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考化学专题复习
开放题
【题型概述】
开放性试题是近年来中考的一类亮点题型,也是中考热点题型之一。所谓开放性试题是指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按不同思路对同一问题进行思考,从而得出多种不同却正确合理的答案,允许和倡导答案多元化的一种试题形式。它是由题目的背景材料、结论、解题依据和解题方法四个要素中某些要素构成的化学题,通俗的说是指答案不唯一或方法多样性的试题。
【解题方法】
解答开放性试题的方法不是唯一的,虽然思维的起点相同,但思维的走向和思维的结果都可能不同。解答开放性试题的一般步骤是:第一精心析题,寻找题眼。这是解开放性试题的前提,找准题中关键性字词,从而可以避免“文不对题”“答非所问”的现象。第二依据教材,发散思维。依据教材,才能以试题的问题为中心向教材联系,找到解答试题的相应的教材上的知识点;发散思维就是结合教材、确定解题思路,这种发散思维体现在不同角度的问题回答上。第三科学答题,完整无缺。确定了与教材相关的知识要点和解题思路后,还要准确完整的组织答案。一般要注意以下方面:书写整洁、语言流畅、要点清晰、合乎逻辑等。
【真题精讲】
类型一
化学与社会发展开放类
例1(2015·江苏苏州)化学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活中鉴别羊毛线和棉线的方法是
。
(2)可用
(填名称)来检验大米、面粉等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3)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健康不利。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可采用的方法是
。
(4)铁元素是人体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食用“加铁酱油”可预防
。
(5)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用锅盖将其盖灭的原理是
。
【解析】(1)鉴别羊毛和棉线的方法是灼烧法,灼烧羊毛线会有烧焦的羽毛味,灼烧棉线会有烧纸的气味。(2)检验淀粉使用碘液,淀粉遇到碘液会使之变成蓝色。(3)降低水的硬度,生活中可以使用煮沸的方法;实验室可以使用蒸馏的方法。(4)缺铁会导致贫血。(5)灭火的原理有:清除可燃物或者隔绝氧气或者降温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用锅盖灭火采用隔绝氧气的原理。
【答案】(1)灼烧闻气味
(2)碘水或碘酒
(3)加热煮沸
(4)贫血症
(5)隔绝空气
1.
(2016·河北)化学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1)现有维生素、金刚石和碳酸氢钠,其中可用来切割玻璃的是
,常用作发酵粉的是
,蔬菜和水果中含有的营养物质是
。
(2)菜刀使用后可以采取
(答一条即可)的措施防锈。
(3)将一小块布料点燃,观察到燃烧比较缓慢,有特殊气味,趁热可以拉成丝,则该布料是
(填“纯棉”“蚕丝”或“涤纶”)。
2.
(2015·安徽)自行车作为常用的代步工具,既轻便灵活,又符合环保要求,下图是一款自行车的示意图。
(1)所标物质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属于合金的是
,含有的金属元素是
。
(2)车架表面刷漆主要是为了防锈,其原理是
;请再提出一条可延长自行车使用寿命的建议:
。
(3)当今自行车外形美观,材质轻便、牢固,除了代步,还可以作为健身工具。由此你对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有何感想
。
【考情小结】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学生牢固的掌握物质的性质,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得出不同的答案,有利于考查学生思维的全面性,通过归纳几种物质的利与弊,使学生明白任何物质都有它的两面性,培养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
类型二
图表开放类
例2(2016·广西贺州)A、B、C、D、E是初中常见的五种物质,其中D是黑色固体,且与C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有红色物质生成,E的固体俗称干冰。①、②、③、④的反应类型分别是复分解反应、分解反应、化合反应和置换反应。图中“—”表示两端物质间能发生反应,“→”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D
;E
。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
。
④
。
【解析】A、B、C、D、E是初中常见的五种物质,E的固体俗称干冰,所以E是二氧化碳,,D是黑色固体,且与C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有红色物质生成,①、②、③、④的反应类型分别是复分解反应、分解反应、化合反应和置换反应,所以D是氧化铜,C是碳,A是碳酸钠域其他碳酸盐、碳酸氢盐,B是碳酸钙,带入框图,推导正确,所以D是CuO,E是CO2;(2)反应①是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②是氧化铜和碳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
【答案】
(1)CuO
CO2
(2)Na2CO3+2HC1=2NaC1+H2O+CO2↑(或其他碳酸盐、碳酸氢盐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正确化学方程式均可)
3.
(2015·山西)下图分别是水蒸气液化、水通电分解和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微观变化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②表示的化学方程式为
。
(2)从微观角度解释图①、图②变化的本质区别是
。
(3)由图②、图③可得到:化学变化中一定不变的粒子是
,可能发生改变的是分子的
。
(4)由图③还能获得的一条信息是
。
4.
