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课外阅读练习
【诗词鉴赏】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1.词的上阙通过描写梅花所处的环境,创设了一种怎样的氛围?
2.这首词虽在“咏梅”,可作者意在言外,作者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文言文阅读】
王绩简傲
绩,字无功,绛州龙门人……贞观初,以疾罢归。河渚①间有仲长子光②者,亦隐士也,无妻子。绩爱其真,遂相近结庐,日与对酌。君有奴碑数人,多种黍,春秋酿酒,养凫③雁、莳④药草自供。以《周易》《庄》《老》置床头,无他用心也。自号“东皋⑤子”。虽刺史谒见,皆不答。终于家。
性简傲,好饮酒,能尽五斗,自著《五斗先生传》。弹琴、为诗、著文,高情胜气,独步当时。
(节选自《唐才子传全译·王绩》)
【注释】①渚:水中间的小块陆地。②仲长子光:字不耀,洛阳人。③凫:野鸭。④莳:移植。⑤东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诗有“登东皋以舒啸”句,东皋由此而来。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以疾罢归(
)
(2)无妻子(
)
(3)终于家(
)
(4)能尽五斗(
)
4.下列客句与“绩爱其真”中“其”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其剑自舟中坠于水(《刻舟求剑》)
B.而置之其坐(《郑人买履》)
C.其真无马耶(《马说》)
D.必细察其纹理(《幼时记趣》)
5.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绩爱其真,遂相近结庐,日与对酌。
(2)虽刺史谒见,皆不答。
6.文中许多地方都表现了王绩的“性简傲”,请你概括出两点。
【现代文阅读】
小巷的守望
余显斌
那是条小巷,江南常见的小巷。
巷子被粉墙夹持着,很深很深,深得如同岁月一样绵远悠长。巷子里铺着的细麻石子,也被岁月的齿痕打磨得光光亮亮。
一个老人静静地坐在巷子里,他是个瞎子。
巷子很静,偶尔的,有老太太买菜,提着篮子走过;有老头散步,拐杖敲着石子路,一路敲过去。然后一切又恢复了寂静,只有墙头几朵花儿,在零零散散地开着。
老人静静地坐在一条凳子上。
一只大黄狗卧在他的腿边,间或叫两声,声音像红铜一样清亮,在巷中正午的阳光下跳荡着,一波一波的。
一个女人走来,看见老人。女人俯下身子问:“老人家,太阳很大,你怎么不回家 ”
老人摇着头,他在等自己的儿子,儿子就是从这条巷子里走出去的,一直走向远方。走时,说很快会回来的。现在,他在等那小子。老人嘟囔着,口水流下来。有人告诉女人,老人有老年痴呆,不听人劝。
女人走了,走了好远,回过头来,深深的巷子中,老人坐在凳子上,狗卧在他身旁,不时叫两声,苍凉,孤寂。
女人再来时,是个秋雨天,树叶飘零,老人仍坐在巷子口,面前放着个碗,里面有零零落落的钱。
雨,丝绵一样细细密密铺下来。老人穿着一件破雨衣,黄狗卧在他雨衣的一角。细雨湿了老人的雨衣,湿了小巷,更湿了江南的天地。
老人在雨中打着盹儿,头一点一点的。
女人叹了口气,悄悄走近,拿了些钱放在老人面前的碗里。老人一惊,醒了道:“山子,你回来了 ”女人不说话,悄悄转身离去。老人侧了一会儿耳朵,长叹一声,摸着黄狗道:“不是的,是我做梦,梦见山子回来了。”老人的话,随即被江南雨润湿,潮潮的。
再次经过时,已是江南的暮春。
老人头发更白了,拉着根棍子。黄狗不在了。
老人听到脚步声,侧着头问:“山子,是山子吗 ”
女人涩着声说不是的,是过路的。然后放了些钱,转身轻轻走了。巷子中,只剩下老人,还有无边的雨,和雨里一声长长的叹息。
当女人在信里告诉我这些时,我捧着信,泣不成声。
是的,我就是山子。
女人,是我的一个同学。
那个老人,就是我爹。
我从小巷走出,走向远处,走进监狱。临走时,为了不让爹伤心,我说:“爹,我出去一趟,不久就回来。”爹点头说“好,好,我等你”
可是,一个贪污十几万的人,怎么会很快就回来啊
