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锦泽技工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锦泽技工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1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7-05-16 10:03: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山东深泉高级技工学校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高一地理试题
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___
班级
第Ⅰ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60分,每题2分)
每题都有ABCD四个备选答案,只许从中选取一个最佳答案。
图为“我国1970~2010年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统计图”。回答1~2题。
1、关于1970~2000年间人口变化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出生率基本保持不变,死亡率不断下降,自然增长率也不断下降
B.人口增长模式完成了高高低特征向三低特征的过渡和转变
C.1975~1985年期间,我国人口数量先增后降
D.1985~2000年人口变化显示了我国在控制人口增长方面取得了较大成就
2、根据2000年~2010年间人口变化特点,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出现了负增长
B.仍面临着人口增长速度过快带来的问题
C.应建立科学合理的养老制度和社会福利制度
D.我国人口数量的变化主要与我国的“民工流”有关
3、下图为某国不同时期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统计图。甲时期,该国人口增长的基本特征是
A.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B.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C.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D.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下图示意我国部分省(区、市)某年人口出生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统计。据此完成下列4-6题
4、图示省(区、市)中,人口死亡率最高与最低的分别是
A.
上海、宁夏
B.
北京、宁夏
C.
北京、江苏
D.
江苏、西藏
5、上海人口出生率比北京高,人口自然增长率却比北京低,其原因可能是
A.
上海人口老龄化严重,死亡率高
B.
北京医疗卫生条件好,死亡率低
C.
上海外来迁移人口以老年人为主
D.
北京人口净迁移以青壮年劳动力为主
6、图示统计资料显示,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已基本进入
A.
原始型
B.
传统型
C.
过渡型
D.
三低型
右图为印度半岛某城市示意图。读图,完成7~9题。
7、图中甲、乙、丙三地依次对应的城市功能区是
A.工业区、工业区、高级住宅区
B.低级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
C.绿化区、商业区、高级住宅区
D.高级住宅区、商业区、仓储批发区
8、下列企业最适宜在丁处布局的是
A.制糖厂
B.自来水厂
C.化肥厂
D.服装厂
9、图中戊地拟建大型疗养中心,其不利的条件是
A.离城市远
B.山区多灾害
C.近湖泊,湿度大
D.交通不便
下表为我国某地区城市发展情况统计表。读表,回答10~11
题。
项目
1999年
2009年

城市数目/个
3
7

工业总产值/万元
36
200
1
765
000

城市人口/万
56
340

城市人口比重/%
30.4
48.6
10、数据显示的现象中不能作为城市化发展标志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11、近年来,该地区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A.乡村基础设施的完善
B.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
C.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D.城市中心区的萎缩
12、右图是我国某省级行政区略图。该省级行政区的城市发展特征是
A.城市化水平高
B.城市南多北少
C.处于逆城市化阶段
D.城市沿河分布明显
中国“宜居城市”排行榜中,过半入选城市为地理位置优越、空气清新、风景优美的海滨城市,如厦门、大连等。宜居城市应该是
①能与历史遗迹和大自然保持良好的关系 
②规模都很大,重工业发达,高楼密集 
③景观优美宜人、文化丰富厚重、城市交通便捷 
④填平城市中的湖泊,以增强城市环境的舒适度和自净力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4、下图为某特大城市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变化图。白天人口主要指工作人口,夜间人口主要指居住人口。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的变化直接反映
A.中心商务区地价高于工业区
B.中心商务区工业用地减少
C.住宅区与中心商务区分离
D.工业区与中心商务区分离
15、下列人口移动与其主要影响因素对应正确的是
A.山东人历史时期“闯关东”——政策原因
B.解放初期“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经济原因
C.利比亚人们大量外迁——宗教原因
D.美国老年退休人口迁往南部的“阳光地带”——环境因素
随着农业科技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北方城郊温室大棚面积迅速扩大,西红柿、黄瓜等反季节蔬菜成为市民冬季餐桌上的家常菜。据此完成16~17题。
16、促使我国北方城郊温室大棚发展的主要社会经济因素是
A.劳动力    B.水源    C.国家政策    D.市场
17、温室大棚内能够种植反季节蔬菜,其主要原因是改善了
A.热量条件 
B.土壤条件 
C.水分条件 
D.光照条件
近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农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桑(蔗)基鱼塘”已经变成“杂基鱼塘”,基面改种草或蔬菜、花卉、水果,大量的农田变成了果园、花卉基地、无公害蔬菜基地、特种禽畜渔业养殖场。据此回答18~19题。
18、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基塘生产属于
A.混合农业
B.乳畜业
C.水果园艺业
D.商品谷物农业
19、珠江三角洲地区传统的“桑(蔗)基鱼塘”变成了“杂基鱼塘”,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A.农业技术的改进
B.劳动力的转移
C.市场需求的变化
D.国家政策的改变
20、右图为三个地区农业基本情况比较表,有关三个地区农业地域类型判断正确的是
A.①地区为乳畜业
B.②地区为商品谷物农业
C.③地区为大牧场放牧业
D.三地均为传统农业
读某地土地利用图(左)和农业产值构成图(右),完21-22题。
21、该区域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大牧场畜牧业
B.种植园农业
C.混合农业
D.现代旱作谷物农业
22、这种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是
A.劳动力投入多,科技含量低
B.专业化程度高,商品率高
C.生产规模小,机械化程度低
D.生产灵活性差,市场适应性弱
读某城市示意图(甲处是老自来水厂),回答23~24题。
23、相对于老城区,老自来水厂布局是合理的,推测该城市老城区大致位于
A.铁路以东   B.铁路以西
C.河流以南
D.河流以北
24、相对于老城区,下列区位最不合理的是
A.铁路
B.钢铁厂
C.造纸厂
D.污水处理厂
“黑灯工厂”就是工厂可以关着灯,照样在生产。从原材料进去,中间的制造过程,检测、包装,最后成品用大量机器人替代人工操作,将智能化技术、信息化技术和自动化技术应用于生产线。据此完成25~26题。
25、“黑灯工厂”最适宜用于
A.资源密集指向型工业
B.技术密集指向型工业
C.廉价劳力指向型工业
D.接近市场指向型工业
26、“黑灯工厂”的最先适合在下列哪个国家推广普及
A.德国
B.中国
C.马来西亚
D.巴西
27、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土地利用时间分布图。该区域农业发展的优势区位是
A.土壤肥沃  
 B.人均耕地面积大
C.商品率高
D.水热条件优越
28、下列地区与所列特色农业相匹配的是
A.北疆地区——苹果园、奶业、茶叶
B.海南岛——反季节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
C.渭河平原——棉花、制糖、番茄、葡萄酒业
D.云贵地区——烤烟、花卉、苹果园
读三个地区农业基本情况比较表,完成29~30题。
地区
种植业比重
畜牧业比重
商品率
投入劳动力数量

