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苏州中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六)
第6讲
近代中国人民救亡图存道路的探索
考点梳理
1.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近代化探索
名称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主张
自强、求富
变法图强
三民主义
民主、科学
代表人物
曾国藩李鸿章
康有为梁启超
孙中山
陈独秀李大钊
领导阶级
地主阶级洋务派
资产阶级改良派
资产阶级革命派
资先进知识分子
学习内容
西方的先进技术
西方君主立宪制
西方民主共和制
西方的先进思想
性质
统治者自救运动
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思想解放运动
结果
失败
失败
袁世凯窃取果实
历史意义
客观促进资本主义产生,为中国近代化开辟道路
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中国人民觉醒,推动中国的近代化
推翻清朝统治,结束封建帝制,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思想解放作用,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创造条件。
不足
没使中国富强
未挽救民族危机
革命最终失败
对文化绝对化
例:1.【四川成都卷】作为晚清“四大名臣”之一,他创办了汉阳铁厂,使“汉阳造”闻名天下,堪称中国重工业的奠基人。这里的“他”是指(
)
A.曾国藩
B.李鸿章
C.张之洞
D.左宗棠
2.【江苏盐城卷】下列是一组中国近代历史的图片,与这组内容吻合的主题是(
)
江南制造总局
福州船政局
汉阳铁厂
大生纱厂
A、洋务企业产生B、近代工业兴起和发展C、外国资本主义扩张D、社会主义国营企业建立
3.【天津卷】为宣传维新变法,康有为、梁启超创办了(
)
A.《万国公报》
B.《民报》
C.《每周评论》
D.《新青年》
4.【重庆B卷】“武汉义旗天下应,推翻专制共和兴”。该事件(
)
①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②是中国近代化的起步
③推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④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
③④
5.【山东菏泽卷】5月,台湾新党主席在“新五四运动”集会上表示,当年的五四运动,知识分子请来“德先生”(民主)、“赛先生”(科学)救亡图存,今天我们则需要另一位“劳先生”(法治)。中国请来“德先生”、“赛先生”最早是在(
)
A.太平天国运动
B.维新变法运动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无产阶级的探索——新民主主义革命
(1)简单经过:
①开端: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
②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诞生(“一大”)
③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国民革命):1924-1927年
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实现第一次合作,进行北伐战争,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
④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土地革命):1927-1937年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中国革命,在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斗争中,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⑤抗日战争:1937-1945年
中国共产党实现与国民党实现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最终取得了伟大胜利。
⑥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解放战争):1946-1949年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三年的解放战争,最终推翻了国民党在大陆的反动统治,建立了新中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2)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①国内意义: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
②国际意义: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例:1.【福州卷】发生在1919年的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划时代的大事。它标志着中国(
)
A.近代史的开端B.近代化的起步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D.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山东德州卷】某同学在自己编写《红军长征》剧本时,设计了以下几个历史场景,其中与史实相符的是(
)
A.第四次反“围剿”失利使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B.强渡大渡河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
C.甘肃会宁会师是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
D.四渡赤水使红军跳出了敌人包围圈
3.【四川广安卷】在电视剧《亮剑》中,八路军独立团团长李云龙说:“我们要主动‘关照’日本鬼子,让它尝尝被八路军打的滋味。”抗日战争中,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大规模主动出击日军,以破坏敌人交通线为主要目标的战役是(
)
A.淞沪会战
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
D.忻口会战
难点解析
1.
归纳中国四次近代探索的主要内容。
技术:洋务运动。制度: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思想:新文化运动。
例:【江苏连云港卷】有学者认为,甲午战争后,中国开始由“政策创新”转向于“制度创新”。这里的“制度创新”指的是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国民革命
2.
四次近代化探索运动中,哪一次探索促进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洋务运动。
例:【山东聊城卷】实现工业化是中国人梦寐以求的愿望。请回答:
(1)洋务派在新旧交替的历史背景下开始近代工业建设。洋务派工业建设的成就有哪些 (2分)作用是什么 (2分)将答案分别填写在下面的表格里。
成就
作用
(2)1893年,有人写信给张之洞说:“方今机器之利,粤人知其益者,十之八九;两江闽浙,十之二三,河洛以北,万不得一。”这段话反映了近代工业发展的什么问题 (1分)
(3)近代工业举步维艰,制约其发展的主要有资金、技术、市场、政治环境诸方面因素。将制约近代工业发展的具体表现分别填写在下面的表格里。(4分)
方
面
具
体
表
现
资
金
技
术
市
场
政治环境
(4)近代许多工业品都带有“洋”字,如洋车、洋枪、洋炮、洋油、洋布、洋灯、洋伞等,今天这些词语大都消失了。洋名消失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分)
3.
从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到井冈山根据地的创建,再到井冈山会师,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终于找到了一条怎样革命道路?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例:【江苏连云港卷】“山歌越唱越开怀……井冈山找对革命路径来。”民歌中的“革命路径”是指(
)
A占领中心城市
B.实施战略决战
C.和平夺取政权
D.农村包围城市
4.我们从中国抗战胜利中可以得出哪些结论(获得哪些启示)?
