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重点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盐城市重点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2.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5-16 12:49: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7.5
盐城市重点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
高一年级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一、基础知识(18分, 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


A.
鬈曲(juǎn)
巡徼(jiào)
纾祸(shū)
残羹冷炙
(zhì)
B.
觇视(chān)
列观(guān)
乌骓(zhuī)
夜缒而出(zhuì)
C.
趿拉(tā)
羁縻(jī)
飨士卒(xiǎng)
目眦尽裂(cī)
D.
矫诏
(jiǎo)
谥号
(shì)
孱头(càn)
犬豕鸡豚(shǐ)
2.
在下列句子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
为准备这份提案,两位人大代表走遍了整个地区,________各行各业人士的意见。
(2)
人民币被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确定为国际储备货币,分析人士认为储备货币地位若要能________,需要培育世界级的中国国债市场,以吸引海外投资者。
(3)
人类对大自然的每一份破坏,都遭到了相应的报复,“环境”污染的威胁不亚于第三次世界大战,这绝不可________。
A.
征询
名不虚传
视同儿戏
B.
垂询
名不虚传
等闲视之
C.
征询
名副其实
等闲视之
D.
垂询
名副其实
视同儿戏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项是


A.
时下,我国中小学生学习任务繁重,学习时间偏长,许多学生缺乏的是睡眠的严重不足,这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B.
金秋季节,小王决心说服第一次来北京的爸爸和妈妈一起去长城游览,以了结他多年来的心愿。
C.
各个国家在高科技上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能否在高科技上胜人一筹,关键在于能否重用人才。
D.
制定《反分裂国家法》合乎民意,顺乎民心,体现了包括2300万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反对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
,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普通心理学和文艺心理学关系最为密切,
。而文艺心理学更多采用体验和内省的方法。
①同时,它们又是两门学科,有不同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
②后者比前者更为复杂和微妙,它有自己鲜明的特征和独特的内容。
③它在文艺心理学研究中占有特殊地位,文艺心理学的研究离不开普通心理学。
④从研究方法看,普遍心理学的研究更多采用实验方法,力求定量定性。
⑤普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普遍的心理,文艺心理学研究对象是人类的特殊心理——审美心理。
A.③①⑤②④
B.③⑤④②①
C.⑤③④①②
D.⑤①②③④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
①不如因善遇之
②素善留侯张良
B.①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②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C.①既来之,则安之
②安能屈豪杰之流
D.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②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6.下列各项中对《红楼梦》中相关情节叙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A.黛玉在行酒令时竟引用了《牡丹亭》《西厢记》中的话,被宝钗“训斥”了一番。
B.金钏儿投井自杀后,有一天一大早,宝玉穿着素服偷偷到城郊水仙庵焚香祭奠她。
C.因秋夜漫长,黛玉心有感触,拟《春江花月夜》而作了一首诗,名曰《秋窗风雨夕》。
D.香菱在园子里住下以后,李纨自愿给她当老师教其写诗。
二、文言文阅读(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郑当时者,字庄,陈人也。以任侠自喜,脱张羽于厄,声闻梁、楚之间。孝景时,为太子舍人。每五日洗沐①,常置驿马长安诸郊,存诸故人,请谢宾客,夜以继日,至其明旦,常恐不遍。庄好黄、老之言,其慕长者如恐不见。年少官薄,然其游知交皆其大父行,天下有名之士也。武帝立,稍迁为鲁中尉、济南太守、江都相,至九卿为右内史。以武安侯、魏其时议,谪秩为詹事,迁为大农令。庄为太史,诫门下:“客至,无贵贱无留门者。”执宾主之礼,以其贵下人。庄廉,又不治其产业,仰奉赐以给诸公。然其馈遗人,不过算器食。每朝,候上之间,说未尝不言天下之长者。其推毂士及官属丞史,诚有味其言之也,常引以为贤于己。与官属言,未尝名吏,若恐伤之。闻人之善言,进之上,惟恐后。山东士诸公以此翕然②称郑庄。然郑庄在朝,常趋和承意,不敢甚引当否。及晚节,汉征匈奴,招四夷,天下费多,财用益匮。庄任人宾客为大农僦③人,多逋负。司马安为淮阳太守,发其事。庄以此陷罪,赎为庶人。顷之,守长史。上以为老,以庄为汝南太守。数岁,以官卒。郑庄始列为九卿,中废,家贫,宾客益落。及居郡,卒后家无余赀财。庄兄弟子孙以庄故,至二千石六七人焉。
太史公曰:夫以郑之贤,有势则宾客十倍,无势则否,况众人乎!下邽翟公有言,始翟公为廷尉,宾客阗门;及废,门外可设雀罗。翟公复为廷尉,宾客欲往,翟公乃大署其门曰:“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郑亦云,悲夫!
