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检测卷3(含答案 )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检测卷3(含答案 )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4.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5-18 20:24: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检测卷
一、积累与运用(28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2分
驯良(
)
璀璨(
)
jiǎo健(
)
bīn危(
)
2、填充成语并解释所填的字:2分
无动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
体色黑(
)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出下列没有语病的一句(

2分
A、今天下午,我校召开了初一年级学生安全卫生教育。
B、都等了这么久了,我敢肯定他大概不会来了。
C、物理课上,老师引导我们解决并分析了一些难题。
D、有无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是我国现代化建设是否成功的关键。
4、下列选项中成语使用恰当的是(

2分
A、他可是我们学校赫赫有名的大人物。
B、马路旁边那片空地的土里掺进了一些石灰水泥,连草都长不好,是片不毛之地。
C、潭中的鱼儿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惟妙惟肖。
D、我期末考试的作文写得很成功,真是妙手偶得。
5、排列语句顺序恰当的是(

2分
①由于害怕正义的惩罚,因而约束自我,是意志力坚强的一种体现。
②有教养的人知道害怕。
③知道世界上有阳光,阳光下有正义的惩罚。
④知道害怕是件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
⑤它表示明了自己的限制,知道世上有一些不可逾越的界限。
A、②③①⑤④
B、②④⑤③①
C、①③④⑤②
D、④②③①⑤
6、选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2分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A、这首诗相思之情溢于文中,表达了作者忠贞不渝的爱情观
B、文中写春蚕这一动物现在常赞颂像春蚕一样有伟大的牺牲精神的人。
C、这首七言绝句,题为“无题”,实则让人联想翩翩,发人深省。
D、文中的李商隐将自己喻为春蚕,希望自己如春蚕一样早些用尽自己的才华,报效朝廷。
7、文学常识填空:4分
(1)课文《松鼠》是根据______(国籍)国博物学家、作家______(谁)所著的《布丰文选》中《松鼠》一文改写而成的。
(2)《鹧鸪》作者是_____代诗人__________,字_____宜春人,著有《__________》。
8、语言表达:
2分
你一定很喜欢动物吧!可总有一些人在残害动物,请你拟写一则保护动物的公益广告,语言简洁,有感召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展开联想,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一个句子
2分
大自然能给我们许多启示:成熟的稻穗低着头,那是在启示我们要谦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名著赏读:
4分
那座山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围圆。三丈六尺五寸高,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二丈四尺围圆,按政历二十四气。上有九窍八孔,按九宫八卦。四面更无树木遮阴,左右倒有芝兰相衬。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内育仙胎,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五官俱备,四肢皆全。便就学爬学走,拜了四方。目运两道金光,射冲斗府。
(1)这段文字选自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
(2)请概括这段故事情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件事震动了天庭,天帝派哪两位大将到南天门观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根据对联的特点,修改下面一副对联的上联,使之对仗工整。4分
上联:山间竹笋,尖尖的嘴厚厚的皮空空的腹。
下联: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1)修改后的上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副对联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分析
(一)黔之驴(19分)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12、给加点字注音:
3分
好事者(

