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3张PPT)
环境雕塑设计
什么是
雕
塑
?
你都在哪些地方见到过雕塑?
回
答
雕塑是用雕、琢、刻、磨、塑等手段制作出具有实在体积的各种形象。
美术馆
博物馆
公园里
广场
商业大街
住宅小区
学校
看看以下两组雕塑作品,想想其特点是什么?
有什么不同和相同之处?
环境雕塑
架上雕塑
环境雕塑是环境艺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作品的主题和形式在特定的环境中,给人以特有的审美感受,营造出相应的文化氛围和情调。影响着人们的情绪和心境。因此环境雕塑与环境、与环境中的人及周围的生态因素互动,构成了相互协调的环境景观。它反映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表现出时代精神。这就是环境雕塑的主要特点。
架上雕塑的特点:从放置地点上说,一般是放置在室内的案台上,不需要考虑与环境协调的问题。
区
别
可以从多个角度观赏。浮雕适宜正面观赏。
都具有实实在在的体积,具有三维空间感。
都是用可雕、可刻、可塑的材料制作出来的。
共同点
重
点
环境雕塑的特点
难点
思考与讨论一
1.架上雕塑能够和环境雕塑
交换位置吗?为什么?
2.环境雕塑能够和环境雕塑
交换位置吗?为什么?
3.环境雕塑与环境的关系是什么?
1.架上雕塑只能放置在架上,而环境雕塑必须放置在特定
的环境中,因此,一般来说架上雕塑是不能与环境雕塑交
换位置的。
2.即使都是环境雕塑作品,它们之间也不能任意地换位置。
因为那样就失去了为特定环境创作雕塑作品的意义了;再
说环境雕塑中的环境是雕塑创作的重要依据,如果换置了,
雕塑作品与环境就彻底脱节了。
3.它们的关系是:没有环境就没有环境雕塑,脱离了环境
的环境雕塑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雕塑与环境互动,
它们相互依托,相互和谐,构成了相互协调的景观。
难
点
环
境
雕
塑
的
功
能
环境雕塑的功能:依托于环境,为美化环境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它连同环境、环境中的人及景物一起给人们的视觉和心灵特有的审美感受,具有独特的社会教育功能。大量的环境雕塑作品能永久保存、与环境同在,它往往成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时代文明的象征。
思考与讨论二
环境雕塑应如何分类?
思考与讨论三
从放置地点分类
从作品风格上分类
从作品材料上分类
如果从放置地点分类,大致可分为:
商业区雕塑
城市广场雕塑
如果从作品风格分类,大致可分为:
《西北印象》
高蒙
写
实
风格
抽象风格
《两条不定形线路》贝纳.维尼
如果从作品材料上分类,大致可分为:
花
岗
石
金
属
陶
大
理
石
木
综
合材
料
汉白玉
思考与讨论四
环境雕塑与我
环境雕塑与我
思考与讨论四
1.当你第一次看见环境雕塑时,感受是:
又惊又喜
兴奋不已
无动于衷
不知所措
百看不厌
很不喜欢
环境雕塑与我
环境雕塑与我
思考与讨论四
2.通过欣赏、讨论与学习,我现在对环境雕塑的体验是:
是特定环境中的一部分,为环境而创造、又与环境融为一体;
它不仅美化了生活,而且提示了我们环境的存在;
它是环境内容的视觉提炼,用形态、空间尺度、色彩、材质以及气势感染着整个的环境连同环境中的一切。
●
●
●
思考与讨论四
环境雕塑与我
鞍山站前广场
青铜
加拿大
沃克艺术中心
石头
北京王府井商业大街雕塑
当你看到这尊雕塑时,心情是不是也跟着快乐了许多,对吗!
谈谈你对这件作品的感受、体验。
当你看见这件作品时,其中的感受不仅仅是视觉的吧,把心中的体验说出来,告诉给大家…
这件作品成功地“借用”了该环境中的大型壁画的内容,该壁画描绘了汽车工人工作的形象,歌颂了工人们的敬业精神。但只是壁画是平面的。而这件雕塑作品采用现实主义的具象写实手法,塑造了那些正在工作中的汽车工人形象。
它以纯朴的、不加修饰的造型手段再现了工人们紧张的工作情节。作品创作的目的是为了让人们对为他们提供如此美好
物质生活的创造者产生尊敬之情。作品中人物表情严肃而专注,在一丝不苟地劳动着。
选择福特汽车城工业区广场放置该雕塑作品,与环境彼此协调,相得益彰,具有很重要的价值。
温泽市福特城
青铜390CM
这堵“墙”满布历史的皱纹,不由得让人想起耶路撒冷的哭墙。
这件作品采用青铜制作,其质感厚重,色泽稳重,表现出作者对生命的一种全新的理解。错综复杂的线状突起,暗喻人的一生中将会遇到的机遇和挑战,以及人类命运的不确定性。
将这件作品放置在多伦多市的街区,其意图是:提醒人们只有在生命的历程中不断努力进取,才能抓住命运带给我们一瞬间的机遇。
整件作品寓意深刻,耐人寻味。
多伦多市街区
青铜240CM
你喜欢这件雕塑吗?