86%
14%
20%


45%
55%
90%


8%
92%
89%

29、①②③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依次为
A.稻作农业、混合农业、大牧场畜牧业
B.现代旱作谷物农业、混合农业、种植园农业
C.现代旱作谷物农业、混合农业、大牧场畜牧业
D.种植园农业、混合农业、现代旱作谷物农业
30、下列关于②农业地域类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主要分布在发展中国家
B.受市场波动影响小
C.机械化水平高
D.形成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
第Ⅱ卷
二、综合题(共40分)
31、读某城市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6分)
(1)若图中工业区布局合理,则该市主导风向是________。(2分)
(2)除考虑风向外,从图中分析该市工业布局的合理性有哪些?(6分)
(3)F、G所示两地中,表示商业中心的是________地。(2分)
(4)A、B、C、D四地中,最适宜建高级住宅区的是______地,原因是什么?(6分)
32、某市中学地理兴趣小组为研究本市社会经济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关系,通过搜集并查阅相关材料,分别绘制了市区1960年、1990年、2015年的平面示意图。试比较三幅图回答问题。(14分)
(1)1990年前后该城市容易出现哪些问题?(4分)
(2)该市从1990—2015年城市的变化有哪些?(6分)
(3)市中心区工业向郊区迁移的原因是什么?(4分)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0分)
“冰糖心苹果”具有味甜汁多,含糖量高的特点,是新疆的优势水果之一,其生长期在4—10月份,采摘上市时间较晚,严格控制在每年的10月25日霜冻期以后采摘上市。下图中A
地是著名的“冰糖心苹果”产地。
(1)新疆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是____________。(2
分)
(2)图示地区过度发展苹果种植业可能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2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气候条件对A地苹果生产的有利影响。(6分)
《高一地理》试卷答案(A卷)


学年第
学期)
一、单项选择题(共60分,每题2分)
DCBAA
DDCDB
CDCCD
DAACC
CBBBB
ADBAA
二、综合题(共40分)
31、(16分)(1)偏南风 (2)靠近铁路和河流,运输便利;靠近河流,用水方便;河流下游,减少污染;和居住区之间有河流作为隔离带。
(3)G (4)A 盛行风向的上风向,靠近河流上游和风景区。
32、(14分)(1)环境质量下降;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就业困难;社会治安较差等。(答出2点即可)
(2)人口、工业区向郊区迁移;城区周围新建绿化带;郊区建卫星城和高速公路。
(3)市中心区土地价格升高,郊区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土地价格较低;
城市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
33、(10分)(1)水源(2分)
(2)主要环境问题:土地荒漠化(或盐碱化、土地退化)(2分)
(3)①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晴天多,光照时间长(2分);②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积累(2分);③苹果生长期平均气温高,有利于苹果的生长发育和结果(2分);④采摘时间晚,苹果生长周期长(2分);⑤冬季寒冷,病虫害少(2分)。(答对3点,得6分)
满分:100分
时间:60分钟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