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苏州中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十四)
第14讲
美国的崛起与中美关系
考点梳理
美
国
问
题
一、两次资产阶级革命
⒈独立战争
⑴背景(根本原因):英国殖民统治阻碍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⑵方式(性质):民族解放战争,加上资产阶级革命⑶领导阶级:资产阶级和种植园奴隶主阶级
领导人:华盛顿⑷导火线:1773年波士顿倾茶事件⑸时间:1775-1783年⑹开始的标志:1775年4月,莱克星顿战役
⑺经过
1776年7月4日(美国独立日),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转折点)—1781年,约克镇战役,英军投降—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⑻革命成果巩固:1787年,美国制定宪法。(或制定1787年宪法)宪法确立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总统制民主共和制),总统享有行政权;国会和最高法院分别掌握国家的立法和司法大权。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
意义:性质:美国独立战争既是民族解放战争,又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
意义:它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起了推动作用。
⒉南北战争
⑴背景(原因):北方资本主义经济和南方种植园经济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⑵方式:内战(或战争)⑶领导阶级:北方资产阶级⑷导火线:1861年3月,林肯就任美国第16任总统
⑸时间:1861-1865年⑹开始的标志:1861年4月,南方挑起战争⑺经过:(转折)1862年9月,林肯颁布《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1865年,北方胜利。
⑻重要文献:《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⑼意义:①性质: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②积极性: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经过这场战争,美国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废除了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③局限性: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种族歧视问题,美国黑人的地位仍然很低。
二、两次科技革命
1、第二次科技革命:更多地采用新技术、新设备,尤其在电力的使用方面,同德国一起始终走在资本主义国家的前列,经济发展极为迅速,19世纪末20世纪初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工业大国。如:爱迪生发明许多电器产品;莱特兄弟发明飞机;等等。
2、第三次科技革命:抓住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机遇,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重视基础教育,培养实用人才,并完成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
三、两次世界大战
1、第一次世界大战:在大战初期,严守“中立”;1917年,当战争接近尾声时,为了捞取战利品,撕去“中立”伪装,参加协约国一方作战。开始崛起。
2、第二次世界大战:二战前,保持所谓“中立”,纵容法西斯侵略政策,向交战双方出售武器,大发战争财;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参战,并参加组织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参加了北非、太平洋战场以及欧洲第二战场的一系列重大战役。参加了四次重要国际会议,推动了二战的进程。二战后,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
四、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美国经济的发展:一战后,美国经济出现短暂的繁荣,1929年,经济大危机在美国爆发,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美国实施罗斯福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美国经济缓慢地恢复,避免美国走上法西斯侵略扩张的道路。
1、时间:1933年.
2、方式(特点):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
3、目的:A、根本:巩固资产阶级统治、维护资本主义制度。B、直接:消除经济危机。
4、中心措施:通过《国家工业复兴法》,对工业进行调整。
5、评价:(1)积极性:①对美国:罗斯福新政取得了显著成效。美国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②对资本主义发展史: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与管理得到加强;新政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提供了范例,在美国和世界资本主义制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例:20世纪30年代,有人在纽约做一次民意测验,结果发现,罗斯福总统最受欢迎,他后面才是上帝。“罗斯福总统最受欢迎”的原因是他领导美国人民(
)
A.取得了民族独立
B.废除了黑奴制度
C.度过了经济危机
D.战胜了法西斯国家
C
五、二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
第一阶段: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战争结束后,经过恢复与改造,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第二阶段:20世纪七八十年代,70年代发生危机,经济地位下降;面对危机与通货膨胀,经过不断调整,80年代中期以后,经济形势好转,但债务负担沉重。
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通过调整政策,经济持续稳定发展,进入新经济时代(新经济的特点是信息化和全球化)。
中
美
关
系
一、新中国成立之前
1、1856-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美国与俄国成为英法侵略中国的帮凶,强迫中国签署不平等条约,侵犯中国的主权和利益。
