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苏州中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九)近现代资本主义发展潮流

文档属性

名称 2017届苏州中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九)近现代资本主义发展潮流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3.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5-18 19:48: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7届苏州中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九)
第9讲
近现代资本主义发展潮流
考点梳理
一、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1、文艺复兴——人被发现
14—16世纪人文主义为中心文艺复兴运动为欧洲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奠定思想文化基础。
2、新航路开辟——世界被发现
新航路开辟,使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二、资本主义制度(资产阶级统治)在欧美地区确立——早期欧美资产阶级革命(17—18世纪)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根本原因: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2)结果:建立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
(3)影响: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王朝的统治,建立了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专政,揭开欧美声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推动世界历史进程。
2、美国独立战争:
(1)根本原因:英国殖民统治阻碍北美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
(2)结果:推翻英国殖民统治,确立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总统制的民主共和制)。
(3)影响:美国独立战争既是民族解放战争,也是资产阶级革命,推翻英国殖民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政治体制,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障碍,推动法国大革命及拉美独立运动发生。
3、法国大革命:
(1)根本原因: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法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2)结果: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
(3)影响:法国大革命结束了法国封建君主制度,建立共和制的资产阶级专政,沉重打击欧洲各国的封建势力,是最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
三、资产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巩固和扩大)
1、时间:19世纪中期。
2、背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3、表现:①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②美国爆发南北战争,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既维护国家统一,又废除奴隶制度,进一步扫除资本主义发展障碍。③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上资本主义发展和对外扩张道路。
4、影响:①进一步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②加强殖民掠夺,给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带来灾难。
③客观上冲击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落后的制度,促进了社会进步④客观上也进一步加强了世界各国各地区之间的相互联系。
四、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1、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
2、背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下,生产和资本制度高度集中产生了垄断。
3、主要国家:美、德、英、法、日、俄、意。
4、发展状况:①美、德采用科技成果,发展快。②英法过份依赖殖民地,发展相对缓慢。
③日本开始崛起,俄国有所发展。
5、影响: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后起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列强争霸。德、意、奥三国同盟和英、法、俄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形成,最终导致“一战”爆发。
五、一战以后的资本主义世界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英法美等战胜国通过巴黎和会签订《凡尔赛和约》等条约,确立帝国主义国家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统治秩序,建立凡尔赛体系。
(2)美国等通过华盛顿会议签订《九国公约》,确立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
(3)影响: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使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短暂的和平。
2、1929—1933年经济危机。
(1)背景:1924—1929年短暂的和平刺激市场虚假繁荣,生产和销售矛盾日益突出。
(2)首发国家:美国。
(3)特点:持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广,破坏性大。
(4)影响:A、加深了资本主义各国严重的社会危机。B、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
(5)主要资本主义应对措施。
①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通过国家干预来解除危机。
②德国纳粹党上台,建立法西斯专政,形成欧洲战争策源地。
③日本军部控制内阁,建立法西斯专政,发动“九一八”事变,世界大战亚洲策源地形成。
④德、意、日结成轴心国集团,1939—1945年挑起“二战”。
六、二战以后的资本主义世界
(一)美国霸主地位的确立
1、背景:①发展新兴工业,经济稳定发展②利用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占领广阔的市场。
2、表现:①欧洲推行“冷战”政策,出台杜鲁门主义,实施马歇尔计划,成立“北约”组织。②在亚洲支持蒋介石打内战,发动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
(二)西欧和日本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1、共同原因:①借助了美国的援助和大力扶持。②创设了较为和平的政治环境,制定符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政策。③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培养人才,引进最新科技成果。
2、表现:①20世纪50-70年代,西欧和日本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②欧洲一体化进程加速,欧盟成立,欧洲国际地位提高。③20世纪60年代末,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
3、影响:资本主义世界美、日、欧盟三足鼎立局面开始形成,美苏两极格局结束后,日本和欧盟成为推动世界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的重要力量。
(1)涉及范围特别广:影响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造成农业、工业、商业等危机。
(2)持续时间比较长:从1929年到1933年,前后共5个年头。
(3)破坏性特别大: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了1/3以上,贸易总额缩减了2/3。
6.战后美国、西欧、日本的发展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有哪些启示?
(1)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
(2)我们要坚持科教兴国的战略,抓住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机遇,重视发展教育,培养各种人才,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作贡献。
(3)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的方针。对内改革,适时地调整经济政策;对外开放,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达标专训
1.《全球通史》一书中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源可以在国会和斯图亚特王朝之间的冲突中找到。”其“根源”指的是
A.苏格兰人民爆发反抗国王的起义
B.国王召集议会要求增加政府税收
C.议会议员猛烈抨击国王独断专权
D.封建专制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2.这个国家的出现,虽然只有240年的历史,但却演绎了大国兴起的罕见奇迹。它在欧洲文明的基础上,独创性地走出了一条自己的发展道路,将世界第一经济强国的位置占据了一个多世纪。“这个国家”诞生的标志是
A.《独立宣言》的发表

