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8张PPT。中国十大古典名曲《高山流水》
《梅花三弄》
《春江花月夜》(还有《夕阳箫鼓》一说)
《汉宫秋月》
《阳春白雪》
《渔樵问答》
《胡笳十八拍》
《广陵散》
《平沙落雁》
《十面埋伏》《诗经》:
“琴瑟友之,
钟鼓乐之。”古代与音乐有关的故事 稽康悲奏《广陵散》
《红楼梦》第八十六回“寄闲情淑女解琴书”黛玉论琴。古代与音乐有关的故事广陵散 又名《广陵止息》。传说原是东汉末年流行于广陵地区的民间乐曲。据《琴操》中所载:聂政,战国时期韩国人,其父为韩王铸剑误期而被杀。为报父仇,上泰山刻苦学琴十年之后,漆身吞炭,改变音容,返回韩国,在离宫不远处弹琴,高超的琴艺使行人止步,牛马停蹄。韩王得悉后,召进宫内演奏,聂政趁其不备,从琴腹抽出匕首刺死韩王。为免连累母亲,便毁容自尽。 高山流水 传说先秦的琴师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曲中高山流水之意。伯牙惊道:“善哉,子之心与吾心同。”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终生不弹,故有高山流水之曲。 缀玉连珠六十年,
谁教冥路作诗仙?? 浮云不系名 居易, 造化无为字 乐天。 童子解吟长恨曲,
胡儿能唱琵琶篇。? 文章已满行人耳,
一度思卿一怆然。唐宣宗
李忱
—《赋得古原草送别》野火烧不尽,________。—《忆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____________。—《钱塘湖春行》乱花渐欲迷人眼,____________。—《长恨歌》在天愿作比翼鸟,____________。春风吹又生春来江水绿如蓝浅草才能没马蹄在地愿为连理枝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白居易初到长安,以《赋得古原草送别》拜见老诗人顾况,顾打趣道:“米价方贵,居亦弗易。”但读到“野火”联时,不由赞叹:“道得个语,居亦易矣。”并大加引荐。琵琶行白居易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白居易的生平及此作的写作背景;
2、明确小序内容及作用;
3、背诵第一段。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自号香山居士,是杜甫之后,唐朝的又一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是唐代诗人中作品最多的一个。他是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并将这一主张付诸自己的诗歌创作实践。他的早期政治诗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寄予了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用辞尖锐,主题鲜明。其代表作《秦中吟》十首、《新乐府》五十首影响尤大。
白居易书《楞严经》新乐府运动 新乐府运动,诗歌革新运动,由唐代诗人白居易、元稹等所倡导,主张恢复古代的采诗制度,发扬《诗经》和汉魏乐府讽喻时事的传统,使诗歌起到“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作用,强调以自创的新的乐府题目咏写时事, 故以此命名。白居易生平与诗作琵琶行《琵琶行》原作《琵琶引》。白居易还有《长恨歌》。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三者虽名称不同,实则大同小异,常统称“歌行”。明朝胡震亨《唐吉癸签》说,“歌”是曲的总称,“行”是“衍其事而歌之”,是一种具有铺叙记事性质的歌辞。 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都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 写作背景 白居易任左拾遗官职后,由于得罪了官僚及皇帝,43岁被改职任太子左赞善大夫,次年由于上书皇帝,言辞急切,被加上越职奏事的罪名,先被贬为江州刺史,又被贬为江州司马,《琵琶行》就写于第二年秋天。诗人正是借琵琶女的遭遇共鸣自身天涯沦落的不幸。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天涯沦落叹知音
一诉琵琶一诉诗
《琵琶行》品读------诗人谪居江州,月夜送客江边,巧遇琵琶女之事。问:
1、《琵琶行》是一首叙事诗,叙了什么事?2、通过叙事塑造了哪几个人物形象,共同点? ------琵琶女 和 诗人自己,
共同-----“同是天涯沦落人”检查预习
①、下列词语中读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商贾(jiǎ) 六幺(yāo) 钿(diàn)头 虾(há)蟆
?
B、转徙(xǐ) 衣裳(shang) 红绡(xiào) 管弦(xián)
C、恬然(tián) 迁谪(zhé) 呕哑(ōuyā) 铁骑(qí)
D、湓(pén)浦口 琵琶(pá) 嘲哳(zhāozhā)幽咽(yè) D商贾(gǔ)衣裳(cháng)红绡(xiāo)铁骑(jì)读准下列字音悯然
转徙
浔阳
瑟
声声思
捻
霓裳
衣裳
红绡
钿头银蓖
谪居
荻花
还独倾
间关
呕哑
嘲哳
湓浦
铮铮然
商贾
憔悴
恬然
六幺
迸
裂帛
虾蟆
阑干
(mǐn)
(xǐ)
(xún)
(sè)
(sì)
(niǎn)
(nícháng)
(cháng)
(xiāo)
(diàn bì)(zhé)
(dí)
(huán)
(jiān)
(ōu)(yā)
(zhāo)(zhā)
pénpǔ
zhēng
gǔ
qiáo cuì
tián
yāo
bèng
bó
hámá
lán检查预习
②、解释下列句中红色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明年秋 使快弹数曲
因为长句 凡六百一十六言
铁骑突出刀枪鸣 整顿衣裳起敛容
暮去朝来颜色故 老大嫁作商人妇
如听仙乐耳暂明 凄凄不似向前声
(第二年)(因此创作)(总共)(容貌)(年纪大了)(整理)(突然冲出)(先前)(忽然)(畅快)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琵琶行
诗前小序,共一百三十八字
1、扼要地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的主要内容。
2、概括了琵琶女的身世,说明了本诗的写作动机。
3、感情基调:凄切伤怀
思考:诗前小序有些什么内容?对全诗有何作用?说明了写这首长诗的原因和命名,定下了全诗凄切伤怀的感情基调。
本诗是一篇抒彩很浓的长篇叙事诗。 作用读序文和全诗,把两者对应的部分找出来.