2、1900年,美国与英、法、日、德、意、俄、奥匈帝国等国家组成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1901年强迫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使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中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1919年6月,美国伙同其他协约国与德国签订《凡尔赛和约》,规定德国在山东的全部权益由日本继承,由此引发了五四运动。
4、1922年,美、英、法、日、意、荷、比、葡、中在华盛顿签署了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打击了日本独占中国的计划,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更多方便,使中国恢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宰割)的局面。
5、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年国家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中美两国共同抗击日寇。
6、1945年2月,美、英、苏三国首脑在雅尔塔召开会议,决定成立联合国,美、英、法、苏、中成为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会议还严重侵害了中国的主权。
7、1945-1949年,美国实行“扶蒋反共”政策:支持蒋介石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
1、新中国成立的前面20多年,美国对新中国采取敌视和外交孤立政策:派遣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干涉中国内政。同时阻挠新中国重返联合国。
2、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美国主动改善同新中国的关系: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双方在上海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中美两国二十多年的对抗结束,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8年12月,中美双方发表《建交公报》。1979年元旦,中美正式建交。
3、中美两国领导人多次互访,增进了解,增强了交流,扩大了经贸往来。
4、2006年4月20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华盛顿出席了美国12年友好团体举行的晚宴并发表题为《全面推进中美建设性合作关系》的重要讲话。胡锦涛在讲话中就发展中美关系提出六点主张。
难点解析
1.
说说美国国旗的含义。
十三条红白相间的横条象征美国独立时的十三个州,五十颗五角星象征美国现在有五十个州。
例:国旗是国家的象征,国旗的演变见证着国家历史的变迁。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华盛顿亲历了图3的诞生
②图3是罗斯福新政时期的国旗
③图4引领着美国人民走向独立
④国旗的演变见证了美国领土的扩张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D
2.美国南北战争时期,林肯政府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什么?
维护国家统一。
1861年,美国南方奴隶主发动叛乱,美国面临着国家分裂危险,因此维护国家统一才是当时林肯政府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只有维护国家统一,才能最终废除黑人奴隶制。
3.
美国南北战争时期,林肯政府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什么?
废除黑人奴隶制,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
美国南北战争爆发前,南方黑人奴隶制的存在,严重阻碍了北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因为南方黑人奴隶制的存在,使北方资本主义发展严重缺乏劳动力、工业原料和产品销售市场。因此,美国南北战争时期,林肯政府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废除黑人奴隶制,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
4.
19世纪中期,美国和俄国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共同问题是什么?
它们都急需自由劳动力。
19世纪中期,美国由于南方盛行黑人奴隶制,占有大量劳动力,这正是北方资本主义发展所急需的,俄国由于农奴制的盛行,大量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没有人身自由。因此说,19世纪中期,美国和俄国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遇到共同问题是急需自由劳动力。
5.华盛顿会议中最大的受害国是哪个国家?中国。
1921-1922年,美、英、法、日、意、荷、比、葡和中国九国代表在华盛顿举行会议。1922年,九国代表签署了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这个公约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的完整,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这实际上打破了日本在一战期间独霸中国的局面,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使中国回复由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6.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两国在上海发表《中美联合公报》,这一事件标志着中美20多年的对抗结束,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例: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的标志性事件是(
)
A、26届联大的召开
B、《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
C、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亚太经合组织建立
达标专训