B.英国被迫承认这个国家独立
C.1787年宪法的制定
D.《人权宣言》的发表
3.“人生来是自由的,在权利上是平等的,自由是指有权从事一切无害于他人的行为……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这段材料选自
A.《人权宣言》
B.《独立宣言》
C.《权利法案》
D.《法典》
4.某条约第2条规定:“如果意大利未有直接挑衅行为而遭到法国进攻,不论其理由为何,其他两缔约国必须以他们的全部军队给予被攻击的一方以援助……”这一条款中的“其他两缔约国”指
A.德国、奥匈帝国
B.法国、俄国
C.英国、法国
D.英国、俄国
5.法国作家巴比斯的《战火》中有这样一段描述:“(战场上)到处散布着破碎弹片,折断了的武器以及成堆的尸体……其中有些人被抛到十五英尺高,断腿残肢挂在那些幸存的树枝上。”该场面应发生在100年前的
A.凡尔登战役
B.莫斯科保卫战
C.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D.诺曼底登陆战
6.马克思在1862年10月发表的《北美事件》中说:“他向敌人迎面投掷过去的,永远也不会失去其历史意义的最严厉的法令……这份在联邦成立以来的美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文件”上文中的这份文件
A.消除了种族歧视现象
B.标志着美国的独立
C.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
D.限制了总统的权利
7.当日本在19世纪中叶开始面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威胁时,能够以这些国家为榜样,顺利地实现了本国的社会变革,走上独立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文中的“社会变革”指
A.大化改新
B.武装倒幕
C.明治维新
D.废除农奴制
8.近年来,美军与中国周边国家日本、菲律宾频繁军演,插手中国东海、南海事务,其狼子野心与上世纪初的行为如出一辙。上世纪初,美国为争夺亚太地区的霸权
A.签署了《九国公约》
B.参加了巴黎和会
C.提出了“门户开放”政策
D.加入了国际联盟
9.杜鲁门在敦促国会尽早通过马歇尔计划的特别咨文中说:“要使经济复兴获得成功,必须采取某种对付内部和外部侵略的保卫性措施。”此后采取的“保卫性措施”是建立
A.国际联盟
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华沙条约组织
D.世界贸易组织
10.1933年,罗斯福总统收到经济学家凯恩斯的来信:“您已经成为各国力求在现行制度范围内运用明智试验以纠正我们社会弊病的人们的委托人。”罗斯福“明智试验”的中心措施是
A.调整工业
B.整顿金融业
C.削减农业产量
D.兴建公共工程
11.残酷惨烈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曾经促使人们对民族国家和战争的反思达到空前的程度。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希特勒是通过许诺解决失业问题、砸碎《凡尔赛和约》的枷锁……赢得支持的;……大萧条为他赢得了狂热的听众……因为他为他们的不幸找到了替罪羊。
——《全球通史》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使整个欧洲遭受了几乎是致命的打击。……导致了欧洲的整体衰落。不仅如此,欧洲还被苏联和美国划分为东西两大势力范围,……只有走联合之路。于是,从经济上的煤钢联营入手,启动了西欧的联合进程。
——《世界近现代史》
材料三 1986年共同体的年国民生产总值高达2.6万亿美元,……共同体代表西欧已成为西方世界美、欧、日三足鼎立中的一足。
——《世界史·现代史编》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凡尔赛和约》”是哪一国际会议签订的?这一会议的操纵国中有哪两个欧洲国家?“大萧条”指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东西两大势力范围”所反映的世界政治格局是什么?据材料二,归纳促使西欧启动联合进程的主要因素。
(4)材料三中的“共同体”指的是哪一组织?据材料三,列举共同体的经济发展状况。
(5)综上所述,概括二战前后西欧国家间关系的不同影响。
参考答案
1-10
DAAAA
CCABA
11.(1)巴黎和会。英国;法国。
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
(2)两极格局。二战的打击(欧洲的衰落);冷战的影响。
(3)对抗;联合。
(4)欧洲共同体。年国民生产总值高达2.6亿美元;成为美、欧、日三足鼎立中的一足。
(5)对抗俱损,联合双赢。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