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苏州中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十七)
第17讲
欧洲的兴衰与中欧关系
考点梳理
欧洲的兴衰
一、欧洲的崛起
(一)出现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两大发现
1、人被发现——文艺复兴:
14-16世纪,资产阶级借助弘扬古代希腊、罗马文化,发起了“文艺复兴”运动。其实质是新兴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为资产阶级政治经济服务,核心是“人文主义”,它追求个性解放和思想自由,要求以人为中心,不以神为中心,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人在现实生活中幸福。因此被称为“人被发现”。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先驱但丁,代表作品《神曲》;意大利艺术大师达·芬奇,代表作品《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英国文学巨匠莎士比亚,代表作品《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等。文艺复兴对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起着奠定思想文化基础的作用。
2、世界被发现——新航路的开辟:
15世纪新航路的开辟,迪亚士发现好望角;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达·伽马到达印度;麦哲伦的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殖民主义席卷亚非拉,相对孤立的世界由此开始连成了一个整体,它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的开始,因此是世界被发现;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并为欧洲最早进行殖民扩张开辟了道路,使欧洲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如英法等国成为世界殖民强国,同时使欧洲在一战之前一直成为世界经济中心。
(二)欧洲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扩大:
1、确立: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法国大革命
2、巩固扩大:俄国1861年废除农奴制改革;
3、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欧洲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获得突飞猛进地发展,尤其是德国发展速度最快,赶上和超过英法。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法、德、意、俄等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
二、欧洲实力的变化
1、一战:由于欧洲是一战的主战场,因此一战后,欧洲各国实力被美、日赶上,开始削弱。
2、二战:二战后,欧洲是一片战争废墟,实力进一步削弱,只能与美国组成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通过建立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集体防御体系来对抗苏联等东欧社会主义国家。
3、20世纪50年代开始,西欧各国逐渐走向联合,最终组成欧盟组织,实力得到一定的恢复。
三、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1、一战前是世界经济中心:由于近代史上欧洲最早确立资本主义制度,因此在一战前经济最发达,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中心。
2、一战后开始衰落:经济开始衰落,美国和日本开始崛起。
3、二战后走向联合并重新崛起:
(1)在美国的扶持下,经济开始恢复和发展,并逐渐走向联合。
(2)20世纪60年代(1967年),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六国成立了“欧洲共同体”组织,对外尽量“用一个声音讲话”。
(3)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开始出现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
(4)1993年欧共体发展为“欧洲联盟”。2003年欧盟成员国有15个,2004年5月,欧盟成员国达到25个。欧盟成立后,成员国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欧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成员国之间的合作日益密切,促进了各成员国的经济发展,提高了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欧盟的成立,大大促进欧洲各国经济的发展,增强了欧洲的综合实力,提高了欧洲各国的国际地位,使其成为牵制美国霸权政策的重要力量和未来多极化格局中的重要一极(促进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
中欧关系
一、中国古代史:友好交往
1、早在东汉时期,欧洲的大秦(罗马帝国)就与东汉王朝有往来。
2、元朝时,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华,受到元世祖忽必烈的赏识,在元朝中央政府任职,17年后回国。
二、中国近代史:欧洲列强联合起来侵略中国,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1840-1842年,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和掠夺原料,发动鸦片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1856-1860年,英法联军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和扩大侵略权益,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并且于1860年火烧圆明园,在此期间俄国还割占我国北方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进一步加深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3、1894-1895年,欧洲列强与美国支持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最后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4、为了镇压义和团的反帝爱国运动,1900-1901年,欧洲的英、法、俄、德、意、奥伙同美国和日本组成八国联军,发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
5、1919年1-6月,由英、法、美操纵的巴黎和会,与德国签订《凡尔赛和约》,不顾中国代表的反对,将原来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转让给日本,成为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
6、1921-1922年,由美、英、日操纵的华盛顿会议通过《九国公约》,使中国回复到由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7、二战期间,中国与欧洲的英、法、苏等国共同抗击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最终取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三、中国现代史(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
1、新中国成立后至20世纪60年代末,由于欧洲各国实力削弱,受制于美国,大部分国家只能追随美国敌视新中国,对新中国采取封锁、禁运和外交孤立政策。
2、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西欧国家经济重新迅速发展并且走向联合,实力大大增强,同时由于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使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西欧各国纷纷与中国建交
难点解析
1.
文艺复兴的实质是什么?其核心思想是什么?
文艺复兴通过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来弘扬人文主义精神,其实质是资产阶级的新文化运动,是自希腊智者运动以来欧洲出现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高举的是人文主义的旗帜,这场运动从恢复被基督教禁欲主义所泯灭的人性开始。其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
2.19世纪中期,标志着资产阶级统治加强的事件有哪些?