(1)落后就要挨打,大力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2)正义必将战胜邪恶,侵略者没有好下场。
(3)战胜民族敌人,不同阶级、阶层应搁置矛盾争议,建立民族统一战线,共同御侮。
达标专训
1.“这项持续了约三十五年的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东西……却完全被忽视了。”材料中的“运动”是指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2.某小组确定的学习主题是“洋务运动”。下列选项与该主题直接相关的有
①打着“自强”“求富”的旗号
②废除科举制创办京师大学堂
③代表人物有曾国藩、李鸿章
④建成了北洋水师等近代海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近代中国曾有人指出:“(土耳其)不变旧法,遂为六大国割地废君,而柄其政。日本一小岛夷耳,能变旧法,乃能灭我琉球,侵我大国。前车之撤,可以为鉴。”“伏惟皇上……破除旧习,更新大政”。由此可知他主张
A.学习西方、发展科技
B.变法维新、救亡图存
C.解放思想、宣扬民主
D.发动民众、进行革命
4.2016年是辛亥革命爆发105周年,如果以“追寻共和足迹”为主题出一期板报,请在下列内容中选取可用素材并按顺序排列
①成立中国同盟会
②公车上书
③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④武昌起义
⑤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⑥建立兴中会
A.⑥①④⑤③
B.⑥②①④③⑤
C.⑥①④③⑤
D.⑥②①④⑤③
5.1936年,毛泽东回忆说:“我在师范学校学习时,就开始读这个杂志(指《青年杂志》)了。我非常钦佩胡适和陈独秀的文章。他们代替了已经被我抛弃的梁启超和康有为,一时成了我的楷模。”《青年杂志》对青年毛泽东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主要是因为它宣扬
A.民主科学
B.自强求富
C.变法图强
D.三民主义
6.梁启超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第三期感觉不足后,进行的近代化探索
主要是指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7.在近代中国系列救亡图存的运动中,洋务运动求自强,戊戌变法图立宪,辛亥革命建共和,使中国逐渐融入工业文明的大潮。这些运动
A.完善了近代中国的民主制度
B.取得了反抗外国侵略的胜利
C.完成了民族振兴的历史使命
D.反映了近代化道路的艰辛探索
8.《全球通史》中写道:“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还给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和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感情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材料中的“这场运动”指的是
A.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9.1938年的一天,毛泽东跟董必武谈起一件他们共同经历的往事,涉及这样一些关键信息:上海法租界、陈独秀、嘉兴南湖、共产主义。据此推断这件往事是
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中国共产党成立
D.第一次国共合作
10.为迎接中国共产党的生日,某校学生决定编排历史情境剧《红旗飘扬》。其中有一场景与历史史实不符,请帮忙找出来
A.南昌起义——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
B.井冈山会师——成立中国工农红军,巩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C.遵义会议——毛泽东思想写进中国共产党党章,成为指导思想
D.红军长征——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为开创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还表现在任用大批各族贵族为官;实行并非屈辱而是民族友好的“和亲”政策。唐朝时期,各族之间战事较少,和平相处,共同发展成为主流,中华文明进入一个新的高峰。----摘编自施建中《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北伐战争是共产党提出的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军阀的口号下进行的,在北伐进军的过程中,共产党人在军队政治工作和发动工农群众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苏联军事顾问的帮助和苏联提供的物资支援也起了重要作用。北伐战争所以能在短时间内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是共同两党合作结出的硕果。----胡绳《中国共产党七十年》
材料三
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次日,美英对日宣战……12月9日,丘吉尔致电蒋介石:“英国与美国业被日本攻击。我等向为良友,现则同对一敌共同奋斗矣!”16日,罗斯福致电蒋介石,提议在重庆、新加坡莫斯科三地分别召开军事会议,筹设永久性机构,“以设计及指挥我等共同之努力”。重庆国民政府梦寐以求的局面很快就要实现了。
----杨天石《抗战与战后中国》
(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产生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一例唐蕃通婚、建立深厚民族感情的史实。(2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北伐战争能迅速取得胜利的国内因素。(2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第二次世界大战在该阶段呈现的主要态势。(4分)
(4)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综上,你能悟出什么道理?(2分)
参考答案
1-10
ADBCA
DDDCD
11.(1)影响:使各民族和平相处,共同发展,中华文明进入新的发展高峰。(1分)
事例: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唐中宗把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或:唐朝把金城公主嫁到吐蕃)。(1分,举出其中任一点史实即可)
(2)中国共产党发挥了巨大作用、做出了巨大贡献;国共两党的合作。(每点1分,共2分。如答出“工农群众得到组织和发动”也可同等给分,但总分不得超过2分)
(3)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或规模进一步扩大);国际力量逐步走向联合,共同抗击法西斯。(每点2分,共4分)
(4)团结与合作是实现国家稳定、发展和应对挑战的保证;凝聚各种力量是促进各项事业发展的保障。(2分。只要围绕“团结”“合作”这一核心意思,表达清楚,即可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