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苏州中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人民政权的巩固

文档属性

名称 2017届苏州中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人民政权的巩固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5-18 19:51: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7届苏州中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七)
第7讲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人民政权的巩固
考点梳理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筹建新中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毛泽东。五星红旗。《义勇军进行曲》北京,公元纪年。人民英雄纪念碑。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国大典
(1)时间:1949年10月1日;地点:北京天安门广场。
(2)意义:标志着新中国的诞生(成立)。
3.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
(1)国内意义: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结束被侵略被奴役历史,成为独立国家;中国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2)国际意义:壮大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斗争。
例:【广东卷】某导演准备拍摄一部反映1949年共和国诞生的纪录片。其中,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新纪元”可选的画面是(

A.淮海战役
B.渡江战役
C.开国大典
D.三大改造【答案】C
二.继续全国解放事业:西藏和平解放:1951年10月。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
例:1.【山东聊城卷】与右边这幅珍贵的历史照片相符合的事件是
A.制定《共同纲领》
B.作出抗美援朝决策
C.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答案】A
2.【贵州安顺卷】3月24日,是西藏百万农奴解放55周年纪念日。当日,西藏各地群众以不同方式共同庆祝这一盛大节日。由于特殊的地理、历史原因,西藏解放推迟至1951年。其解放方式是(

A.和平解放
B.武力攻克
C.民族区域自治
D.一国两制A
三.人民政权的巩固
1.抗美援朝:1950年10月-1953年7月
原因:美国侵朝威胁到中国安全。彭德怀。中国人民志愿军。上甘岭。邱少云
最可爱的人。
2.土地改革:(1)原因: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2)开始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3)意义:土地改革完成,摧毁封建土地所有制,地主阶级被消灭;成为土地的主人。人民政权更加巩固,解放农村生产力,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例:【四川遂宁卷】注重历史图片的史料价值,从历史图片中获取历史信息,是历史课堂上不可或缺的基本能力要求,下面几幅图片记载的历史事件是(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1950—1952年土地改革
C.农业生产合作化运动
D.人民公社化运动【答案】B
难点解析
1.
什么事件标志着中国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的梦想?
例:【湖北十堰卷】下列哪一事件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人民梦寐以求的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

A.新中国的成立
B.三大改造的完成
C.“一五”计划完成
D.土地改革完成【答案】A
2.
抗美援朝战争有何历史意义?
(1)捍卫亚洲和世界的和平;(2)保卫国家的独立与安全;(3)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例:【云南昆明卷】建国初期,捍卫了亚洲与世界和平,保卫了国家独立,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的事件是(

A.《共同纲领》的颁布
B.抗美援朝
C.西藏和平解放
D.土地改革【答案】B
3.1950年至1952年的土地改革有没有建立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为什么?
没有。土地改革是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仍然属于私有制。1956年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才标志着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
达标专训
1.某导演拍摄一部反映1949年共和国诞生的纪录片,其中标志“中国历史进入新世纪”的画面是
A.淮海战役
B.渡江战役
C.开国大典
D.三大改造
2.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你认为下列人物中谁最有资格获得“中国人民志愿军勋章”
A.王进喜
B.孔繁森
C.黄继光
D.焦裕禄
3.2016年4月1日,由韩国政府移交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三批烈士遗骸在沈阳安葬。这些烈士牺牲在下列哪次战争中
A.甲午战争
B.抗日战争
C.辽沈战役
D.抗美援朝
4.到1952年底,这项经济改革成功地把43%的中国耕地重新分配给60%的农村人口,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据此判断,这项改革是
A.土地改革
B.社会主义改造
C.人民公社化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5.1952年底,一广播站以“你幸福吗?”为题征询广大农民的感受,他们普遍给予肯定的答复。这时期中国农民的幸福感主要来自
A.分到了梦寐以求的土地
B.积极投身“大跃进”运动
C.参加了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6.图表法是梳理历史知识的有效方法。下列表格内容反映的是
A.抗美援朝
B.土地改革运动
C.西藏和平解放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7.学校每周都有一次升国旗仪式,每当奏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我们都会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历史上确定五星红旗为国旗、《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的会议是
A.七届二中全会
B.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全体会议
C.十一届三中全会
D.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8.唇亡齿寒,中国人民深谙此中的道理,为此中国人民志愿军进行了一场波澜壮阔的战争。它是
A.北伐战争
B.抗日战争
C.解放战争
D.抗美援朝
9.新中国成立后,为巩固、建设新生政权做出了一系列的努力。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西藏和平解放
②“一五计划”开始实施
③抗美援朝战争爆发
④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A.③①④②B.③④①②C.④①②③D.④③②①
10.《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上甘岭》、《谁是最可爱的人》等作品,都涉及到
A、北伐战争
B、抗日战争
C、抗美援朝
D、土地改革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历史的事实早巳告诉我们,朝鲜的存亡
与中国的安危是密切关联的。唇亡别齿寒,户破则堂危。中国人民支援朝蚌人民的抗美战争不只是道义上的责任。而且和我国全体人民的切身利害密切地关联看,是为自卫的必要性所决定的。
材料二
在土改基本完成的那一年,全国粮食产
量比1949年增长42.80石,农业的飞速发展为整个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坚实基础。
(1)材料一中“历史的事实”指的的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哪一史实 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的目的是什么
(2)为什么“在土改基本完成的那一年.全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长42.80%”?
(3)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两则材料之间的联系是什么
参考答案
1-10
CCDAA
BDDAC
11.
(1)甲午中日战争;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大意相同即可)
(2)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3)抗美援朝战争保卫了新中国,为土地改革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安全保障;土地改革运动顺序实施,恢复和发展了农业经济,有力地支援了抗美援朝战争。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