(节选自《史记·汲郑列传》)
[注]①洗沐,假期,犹今星期日。②翕然,形容言论、行为一致。③僦,运送。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存诸故人,请谢宾客
存:问候
B.天下费多,财用益匮
匮:缺乏
C.卒后家无余赀财
赀:同“柴”柴草
D.始翟公为廷尉,宾客阗门
阗:充满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①司马安为淮阳太守,发其事
②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
B.①以武安侯、魏其时议
②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C.①常引以为贤于己
②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D.①翟公乃大署其门曰
②良乃入,具告沛公
9.联系全文看,下列对文末司马迁一段话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史学家的眼光评价郑庄、翟公“有势”和“无势”时的不同境遇,视角新颖。
B.司马迁的观点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危难之中见真情”,至今仍具有借鉴意义。
C.启示后人在交友时要慎重,要以情待人,不可以富贵贫贱为原则,发人深思。
D.运用对比手法,如翟公与郑庄对比,贫富、贵贱对比,将观点阐述得鲜明深刻。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1)庄廉,又不治其产业,仰奉赐以给诸公。(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夫以郑之贤,有势则宾客十倍,无势则否,况众人乎!
(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诗歌鉴赏(10分)
1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初授官题高冠草堂
岑参
三十始一命,宦情多欲阑。
自怜无旧业,不敢耻微官。
涧水吞樵路,山花醉药栏。
只缘五斗米,辜负一渔竿。
注:高冠:山谷名,岑参做官前在终南山的隐居地。
(1)岑参是我们熟悉的_______朝边塞诗人,本首诗中,能显示隐居生活的词语有______。(2分)
(2)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简要分析。(4分)
(3)尾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4分)
四、名句默写(8分)
1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非常之谋难于猝发。(《五人墓碑记》)
(2)亦以明死生之大,
。(《五人墓碑记》)
(3)
,独畏廉将军哉?(《廉颇蔺相如列传》)
(4)既来之,
。(《季氏将伐颛臾》)
(5)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
。(《季氏将伐颛臾》)
(6)
,申之以孝悌之义。(《寡人之于国也》)
(7)独学而无友,
。(《礼记》)
(8)靡不有初,
。(《诗经》)
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3-16题。
影子
冉令香
⑴转弯,走上通向村里的水泥路,猛然被自己的影子吓了一跳——那么细那么长,在路上延伸出去十几米,两条腿像竹竿一样捣腾着往前挪。
