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二第二节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综合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二第二节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综合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7-05-18 20:49: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一、选择题
右图是我国和美国某农业区,据图完成1~2题。
1.甲、乙两地的农业地域类型分别是
A.水稻种植业 商品谷物农业
B.商品谷物农业 水稻种植业
C.大牧场放牧业 商品谷物农业
D.商品谷物农业 大牧场放牧业
2.甲、乙两地主要的粮食作物分别是(  )
A.玉米 小麦
B.小麦 玉米C.小麦 水稻
D.水稻 玉米
下图阴影表示两种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区。完成3~4题。
3.甲地区农业发展中的下列做法,目前可以值得我国自然条件与之相似的地区首先借鉴的是(  )
A.围栏放牧,划区轮牧B.修建铁路,改善交通C.拓展海外市场D.改良品种,扩大规模
4.下列不是乙地区农业生产特点的是(  )
A.机械化水平高
B.劳动力资源丰富C.交通便利
D.商品率高
下图为某地“水稻循环经济加工产业模式”图,据此完成5~6题。
5.下列有关该地水稻种植业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商品率高
B.劳动力投入少
C.科技比例大
D.机械化程度高
6.在“水稻循环经济加工产业模式”中,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A.“订单农业”抑制农民粮食生产积极性
B.循环经济实现对环境污染物的零排放
C.精深加工有利于促进当地工业化的发展
D.品牌优质大米主要靠精深加工环节实现
读“法国农业分布图”,回答7~8题。
7.与P地相比,Q地种植葡萄的优势区位是(  )
A.技术条件好
B.鲜果上市早C.市场广阔
D.海运便利
8.M地的农业地域类型(  )
A.集约化程度高,产品商品率高B.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
C.劳动力投入多,单位产值高D.精耕细作,专业化程度高
下图为两农业地域类型的农业产值结构和商品率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
9.甲、乙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可能为(  )
A.季风水田农业、大牧场放牧业
B.商品谷物农业、乳畜业
C.季风水田农业、商品谷物农业
D.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
10.甲、乙两农业地域类型商品率相差较大的主要原因为(  )
A.市场条件不同
B.人口密度不同C.作物单产不同
D.机械化水平不同
下图为四个地区的气候资料图,据图回答11~12题。
11.四地中乳畜业最发达的地区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2.下列关于四地气候与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②地适宜发展商品谷物农业B.④地农业生产复种指数最高C.①地农业生产易受春旱威胁D.③地的气候在欧洲广泛分布
苏轼诗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据此完成第13-14题。
13.诗中的“岭”是指(  )
A.秦岭
B.南岭
C.大兴安岭
D.乌鞘岭
14.江苏省种植荔枝的限制性因素主要是(  )
A.热量不足
B.土壤贫瘠
C.劳动力缺乏
D.降水稀少
15.我国不同地区农业生产与其主导因素的组合,正确的是(  )
A.南疆的棉花种植—交通
B.横断山区的立体农业—市场
C.河西走廊的棉粮种植—水源
D.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光照
近年来,山东已经成为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的蔬菜生产基地之一。据下图及所学知识,完成第16-17题。
16.温室中生产的蔬菜的质量略逊于自然状态下生长的蔬菜,原因是大棚中(  )
A.光照太强
B.热量不足C.日温差较小
D.年温差较小
17.近些年山东蔬菜基地的蔬菜销售量和销售范围都在扩大,原因是(  )
A.该蔬菜基地的蔬菜质量好
B.该蔬菜基地生产蔬菜的自然条件优越
C.该蔬菜基地的蔬菜品种多
D.交通运输及保鲜、冷藏条件的改善
新疆拥有独特的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是世界上极佳的番茄产地。据此完成第18-20题。
18.甲地区生长的番茄品质优良,主要是因为甲地区(  )
A.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B.土壤呈酸性,有利于番茄生长
C.附近有铁路经过,交通便利
D.灌溉水源主要是纯净冰雪水
19.甲地区的番茄种植无需化肥和农药,安全、天然,主要是因为
A.土壤水分大,不利于害虫生存
B.土壤有机质丰富,自然肥力高
C.新疆畜牧业发达,有机肥充足
D.冬季气候寒冷,不利于害虫过冬
20.随着甲地区番茄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对乙湖泊及其周边环境产生的影响主要是(  )
A.湖泊面积缩小
B.湖水盐度降低C.湖水富营养化
D.湖滨沙漠消失
位于非洲东南部的赞比亚以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吸引着众多有胆识的中国人前来投资创业,农业是其中的热门领域。读赞比亚示意图,完成第21-22题。
21.赞比亚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有(  )
A.有大量的已开发耕地B.交通便利C.农业基础设施较好D.光热条件优越
22.图中农场有3
500公顷土地,开辟耕地1
500公顷生产小麦、玉米、大豆等供应市场;农场养鸡、牛、肉猪,销售的鸡蛋占赞比亚10%的市场份额,其农业生产地域类型是(  )
A.旱地农业
B.大牧场放牧业C.混合型农业
D.商品谷物农业
菲律宾农业部长阿尔卡拉在首届全国杂交水稻大会上宣布,菲律宾政府将拨5亿比索专款用于杂交水稻推广,努力使菲律宾的杂交水稻覆盖率从目前的3.5%提升到8%~10%,以实现大米自给目标。据此完成第23-24题。
23.影响菲律宾水稻种植业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A.国家政策
B.高温多雨的气候
C.便利的水陆交通
D.国际市场需求
24.菲律宾农业部最关键的任务是要改变菲律宾稻米产区的    现状(  )
A.精耕细作的传统经验
B.人均耕地少,水热资源未充分合理利用
C.现代化生产技术水平较低,劳动生产率不高
D.农业资源人均占有量在世界上属于低水平
读北美(美国和加拿大)小麦和玉米主要产区分布示意图,完成第25-27题。
