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第四单元第七章第一节《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七下第四单元第七章第一节《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23.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7-05-17 14:13: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人口增长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近年来,我国及世界的人口增长速度越来越快
B.人口倍增期越短,说明人口增长的速度越快
C.降低出生率是控制人口的唯一选择
D.我国属于低生育率国家,所以可以放弃计划生育政策
2.计划生育的中心内容指的是( )
A.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B.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C.要控制人口增多,就不要生小孩 D.A和B
3.下列哪一条不是由于人口增长过快引起的( )
A.人均占有的水、能源等资源减少 B.耕地面积迅速减少
C.地球表面的陆地面积减少 D.森林和草原的面积减少
4.下列不属于人口过快增长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的是( )
A.大量植被破坏,导致耕地退化 B.大量种植优质水稻,增加产量
C.土地乱占用,耕地面积锐减 D.汽车数量增多,导致交通拥堵
5.下列关于人口增长的观点,正确的是( )
A.多子多福,人多力量大
B.人口急剧膨胀给生物圈造成沉重的压力
C.如果粮食问题得到解决,人口增长就不必受限制
D.随着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下降,不会出现人口老龄化的现象
6.目前各种生物栖息地遭到破坏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口数量剧增 B.生物种类剧增
C.温度效应加剧 D.自然灾害频
7.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负面影响的是( )
A.大量使用私家车等交通工具,造成石油等化石燃料供应紧张
B.大量占用耕地建设住宅,造成耕地面积锐减
C.大量种植优质杂交水稻,减少成本、增加产量
D.大量破坏植被导致耕地退化,农作物产量不高、不稳
8.下列人类行为中,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
A.提倡植树造林 B.大力推广使用一次性“卫生木筷”
C.建立自然保护区 D.利用生物天敌防治病虫害
9.造成野生动物濒危和灭绝的主要原因是( )
A.物种退化 B.食物链弱肉强食
C.人类活动引起生态环境破坏 D.自然环境的改变
10.为了生产和生活的需要,无节制的乱砍滥伐森林,带来严重后果的是( )
A.造成大范围的水土流失,但植被可以再生长起来
B.水旱灾害频繁,气温波动幅度增大的异常天气现象
C.植物数量锐减,但动物数量不受大的影响
D.树木砍伐后可以重新长出,故不会有严重影响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生物入侵的危害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最为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大部分外来物种成功入侵后往往呈大爆发趋势,难于控制,对生态系统产生的破坏性不可逆转,危及本地物种的生存,破坏当地生态环境。如水葫芦自1901年作为牲畜饲料引进我国以来,现已分布在从华北到华南17个省份的河道、湖泊和池塘中,覆盖率高达100%,导致大量水生动植物死亡。目前我国每年因水葫芦造成的经济损失接近100亿元,光是打捞费用就高达5亿至10亿元人民币。分析回答下列问题。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水葫芦在我国泛滥,说明了生物在生存发展中不断地环境 和 环境,而本地物种不断减少甚至灭绝,说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 的。
(2)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 。其组成成分包括非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和 ,水葫芦属于其中的 。21教育网
12.请观察我国不同年代人口数量的数据:
年代(公元) 人口(亿) 年代(公元) 人口(亿)
2 0.55 1949 5.4
1578 0.6 1989 11.0
1764 2.0 2000 12.95
(1)从公元2年开始,我国人口数量第一次翻一番所用的时间大约是______年。
(2)我国从______年到______年,人口自然增长率明显加快。
(3)假设1995年我国18岁、19岁和20岁的女性各有800万人,每人只生一个孩子。如果她们都没有晚育的要求,都是20岁生孩子,到2000年因她们生育而增加的人口是______;如果她们都到25岁才生孩子,那么到2000年因她们生育而增加的人口是______。
(4)为了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我国把______列为一项基本国策。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练习答案
一、选择题
1.D
2.A
3.C【解析】A.人均占有的水、能源等资源减少,我国的资源总量位居前列,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占有量很少;B.由于人口的增长,耕地面积迅速减少;C.地球表面的陆地面积减少。是地理因素造成的;D.由于人口的增长,森林和草原的面积减少。
4.B
5.B【解析】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人类在地球上的生存空间同样是有限的。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给资源和环境造成了空前的压力,也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为了供养越来越多的人口,人们大规模地砍伐森林、开垦草原和开采矿产,在许多地方导致了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造成了工业污染,引发了各种灾害,结果使人类的生存环境面临严重威胁,所以人口增长过快,会使社会在满足人们各种需求方面遇到巨大的困难,给资源和环境造成很大的压力。21cnjy.com
6.A
7.C【解析】大量使用私家车等交通工具,这些机动车排放的尾气中含有的一氧化碳和硫化氢会对空气造成污染;人口的急剧膨胀占用了大量占用耕地建设住宅,造成耕地面积锐减,植被面积减少,导致土地沙漠化的加剧;大量种植优质杂交水稻,减少成本、增加产量,可以缓解人口增多带来的粮食压力;人口的增长必然导致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利用,最终导致植被被大量破坏,使土地沙化面积增大,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威胁。
8.B
9.C【解析】随着人类的发展,人口数量急剧增加,人类集中活动的区域不断扩大,大面积砍伐森林,乱砍滥伐、过度放牧、不合理开垦、环境污染使环境不在适合生物生存等使生物的栖息环境遭到破坏,使生物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少,导致生物种类越来越少,还有滥捕乱杀、偷猎等,也使生物种类减少,这些原因主要是人类活动造成的。因此造成野生动物濒危和灭绝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对野生动植物资源过度的狩猎和采伐,对栖息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10.B【解析】A.如果大面积砍伐森林会造成水土流失,经过一段时间后植被可以再生长起来;B.如果大面积砍伐森林会引起温室效应、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洪水泛滥、气候失调等;C.如果大面积砍伐森林使大量野生动植物因失去家园而濒临灭绝;D.森林的破坏将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21·cn·jy·com
二、非选择题
11.【答案】(1)适应;影响;相对(2)生态系统;分解者;生产者
【解析】(1)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又对环境产生影响。如云南的滇池,其水面被水葫芦无情地侵占,湖中68种原生鱼种已有38种面临灭绝;16种高等植物到20世纪90年代只剩下3种,滇池周围日益干旱,气候调节功能大减。表明生物影响环境,改变环境;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后,原来的一些生物不在适应环境而被淘汰,生物数量减少如湖中68种原生鱼种已有38种面临灭绝,表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相对的,只能适应一定的环境。(2)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如滇池。生态系统包括非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水葫芦是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
12.【答案】(1)1600-1700(2)1949;1989(3)2400万人;800万人(4)计划生育
【解析】(1)分析我国人口的增长数据可知,从公元2年开始,我国人口数量第一次翻一番所用的时间大约是1600-1700年。www.21-cn-jy.com
(2)从1949年-1989年,我国人口迅速增长。这时人口数量翻一番用了不到40年。
(3)假设1995年我国18岁、19岁和20岁的女性各有800万人,每人只生一个孩子。如果她们都没有晚育的要求,都是20岁生孩子,到2000年因她们生育而增加的人口是2400万人,如果有晚育要求,都到25岁时才生孩子,每人生一个孩子,5年后只有20岁的女性800万人生育,因她们的生育而增加的人口是800万人。2·1·c·n·j·y
(4)人口的增长会对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为了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计划生育已被定为我国一项基本国策。我国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