⑵夕阳萎缩成亮亮的一团,蹲在山巅,转眼间被慢慢吞下去了。那些瑰丽的红晕渐渐在西天暗下去,我细长如竿的影子消失在暗影里。
⑶热乎乎的孝服抱在怀里,里面包着几块土坷垃,那是来自婆婆新居的土坷垃。婆婆肯定地下有知:她的儿子为她看过新居,那里宽敞舒适;她的儿女们围着她的新居转了三圈,捡了土坷垃包在孝服里抱回家,要撒在菜地里或树根旁。
⑷我把土坷垃虔诚地倒在高大的香椿树下,习惯地屋里屋外找寻那个佝偻瘦小的身影,却再也找不到她的影子。
⑸静沉沉的夜,无月。影子不分你我,汇聚成一个无边的黑洞。我知道,婆婆正在另一个世界与她念念不忘的人团聚,那里此刻一派温馨祥和。
⑹婆婆的一生就是一个影子,尾随在公公身后的影子。
⑺“哪里去了?半天不见人影儿”,她又手搭凉棚站在家门口瞭望。她早已习惯了瞭望,站在夕阳下默默瞭望。她被夕阳放大的身影,像墙垣一样严实地遮满门口。那条尘土飞扬的水泥路,说不定何时就有一辆电动车急速而来,冲到家门口。
⑻买菜的公公终于回来了。不等车子停稳,婆婆颠着小脚一路小碎步跟过去接菜篮,一边拍打公公后背上的尘土。“回来这么晚,天都黑了。”递水,盛饭,拿筷子,抹桌子,收拾不停。公公稳坐在老椅子上,坦然享受着婆婆的忙碌和唠叨。
⑼忙中偷闲,有时我会看着婆婆晃来晃去的影子发呆。她佝偻着瘦小的身子,颠着尖脚,一会儿收拾剩饭剩菜搅拌鸡食,一会儿又打扫枯枝落叶翻晒烧水。更多时候,她佝偻着脊背坐在暖阳下洗刷、择菜、缝补。一把蒜苗,一捆芹菜,一堆菠菜,经她一根根捋顺,码放整齐,大半天的时间也就溜得无影无踪。一根线绳,一块破毛巾,她都能找到最后的用途。从早到晚,忙忙叨叨,偶尔停歇,定然是想起了什么,便自言自语:“这半天,老头儿哪里去了?”随后,屋里屋外地找,一趟趟到大门口找。
⑽五年前的夏天,公公仓促地走了。八十二岁的婆婆因小脑萎缩已神志不清,对于突然失去的追随目标,潜意识中却有更强烈的依赖和牵挂。她会突然拉住你的衣襟一遍遍地问:“你是谁?我怎么不认识你?你知道老头儿在哪里吗?他怎么还不回来?”
⑾遗忘零零散散切割着她的记忆,苍老慢慢折弯了她的脊骨。她孱弱的影子与墙壁粘连,与藤椅吻合,与床板固守在一起,最后与泥土融为一体。
⑿她走了,我才发现,她是全家人追随的影子,更是儿女们追随的影子。她走了,我突然发现,自己回家的路搁浅了,那个家成了遥不可及的象征。
⒀当春节踏着烟花绽放的绚烂翩然而至的时候,我才意识到,自己成了有家难回的人。我漫无目的地走在空荡荡的街上,一排排大红灯笼渲染着年的火热,我的心却与街道一样,越发空旷。一声声炮竹爆裂,送走了昔日的车水马龙。平日里拥挤不堪的公交车,而今却空空荡荡,轻轻松松,悠哉来往。家家户户都忙年了,唯有大街与我在孤独中守望着时光最后的更迭。
⒁二十余年了,总是在除夕前一天载着大包小包回到家,跟着那个瘦小的身影忙来忙去,穿梭于堂屋和灶房之间,煎炸烹炒,一身烟尘,两手油腥。不记得多少个周末,匆匆忙忙回到那座百年老屋,心不在焉地听她絮絮叨叨,追随着她的一双小脚忙里忙外,收拾一桌饭菜。可如今,我却没有了追随的目标,那个必须回归的家成了心底的荒原。
⒂她走的那天,我给她穿鞋。她的双脚那么小,轻飘飘的。那双精致的绣花鞋,轻轻一套就穿在脚上。我知道,这是她一生中最漂亮的一双鞋。这一双坚韧的小脚驮着那个忙忙碌碌的身影一辈子,走过千山万水之遥,却从没迈出自己的家门。
(选自《散文百家》2014年12期,有删改)
13.文章的开头两段从自己影子写起,这样安排的作用是什么?(4分)
14.请赏析第⒀段中的画线语句。(6分)
15.在“我”的心中,“婆婆”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分析。(4分)
16.请分析最后一段画线句的深刻意蕴。(6分)
