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 大气压强 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情
感态度与价值观)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大气压是客观存在的.了解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
2. 知道托里拆利实验的原理、过程和结论;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一些实验现象感知大气压强的客观存在;
2.通过一些实验感知大气压强的值很大;
3.通过实验探究,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对大气压应用的了解,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3.通过对大气压强的认识,使学生领略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妙。
教材分析
重点
1.大气压强的存在和大气压的测定;
难点
2.大气压知识的综合运用。
教 学
方 法
提问法、分析法、讲解法、实验法等。
教 具
演示用:玻璃杯、硬纸片、水、注射器、钩码、皮碗、弹簧测力计。
教学过程
导入
1. 实验演示
①将硬纸片平放在平口玻璃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过来。放手后,会看到什么现象?
②将玻璃杯装满水,仍用硬纸片盖住玻璃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过来。放手后,会看到什么现象?
③将两个皮碗用力挤压在一起,要拉开它们还容易吗?
提出问题:为什么硬纸片第一次掉下来而第二次不会掉下来呢?为什么皮碗不容易被拉开?
(学生讨论、回答:①硬纸片受到一个向上的力;②空气对皮碗有压力;)
2.提出问题:我们生活在地球周围的大气层中,气体也像液体一样没有一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同时也受到重力的作用.同学们猜想一下大气是否也像液体一样在它内部存在压强呢?
学生讨论并猜想
3.师生共同得出结论: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引入大气压强
4.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
学生分析,教师总结
[多媒体展示]由于空气也受重力的作用,而且能流动,因而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新
授
1.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
(1)介绍马德堡半球实验的相关知识
强调该实验是历史上第一个验证了大气压存在并粗劣计算除了大气压值。
(2)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能说明大气压的存在呢?
(学生思考,可能的回答:①塑料挂钩被大气压压在墙上;②用吸管吸汽水;③墨水被吸到钢笔里…)
展示书中图14.3-1,并回答各图下面的问题。
2.大气压强的测定
(1)想想做做
学生自学并简述测量原理。
(2)托里拆利实验
教师演示作铺垫,学生观察思考。
①先用玻璃杯装满水倒插入水槽中,再慢慢往上提(杯口不离开水面,下同),观察杯中水是否充满?接着换细长试管,重复上述过程。
②学生讨论: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为什么水总是充满的?怎样做才能使水不充满呢?
(经过讨论之后,使学生认识到:水充满的原因是由于大气压大于管中的水压,只有管内水压等于外界大气压时,把管子再加长的话,管内水面就不再上升充满整个管子了,这时它的上方成了真空。)
师:这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测量大气压的思路:可以利用液体压强间接测量大气压。但是由于水的密度太小,要求玻璃管太长,所以,人们就选择了密度大的液体汞(水银),这就是著名的托里拆利实验。
[播放托里拆利实验视频]
学生思考并讨论:
(1)开始时,汞为什么会下降?什么时候停止下降?玻璃管内汞柱上方为什么是真空?
(2)如果玻璃管倾斜,会影响结果吗?为什么?水银柱长度怎么变?
(3)改用粗一些或细一些的玻璃管,会影响结果吗?为什么?
(4)如果外界大气压强变了,水银柱的高度是否变化?为什么?
(5)如何计算大气压的值?
教师小结,得出结论:
[幻灯片展示] p0=ρ水银gh
1个标准大气压的值1.013×105Pa
相当于76CM高水银柱的压强。
(6)想一想:为什么托里拆利试验不用水来做呢?
学生交流讨论并回答。
3.巩固练习
(1)想想议议:
屋顶的面积是45m2,大气压对屋顶的压力有多大?这么大的压力为什么没有把屋顶压塌?
(2)1、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
A.堵上茶壶盖上的小孔,茶壶里的水就不容易被倒出来
B.用吸管能把饮料吸入口中
C.生产灯泡时,抽气机能抽出灯泡中的空气
D.医生用注射器吸取药液
2、下列现象中,不是利用大气压工作的是( )
A.用塑料管从瓶子中吸饮料
B. 注射器吸药液
C.塑料挂衣钩帖在光滑的瓷砖面上
D. 水从高处向低处流
3、做托里拆利实验中,当玻璃管内的水银柱稳定后,在管顶穿一个小孔,那么管内水银将 ( )
A.往上喷出 B.稍微下降
C.保持原来的高度不变 D.降到与管外液面相平
4、做托里拆利实验时,测量的大气压强值比真实值小,其中的原因可能是( )
A.玻璃管放得不竖直 B.玻璃管内混入少量空气
C.水银管内的水银太多 D.玻璃管粗细不均
5、冬天用玻璃瓶装水取暖,如果只装了半瓶热水,热水冷却后,橡皮塞不易拔出,主要原因是( )
A.冷却后,玻璃瓶口收缩 B.瓶内热水冷却后,体积缩小
C.瓶内空气冷却后,压强减小 D.瓶内空气冷却后,体积缩小
6、将杯子里装满水,用纸片把杯口盖严,按住纸片,把杯子倒过来,放手后,纸片不会掉下来,杯子里的水也不会流出来,如图甲所示,这表明__________。把杯子放于如图乙、丙所示位置,纸片都不会掉下来,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 。
7、如图,浸在水中装满水的瓶子,口朝下,抓住杯底向上提,在瓶口离开水面前,瓶内露出水面的部分是空的还是充满水?_____。形成此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你都有什么收获?
作业
同步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