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2016-2017学年度九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深圳市2016-2017学年度九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5-18 09:40:04

文档简介

2016-2017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九年级历史参考答案
选择题:
1~5
BAADD
6~10
DBADB
11~15
ACDBB
16~20
DCBCA
21~25
BAAAB
26~30
DCDBD
非选择题
(13分)
(1)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分)
选择第一个事件:鸦片战争后签订了《南京条约》,中国开始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选择第二个事件: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签订了《辛丑条约》,严重损害了中国主权,清政府完全变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任选其一作答,1分)
实行君主立宪制(1分)戊戌变法(1分)
九一八事变(1分)
影响: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1分)
1953~1957年我国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4分)
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
政策:改革开放
(2分)
(15分)
人文主义
启蒙思想
马克思主义(3分)
民主和科学(2分)
新文化运动(1分)
日本(1分)
实行明治维新(1分)
原因:西方列强入侵。(1分)
成果:摆脱民族压迫,实现现代化,成为亚洲强国。(2分)
第一次工业革命(1分)
影响:①创造了巨大生产力
;②改变了社会生活和生产方式;③世界市场初步形成(3分)
(12分)
第二次工业革命(1分)第二次工业革命后,造成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了一战的爆发。(2分)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分)第二次世界大战(1分)
美国将推行以遏制苏联为核心的“冷战”(或实行“冷战”)。(1分)
标志事件:杜鲁门主义的提出(1分)
世界格局多极化(1分)经济实力(1分)
寓意: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获利不均衡。(其他类似的答案亦可)(1分)
应对:深化改革开放,提高综合国力;在国际事务中积极发挥作用;积极开展多边外交;加强区域合作;加强大国间的协调与合作等。(答出两项即可)(2分)2016-2017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九年级历史
注意事项:
全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共9页。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本卷试题,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按规定作答;凡在试卷、草稿纸上作答的,其答案一律无效。答题卡必须保持清洁,不能折叠。
答题前,请将学校、班级、姓名和考号用规定的笔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将条形码贴好。
本卷本卷选择题1-30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内对应 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31-33 题,答案必须用规定的笔,按作答题目序号写在答题卡非选择题答题区内。
考试结束,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请你选出正确选项,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内将该题相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
1.中国饮食、烹饪经过了火烹、石烹、水烹、油烹四个阶段,火烹最原始的操作方法就是烧、烤。请问距今约70-20万年的我国远古居民中,会使用天然火还会用火烧烤食物的是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山顶洞人
D.
现代人
2.我国很早就出现了原始的农耕,人们造屋定居,辛勤劳动,结合图文选出正确的选项
①图一属于半坡人居住的房屋,图二属于河姆渡人居住的房屋
②图一房屋主要位于长江流域,图二房屋主要位于黄河流域
③图一房屋居民种植粟,图二房屋居民种植水稻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②
D.
①②③
3.毛泽东曾写道:“商鞅之法,良法也。……务耕织以增进国民之富力,尚军功以树囯威,建县制以强管理……乃必徙木以立信者,吾于是知执政者之具费苦心也。”这段话中体现商鞅变法内容的有
①奖励农耕
②奖励军功
③建立县制
④立木取信
⑤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⑥编制户口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④⑤⑥
D.③④⑤
4.1691年出版的《论语》英译本近年在德国汉堡被发现了,书的前言写着:“这位哲学家的道德是无限辉煌的。”请问这位哲学家思想的核心是
A.
“法治”
B.
“无为而治”
C.
“兼爱”“非攻”
D.
“仁”
5.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推论错误的是
A.商鞅变法——秦国实现了富国强兵
B.汉武帝“罢黜百家”——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
C.张骞出使西域——促进了丝绸之路的开辟
D.官渡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6.德国哲学家康德在题为《中国》的口授记录中介绍中国大运河:“由广州通向北京,就其长度而言,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其实,大运河的起止点应该是
到北京。
A.
扬州
B.
上海
C.
洛阳
D.
杭州
7.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孟宪实在《百家讲坛》作了“太宗继位”、“魏征进谏”、“以民为本”等系列讲座。由此推知他所讲的主题是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
8.某班举办“中国古代文化使者”的图文展览。“东瀛有多远,芒履难丈量。袈裟作舟帆,风雨莫阻挡”的语句与下列哪一人物图片搭配在一起最合适
A.
鉴真
B.
玄奘
C.
郑和
D.
马可·波罗
9.“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盖隐然执政之府也。”这里的“执政之府”是
A.
市舶司
B.
中书省
C.
锦衣卫
D.
军机处
10.西藏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不可分割的领土,以下史实可证明这一说法的有:
①汉朝设置西域都护府进行管辖
②元朝设立宣政院处理藏族事物
③清朝设立驻藏大臣代表中央管理西藏
④清朝设立伊犁将军代表中央管理西藏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
D.②③④
11.某剧组在拍摄电视剧《郑成功》时,为郑成功布置书房场景的道具中,不应该出现的是
A.
