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9-4.30 物质的燃烧和怎样让火熄灭 表格式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4.29-4.30 物质的燃烧和怎样让火熄灭 表格式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粤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7-05-17 06:01: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29-4.30
物质的燃烧和怎样让火熄灭
教案


29.物质的燃烧+30.怎样让火熄灭
总课时数
1

1课时

学目

1、科学知识目标:(1)知道物质的燃烧需要三个缺一不可的条件。(2)知道灭火的常用方法及其原理。2、能力培养目标:(1)进一步掌握用比较的方法对初步探究和认识物质的燃烧。(2)能够结合燃烧的条件,分析判断常用的灭火方法控制了哪些燃烧的条件。3、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燃烧现象,激发对物质特性的好奇探究之心。(2)掌握灭火的原理,能够正确应对生活中的火灾等突发事件,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
教材分析
重点难点设计方法
重点:知道物质的燃烧需要三个缺一不可的条件。难点:了解如何根据不同的着火情况正确选择合适的灭火器。设计:提问——观察——交流—实验—分析小结方法:观察法、交流法、实验法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学生做好课前准备,教师课前整顿纪律。二、教学导入出示任务驱动图,在户外烧烤是,可以用什么材料来生火呢?(板题:物质的燃烧)讲授新课活动一:物质的燃烧(一)可以燃烧的物质1、讲述:燃烧是一种常见的物质变化现象。从远古时代开始,人类已经掌握了钻木取火的方法。燃烧与人类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2、提问:在通常情况下,哪些常见的物质可以燃烧,哪些不可以燃烧呢?3、交流:学生代表一一叙述自己的想法。(二)谁更容易燃烧1、提问:许多物质可以燃烧,我们把这些可以燃烧的物质称为可燃物。在可燃物中,哪些物质更容易燃烧?2、实验:教师演示同时点燃木块和煤块,比较哪种物质先燃烧起来。3、交流:学生代表汇报意见,其他同学进行评价。4、任务:观察更多的可燃物,比较这些物质从加热到点燃所需时间的差异。5、总结:通过比较点燃不同物质所需的时长和温度不同。(三)蜡烛能够燃烧多久1、提问:除了温度外,燃烧还会受到哪些因素影响呢?2、活动:用两个大小的烧杯同时分别罩住正在燃烧的蜡烛。观察蜡烛燃烧情况,记录两支蜡烛的时间。3、实验:小组实验探究,完成实验记录表格。4、交流:分析实验数据,谈谈你的看法。5、提问:如果换一个更大的烧杯,蜡烛燃烧的时间是否更长?6、任务:用不同大小的烧杯继续做实验,记录蜡烛在不同大小的烧杯里的燃烧时间。根据数据绘制图表,分析蜡烛燃烧的时间有什么规律。7、小组进行实验,并交流想法。8、总结:物质燃烧的条件。活动二:怎样让火熄灭(一)火焰熄灭了1、活动:尝试用灯冒盖灭酒精灯,并分析这种方法是利用了什么原理让火熄灭的?2、交流:学生代表汇报意见,其他同学进行评价。3、总结:灭火的关键就是要控制燃烧的条件。如清楚可燃物、隔绝空气,或使温度降低,就能达到灭火。观察记录熄灭火焰的方法控制燃烧的条件用水浇灭火焰降低温度及隔绝空气4、提问:分析生活中常用的灭火方法,判断人们是通过控制燃烧的哪些条件使火焰熄灭的?5、学生交流汇报。(二)用二氧化碳灭火1、讲述: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2、任务:在烧杯中点燃高低不同的两支蜡烛。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沿着烧杯壁倒入杯中,观察哪支蜡烛熄灭。3、讨论:倒入烧杯中的二氧化碳是上升了还是下降了?4、分析:由于同体积的二氧化碳比空气重,所以二氧化碳能够像水一样流入烧杯底部,将燃烧的物体与空气隔绝。因此,二氧化碳可以用来灭火。5、师生讨论总结。四、学生练习灭火器的种类有哪些。五、教学评价你这节课学习到了什么?你的感受?六、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知道物质燃烧的必须条件和掌握灭火的方法。七、拓展延伸如何正确选择灭火器。
布置作业
如何正确选择灭火器
板书设计
物质的燃烧怎样让火熄灭
教学后记
(一)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主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主要起到了引导作用,大部分活动都是由学生完成,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观察体验、合作交流的过程。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相互交流,相互取长补短,达成共识。因此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对于相关的知识掌握的比较牢固。(二)通过实验的方式突破重点与难点。我设置了一组学生探究实验——燃烧的条件,一个演示实验——蜡烛燃烧,一个学生演示实验——灭火演习。让学生在实验中去体验、去感受,使学生能通过身边常见的物质,简单的化学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降低了难度,使学生较轻松的得出燃烧的条件,并分析出灭火的方法。教师的演示实验,使学生对燃烧的条件有更准确、深刻的认识。灭火的实战演习更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