六、现代文阅读(二)(18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7—19题。
国产电影“喜剧的忧伤”
①国庆长假,带着孩子走进影院看了两部“口碑好”的电影,一部是徐峥自导自演的《港囧》,一部是开心麻花出品的《夏洛特烦恼》。原以为走进影院便会倒头就睡的孩子,竟边看边哈哈大笑,很是过瘾。
②回来再看微信朋友圈里,对这两部电影各种刷屏点赞,从《港囧》里的经典老歌盘点,到《夏洛特烦恼》里的笑料段子回顾,有不少媒体人更感慨“值得看第二遍”。
③在我看来,这两部喜剧电影殊途同归,一个延续了徐峥“泰囧式”的搞笑风格,将人到中年的各种“囧”事很用心地攒到一起,一个则将开心麻花式的幽默段子,发挥到极致,凑了个东北风味的经典大乱炖,电影最后,都回归到了一个主题:珍惜眼前人,过好当下的生活。
④这也让我想起了去年发生在北京人艺的一件不太愉快的“囧事”。当时一群“90后”学生走进人艺看最经典的话剧《雷雨》,让人没想到的是,当演员全情表演时,台下的青年学子们竟“笑声不断”,后来有记者采访,笑场的原因是“演员表演太滑稽”。
⑤目前,我们的观影人群多为“90后”“00后”,这些看着《泰囧》《小时代》成长的孩子,对他们从小便接受、耳濡目染的流行文化相当熟悉,甚至是追逐热捧,而对如《雷雨》这样的经典文化却难以亲近,这也反映了当下我们的文化生态有所缺失,那就是少了对经典的敬畏和传承。
⑥今年两会上,习主席点赞的由路遥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平凡的世界》,重新掀起了一股“路遥热”。这部创作于80年代的文学经典,在今天读来,之所以依然有很强的生命力和感染力,正是因为它透过少安少平兄弟俩的奋斗历程,透过润叶晓霞姐妹俩的善良人格,颂扬了人类永恒的主题——人性的真善美,这部作品传递的价值观也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经典在今天读来,依然能让我们内心感动,不是因为它的滑稽搞笑,更不是因为它的华丽场景,而是人性之光。那些让人一笑而过的作品,注定在文化的长河中站不住脚。
⑦在写这段文字的时候,微信圈里的媒体人正报喜,《夏洛特烦恼》逆袭《港囧》,成为国庆档里的票房“黑马”,并列举了剧中多处“让人忽略的搞笑细节”,如果一部电影,最终给人留下的只有搞笑的段子,我们是该开心还是悲哀呢?
⑧我们的电影,固然需要像《港囧》《夏洛特烦恼》这样能娱乐大众的搞笑电影,就好比我们做网站新闻,明星娱乐新闻总能吸引眼球,但能体现一个网站的品味和格调的,更是那些有情怀、有内涵、有底蕴的作品。
⑨北京人艺话剧
《喜剧的忧伤》,2012年上演时曾一票难求,剧本改编自日本著名编剧三谷幸喜的《笑的大学》,留给人们的不只是好笑。但愿我们的国产喜剧电影,让人笑过之后,更多一些感悟,更多一些感动,更多一些思考的余味。
⑩我们的国产电影今后向何处去?我以为,既需要流行,更呼唤经典。
17.文章第④段提及发生在北京人艺的一件不太愉快的“囧事”,有何作用?(6分)
18.请简要概述文章第⑥段的论述层次。(6分)
19.请结合文章,理解最后一段中“我以为,既需要流行,更呼唤经典”一句话的含意。(6分)
七、作文(70分)
20.
请以“有这样一份感动”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要求:感情真挚,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7.5
盐城市重点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
高一年级期中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18分, 每小题3分)
1、D
(A.