我读罢同学的信,暗暗发誓,我要早日回去,巷子中,爹在等我,在睛日雨天里等我,从没离去。
由于表现好,我获得减刑。
我出狱时,又是杏花春雨天,细雨蒙蒙地下着。我没有丝毫停留,拦了辆出租车,直奔巷子——爹日夜留守的巷子。
天青色的烟雨里,巷子中空空的,没有一个人。只有一个凳子,在雨中空落落地放着,已经淋湿。有过路老人告诉我,这凳子是一个老人的,他在这儿等他的儿子,可最终没有等到,倒在了这儿,闭眼前留言,凳子放在这儿,让儿子知道,爹在这儿等他,一直等着。
我站在那儿,泪水滑落下来,突然一头跪在凳子前,喊一声:“爹,儿子对不起你。”
江南雨啊,扯天扯地地漫下来,遮住了天,遮住了地,遮住了仄仄的小巷。
(选自《小小说月刊》,有删改)
7.请用简洁的文字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8.文章开头描写了那条深深的寂静的小巷,有什么作用
9.“女人”在文中多次出现,她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10.文章中的画线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有什么表达效果
11.“文如看山不喜平”,试举例分析作者运用什么方法使文章波澜起伏,动人心弦。
【参考答案】
【诗词鉴赏】
1.寂寞、苦闷、凄清
2.表达自己孤傲、隐忍的品格与高洁的报国志向。(写出“孤傲、隐忍的品格”和“高洁的志向”即可)
【文言文阅读】
3.
(1)病,疾病
(2)妻子儿女
(3)终了,结束
(4)完,完毕
4.
C(C项是语气词,难道,岂;例句和其他三项都是代词)
5.
(1)王绩喜欢他的真挚真纯,所以在相近的地方建了座茅屋,每日与他相对饮酒。
(2)即使有刺史来拜见他,他都不应答人家。
6.①以疾病的理由辞官回乡;
②辞官回家后就随便在仲长子光的附近盖了茅屋居住;
③王绩和奴婢自己种黄米、养鸭、栽草药;
④有刺史来拜见,都不应答人家。(回答其中两点即可)
【译文】王绩字无功,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贞观初年,以疾病的理由辞官回乡。黄河的洲上有个仲长子名叫光的,也是一个隐士,没有妻子儿女。王绩喜欢他的真挚真纯,所以在相近的地方建了座茅屋,每日与他相对饮酒。王绩有几个奴婢。她们大多种黄米,春秋两季酿黄米酒。饲养鸭子、雁,种植药草自用。王绩把《周易》《庄子》《老子》放在自己的床头,其他书很少读。自己取了名号,叫“东皋子”。即使有刺史来拜见他,他都不应答人家。最终在家中去世。
(王绩)性格简单而高傲,喜好饮酒,一次可以喝尽五斗。自己写了《五斗先生传》。弹琴、写诗、做文章,高情胜气,独步当时。
【现代文阅读】
7.一个瞎眼老人无论刮风下雨,一年四季,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坐在巷子里等他的儿子.当他的儿子回来时,他已离开了人世。
8.交代了人物活动的场所,小巷是老人等待儿子的地方,用小巷的幽深寂静衬托了老人的凄凉、孤独和执着。
9.“女人”是本文的线索人物,她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是她见证了瞎眼老人对儿子的守望,是她把老人的情况告诉了老人的儿子。
10.环境描写、外貌描写。
烘托了凄凉的气氛,表现老人生活的艰难,守望儿子信念的坚定,令人动容。
11.本文用设置悬念的方法,使得文章跌宕起伏,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如文章用大量的篇幅记叙一个瞎眼老人无论刮风下雨,一年四季,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坐在巷子里等他的儿子,他的儿子做什么去了 为什么不回来 为什么文章多次写一个女人来到小巷子里看这个瞎眼的老人 文章给读者留下了一个个疑团,直到文章结尾疑团才被解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