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第八章第五节 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第1课时)(课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八下第八章第五节 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第1课时)(课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4.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7-05-17 09:57:27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第1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运用地图说出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及范围。
(2)了解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并讨论由此带来的严重后果,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及归纳整理能力。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树立正确地人地关和可持续发展观。
【教学重点】
(1)黄土高原的自然地理概况。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及导致的严重后果。
【教学难点】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讨论探究、多媒体辅助
【教学课时】
2课时,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播放歌曲:《黄土高坡》。
过渡:今天我们来学习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
二、新课学习
(一)自然地理概况
读图说一说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特征(学生读图回答)
明确:
黄土高原位于我国华北地区的西部,处于内陆地区。北临内蒙古高原,南临秦岭,西临青藏高原,东临华北平原。从纬度上看,处于中纬度、北温带。21教育网
读图说一说黄土高原的范围(学生回答)
明确:
黄土高原北起长城,南至秦岭,西抵乌鞘岭,东到太行山,面积约50万千米 。黄土厚度多在100米以上,最大厚度超过200米,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沉积区。21cnjy.com
提问:黄土高原包括哪些省区?(学生读图回答)
明确:包括山西、陕西、甘肃、宁夏的一部分
出示“中国气候类型图”和“太原气温和降水柱状图”
提问:黄土高原属于哪种气候类型?有什么特征?(学生读图回答)
明确:黄土高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气候特征表现为冬冷夏热,温差大,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多暴雨。
强调:黄土高原的温带季风气候具有一定的大陆性。
拓展延伸:黄土高原的形成
阅读材料:黄土高原的塬、梁、峁
在黄土高原上,塬是指平坦的黄土高地,周围为沟谷所环绕,是高原表面受流水侵蚀而形成的一种地貌。面积较大者如陇东的董志塬、陕北的洛川塬。黄土塬地势坦荡,有利于农业生产和交通运输。梁是指长条形的黄土高地,峁是指孤立的黄土丘。梁和峁通常是共生的,形成黄土丘陵,其中沟谷纵横,流水深切。梁、峁地形支离破碎,不利于农业生产,也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不便。
展示图片: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
提问:黄土高原的地形有什么特征?(学生回答)
明确: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活动1:
1.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以7—8月最为严重,其产沙量一般占年产沙量的80%以上,且往往又是几场暴雨造成的。想一想,这是为什么?21·cn·jy·com
2.黄土高原每年流失大量土壤。引起水土流失的原因,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议一议,黄土高原为什么会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学生讨论回答)
明确:
1.一方面,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土质疏松,缺乏植被保护;另一方面,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尤其是暴雨期间,更容易受到侵蚀。www.21-cn-jy.com
2. 自然原因:黄土结构疏松,裂隙较多;降水多集中在夏季,多暴雨;植被覆盖较差。
人为原因:人口增长过快,滥砍乱伐,过度放牧等,植被破坏严重,地表缺乏植被的保护。
议一议:黄土高原流失严重,对当地和河流下游有什么影响?(学生讨论回答)
明确:
加剧当地水土资源紧缺,土壤生产力下降,加剧旱灾。
加大河流泥沙含量,导致下游淤积加重,河床抬高,加剧洪涝灾害。
播放视频: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了解了黄土高原的自然地理概况,知道了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沉积区,由于其生态环境脆弱,土质疏松,缺乏植被保护,再加上人类不合理的开发活动,使得本区域的水土流失越来越严重。2·1·c·n·j·y
四、课堂练习
1.黄土高原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 A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2.下列对黄土高原的地理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 )