鬈曲(quán)
B列观(guàn)
C目眦尽裂(zì))
2、
C
[垂询:敬辞,表示别人(多是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询问;征询:征求意见。名不虚传:传出的名声与实际相符合,不是空有虚名;名副其实:名声或称号与实际一致、相符合。视同儿戏:把事情看成小孩子做游戏,比喻极不严肃,极不认真;等闲视之:看成平常的事,不重视]
3、C
(A.
“缺乏的是睡眠的严重不足”杂糅,应为“严重缺乏的是睡眠”。B.
“说服……爸爸和妈妈一起去”有歧义。D.
“体现了”后缺宾语)
4.A(做此类试题,要注意从“语意连贯”入手,抓住下下句之间“交接”部分形成的勾连。③句中的代词指的是“普通心理学”,所以应为首句。②句中的“后者”“前者”指的是⑤句中提到的内容,所以②紧跟⑤。④的内容与结尾构成转折关系。然后再用排除法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5、D(“见”均为“被”之意)
6、D(李纨应为黛玉)
二、文言文阅读(16分)
7.C
赀:同“资”钱财
8.D
均为副词,“于是”。(
A.①代词,指“庄任人宾客为大农僦人,多逋负”;②副词,表婉商,“还是”。B.①介词,表原因,“由于”;②连词,表目的,“来”。C.①介词,“比”;②介词,“在”。)
9.
D
“翟公与郑庄”不是对比
10.(1)郑庄为人廉洁,又不置办自己的财产,依靠俸禄和赏赐来供给那些人。(评分点:每句1分,共3分)
(2)凭郑庄的贤良,有权势时宾客多得以十为倍数计算,没有权势时情况就相反,况且是一般人呢!(评分点:每句1分,共4分)
参考译文
郑当时,字庄,陈县人。以仗义行侠为自豪,他把梁孝王的大将张羽从危难中解救出来,名声在梁、楚一带传扬。孝景帝时做了太子舍人。每逢五天一次的休假日,他常常在长安郊外各交通要道备置马匹,问候那些老朋友,邀请拜谢宾朋,夜以继日,通宵达旦,还常常担心有所疏漏。郑庄喜好黄帝、老子的学说,他仰羡慕年长有德行的人,惟恐见不到人家。郑庄年轻时官位卑微,但是他的交游的知己好友,都是祖父一辈的人,是全国有名的人士。汉汉武帝刘彻即位,郑庄逐渐升任为鲁国中尉、济南郡大守、江都国相,一直到九卿中的右内史。由于在武安侯田蚡、魏其侯窦婴时的廷议中出言不当,降为詹事,后又升为大农令。郑庄任太史时,告诫下属说:“只要客人来,不论贵贱都不要让人在门外等候。”他执行主人敬待客人的礼节,凭自己尊贵的身份谦恭地对待客人。郑庄为人廉洁,又不置办自己的财产,依靠俸禄和赏赐来供给那些年长的友人。可是他馈赠给他人的礼物,不过是竹器盛着的食物。每次上朝,遇到有向皇上进言的机会,他说的都是称赞天下年高望重的人。他推荐士人和属下的丞史,称道起他们来确实津津有味,经常称赞他们比自己贤能。跟长官部属讲话,从不直呼他们的名字,好像生怕伤害了他们。听到别人的高见,就向皇上说,惟恐迟误了。崤山以东的士人和一些年长的人都异口同声地称赞郑庄。郑庄被派去视察黄河决口,自己请求给五天时间整理行装。皇上说:“我听说‘郑庄出行,一千里也不带粮食’,现在请求整理行装是为什么呢 ”然而郑庄在朝廷上,经常附合逢迎皇上的意旨,不敢明确表示对错。到了晚年,汉朝征讨匈奴,招抚四方外族,全国耗费甚多,财力物力日渐匮乏。郑庄保举的人及其宾客,有替大农令承办运输的,亏欠款项很多。司马安任淮阳太守,揭发了这件事。郑庄因此构成罪责,出钱赎罪后降为平民百姓。不久,在丞相府暂时担任长史。皇上认为他年老,让他担任汝南太守。几年后,在官任上去世。郑庄当初位列九卿,中途被罢官,家道贫穷,宾客越发零落。到做了郡守,死后家里没有剩余的财物。郑庄的兄弟子孙因为郑庄的缘故,官至二千石的有六、七人。
太史公说:凭郑庄的贤良,有权势时宾客多得以十为倍数计算,没有权势时情况就相反,况且是一般人呢!下邽县翟公有这样的话,当初翟公担任廷尉时,宾客盈门;到免官时,门外冷清得可以张罗捕雀。翟公又任廷尉,宾客想再去,翟公就在门上写上大字幅说:“一个死了一个活着,才知交情的深浅。一个贫穷一个富裕,才知结交的实态。一个尊贵一个卑贱,交情才会显现。”郑庄也是这样啊,真是悲哀啊!
