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学校
2016—2017第二学期第一次月检测七年级语文试卷
一、语言积累(30分)
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10分)
屏zhàng
深xiāo
jū
躬尽瘁
妇rú
皆知
qiè
而不舍
硕(
)果
哺(
)育
气冲斗(
)牛
鲜(
)为人知
深恶(
)痛绝
古诗文默写。(20分)
(1)
,明月来相照。
(王维《竹里馆》)
(2)杨花榆荚无才思,
。(韩愈《晚春》)
(3)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
。
,
。
(4)
逢入京使
(
)
故园东望路漫漫,
。
,
。
二、文言文阅读(26分)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2分)
⑴权谓吕蒙曰(
)
⑵蒙辞以军中多务(
)
⑶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
⑷及鲁肃过寻阳(
)
⑸卿今者才略(
)
⑹即更刮目相待(
)
4.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
孤(古时君对臣的爱称)
B.博士——当时专管经学传授的学官。
C.
自以为大有所益(增加)
D.
士别三日(多日,几天)
5.翻译下列句子。
(8分)
①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②卿言多务,孰若孤
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孙权劝学,首先指出吕蒙当权掌管事务,阐明“学”的可能性;接着现身说法,阐明“学”的必要性,从而使吕蒙无可推辞。
B.鲁肃与吕蒙的对话,既从侧面烘托出了孙权劝学的显著成效,也进一步告诉人们读书,学习的重要性。
C.从鲁肃的神态和语言中,可以感受到鲁肃对吕蒙学识大有长进的惊奇和赞叹之意。
D.成语“吴下阿蒙”
,本意指吴县吕蒙,后比喻学识浅薄,文采不足的人。
三、现代文阅读(31分)
(一)课内现代文阅读(7分)
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
7.选文开头写教堂的钟声、祈祷的钟声、普鲁士兵的号声,有什么作用?(3分)
8.文中“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的含义是什么?(2分)
9.
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这一细节描写表现了韩麦尔先生怎样的感情?(2分)
(二)名著选段阅读。(11分)
(1)祥子拿着两包火柴,进了人和厂。天还没黑,刘家父女正在吃晚饭。看见他进来,虎妞把筷子放下了:“祥子!你让狼叼了去,还是上非洲挖金矿去了?”“哼!”祥子没说出什么来。
(2)刘四爷的大圆眼在祥子身上绕了绕,什么也没说。祥子戴着新草帽,坐在他们对面。
(3)“你要是还没吃了的话,一块儿吧!”虎妞仿佛是招待个好朋友。
(4)祥子没动,心中忽然感觉到一点说不出来的亲热。一向他拿人和厂当作家:拉包月,主人常换;拉散座,座儿一会儿一改;只有这里老让他住,老有人跟他说些闲话儿。现在刚逃出命来,又回到熟人这里来,还让他吃饭,他几乎要怀疑他们是否要欺弄他,可是也几乎落下泪来。
(5)“刚吃了两碗老豆腐!”他表示出一点礼让。
(6)“你干什么去了?”刘四爷的大圆眼还盯着祥子。“车呢?”“车?”祥子啐了口吐沫。
(7)“过来先吃碗饭!毒不死你!两碗老豆腐管什么事?!”虎妞一把将他扯过去,好像老嫂子疼爱小叔那样。
(8)祥子没去端碗,先把钱掏了出来:“四爷,先给我拿着,三十块。”把点零钱又放在衣袋里。
(9)刘四爷用眉毛梢儿问了句,“哪儿来的?”
(10)祥子一边吃,一边把
的事说了一遍。
(11)“哼,你这个傻小子!”刘四爷听完,摇了摇头。“拉进城来,卖给汤锅,也值十几多块一头;要是冬天驼毛齐全的时候,三匹得卖六十块!”
(12)祥子早就有点后悔,一听这个,更难过了。可是,继而一想,把三只活活的牲口卖给汤锅去挨刀,有点缺德;他和骆驼都是逃出来的,就都该活着。什么也没说,他心中平静了下去。
(13)虎姑娘把家伙撤下去,刘四爷仰着头似乎是想起点来什么。忽然一笑,露出两个越老越结实的虎牙:“傻子,你说病在了海甸?为什么不由黄村大道一直回来?”