大骇(

且噬己(

13、解释加点词
:2分
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驴不胜怒,蹄之(

技止此耳(

断其喉,尽其内(

14、译句:4分
(1)虎视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啼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本文作者_________
,字______,______朝人,与韩愈合称“______”,这篇寓言是作者在永州写的______之一,另外的两篇,《________》、《________》,黔是我国______省的简称。
4分
16、这则寓言故事后人概括为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请用这个成语说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7、我国古代寓言多姿多彩,请写出两个和动物相关的出自寓言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8、这则寓言故事对你有怎样的启示?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8分
在所有的动物中间,马是身材高大而身体各部分又都配合得最匀称、最优美的。如果我们拿它和比它高一级或低一级的动物相比,就发现驴子长得太导,狮子头太大,牛腿太细太短,与它的粗大身躯不相称;骆驼是畸形的,而最大的动物,如犀,如象,都可以说只是些未定形的肉团,也是所有动物的最卑贱的标识;然而,马的腭骨虽然也大大地向前伸着,它却没有如驴的那副蠢相,如牛的那副呆相。相反地,由于它的头部的比例整齐,它却有一种轻捷的神情,而这种神情又恰好被颈部的美烘托着。马一抬头,就仿佛想要超出它那四足兽的地位;在这样的高贵姿态中,它和人面对面地相觑着;它的眼睛闪闪有光,并且形状很美;它的耳朵也长得好,并且不大不小,不像牛耳太短,驴耳太长;它的鬣毛正好和它的头相称,装饰着它的颈部,给予它一种强劲而豪迈的模样;它那下垂而丰盛的尾巴覆盖着、并且适宜地结束着它的身躯的末端;马的尾和鹿、象等兽的短尾、驴、骆驼、犀牛等兽的秃尾都大不相同,它是由密而长的鬃毛构成的,仿佛这些鬃毛是直接从臀部上生长出来,因为长出鬃毛的那个小肉桩子很短,它不能和狮子一样翘起尾巴,但是它的尾巴虽然是垂着的,却于它很适合,因为它能使尾巴向两边摆动,所以它就有效地利用尾巴来驱赶苍蝇,这引起苍蝇很使它苦恼,因为它的皮虽然很坚实,又满生着厚密的短毛,却还是十分敏感的。
19、写出短文的中心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文中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请举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文中介绍马的外形是按照空间顺序来安排的,分别写出了哪些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说明文的语言所讲究准确性,试举例加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10分
没有一种文化比诗歌更富有形式感。离开诗体语言,何以言诗?衡量诗人的造诣,首先要看他对诗体语言的创造能力。诗人的人格魅力,只有通过语言形式的艺术表现力包含于诗美的魅力之中,才具有诗的价值。我们不能认同抹煞了诗歌形式自身的特性、忽略了诗体语言所独具的诗美能量生成的艺术转化。诗的意义和本质,总是包含于语言形式之中。新诗应是诗意本体与形式本体的真正融合。
新诗的形式要素,包括内形式(隐喻结构、情绪节奏、心理逻辑等)与外形式(词语、体式、音节、韵律、色彩等)。实际上,诗的外形式与内形式是不可分的。“外形式”是对诗人的基本技艺和语言素养的显影,形成汉语诗歌特有的形式美、凸现出诗的表征,它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没有“外形式”,“内形式”就失去了依托。同样,“内形式”是对诗人的灵魂和生命体验的显影,没有“内形式”,“外形式”也成了空壳。新时期诗歌向内心的突入,促成了“内形式”的建构,而对“外形式”的轻视甚至抛弃,也造成了诗形的严重缺失和诗美的消减,本世纪五六十年代流行的半自由体、民歌体,因缺乏内形式(也有诗情虚假的原因),导致诗意肤浅或空泛。一首优秀的诗歌,总是内外形式健全完美、高度融合的。
新诗语言形式的生命力,在于发挥现代汉语的特色。既要顺应中国人的现代生活的节奏,从大众口语和民歌民谣中汲取活力,又要善于从优秀的古典诗词中汲取艺术营养,接通新旧诗之间的血脉联系;既要从寻根探源中发掘汉语诗意(诗性)的闪光点,在打破和摆脱诗体语言的束缚中建立新的诗体格式,又要将汉语诗歌艺术置于世界诗歌艺术的潮流中,从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诗歌语言艺术的对活中显示出新异感和光色。
新诗语言的规则性与心灵抒发的自由性,是一组矛盾。诗人的本领就在于能够在二者的对立统一中获取诗歌创造的自由。亦如跳舞,一旦谙熟舞步,即可从别扭进入自由的状态,确立新诗的形式本体意识,就是要实现新诗创作从“走路”进入“跳舞”的艺术转变。
23、在每1段中作者写到“离开诗体语言,何以言诗”一句。
①这句话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联系全文看,这句话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在第2段指出了新诗形式要素间的关系,它们的正确关系具体是什么?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第2段里的“空壳”一词具体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第4段中说:“确立新诗的形式本体意识,就是要实现新诗创作从‘走路’进入‘跳舞’的艺术转变。”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根据作者在文中阐述的观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新诗的形式本体意识是诗人在创作实践中,认识由模糊到清晰的过程。
B、汉语诗歌特有的形式美,主要体现在词语、体式、音节、韵律、色彩等方面。
C、从古典诗歌中寻根探源,不只是指向古典诗歌学习语言形式方面的特点。
D、诗人对诗体语言的创造能力是诗人的基本技艺和语言素养的显现,诗人的造诣就在于既能熟练掌握新诗语言的规则性,又能自由抒发自己的情怀。
三、作文:35分
因为有色彩,世界才炫目;因为有个性,生命才有生机。动物也因为有各自不同的特点,才构成了迷人多姿的动物世界。请介绍你喜爱的一种小动物。
参考答案
1、xùn
zhōng
miǎn



2、表
内心

颜色不纯,夹杂着别的颜色
3、D
4、A
5、B
6、D
7、(1)法
布丰
(2)唐
郑谷
守愚
《云台编》
8、①保护动物,人人有责。②人类的生存环境离不开动物。
9、艳丽的花朵张开花瓣,那是启示我们要奉献。
10、①《西游记》
吴承恩
②金猴
11、①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②讽刺挖苦那些肚子里面没有真才实学而又喜欢多嘴多舌说空话大话的人。
二、阅读理解(一)
12、hào
hài
shì
13、用船
用蹄子踢
只;仅
吃完
14、⑴老虎看到它,原来是个巨大的动物,心目中把它当成神物。
⑵老虎渐渐又靠近了驴子一些,态度更为随和,并带有戏弄的意味,碰一碰它靠一靠它撞一撞它,冒犯它一下,驴子禁不住发怒,就用蹄子踢老虎
15、柳宗元
子厚

韩柳
《三戒》
《临江之麋》
《永某氏之鼠》
贵州
16、
黔驴技穷
歹徒们事发后被警察追捕,四处逃窜,最终

驴技穷,落入法网。
17、狐假虎威
鹬蚌相争
18、不要被貌似强大的东西吓倒,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定能获得胜利。
(二)
19、在所有……最美的。(第一句)
20、作比较
如:“如果我们拿它……身躯不相称”。
21、腭骨
眼睛
耳朵

尾巴
22、如(最后一句)“因为它有皮……”这句中“还是”说明了马尾并不是特别敏感,而是比较敏感。
(三)
23、①诗体语言是诗歌必不可少的语言形式
②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
24、①外形式与内形式为可分
②无外形式,内形式就失去依据,无内形式,外形式出成空壳。
25、缺少对诗人的灵魂和生命体验的显影的语言形式
26、为使新诗创作从不成熟走向成熟,更高度重视新诗的语言形式。
27、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