(2015·福建厦门)化学与“美丽厦门”。
(1)化学让天更蓝:
①汽车尾气处理中使用了催化剂,该催化剂中某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内容如下图所示,从中获取一条信息:
。
②公交车使用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写出天然气主要成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③未来氢能源汽车可实现零污染。在催化剂、光作用下,水分解获得氢能源,写出该方法获得氢能源的化学方程式:
。
(2)化学让水更洁净:
①生活污水处理过程如下图所示,其中采用的净水方法有
(写出一种)。
②下图是从海水中获取淡水的一种装置,请从能源角度指出其优点:
。
③检验上述所获取的水是否为硬水,常用试剂是
。
【考考情小结】解答此类试题需要掌握基本概念以及元素化合物的知识,主要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归纳分析能力,解决此类试题能力要求高,但所用的知识是基础的。
类型三
实验开放类
例3(2015·福建泉州)在实验室里,小明与同学欲用下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和药品制取初中化学常见气体并验证其有关性质。
(1)写出图中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
,②
。
(2)点燃A中的酒精灯制取并收集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待检验到B中氧气已收集满,接下来的操作是
,把集气瓶盖好玻璃片后,正放在桌面上。
(3)将点燃的蜡烛放入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中,可观察到
且瓶壁上有水雾出现,证明蜡烛燃烧有水生成。接着,将蜡烛从集气瓶中取出,
(填实验步骤和现象),证明蜡烛燃烧还生成了二氧化碳。
(4)小明同学发现装置C有一处明显错误:
,将装置C改正后放入适量的药品:
和
,即开始制取
(写一种)气体。
【解析】(1)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为①试管、②长颈漏斗;(2)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收集氧气完毕后,应先将导管移出集气瓶;(3)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得更旺,发出白光,放出热量,将澄清石灰水倒入集气瓶后,振荡,若变浑浊,则证明生成了二氧化碳;(4)该装置中,长颈漏斗的末端没有接近锥形瓶的底部,会导致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该装置适用于固液常温下来制取气体,如用锌粒与稀硫酸来制取氢气、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制取氧气、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答案】
(1)①试管
长颈漏斗
(2)将导管移出集气瓶
(3)蜡烛燃烧更旺,发出白光
往集气瓶倒入适量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4)长颈漏斗的末端未接近锥形瓶的底部
锌
稀硫酸
氢气(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5.(
2016·湖北十堰)实验室部分仪器或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①的名称:
。
(2)实验室常温下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其发生和收集装置组合为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实验室选择AC装置制取氧气,收集完氧气后,应进行的操作是
,然后再熄灭酒精灯。
(4)已知甲烷(
CH4)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常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固体与碱石灰的混合物来制取,则实验室制取并收集甲烷应选择的装置组合为
。
6.
(2015·福建泉州)为提高实验探究能力,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对一瓶久置出现变质硬化的氢氧化钙固体进行如下探究活动。
【探究活动一】实验硬化的氢氧化钙样品是否完全变质。
(1)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氢氧化钙变质的原因:
。
(2)检验氢氧化钙样品是否完全变质,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氢氧化钙样品少量,研细后加适量蒸馏水充分混合后静置,
该样品还含有氢氧化钙
【探究活动二】测定样品中含有的变质固体(以下用R表示)的质量分数。
取3g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钙样品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测量生成气体的体积(气体不溶于植物油),从而计算出样品中R的质量,便可求出样品中R的质量分数。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如图1所示。
(3)将稀盐酸滴入样品中,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
反应一段时间后,当观察到
(填实验现象),才停止滴加稀盐酸。
(4)实验中量筒的作用是
。
(5)实验结束后,量筒内进入水的体积如图2所示,其读数为
mL。已知在该实验条件下,生成气体的密度为2g·L-1,通过计算,样品中R的质量分数为
。
(6)上述图1所示实验装置和相关试剂,用来实验测定样品中R的质量分数是比较粗略的,请简要说明测定数据存在误差的原因:
(写一个)。
【考情小结】解答此类试题需要掌握气体制取与收集装置及注意事项、反应现象与本质的联系、学会猜想和事实验证的方法。
参考答案
1.
(1)金刚石
碳酸氢钠
维生素
(2)保持表面清洁干燥(或涂油等)
(3)涤纶
2.
(1)塑料、橡胶
钢、不锈钢
铁
(2
)隔绝空气(或氧气)和水
保持表面洁净干燥或涂油等
(3)化学可以提高人类生存的质量或化学能美化人类生活或生活离不开化学
3.
(1)
(2)物理变化中分子不变,化学变化中分子改变
(3)原子
数目(或总数或个数)
(4)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4.
(1)①该元素原子序数为46(或其他合理答案)
②
③
(2)①过滤(或其他合理答案)
②节能
③肥皂水
5.
(1)试管
(2)BC(或BD)
(3)先将导管从水槽中撤出
(4)AC(或AE)
6.
(1)CO2+Ca(OH)2=CaCO3↓+H2O
(2)取少量上层清液,滴加1
~
2滴无色酚酞试液(或其他合理答案)溶液变成红色(或其他合理答案)
(
3
)
CaCO3+2HCl=CaCl2+H2O+CO2↑
无气泡产生
(4)根据进入量筒内水的体积,测量生成的CO2的体积(或其他合理答案)
(5)165
25
(6)无法考虑盐酸加入后烧瓶内物质所占体积的变化对测定数据产生的影响(或其他合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