明确:序文的第二句(“明年秋……铮铮然有京都声”)跟诗的第一段对应;第三、四、五句(“问其人……转徙于江湖间”)跟诗的第二、三段对应;第六、七句(“予出官二年……命曰《琵琶行》”)跟第四段对应。文章结构江头送客闻琵琶江上聆听琵琶曲歌女倾诉身世苦同病相怜伤迁谪重闻琵琶青衫湿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音乐是沟通诗人与琵琶女情感的桥梁,全诗写音乐写了几个回合?一闻琵琶邀相见(第一节)
再闻琵琶诉论落(第二节)
三闻琵琶青衫湿(第五节)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环境描写:
渲染悲凉气氛, 奠定全诗基调。(互 文)一闻琵琶邀相见第一次演奏:
朗读第一段“惨”!(离愁、沦落)侧面烘托:音乐的美琵琶女:寂寞 诗人、客人:离愁(惨将别)浔阳楼楹联枫叶四弦秋,
枨触天涯迁谪恨;
浔阳千尺水,
勾留江上别离情。注:枨,chéng触动。
四弦,琵琶。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寻声暗问弹者谁? 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意。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 音乐欣赏:《琵琶行》第二次演奏:再闻琵琶诉沦落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琵琶女出场1、“寻”、“问”……这一系列的动词,从
中可以看出作者心情如何?答:急切、欣喜。2、琵琶女为何“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
琵琶半遮面“?答: 矛盾、含羞。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琵琶女演奏序曲第一
乐曲第二
乐曲第三
乐曲曲终低沉抑郁欢乐曲
急切愉快。沉思曲
幽愁暗恨。悲愤曲
激越雄壮。曲终收拨。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此文中,白居易对音乐的描绘可谓绝唱,大量的使用“比喻”的修辞方法,你能找出几处呢?一:大量运用比喻。把无形
的音乐化为有形,有了画面感,
给人以无限的联想。二:摹声与比喻结合。双声
叠韵词的运用,能把音乐的
旋律和节奏表现出来。三:叙议结合,
妙语点睛。余音绕梁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用悄寂无声的环境来衬托演奏的效果,乐声
已停,然而余音饶梁,经久不息,人们还久
久沉醉在音乐创造的氛围中。“悄无言”的
寂静,实则是充满了感情的时刻,听众的忘
情和如痴如醉的神情,从侧面烘托出琵琶女
技艺的高超绝妙。诗人所创造的这个画面,
有着及其感人的艺术魅力。用自己的话概括琵琶女这个艺术形象,并谈
谈琵琶女的遭遇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琵琶女这个艺术形象具有高度的典型性,
琵琶女的不幸遭遇深刻的揭示了封建社会中
被侮辱、被损害的乐妓们的悲惨命运。琵琶女是怎样一个形象?琵琶女是一个才貌双全,但在封建社会中被摧残、被
侮辱的歌女形象。琵琶女对自己的凄凉遭遇、对人情
冷暖、世态炎凉,表示了积聚已久的愤懑之情,对世
人的重色轻才和丈夫的重利寡情提出了强烈控诉。 但是诗人笔下的琵琶女没有认识到昔日卖笑承欢、醉
生梦死的生活是一种被摧残的痛苦生涯,相反还抱着
炫耀、追恋、惋惜的态度。她只是悲叹红颜易老、繁
花早逝,却没有从自己的不幸遭遇中得到觉醒。3、沦落的具体情况是怎么样的?
(用原文诗回答,感受“沦落”之情) 琵琶女 诗人
当年:
而今:
遭遇相同,情感共鸣:出自京都才华出众落魄失意自言本是京城女
我从去年辞帝京名扬京城女艺人
才华横溢大诗人年长色衰嫁商人
犯言直谏贬江州萍水相逢心灵激荡音乐共鸣身世相通谁解琵琶声我们能否从琵琶的起伏变化中,捕捉到
琵琶女情感和生活变化的轨迹呢?三闻琵琶青衫湿第三次演奏: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满座皆泣 诗 人:重闻琵琶青衫湿 琵琶女:却坐促弦弦转急座中泣下谁最多 江州司马青衫湿“男儿有泪不轻弹”白居易的“泪”只为琵琶女而洒吗?谁解青衫泪一、伤琵琶女二、伤己 这泪,既是对别压迫
妇女的同情与尊重,又
是对当时社会的控诉。千呼万唤始出来, ____________。
别有幽愁暗恨生,____________。
东船西舫悄无言,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相逢何必曾相识。
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