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5-17 15:53: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9张PPT。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作者介绍
岑参,盛唐最典型的边塞诗人。荆州江陵(今属湖北)人。与另一位边塞诗人高适齐名,世称“高岑”。岑参曾两度出塞,在新疆前后呆了六年,对军旅生活和边地风光有着切身的体会。其诗气势宏大,风格奇峭,想像丰富,色彩绚丽,并充满乐观进取的精神。作者简介解题:唐玄宗天宝十三年( 754 ),岑参再度出塞,充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同任判官的武某归京, 岑参便写下了这首咏雪送别之作。“白雪歌”即“白雪之歌”,“送武判官归京”点明本诗是一首雪中送别诗。qiú狐裘
锦衾
qīn掣chè阑干冷难着zhuó瀚海hànlán羌笛qiāng一、初读: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zhé白草折即飞雪 jí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 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 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节度使下面资佐理的官吏指西域的天气狐皮袍子锦缎做的被子用兽角装饰的硬弓镇守边镇的长官此为泛指,与上文的“将军”是互文天太冷而冻得拉不开弓穿大沙漠纵横的样子这里指主帅的营帐营门chè牵引下雪后红旗冻住了,北风吹来,也不能飘动了这里形容雪花阴云阴暗无光用丝织成的帐幕题目中含有哪些重要信息?
主要内容:
深层情感:天气:雪天 
人物:武判官、诗人 
事件:送别诗人因朋友返京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二、细读感知 此诗的内容由哪两部分组成的? 想一想 一部分是咏雪;一部分是写送别。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咏雪——瀚海雪景图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送别——风雪送客图我从 读到 (景物)奇 (特点)。
示例:我从“胡天八月即飞雪”读到胡天气候奇冷,飘雪奇早。咏雪诗句共同显示了胡地的雪的哪些特点?三、研读品味雪来得早,雪来得急骤,雪下得大,雪景雄奇壮阔,雪后特别寒冷。诗人写送别表现了对友人怎样的情感?
①中军置酒饮归客,
胡琴琵琶与羌笛。
——设宴饯别 情深义厚
②轮台东门送君去,
去时雪满天山路。
——雪中送别 依依不舍
③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
——依依惜别 难分难舍
明确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比喻的本体是雪,喻体是梨花。以梨花喻雪非常贴切,不仅写出了雪的洁白,富有动态感和立体感,同时也使人仿佛闻到阵阵花香。作者将肃杀寒冷的冬雪当做春光来欣赏,想象奇特,给人一种欣喜和暖意。四、析读揣摩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从帐外写到帐内,写军营之中将士的苦寒生活互文对偶瀚海阑干百丈冰,
愁云惨淡万里凝。既展示了冰天雪地、万里愁云的景象,又自然引出下文送别的场面。用夸张的笔墨,气势磅礴地勾勒出边塞的景色,用拟人的手法,写云的昏惨之色,看似写景,实为写情,一个“愁”一个“惨”透露了诗人为送友人而产生的愁闷的情绪,为饯别渲染了气氛。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 写与朋友的告别,着力表现诗人伫立远望的情形,“不见”和一个“空”字,均传达出诗人因朋友的离去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和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有异曲同工之妙。奇美
奇寒咏雪————送别 牵挂 惜别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描写边地奇异风光,抒发无限惆怅之情 朋友 是春日明媚的阳光,是夏日凉爽的清风,是秋日明净的天空,是冬日暖暖的火炉,有了朋友我们情感的世界更丰富;有了朋友,我们人生路上的步伐更坚定,有了朋友,我们生命的某些时刻显得刻骨铭心,与朋友分别的那一瞬间至今仍历历在目,难以忘却。请真情诉说我们的友谊吧!五、展示自我或歌唱、或绘画、或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