A.水土流失严重 B.现在是水稻的主要产区
C.传统粮食是青稞和杂粮 D.目前采矿业比较落后
3.黄土高原各种地貌中,有利于农业生产和交通运输的是( A )
A.黄土塬 B.黄土坡
C.黄土峁 D.黄土梁
五、作业布置
1.识记本课知识点。
2.完成同步练习册相关内容。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关于黄土高原第一节课,大量采用地图、阅读资料、播放视频等多种资料,增加学生的直观印象,让学生在观察中探究,在观察中总结,在观察中突破难点,在观察中培养兴趣。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分析、概括、总结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科学严谨的论证态度。
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
自然地理概况
范围
地形
气候形
水土流失严重
位置
人为
原因
自然
原因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21张PPT)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五节
黃土高原的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第1课时)
情境导入
歌曲:《黄土高坡》
黄土高原
(一)自然地理概况
读图说一说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
黄土高原位于我国华北地区的西部,处于内陆地区。北临内蒙古高原,南临秦岭,西临青藏高原,东临华北平原。从纬度上看,处于中纬度、北温带。
青藏高原
华北平原
新课学习
读图说一说黄土高原的范围
黄土高原北起长城,南至秦岭,西抵乌鞘岭,东到太行山,面积约50万千米 。黄土厚度多在100米以上,最大厚度超过200米,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沉积区。
新课学习
包括省区:山西、陕西、甘肃、宁夏的一部分
新课学习
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气候特征:
冬冷夏热,温差大;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多暴雨。
新课学习
太原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
该区域的温带季风气候具有一定的大陆性
拓展延伸
视频:黄土高原的形成
新课学习
黄土高原的塬、梁、峁
在黄土高原上,塬是指平坦的黄土高地,周围为沟谷所环绕,是高原表面受流水侵蚀而形成的一种地貌。面积较大者如陇东的董志塬、陕北的洛川塬。黄土塬地势坦荡,有利于农业生产和交通运输。梁是指长条形的黄土高地,峁是指孤立的黄土丘。梁和峁通常是共生的,形成黄土丘陵,其中沟谷纵横,流水深切。梁、峁地形支离破碎,不利于农业生产,也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不便。
阅 读
新课学习
黄土塬
黄土梁
黄土峁
黄土高原的地形有什么特点?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活 动1
1.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以7—8月最为严重,其产沙量一般占年产沙量的80%以上,且往往又是几场暴雨造成的。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一方面,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土质疏松,缺乏植被保护;另一方面,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尤其是暴雨期间,更容易受到侵蚀。
新课学习
活 动 1
2.黄土高原每年流失大量土壤。引起水土流失的原因,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议一议,黄土高原为什么会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
新课学习
植被稀少,许多地方表土裸露… …
人口增长快,滥垦乱伐,过度放牧… …
新课学习
水土流失的原因
自然原因:黄土结构疏松,裂隙较多;降水多集中在夏季,多暴雨;植被覆盖较差。
01
02
人为原因:人口增长过快,滥砍乱伐,过度放牧等,植被破坏严重,地表缺乏植被的保护。
新课学习
议一议
黄土高原流失严重,对当地和河流下游有什么影响?
加剧当地水土资源紧缺,土壤生产力下降,加剧旱灾。
加大河流泥沙含量,导致下游淤积加重,河床抬高,加剧洪涝灾害。
新课学习
视频: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本节课我们了解了黄土高原的自然地理概况,知道了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沉积区,由于其生态环境脆弱,土质疏松,缺乏植被保护,再加上人类不合理的开发活动,使得本区域的水土流失越来越严重。
课堂小结
1.黄土高原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A
课堂练习
2.下列对黄土高原的地理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A.水土流失严重
B.现在是水稻的主要产区
C.传统粮食是青稞和杂粮
D.目前采矿业比较落后
A
课堂练习
3.黄土高原各种地貌中,有利于农业生产和交通运输的是( )
A.黄土塬 B.黄土坡
C.黄土峁 D.黄土梁
A
课堂练习
1.识记本课知识点。
2.完成同步练习册相关内容。
作业布置
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
自然地理概况
板书设计
位置
范围
地形
气候
水土流失严重
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
谢谢观赏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