书架上摆着中国古典四大文学名著
B.
墙壁上挂着王羲之的《兰亭序》
C.
中堂悬挂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D.
案头摆放一尊浙江哥窑烧制的冰裂纹瓷器
12.“数日后,一匹快马向热河方向飞驰,恭亲王向咸丰帝报告了‘花园’被烧的消息……”该历史情景应出现在
A.
林则徐广东禁烟期间
B.
鸦片战争期间
C.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D.
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13.爱国义士陈天华在《猛回头》中写道:“这中国,那一点,还有我份?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压制我,众汉人,拱手降洋。”那么,清政府成为洋人的“守土官长”是在哪一条约签订后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4.“他是20世纪中国走在时代前列的第一个伟人,他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他毕生致力于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的探索。”“他”领导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A.
自强求富
B.
三民主义
C.
民主科学
D.
毛泽东思想
15.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这是一个大约12个二十几岁年轻人参加的会议。会议是在上海法租界的一所女子学校(暑假放假)里召开的,成员们担心巡捕的监视,乘火车转移到嘉兴南湖湖上的一所游艇中继续讨论。”材料中所说的会议
A.
给思想紊乱的中共指明了方向
B.
使得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C.
成为中共历史上重要的转折点
D.
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形成
16.曾任侵华日军驻北平武官今井武夫在他的回忆录中说:“1937年6月,在东京政界的消息灵通人士之间,私下盛传着这样的谣言:‘七夕的晚上,华北将重演柳条沟一样的事件。’”材料表明日军在精心策划下列哪一侵略事变
A.“九一八”事变
B.“八一三”事变
C.华北事变
D.卢沟桥事变
17.如图所示是某市红岩革命纪念馆展出的一本历史文献资料的封面。当时(民国三十四年),毛泽东“在渝市之动态”的主题应该是
A.创建红色革命根据地
B.组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争取国内和平民主
D.下达向全国进军的命令
18.杨凯在《中国梦的方位》中说:“洋务派、改良派、共产党……一路走到1949年,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中国人民站起来,中国梦的基础牢靠起来。”这里的“中国梦的基础牢靠起来”是指
A.
抗美援朝的胜利
B.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D.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9.1949年周恩来宣布:我们对外交问题有一个基本立场,即中华民族独立的立场,对于美国帝国主义我们一定要采取严肃的态度,使他们了解中国是不可欺侮的,即使对苏联及各人民民主国家,我们不能有所依赖。这表明新中国的外交方针是
A.“不称霸”政策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独立自主
D.求同存异
20.黑格尔曾说:古希腊是“整个欧洲人的精神家园”。这里的“精神”是指
A.
雅典民主政治
B.
等级制度
C.
《汉谟拉比法典》
D.
罗马教廷
21.基督教文化在中世纪欧洲取得了一统天下的地位。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中古西欧社会的基督教神权在精神和文化领域凌驾一切
B.基督教产生于公元前1世纪的巴勒斯坦地区
C.基督教会能够推动中古西欧社会的发展
D.基督教会在某种程度上也阻碍了中古西欧社会的进步
22.世界著名品牌“老人头”引领了欧洲典雅与庄重的男装潮流。其商品标志(右图)是以文艺复兴时期一位多才多艺的文化巨人的头像为蓝本设计的。据所学知识判断,该人物的代表作是
A.《神曲》
B.《蒙娜丽莎》
C.《罗密欧与茱莉亚》
D.《西斯廷圣母》
23.1790年初,曾参加过美国独立战争的法国将军拉法耶特将缴获的开启巴士底狱的钥匙赠送给华盛顿总统,并在给华盛顿的信中表示,“由于美国革命,巴士底狱的大门才启开”。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获取的信息有
①美国独立战争发生在法国大革命之前
②法国大革命的爆发受到了美国独立战争的影响
③法国曾经对美国独立战争提供军事援助
④华盛顿曾经参加过攻占巴士底狱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
24.观察下图,导致19世纪末20世纪初石油开采量大幅度上升的原因是
A.
飞机的发明
B.
电子计算机的出现
C.
蒸汽机的发明
D.
火车的问世
25.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在1916年的《战时日记》中写道:“欧洲正像一个狂暴的疯子,头向下,一直栽到深渊。在德国,已经宣布所有16至60岁,有劳动能力的男女公民全体动员……。其他国家无疑也将仿效这个榜样。这样,一切大小国家都将成为大杀戮的参加者……”文中的“大杀戮”指的是
A.普法战争

B.一战
C.
二战
D.冷战
26.(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中写道:1917年11月7日,布尔什维克的军队几乎没有遇到任何抵抗就占领了一些重要地点——火车站、桥梁、银行和政府大厦。关于这一事件表述正确的是
A.
是无产阶级革命的伟大尝试
B.
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C.
阿芙乐尔号的炮声标志着起义的胜利
D.
把社会主义理论变成了现实
27.下列关于20世纪30年代的苏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经济发展迅速且全面和谐
B.
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
C.
致力于工业化且成果显著
D.