(14)“还是绕西山回来的,怕走大道教人追上,万一村子里的人想过味儿来,还拿我当逃兵呢!”
(15)刘四爷笑了笑,眼珠往心里转了两转。他怕祥子的话有鬼病,万一那三十块钱是抢了来的呢,他不便代人存着赃物。他自己年轻的时候,什么不法的事儿也干过;现在,他自居是改邪归正,不能不小心,而且知道怎样的小心。祥子的叙述只有这么个缝子,可是祥子一点没发毛咕的解释开,老头子放了心。
(16)“怎么办呢?”老头子指着那些钱说。
(17)“听你的!”
(18)“再买辆车?”老头子又露出虎牙,似乎是说:“自己买上车,还白住我的地方?!”
(19)“不够!买就得买新的!”祥子没看刘四爷的牙,只顾得看自己的心。
(20)“借给你?一分利,别人借是二分五!”
(21)祥子摇了摇头。
(22)“跟车铺打印子,还不如给我一分利呢!”
(23)“我也不打印子,”祥子出着神说:“我慢慢的省,够了数,现钱买现货!”
(24)老头子看着祥子,好象是看着个什么奇怪的字似的,可恶,而没法儿生气。待了会儿,他把钱拿起来:“三十?别打马虎眼!”
(25)“没错!”祥子立起来:“睡觉去。送给你老人家一包洋火!”他放在桌子上一包火柴,又楞了楞:“不用对别人说,骆驼的事!”
10.选文出自小说《
》,作者是
。(2分)
11.第9段祥子把什么事情“说了一遍”?请简要概述其来龙去脉。(3分)
12.个性化的语言描写往往能突显人物的形象特点。请分析下列语句。(6分)
(1)“过来先吃碗饭!毒不死你!两碗老豆腐管什么事?!”(虎妞)
(2)“傻子,你说病在了海甸?为什么不由黄村大道一直回来?”(刘四爷)
(3)“不够!买就得买新的!”(祥子)
(三)散文阅读(13分)
拜见母亲大人
七堇年
(1)拜见母亲大人是需要谨慎的.
(2)扎起马尾,露出额头——她喜欢看我一直保持着十几年前的中学生模样,不管我现在已经多少岁。
(3)挑选一件十分显胖的衣服——她永远嫌我瘦,每次见到我便立刻皱着眉头打量,鉴定结果是我又瘦了,然后她开始问:“是不是又过得不好了,没有好好照顾自己”。
(4)衣服不仅要显胖,还一定要是亮色,不能穿深色——她永远嫌弃我黑色衣服太多,用她的话来说,“别一天到晚穿得黑黢黢的”。白色也不太好,她会说,“白色不经脏的,怎么洗谁给你洗的啊,看这都发暗了”。所以要选红色,红色经脏,又显得面色红润,气色好。
(5)一定要化妆,但又必须是裸妆那类,气色鲜润就好,千万不能妆太浓。但不化妆的话,显得不够精神,她又会说,“怎么都不收拾一下自己”。
(6)总之,我会把自己收拾成——穿着少女时代的红毛衣、扎马尾,学生味儿十足的样子。这样我就
不会露出任何一点破绽,让她忧心忡忡地打开话题:“你是不是过得不好”。
(7)时间差不多了,掐着表,准时去接母亲。把车靠边,远远地,看见她站在人群的边缘。她穿着那
一件我很熟悉的旧风衣,一双不相配但便干走路的体闲鞋,背着我当年上学用过的那个阿迪迭斯的双肩
包,包的侧面很实用地装着一只水壶。
(8)把母亲接到,她像个孩子一样,乖乖上车,坐后排座位。因为她是典型的“副驾驶控制狂”,一
旦她坐我旁边,就会保持高度紧张,大声指挥我怎么开车,碰到路边闪出一辆电动车,她会尖叫,把我
吓一跳;不然就是高声指挥我:“按喇叭!”“打灯!”“啊!小心那个人!”……我快崩溃了,我都有8年驾
龄了,视力5.2,早就是老油条司机了,而她视力明明很差,开车更是彻头彻尾的菜鸟,每次还要这么指
挥我。每当这时候,我恨不得分给她一个喇叭捏在手里,任她自己随便按。
(9)但有一次,我与母亲一起,坐上了一位阿姨的车。我很紧张,因为阿姨的车开得实在太菜鸟了。
奇怪的是,母亲在副驾驶座一路安安静静地坐着,什么都没说,更没有指挥人家,偶尔很轻松地和“菜
鸟阿姨”聊个天。
(10)下车后我问母亲:“为什么你不指挥别人开车,只指挥我开车?”