美国南北战争;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
由于工业革命的发展,工业资产阶级壮大起来,为了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他们要求掌握政权,为此,美国进行了南北战争,废除了黑人奴隶制;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于1861年签署废除农奴制法令;日本进行了明治维新。以上三件事标志着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
3.
如果没有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会不会爆发?会。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想重新瓜分世界,由此形成了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帝国主义军事侵略集团,两大集团之间展开疯狂的军备竞赛,世界大战一触即发。而萨拉热窝事件只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如果没有这一事件,帝国主义会寻找其他借口发动战争。
4.二战后,西欧国家由对抗走向联合的目的是什么?发展经济,避免战争。
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使西欧各国实力削弱,国际地位下降,因此,西欧各国领导人认为只有联合起来,加强合作,才能促进各国经济的发展和避免战争的再次发生,提高欧洲的国际地位。
达标专训
1.18世纪,法国以启蒙运动和资产阶级大革命结束了封建专制制度,这两大运动对世界的共同影响是
A.促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B.推动资本主义的确立和发展
C.放弃自由竞争形成垄断组织
D.有利于欧洲一体化发展进程
2.学者布克哈特说,在中世纪的欧洲,人类意识处在一层纱幕之下,这层纱幕是由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见组成的。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这层纱幕”在意大利最先消散是由于
A.罗马共和国崛起
B.新航路的开辟
C.文艺复兴的兴起
D.殖民扩张活动
3.文艺复兴始于意大利,新航路开辟始于葡萄牙.一个发现了“人”,一个发现了“世界”。它们共同推动了
A.大西洋沿岸经济繁荣
B.基督教思想的传播
C.进化论和相对论诞生
D.欧洲资本主义发展
4.“这场革命是历史上第一个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革命,它要解决的问题是:谁是国家主权的代表——国王还是议会?”“这场革命”是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美国独立战争
C.法国大革命
D.美国南北战争
5.以下是德国和奥匈帝国皇帝对1914年某个突发事件的看法。这个突发事件指的是
A.三国同盟的形成
B.三国协约的形成
C.萨拉热窝事件
D.第一次世界大战
6.下面这幅漫画描绘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结束后的国际形势?
A.第一次世界大战
B.第二次世界大战
C.朝鲜战争
D.科索沃战争
7.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1856年,以哪两国联军为主凶,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A.英美联军
B.美俄联军
C.俄法联军
D.英法联军
8.1949年初,苏联外长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声明:“美国现在正以经济方式向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渗透,因此,我们不得不采取必要的措施对其回击,以巩固我们的社会主义阵营。”材料中所说的“渗透”主要指的是
A.实拖马歇尔计划
B.成立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C.推行杜鲁门主义
D.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9.二战后西欧地位一落千丈,受到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威胁和控制。西欧有识之士认识到,只有消除仇恨和战争,走联合发展道路,最终实现欧洲的统一,才能重塑昔日辉煌。为此,20世纪60年代西欧国家建立了
A.欧洲联盟
B.世界贸易组织
C.欧洲共同体
D.亚太经合组织
10.许多欧洲人已经从“我是法国人”或“我是意大利人”转变为“我是欧洲人”,能够反映这一观念转变的是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举行起义,攻占了巴士底狱。当晚,路易十六惊恐不安,他问左右,“这是一场叛乱吗?”利昂库尔公爵答道:“不,陛下,这是一场革命……”
材料二:拿破仑曾屹立于法国和欧洲政治舞台20多年。他曾不无得意地说:“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40次胜仗,滑铁卢之战抹去了关于这一切的记忆。但是,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忘却的,它将永垂不朽……”
材料三:1871年5月21~28日,巴黎公社近200名战士在拉雪兹神甫公墓与5000名敌军展开殊死搏斗,终因寡不敌众全部壮烈牺牲,这就是悲壮的“五月流血周”。
⑴材料一“这是一场革命”中颁布的法律文献是什么?这场革命彻底摧毁了这个国家的哪种制度?
⑵为这场革命提供锐利思想武器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是什么?
⑶材料二“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忘却的,它将永垂不朽”中的“它”指的是什么?
⑷材料三中“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的第一个政权,请写出成为无产阶级锐利思想武器的著作是什么?为纪念“巴黎公社”而创作的全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战歌是什么?
⑸结合材料三谈谈“五月流血周”体现了巴黎公社战士们的什么精神?
参考答案
1-10
BCDAC
ADACC
11.(1)《人权宣言》封建专制制度
(2)启蒙运动
(3)《拿破仑法典》(《民法典》)
(4)《共产党宣言》《国际歌》
(5)面对强敌所表现出来的不畏牺牲、英勇战斗的革命精神。(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