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植物的果实
教案
课
题
植物的果实
总课时数
1
第1课时
教
学目
标
1、了解植物果实的基本构造。
2、初步学会解剖果实的技能;培养根据事物特征进行分类
的能力。
3、培养探究植物果实的兴趣。
教材分析
重点难点设计方法
重难点:学习解剖果实的技能和果实的构造。设计:提出问题—观察分析—结论方法:观察、实验、分析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引发认知冲突,明确研究问题。
导入:通过前面的的学习,我们知道花子房发育而成的就是果实,这节科学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植物的果实。
板书:植物的果实
挑果实,说理由。
师:老师搜集了一些东西,请看投影仪,这些可都是植物身上的一部分。你都认识吗?我想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帮我一个忙,把你认为是果实的挑出来,边挑还请和小组同学说说,为什么认为挑出的是果实,理由是什么?学生汇报理由并质疑,教师板书梳理。
明确问题:什么是植物的果实。
师:刚才大家在挑果实的时候,意见不一,虽然也说出了理由,但却也存在的矛盾和疑惑。也就是说我们筐里的有的认为是果实,有的认为有不是果实的。
那到底什么是植物的果实呢?
(在标题下板书:?
)观察比较,发现同异,操作研究问题。1、教师引导研究公认果实的结构来判断疑似果实。
师:老师发现你们各小组也有挑出一样的几样,看看是什么?你打算怎么研究公认果实,有什么想法在小组里讨论下,老师待会要比比哪个小组有想法。开始!小组讨论办法,梳理研究果实结构的思路。
小组讨论约一分钟,教师下去指导。
师总结:这其实就是研究果实的什么?(指黑板)结构
板书:结构
引导学生动手切,找寻公认果实的共同点来判断疑似。
教师示范横切和纵切,明确操作流程,提出实验要求。
教师边讲解边演示切的过程:
我们拿好苹果,放正,用小刀对着正中线,竖直切下,这叫纵切;
再看梨,放正,对着正中线,用小刀拦腰横切下,这叫横切;刀口锋利注意安全;由组长统一操作。
师:切好后的苹果放在一边不要动,便于观察,再用画图和文字的形式记录下你的观察就更好了。所以老师也为你们每组准备了观察学习单,待会由记录员填写。现在我们以苹果为例,仔细观察这一半,外面有什么?里面有什么?
生:外面有皮(师画,指,标注:皮)果肉(师:指,标注:果肉)里面有种子,种子的外面还包着一层壳(师指,标注:种子)。
出示课件:实验要求,特别提醒用刀安全。
学生活动:分组实验、观察、记录。
师:苹果我们已经举例观察过了,请这几组切猕猴桃观察填写,这几组切梨观察填写,我再请2位同学上黑板观察并画出刚才我切开的梨子的结构图。开始!
教师巡视,帮助孩子有序画图,并从中找到记录详细的单子:能找到果核等。
分别选3组学生汇报交流:让学生拿取学习单到投影仪上汇报,要求说出:果实的名称,横(纵切)结构图介绍。
教师总结:果实的结构是什么。
师:请看黑板,大家找到公认果实的结构都有这些共同的特征,而植物学家对果实的结构有着更简洁的划分。科学上规定植物的果实就是由果皮和种子组成,也就是说种子之外的都叫什么?(果皮)果皮包括大家观察到的果肉、种子外的壳等。看课件:苹果和猕猴桃的结构图。
板书:大括号、果皮。
形成结论,判断比较,强化理解。
学生反馈果实的结构。
师:谁来说说果实的结构什么?由什么组成?
师贴总结语,全班齐读。讨论种子和果皮的作用。
师:那你知道种子和果皮有什么作用吗?请2、3位学生说。
师:有的果实果皮坚硬,是为了保护好里面的种子;有的果实肥厚多汁,也是为了吸引动物食用,然后帮助它们传播种子。果皮和种子他们是相互依附的关系。
判断疑似果实。师:我们找到了果实的结构特点,现在能否判断疑似果实呢?说说你的想法。四、全课总结,欣赏生活中的各类果实。
依据板书回顾知识形成的过程。
师(指板书说):通过这节课,我相信大家对以后判断植物的果实应该更有科学依据了。其实,科学知识的获得不仅能从多种平台取得,例如上网等,更要靠大家抓住关键点,多动手、多动眼,更要勤动脑,自己也能获取。
欣赏生活中的各类果实。
师:植物的果实分类依据很多,大家有时间可以到网上查阅。这里我们再欣赏下生活中的各类果实吧!
布置作业
上网找一找:世界上一些有趣的花,下节课和同学们分享你找到的知识
板书设计
果实
果皮(外、中、内)
种子
教学后记
《植物的果实》一课,正好安排在秋季果实成熟的时候,这为教学提供了方便条件。在争论的基础上教学生必要的方法去解决认识不清的问题,使学生既获得了关于果实的知识,建立了科学的概念,又培养了思维能力、观察能力,解剖果实的动手能力,同时激发了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课上一举而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