三、诗歌鉴赏(10分)
11.(1)唐(1分);“樵路”“药栏”“渔竿”(3个词语任答对一个即可得1分,多答不扣分,)象征着隐居的生活。
(2)吞、醉(2分)。吞,表现谷水淹没山间小路、恣肆无拘的情态;醉,写出山花装点栏杆、旁若无人怒放的情态。两个字表现了高冠谷秀丽清幽的自然环境,表现了作者对原来隐逸生活的留恋之情。(2分)
(3)用典、借代(2分,答出1点即可),表现诗人为微官薄禄不得不割舍闲适自得的隐逸生活的矛盾心情。(2分)
四、名句默写(8分)
(1)大阉亦逡巡畏义
(2)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3)相如虽驽
(4)则安之
(5)而在萧墙之内也
(6)谨庠序之教
(7)则孤陋而寡闻
(8)鲜克有终。
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
13.(4分)结构上:照应文题(1分);引出婆婆的影子及下文对婆婆的描写(1分)。内容上:渲染悲伤的气氛(1分),为下文写自己对婆婆去世的伤心和对她的怀念奠定感情基调(1分)。
14.(6分)衬托(2分)。用过年时大街小巷的空旷来衬托“我”心里的失落,用过年时的喜庆和热闹反衬出“我”因婆婆去世而感受到的孤独(适当解释2分)。表现“我”在家家团圆的辞旧迎新之际对婆婆的思念(2分)。
(如果写视听结合等,酌情给分)
15.(4分)婆婆勤劳能干,一生为家庭忙碌;节俭持家,能给不起眼的小物件找到最后的用途;与公公相濡以沫,对他有着强烈的依赖和牵挂;她是家人追随的中心,是家庭的核心和灵魂。
(每点2分,答到2点即可得满分,意思对即可)
16.(6分)婆婆的一生是忙碌、坚韧的一生表现出婆婆心随家人走遍万水千山,对家人的深切牵挂;对婆婆一生奉献给家人却从未走出家门的感慨;对婆婆守护着家的平凡而伟大的一生的感激和赞美。(每点2分,答到3点即可得满分,意思对即可)
六、现代文阅读(二)(18分)
17.引出下文对年轻人难以亲近经典文化、当今文化生态缺乏对经典的敬畏和传承的论述;(3分)事例经典、鲜活,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和说服力。(3分)
18.首先指出电视剧《平凡的世界》再次掀起“路遥热”;(2分)
接着分析文学经典《平凡的世界》生命力与感染力强的原因在于其讴歌了人性的真善美;(2分)
最后指出缺乏人性之光的文化作品不能长存。(2分)
19.①目前观影群体大多是年轻人,电影想要赢得市场,就要适应年轻人的需求,具有流行文化的元素。(3分)②国产电影更应有情怀、有内涵、有底蕴,弘扬人性之光,带给观众更多的感悟、感动和思考。(3分)
七、作文(70分)
20.
请以“有这样一份感动”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要求:感情真挚,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作文批改要求:作文切入分:54分。
均分:53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