建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8.如图所示,二战后美日欧经济实力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从美国一枝独秀到美日欧三足鼎立
②美国已丧失了世界第一经济强国的地位
③欧共体的建立促使了欧洲的崛起
④日本上升为世界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9.“基于战后美国所拥有的经济实力和‘阻止共产党的可能是面包和选票,而不是子弹’的思想,美国统治集团决定以美援作为主要手段,达到其在欧洲‘遏制’共产主义的目的。”与该材料直接相关的是
A.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D.
罗斯福新政的推行
30.下列一组标志所涉及的产业,最能体现第三次科技革命核心技术的是
A.
中国李宁
B.
德国奔驰
C.
美国麦当劳
D.
美国微软公司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3大题,共40分)
(13分)近代以来,中国在沉沦中饱受屈辱,在屈辱中抗争探索,并一步步走向伟大复兴。阅读材料,回答为题:
【探救亡之路】
材料一
张海鹏教授的《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时,根据书中“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轨迹像个元宝形,开始是下降,降到谷底,然后上升,升出一片光明……”的描述,绘制了下图:
(1)图中A段“开始下降”与“降到谷底”分别是源于哪两个历史事件?(2分)请选择其中一个事件说明对当时中国社会的影响。(1分)
材料二
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也。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二中反映出了康有为等人的政治主张是什么?(1分)光绪帝接受了他的建议,发起了什么运动?(1分)
材料三
1931年9月18日,和三十七年前的黄海之役几乎只差一天,晚上十点半板垣征四郎下令按动了爆炸柳条沟铁轨的按钮,中日延续十四年的第二次战争从此爆发,东北军遵从中央指示没有抵抗。
——纪录片《一寸河山一寸血》解说词
材料三是对哪次事变的描述 该事变对中国抗战局面产生的主要影响是什么 (2分)
【探复兴之路】
表一1952~1957年我国工业产值对比
表二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经济的地位
观察表一与表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上述变化的原因。(4分)
材料四
在博鳌亚洲论坛活动期间,深圳市政府与博鳌亚洲论坛秘书处联手举办了以“深圳·开放之城
创新之都”为主题的投资交流活动,来自国内外政、商、学界的知名人士和嘉宾共同感受深圳“开放之城”、“创新之都”的魅力。
  
——人民网
2017年3月27
深圳被誉为“开放之城”、“创新之都”得益于新中国历史上的哪次会议上提出的哪一政策?(2分)
(15分)创新是国家与民族进步发展的动力。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思想创新】
材料一材料二
但丁
伏尔泰
马克思
材料一中的三位人物所代表是时代都产生过人类发展进程的伟大思想成果,请写出这三种思想成果。(3分)
材料二中“德、赛两先生”分别指的是什么?(2分)其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哪一场运动的口号?(1分)
【制度创新】
材料三
大约在150年前,(一个)位于太平洋西岸的岛国,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出人意料的是,它将此作为自己弃旧图新、迎头赶上的历史机遇,并最终使自己成为东方世界第一个摆脱西方大国的欺凌、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成为唯一一个挤入帝国列强行列,靠侵略扩张在自己的国土外建立过殖民地的亚洲国家。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中的“岛国”指的是哪个国家?(1分)这个国家是如何“弃旧图新”的?(1分)请根据上述材料分析这个“岛国”改革的原因和成果。(3分)
【技术创新】
图一
图二
图一的出现于哪一场生产领域的革命有关?(1分)结合图二,分析这场革命有哪些影响。(3分)
(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图一
图二
图一的现象的出现与哪一事件有关?(1分)图一与图二有何联系?(2分)
材料一
法国元帅福煦在听到《凡尔赛和约》签字的消息后说:“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
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维持“20年休战”局面的欧洲格局是什么体系?(1分)20年后,应验了福熙预言的是哪次战争的爆发?(1分)
材料二
1945年5月9日晚,莫斯科烟花盛放,人们纵情高歌,庆祝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然而,就在人们欢庆胜利的激情犹酣之时,时任美国驻苏联使馆参赞乔治·凯南发出了一段惊人的论调:“人们在欢呼跳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
——《乔治·凯南:被误读的遏制政策之父》
材料二中“战争才刚刚开始”的寓意是什么?(1分)这一“战争”开始的标志事件是什么?(1分)
材料三
材料三图示中的环状结构体现了世界格局怎样的发展趋势?(1分)在新的世界格局形成过程中,越来越具有决定作用的因素是什么?
(1分)
材料四
一幅关于经济全球化的漫画
材料五
不平等的“赌局”
(5)材料四漫画的寓意是什么?(1分)依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面对世界格局的“过渡期”这一现状,中国应该如何应对?(2分)
……只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黑暗。
——陈独秀
当今的世界格局仍处于一个过渡期,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权力的转移和扩散。权力从传统强国欧美向新兴大国转移,并扩散至其他地区力量中心,世界格局有进入“碎片化”时代的征兆。
——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院2011年《国际形势黄皮书》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