高度为 米. 2.画出图中旗杆在阳光下的影子. 布置作业必做题:课本 第132页 第1、2题. 拓展题:在太阳光下摆弄立方块,观察立方块的影子,你得到的影子分别是几边形?与同伴交流! 结束语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