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试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5分,请将答案填在答题卡上)
1、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它的建立者是(
)
A、炎帝
B、黄帝
C、禹
D、启
2、新疆地区是我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该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统辖开始于(
)
A、张骞出使西域
B、丝绸之路的开通
C、西域都护的设置
D、宣政院的设置
3、秦汉时期负责监察百官的行政机构有(
)
①御史大夫
②太尉
③司隶校尉
④丞相
A、①③④
B、①②
C、①③
D、②③④
4、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中哪一条有利于其直接控制黄河流域(
)
A、迁都洛阳
B、实行汉化政策
C、采用汉族的封建统治政策
D、颁布均田制
5、“学而优则仕”,学习学好了就可以去做官。以下体现这一原则的是(
)
A、分封制
B、科举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6、下列中外历史上的著名航海活动中,没有使用指南针的应是(
)
A、鉴真东渡日本
B、郑和下西洋
C、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
D、麦哲伦环球航行
7、“苏湖熟,天下足”这一现象最早出现在我国的哪个时期(
)
A、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B、隋唐时期
C、两宋时期
D、明清时期
8、右侧这种故事体现出儒家倡导的什么思想(
)
A、“仁”
B、“因材施教”
C、“兼爱”“非攻”
D、“无为而治”
9、清朝以夜郎自大的心态,试图构筑起一道隔绝中外的防线,却使中国长期处于落后的状态,这道
防线是指(
)
A、设立军机处
B、大兴文字狱
C、闭关锁国
D、重农抑商
10、中国对钓鱼岛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近代日本曾通过哪个不平等条约割占了包括钓鱼岛在内的台
湾全岛及附属岛屿(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1、今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九十周年,建军节的由来与下列哪一事件有关?(
)
A、武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南昌起义
D、广州起义
12、“当前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
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提出这一重要论述的会议是(
)
A、中共一大
B、中共八大
C、中共十二大
D、中共十五大
13、“它是希腊的学校,是西方民主政治的摇篮,它是奥林匹克的故乡,奥运圣火在那里点燃。”这里
的它是指(
)
A、斯巴达
B、雅典
C、马拉松
D、迈锡尼
14、英法资产阶级革命中,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捍卫民主法制的重要檄文有(
)
①《权利法案》
②《独立宣言》
③《人权宣言》
④《国际歌》
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①③④
15、创新与发展是每一个国家都很关注的问题。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哪一政策的提出为日本以后的创
新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
A、废藩置县
B、发展近代工业
C、实行征兵制度
D、实行强制性义务教育
16、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城市化国家,从十八世纪后期到十九世纪中叶,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
例从20%上升到51%,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殖民扩张的加强
B、外来移民的涌入
C、工业革命的影响
D、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果
17、现代工业崛起的标志是(
)
A、电力的广泛应用
B、“蒸汽时代”的到来
C、“棉花时代”的到来
D、“电气时代”和“钢铁时代”的到来
18、1945年5月8日,美国驻苏联参赞凯南说:“人们在欢呼雀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
才刚刚开始。”此处“刚刚开始的战争”应该是指(
)
A、一战
B、二战
C、冷战
D、朝鲜战争
19、下列事件中能反映旧中国“弱国无外交”状况的是(
)
①《辛丑条约》
②巴黎和会
③《九国公约》
④《联合国家宣言》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上网查阅资料,输入的关键词是“二战、转折点”,请你判断他们想了解
的历史事件是(
)
A、珍珠港事件
B、诺曼底登陆
C、斯大林格勒战役
D、莫斯科保卫战
21、隋朝大运河流经扬州的一段是(
)
A、永济渠
B、通济渠
C、邗沟
D、江南河
22、《我是扬州人》《说扬州》《扬州的夏日》是描述扬州风情的著名散文,其作者是(
)
A、朱自清
B、鲁迅
C、郁达夫
D、冰心
23、以一首《春江花月夜》“孤篇压倒全唐”的诗人是(
)
A、李白
B、王维
C、张若虚
D、白居易
24、最早的扬州城是吴王夫差所筑,至今已有2500年左右的历史,该城是(
)
A、润州
B、秦淮
C、邗城
D、广陵
25、感叹于雾霾天气,就连下的雨都是泥雨,我们怀念2006年的扬州曾被联合国授予(
)
A、建设成就奖
B、文明城市奖
C、最佳人居奖
D、精神文明奖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26题7分,27题十分,28题8分)
26、(7分)和谐是人类自古至今追求的理想和目标之一,当前我国正在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请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儒家所追求的是一个以“仁”为核心,以“和谐”为目标的境界,因此千百年来贯穿儒家文化的一个始终不变的特征就是“和”。“和”的首义是人与人的和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处在突出位置,请回答:
材料所强调的”和”是指哪种”和谐”?(1分)
中华民族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历史上,中国用和平方式解决了一系列重大问题,请举一例(1分)