25.北美小麦和玉米集中产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地中海式农业
B.商品谷物农业
C.混合型农业
D.热带种植园农业
26.北美小麦和玉米集中产区不具有的优势条件是
A.国际市场广阔
B.交通便利
C.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D.技术装备好
27.该农业地域类型具有的特点是(  )
①机械化程度高 ②商品率高 ③主要分布在发展中国家 ④集中在大城市周围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读“某地农业生产联系示意图”,完成28-29题。
28.图示农业属于(  )
A.粗放农业与自给农业
B.密集农业与商品农业C.粗放农业与商品农业
D.密集农业与自给农业
29.图示农业生产地域类型是(  )
A.园艺业B.游牧业C.混合农业D.大牧场放牧业
右图中斜线区为某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读图回答30-31题。
30.图中阴影部分为某种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该农业地域类型是(  )
A.水稻种植业B.混合农业C.商品谷物农业D.大牧场放牧业
31.关于该农业地域类型的典型分布国家或地区正确的是
A.阿根廷、中国
B.新西兰、蒙古C.澳大利亚、南非
D.美国、俄罗斯
 读“北美(美国和加拿大)小麦和玉米主要产区分布示意图”,回答32-33题。
32.北美小麦和玉米集中产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地中海式农业
B.商品谷物农业C.混合型农业
D.热带种植园农业
33.该农业地域类型具有的特点是(  )
①机械化程度高 ②商品率高 ③主要分布在发展中国家④集中在大城市周围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南昌市郊区某村,利用塑料大棚生产蔬菜,同时开办了养猪场,如右图所示。读图回答34-35题。
34.该村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种植业
B.畜牧业
C.混合农业
D.生态农业
35.大棚中生产出来的蔬菜,质量略逊于自然状态下生长的蔬菜。原因是大棚中的环境与自然状态相比(  )
A.光照太强
B.热量不足C.日温差较小
D.年温差较小
二、综合题
36.综合右图,回答问题。
(1)图中甲国乳畜业发达,请从自然条件方面分析其形成原因。
(2)从社会经济方面探究甲国乳畜业比我国发达的原因。
(3)为进一步推进我国乳畜业发展,请你谈谈如何借鉴甲国的经验。
37.(研究性学习)右图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欧洲各地农业集约度的示意图,集约度指数越高,表示农业集约化经营程度越高。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集约度指数在150以上地区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    。该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区的气候类型对应左图中的    。
(2)影响乳畜业生产的两个重要因素是什么 试简要分析上述农业地域类型的成因。
(3)为了进一步推进我国乳畜业的发展,请你谈谈如何借鉴西欧的经验。
38.读“美国农业生产地域类型图”,回答问题。
(1)A地所属的农业地带是________________,这里有大面积的________________气候区,适宜经营______________业。
(2)B地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种植的作物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优势区位条件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地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它是随着______________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面向____________的农业地域类型,影响其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39.分析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20世纪90年代以来花卉消费的国际需求迅速增长,北美、日本、欧洲成为世界三大花卉消费市场。同期,图中所示国家成为所在大洲第二大花卉出口国。
(1)简述该国的地理位置及地形特征。
(2)说明该国有利于花卉生长的自然条件。
(3)概述该国发展花卉产业的社会经济条件。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题号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B
C
A
B
A
C
B
A
C
B
B
C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B
A
C
C
D
A
D
A
D
C
B
C
题号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答案
B
C
D
B
D
D
C
B
A
C
C
二、综合题
36.
(1)温带海洋性气候,温暖湿润,有利于多汁牧草生长;地形以平原为主,适合乳畜业的大规模发展。
(2)甲国(丹麦)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高,对乳畜产品的需求量大;乳畜品在人们的饮食结构中占重要地位。(答案合理即可)
(3)增加科技投入,培育良种奶牛;加强市场监管,确保产品质量。(答案合理即可)
37.答案:(1)乳畜业 ②
(2)市场和饲料供应。该地温凉潮湿的气候不利于粮食作物的成熟,但适宜多汁牧草的生长,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越条件;西欧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高,饮食结构中乳畜产品占重要地位,对乳畜产品需求量大,因而乳畜业发达。(3)增加科技投入,培育良种奶牛;加强市场监管,确保产品质量;提高现代化水平。
38.
(1)畜牧和灌溉农业区 温带大陆性 畜牧
(2)商品谷物农业 小麦 玉米 优越的自然条件
便利的交通运输 地广人稀 高度发达的工业 先进的科技
(3)乳畜业 城市 市场 市场 饲料供应
39.
(1)位于南美洲(西)北部,赤道从北部穿过(位于低纬地区或热带地区),西临太平洋。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多高峰。
(2)(地处赤道附近)雨量较充沛,(地势较高)常年光照充足,气候温暖,年温差小。
(3)通过航空运输,可以方便联系北美、欧洲等花卉消费市场;该国(为发展中国家)劳动力成本低廉;政府决策推动花卉种植和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