你认为将它放在这里合适吗?为什么?
说说你的想法,好吗?
加拿大温泽河畔
铸铅900CM
这是一件功能性很强的环境雕塑作品。
将它放置在社区,既满足于社区的孩子游戏、玩耍的需要,又给高层住宅的人们送去了从视觉到心理的调节。这种功能应该来自于作品的形态、色彩、材质以及作品本身与环境的极其协调的关系……
你一定喜欢这件雕塑吧,说出喜欢的理由,给几句评语好吗?
《少先队员》
海之韵广场
思考与讨论四
环境雕塑与我
——设计环境雕塑应注意什么?
思考与讨论四
——设计环境雕塑应注意什么?
1.依据环境而设计
a.自然环境
b.人文环境
地理位置。季节、气候。例如:高山旁还是河水边、还是绿地…
该地的历史、政治、文化;建筑、广场、绿地……以及特定的人群因素等等。
2.雕塑本身的
主题和形式感
作品是主题性雕塑还是装饰小品;其空间尺度、色彩、材质;风格是写实的、还是写意的等等。
环境雕塑与我
学习建议:
以小组为单位,为住宅小区、学校或者是你喜欢的地方提出一个环境雕塑方案。
学习提示:
1.了解环境
2.注意作品
的功能
3.关注作品的
主题(内容)、形式
a.自然环境
b.人文环境
a.作品对环境以及对环境中的人的作用
b.作品与历史、社会发展、时代的内在联系
c.审美作用
a.主题内容
b.作品的形式因素(形态、色彩、材料、风格等)
课程拓展
1.我与环境是一个怎样的关系?
2.人类应该怎样对待环境?
课程拓展
1.我与环境是一个怎样的关系?
简单地说环境就是周围的地方、周围的情况和条件。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
在社会经济和人类文明日益发展提高的今天,人类越来越关注生存质量,而关注生存质量的前提应是关注环境。人类已经开始认识到:自从人类从地壳中挖出煤炭,开采出石油的那一刻起,自然环境的平衡便被打破。尤其是近代以来,工业革命和工业化的大生产使得人类向自然开始没有节制的索取和掠夺。由此产生了工业公害,人类生存环境遭到了污染和破坏。我们的生存环境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差。
因此,人类与环境同在,我们与环境同在。没有环境我们就没有了生存的基本条件。
课程拓展
2.人类应该怎样对待环境?
保护环境、治理已经污染的环境,这是我们人类饱尝生态环境失衡应该开始的第一行动。接下来我们应该改善我们自己的生存条件,创造理想的的社会环境。
当人类善待环境的时候,环境会给人类生存带来最佳的基本条件,因为环境和人类生活是紧密相连的。
善待环境,改善环境,创造环境将是我们生活中永恒的主题,更是我们全球范围内人类文化活动的基本内容。
课程拓展
环境艺术
用艺术的手段,对连同地貌、文脉和生态以及社会生活场景在内的以“人”为服务中心的规划、设计与创造。它是各类艺术的整合体。其中包括城市规划、建筑艺术、园林艺术、公共艺术、城市雕塑、壁画、室内空间艺术等等。
谢
谢
观
看
!4.