民主与法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十八世纪时美国、法国的早期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颁布的法律文件体现的共同思想是什么?(1分)
战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最大障碍,二十世纪人类遭遇了两场世界性的战争。两次世界大战后,分别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政治格局?(2分)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你认为哪些政治和经济因素有利于推动当今世界的和平与发展?(2分)
27、(10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抗争史。无数志士仁人为挽救民族危亡,进行了上下求索,其中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虽然没有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却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伴随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继承、扬弃和超越了辛亥革命,经过28年的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完成了反帝反封建任务,建立了新中国。
材料二: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有两次转折。一次是革命时期生死攸关的转折,一次是建设时期伟大的转折,相对应的历史人物是毛泽东和邓小平。
材料三:毛泽东根据中国国情,找到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革命道路;邓小平根据中国国情,找到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材料四:今天,社会主义中国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高举旗帜,告别贫穷和落后,走向繁荣和进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根据材料一归纳辛亥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的关系。(2分)
根据材料二写出两次转折的名称,并说出两次转折的相同点。(3分)
根据材料三写出这两条道路的名称。(2分)
材料四中“高举旗帜”的“旗帜”是指什么?(1分)这是在党的哪一次会议上首先提出来的?(1分)
你能感受到两位伟人的哪些相似的精神品质或人格魅力?(1分)
28、(8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20世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轨迹不尽相同,但各国经济发
展背后的规律值得探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寻访美国经济成长之路】
面对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的那场经济大危机,美国实施了什么政策,使经济复苏走向成功之路?(1分)
二战后美国成为了“经济巨无霸”,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呈现出哪些特点?(2分)
【三足鼎立】
战后初期,美国经济一枝独秀,20世纪70年代,这种局面被打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除美国外的另外“两足”是指哪“两足”?(2分)
有人这样总结其中“一足”崛起的原因:“外力扶持促进经济恢复”,“经济发展推动相互合作”,请你结合具体史实加以说明。(2分)
【经验总结】
通过以上探究,你认为我国当前的经济建设能从中汲取哪些宝贵的经验?(1分)
九年级历史试题答案
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5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C
C
C
A
B
A
C
A
C
C
C
B
B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C
D
C
D
C
B
C
C
A
C
C
C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26题7分,27题十分,28题8分)
26、(7分):
人与人的和谐
(1分)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或西藏和平解放)(1分)
自由平等,天赋人权,(1分)
一战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分)二战后:雅尔塔体系(或美苏两极格局)(1分)
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2分)
27、(10分)。
辛亥革命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1分)
中国共产党继承、扬弃和超越了辛亥革命,完成了反帝反封建任务,建立了新中国。(1分)
第一次转折:遵义会议(1分)第二次转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分)
相同点:在党面临严重的困难局面时召开;确立了正确的领导核心;实现了历史性的转折。(1分,任达一点即可)
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1分)
建设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1分)
邓小平理论(1分)中共十五大(1分)
信念坚定,实事求是,开拓创新。(1分,答出一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28、(8分):
实行罗斯福新政(1分)
美国经济发展局世界前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呈周期性调整状态;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答对两点即可,2分)
西欧和日本(2分)
外力扶持:美国实行“”马歇尔计划“”,促进了欧洲经济的恢复和发展(1分)
相互合作:西欧各国加强合作,成立了欧共体。(1分)
要将市场调节与国家调控相结合;要重视科技创新;要加强国际合作。(1分,答出一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孔子朝罢归来,家人报告:“马厩失火!“孔子听后,问:“伤人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