(11)“别人我不管,你是我女儿啊。”她说。
(12)可怜天下父母心。所以后来,我都让母亲坐后排。这样对大家都好。
(13)接到母亲,带她去了餐厅。坐下来点菜。我点了她喜欢吃的清淡的菜,然后点了一个豆腐青菜汤,叫“一清二白”。点完菜,服务生向我们重复一遍菜名,报完最后一个“一清二白”,我点头确认,示意可以了。
(14)服务生走后,母亲欲说还休,最后非常不安地问我:“一千二百这顿饭就要一千二百啊!”
(15)我哭笑不得地看着她,窗外的阳光,把母亲零星的白发,一根一根地扯了出来。
(16)母亲看上去比较年轻,所以我一直没发现她的衰老——我一直认为她还年轻着,永远不会老。就像她以为,我一直还是那个中学生的样子,停在那几年,永远不会长大。但时间容不得我们的幻觉。她现在老了,渐渐变成了我的孩子。现在,我要像一个母亲照顾孩子那样,给她一个无忧无虑的晚年。
(17)少年时与母亲的种种怨怼,已经渐渐释然。那会儿叛逆时,动辄会想:“我要是当妈,我才不会……”现在才知道,做一个好母亲实在太难,她已经尽力了。
(18)如今,轮到我,其实我也只能说,我尽力。
(《读者》2015年第21期)
13.第(3)段中两个加点的“又”字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第(7)段划线句属于什么描写?从中可以看出母亲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3分)
15.第(15)段划线句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试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窗外的阳光,把母亲零星的白发,一根一根地扯了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下列选项中对文意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我”将与母亲相见称为“拜见”,是母女关系显得遥远而生硬,属于用词不当。
B.“我”在于母亲见面前精心打扮,是因为想让母亲见到自己能够放心,也符合其自身的审美标准。
C.加入一位开车很“菜鸟”的阿姨的情节,是用对比的手法凸显出母亲对“我”的深切关心。
D.文章倒数第二段说“做一个好母亲实在太难,她已经尽力了”这句话表明“我”虽然深爱母亲,但内心对她还是有着许多不满。
四、小作文(30+3分)
读了《拜见母亲大人》,你是否也想到了自己平时尽力照顾父母的生活细节?请你自拟小标题,写一篇200字左右的短文。
七年级语文参考答案:
1.2.略
3.对……说
推托
研究
到,等到
才干和谋略
重新
4.A
5.略
6.A
7.众生宣告了最后一课的结束,号声预示着德育要代替法语。钟声、号声相继传来,使韩麦尔先生眷恋国土的心更为痛楚和悲愤,为下文做铺垫。
8.表现了韩麦尔先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对祖国必胜的信念。
9.表现了小弗朗士对韩麦尔先生的无比崇敬。
10.骆驼祥子
老舍
11.祥子和伙伴一起拉车时,被大兵连人带车一同抢了去(1分),后来趁乱逃跑并顺手牵走了三匹骆驼(1分),最后以三十五块大洋的价格卖给了一位老者(1分)。
12.(1)既疼爱祥子,说话又刻薄。
(2)疑心重,老奸巨猾。
(3)对于买新车的渴望之情与坚定之心。
13.表明母亲说这样的话已经不止一次,体现母亲对我的担心和关爱从未改变。
14.外貌描写,表明母亲是一个简朴(节俭)务实(实在)的性格特点。
15.赋予阳光以人的动作“扯”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阳光明亮,以至于将母亲零星的白发都照得一清二楚;体现了我对母亲衰老的心疼,以及此前忽略母亲日渐衰老的愧疚。
16.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