1.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创办于1853年。它首先见证的美国历史应该是
A.葛底斯堡战役
B.南北战争爆发
C.华盛顿当选为美国总统
D.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2.美国从独立到今天200多年的历史是一部不断崛起的历史,不同历史时期的法律承载了不同的任务。《独立宣言》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所承载的任务分别是
A.独立与民主
B.独立与统一
C.改革与人权
D.人权与新政
3.下列关于美国历史的说法正确的是
A.《独立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美国真正实现了国家独立
B.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
C.美国实施了罗斯福新政,从根本上消除了经济危机
D.1972年尼克松访问中国,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4.政策的调整、创新是社会前进的重要推动力。回顾美国历史,19世纪60年代林肯政府的施政措施与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新政,在作用上的相同之处是:
A护了国家统一B.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全面于预
C.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D.清除了国内种族歧视
5.这个国家的出现,虽然只有240年的历史,但却演绎了大国兴起的罕见奇迹。它在欧洲文明的基础上,独创性地走出了一条自己的发展道路,将世界第一经济强国的位置占据了一个多世纪。“这个国家”诞生的标志是
A.《独立宣言》的发表
B.英国被迫承认这个国家独立
C.1787年宪法的制定
D.《人权宣言》的发表
6.右面这幅漫画形象地描绘了哪一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
A.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B.美国南北战争
C.俄国农奴制改革
D.日本明治维新
7.如图所示战役将美国直接卷入二战,美国对日作战的兵力主要投放于
A.太平洋战场
B.非洲战场
C.欧洲战场
D.中国战场
8.美国总统杜鲁门上台后曾一再声称:“(二战的)胜利把把领导世界的重担放到了美国人民的肩头”“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制度”“不管我们喜欢与否,未来的国际经济格局将取决于我们!”这主要表明
A.“冷战”局面已经形成
B.国际经济新秩序亟待确立
C.美图试图建立全球霸权
D.战后世界经济体系已经确立
9.下表是战后初期美国经济在资本主义世界中的比例
类别
工业生产
出口贸易
黄金储备
比例
50%
33.3%
75%
上表表明
A.美国已经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最为强大的国家
B.美国已成为世界上唯一的霸主
C.美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与战争和科技无关
D.美国已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
10.美国1933年总统大选之前,杰出听了两位候选人的最后一次竞职演说,其中有一位候选人的演讲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他说:要实行新政,带领美国人民走出经济危机的泥潭。杰克听的大为振奋,决定投这位候选人一票,这位总统候选人是
A.华盛顿
B.林肯
C.罗斯福
D.杜鲁门
11.2015年9月22日至2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中美关系已成为构筑21世纪大国关系的重要一环。回顾历史,两国之间的关系既紧张又缓和,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不同的特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弱国被欺】
材料一
1958年美国人伊罗生出版的《浮光掠影——美国关于中国与印度的形象》一书,将美国对中国的总体看法分我六个阶段;……②轻视阶段(1840-1905)……④赞赏阶段(1937-1945)……⑥敌对时期(1949-▲)
——摘编自袁明《略论中国在美国的形象》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在“②轻视阶段”,美国直接参与了那一次侵华战争?(1分)同一世纪20年代,在华盛顿会议上,美国伙同其他与会国签订的关于中国问题的条约是什么?(1分)
【并肩作战】
材料二
1941年12月,中美关系发生了转折性变化。美国开始正视中国战场对于抗击日本的巨大作用,迫切需要中国战场牵制与消耗日本的战斗力。
——张殿清《抗日战争时期的中美关系及启示》
(2)导致当时中美关系发生“转折性变化”的事件是什么?(1分)美国将1937-1945年定为对中国的“赞赏阶段”,你认为理由是什么?(1分)
【激烈对抗】
材料三
图三
(3)请举出图三反应的事件中的一位英雄人物,并写出该事件结束的标志。(2分)
【握手言和】
材料四
图四
(4)结合图四,请你为材料一中“⑥敌对时期(1949-▲)”填上一个结束时间,并说明理由。(2分)
【期待共赢】(1分)
材料五
近年来,由于美国实施重返亚太战略,在中国的钓鱼岛和南海问题上都可以看到背后美国的身影经济上美国不断实施贸易保护主义也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对外贸易,中美摩擦不断。
(5)通过探究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中美两国应该怎样做才能既保持两国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又能更好地维护世界和平?(1分)
参考答案
1-10
BBDCA
BACAC
11.(1)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分)《九国公约》。(1分)
(2)珍珠港事件;(1分)中国是亚洲战争的主战场,牵制了大部分日军,有利地支援了太平洋战场。(1分)
(3)黄继光、邱少云等;(1分)1953年《朝鲜停战协定》的签订。(1分)
(4)1972年;(1分)尼克松总统访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分)
(5)中美两国是世界大国,同时也是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不同的两个大国,两国关系直接影响到世界和平与稳定;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强,两国之间应该加强合作、发展友好关系,言之成理即可。(1分)
图3
图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