环境雕塑设计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通过讲授、分析、比较等欣赏活动,让学生理解环境雕塑与环境的关系、环境与人的关系,认识环境雕塑与架上雕塑的区别,从而多视角地理解美术作品的文化内涵。
2学情分析
1、使学生认识到环境雕塑与历史有关、与特定的时代有关,表现着一个时代的精神,更表明特定环境的特殊意义,从而看到艺术与人类生存环境的关系;通过对环境雕塑的设计活动,更加珍惜自然环境,珍视美术文化。
2、九年级学生对雕塑有一定的认识,对环境保护认识深刻,只是对设计作品有困难。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环境雕塑的基本特点。
途经:欣赏作品,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并引发学生对环境艺术发展的思考。
教学难点:环境雕塑与环境的关系,环境雕塑与架上雕塑的区别。
途经:通过多媒体演示比较作品区别。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环境雕塑设计
1新课导入
抛出讨论题的导八方法。
教师: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和生活空间,在这个空间中我们为了自己的生存、学习和发展进行着各种活动,而伴随着各种各样的活动的环境自然是少不了的,我想和大家讨论一个l问题:你对现在的生活环境满意吗
为什么 请说明理由并给予评价。
(l)学生讨论(分组),各抒己见地发言,表达出自己对生活环境的看法:
①对家中的环境满意,对楼周围的环境一般。
②对以前周边环境满意,因为以前是小草和大树,可两面起了许多高楼,这样的确住的人多,可人却总是觉得心中憋得慌,没有从前敞亮了。
③满意,我每天上下学都经过一个广场,这个广场从前不太有名,可现在多了一些雕塑,人们非常愿意盘这里,以前走到这里没有什么感觉,可现在就愿意多看两眼,我每天上学也经过这里,心情特别好,因为这儿的确和以前不大相同,我对生活环境很满意。
④我家住在青云林海小区,这里不仅有花园和绿地,还有一些小亭子,到家像到了花园。
⑤每次去人民广场看到许多的外地游客驻足观望、拍照留念,我心中真自豪,虽然人民广场离我生活的地方不是很近,可是它毕竟说明我们这个城市居住和生活环境很好。
(2)教师和学生一起举例并小结。
①说明人类在19世纪的进步和发展,即工业革命是以环境的毁灭做代价的,当20世纪的人们在恶劣的环境而前感到痛苦和无奈时,唤醒了不能单纯追求经济第一、物质第一,要保护环境的意识。
②艺术作为社会生活的精神源泉,无疑在环境营造方而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3)导入新课。
2讲授新课
(l)阅读课文内容欣赏图片。
(2)教师出示一件架上雕塑实物和一张环境雕塑图片摆放在一起,让学生分析、讨论它们的共同点和区别。
(3)师生共同提取二者的不同特点作为重点内容,加以重申,同时将内容板书或课件打出。
环境雕塑与环境互动,主要特点是与特定场合地点的(如绿色、生态因素)环境之间建立起亲密相融的关系,同时反映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表现出时代精神,这是环境雕塑的主要特征。
(4)按照放置地点讲明环境雕塑的分类,城市广场雕塑、园林雕塑、小区雕塑等。
(5)设计中首先要考虑的是放置地点、位置,而非雕塑作品的本身,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从内容到形式与环境相互和谐以及与环境中的人相呼应的作品。
(6)以一种作品为例说明环境雕塑作品的整体形态,大的轮廓与远观气势,雕塑的空间尺度、材质、色彩都是构成作品感染力的重要条件。
(7)让学生分析,思维可以反向:试想某某环境中的这件雕塑作品其中任何一种元素的改变会让作品不仅失去了感染力而美中不足,甚至对环境还会产生破坏作用。例如:轮廓或空间尺寸或材质或色彩等任何一项元素的改变。
3学生练习,做“思考与讨论”内容,同时开始策划如何为校园或社区提出雕塑方案。
(l)以小组为单位开始做“思考与讨论”题。
①有的小组以一张图片为题进行讨论。
②有的小组却是将图片汇总起来按照雕塑的放置地点来分类研讨。
(2)学爿评价与小结。
①学生评价自己身边的环境雕塑作品。
②有的学生还把环境拓展到了公共艺术,如有的学生举例到杭州游览看到西湖边叫《柱》的作品与湖边柳树、桃树和湖光山色很呼应、谐和,并还出示图片给全班看。
⑧学生和学生之间、老师和学生之间对要进行的学习活动给予评价。如文字方案,包括小区中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等,同时还要为提出的方案作出评价,如写实的还是写意的,是土题性的创作还是装饰小品,材质是什么,色彩如何,其整体气势与周边环境是否相适应。
本课例特点分析:
本课例设计有一个最突出的特点:紧紧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导入本课,又在联系现实生活中结束授课。
例如导入部分的“问题抛出——你对现在的生活环境满意吗 为什么 请给予分析或评价”。再例如结尾中的评价部分,是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来评价自己所见到的环境雕塑作品,以此说明环境雕塑和一般雕塑的不同。这样的设计充分体现出教学活动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课程理念,同时能使学生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及其价值所在。
资料库
环境雕塑:
环境雕塑是环境艺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作品的主题和形式在特定的环境中,给人以特有的审美感受,营造出相应的文化氛围和情调,影响着人们的情绪和心境。因此,环境雕塑不再有馆内雕塑孤独的尊严和人们拉开陌生的距离,而是完全融合在环境之中。同时它们还有以下特点:
1.由于是公共艺术范畴,因此,具有一种社会功能,也就是一种公共性的教育手段。
2.诉说历史、表明时代精神,同时改善生存环境,提升生活质量,甚至有的环境雕塑作品成为主要道路的标识,有的成为通往行政、文化、商业中心的指示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