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 保护生物圈是全人类的共同义务 学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4.2 保护生物圈是全人类的共同义务 学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9.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7-05-18 14:16: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4章
人在生物圈中的义务
第2节
保护生物圈是全人类的共同义务
【学习目标】
1、认识生物圈中的各种资源的有限性
2、了解保护生物圈的基本方法。
【自主预习】
预习课本P126——P130,回答下列问题。
1.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以及土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污染等,人类和生物生存的空间越来越小。
2.生物圈保护的中心目标,在于保持各种生态环境的__________,维持人类和各种生物的生存环境__________,改善人类的__________。
3.对生态环境质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是保护生物圈的前提。
4.对生物资源进行保护和科学管理,首先要制订__________和__________。根本目的是为了使资源得到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为此要做出长远的生态规划,采取有效措施恢复、重建和改建__________。
5.实践表明,建立__________和实施__________是恢复和改建生态环境的重大有效措施。
【自学质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学习】
例:我国是土地沙漠化较严重的国家之一,土地沙漠化造成的城市沙尘暴日益严重。入春以来,我市也多次受到沙尘暴的侵袭。下列行为不能造成沙尘暴的是
(
)
A.大量砍伐树木,破坏森林,使森林面积大量减少
B.草原过度垦殖、放牧,植被遭到破坏
C.由于城市化加剧,工程建设形成大量粉尘
D.工业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大海
提示:沙尘暴是一种风与沙相互作用的灾害性天气现象,它的形成与地球温室效应、厄尔尼诺现象、森林锐减、植被破坏、物种灭绝、气候异常等因素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其中,人口膨胀导致的过度开发自然资源、过量砍伐森林、过度开垦土地是沙尘暴频发的主要原因。由于城市化加剧,工程建设形成大量粉尘,也能造成沙尘暴天气。沙尘暴作为一种高强度风沙灾害,并不是在所有有风的地方都能发生,只有那些气候干旱、植被稀疏的地区,才有可能发生沙尘暴。在我国西北地区,森林覆盖率本来就不高,贫穷的西北人民还想靠挖甘草、搂发菜、开矿发财,这些掠夺性的破坏行为更加加剧了这一地区的沙尘暴灾害;裸露的土地很容易被大风卷起形成沙尘暴甚至强沙尘暴。工业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大海,不能造成沙尘暴。
【作业设计】
1、下列污染中,不属全球性大气污染的是(

A.
酸雨
B.
温室效应
C.
草原沙化
D.
臭氧层破坏
2、酸雨的危害不是(

A.
使土壤中的养分发生化学变化
B.
使河流、湖泊、水源酸化
C.
直接危害植物的芽、叶
D.
使土壤中汞、银、镉含量增高
3、目前我国环境质量下降,生态系统稳定性降低的根本原因是(

A.长年的水旱灾害
B.臭氧层空洞
C.人口过度增长
D.野生动植物死亡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经济发展过程中环境污染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应该停止工业的发展
B.经济比较落后的时候,应该采取“先发展,后治理”的措施
C.必须采取一定的环保措施,以避免和解决发展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
D.随着科学的进步,环境污染的问题自然会解决
5、下列人类活动对环境有积极影响的是(

A.植树造林
B.废水排放
C.木材加工
D.填海造田
6、倡导“免赠贺卡”“不用一次性筷子”的出发点是(

A.节约金钱
B.减少固体垃圾
C.文明卫生,减少传染病
D.节约木材,保护森林
【学后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自主预习
1.不合理利用
水土流失
沙漠化
土壤退化
2.健康
可持续发展
生活质量
3.调查
监测
评价
预测
4.有关政策
法规
可持续发展
合理利用
生态环境
5.自然保护区
大型生态工程
探究学习
D
作业设计
1.C
2.D
3.C
4.C
5.A
6.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