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0张PPT。岳麓版﹒七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多民族政权并立与两宋社会变化第29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局 部统一西夏辽北宋自学归纳:1、 请列表归纳辽、北宋、西夏的建立时间、建立民族、建立者和都城。
2、了解契丹和党项这两个民族兴起的基本情况?
3、了解辽与北宋、西夏与北宋之间的关系。(战与和分别指什么?)思考讨论:1、结合“澶渊之盟”的内容,思考其影响。辽916年契丹族耶律阿保机上京北宋960年汉族赵匡胤东京西夏1038年党项族元昊兴庆勤动脑,勤动手 请列表归纳辽、北宋、西夏的建立时间、建立民族、建立者和都城。一
民族大家庭
政权篇岳麓版七年级下册第29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契丹族与党项族契丹族党项族一
民族大家庭
政权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效仿汉族的制度,发展生产,创制文字,国力不断增强。仿效唐宋制度,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鼓励垦荒,发展经济,创制文字。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合作探究 契丹族(辽)和党项族(西夏)的兴起并逐渐强大有哪些相同点?1、都重视学习中原文化,制定各项典章制度、并创制本民族文字;
2、重视农耕,发展经济。
一
民族大家庭
政权篇契丹国建立后,发展生产、创制文字,国力不断增强。契丹文字契
丹
货
币契丹鸡冠壶一
民族大家庭
政权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西夏铜牌西夏货币西夏文字花形金盏托西夏瓦当一
民族大家庭
政权篇1.辽太宗(耶律德光)时,占领幽云十六州---与中原王朝的冲突加剧一、不打不相识(宋辽关系)二
化干戈为玉帛
交往篇2.从对辽用兵到“守内虚外”宋太祖晚期
北宋与辽保持友好关系宋太宗向辽发动数次战争遭到失败,
只好采取防御政策“守内虚外”二
化干戈为玉帛
交往篇一、不打不相识(宋辽关系)3.澶渊之战澶渊之战1.时间:2.交战双方3.交战地点:4.关键人物请同学们做一个小小军事家,结合课文和下图,完成下面的战争报告吧!攻方:守方:1004年辽北 宋辽北宋澶州(古称澶渊)寇准宋真宗一、不打不相识(宋辽关系)材料一
辽兵虽号称20万人,但孤军深入,粮饷不继,所过城市仅攻下两城,损失惨重,其余诸城皆在宋军手中。材料二
宋军顽强抵抗,射杀了辽军大将。之后宋真宗御驾亲征澶州,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问:
1、根据材料可看出,宋、辽哪一方占优势?
2、如果你是宋真宗,你会如何做?
3、历史上澶州之战结果如何?北宋辽宋议和,签订澶渊之盟4、辽宋议和——澶渊之盟
①签订双方:
②内容:
③评价:
北宋、辽辽朝撤兵,宋朝给辽岁币。一、不打不相识(宋辽关系)①宋辽为兄弟之国,辽圣宗年幼,称宋真宗为兄,后世仍以齿论。
②宋辽以白沟河为界(辽放弃遂城及涿、瀛、莫三州),双方撤兵;此后凡有越界盗贼逃犯,彼此不得停匿;两朝沿边城池,一切如常,不得创筑城隍。
③宋每年向辽提供“助军旅之费”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至雄州交割。
④双方于边境设置榷场,开展互市贸易。材料一:规定宋要给辽岁币,每年银10万两,绢20
万匹。
材料二:澶渊之盟以后,双方在边境地区开展贸易,
宋用丝织品、稻米、茶叶等,换取辽的羊、
马、骆驼等。
材料三:(战后几十年内)生育繁息,牛羊被野,
戴白(白头发)之人,不识于戈。
根据澶渊之盟的内容,结合材料,说说澶渊之盟有什么影响?(对辽、对北宋、对中华民族)一、不打不相识(宋辽关系)二
化干戈为玉帛
交往篇消极:
对于北宋来说,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的和约,“岁币”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积极:
使此后的辽宋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双方展开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边境地区的生产发展,从长远看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统一。一、不打不相识(宋辽关系)二
化干戈为玉帛
交往篇5.澶渊之盟的影响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战争 连年的战争使西夏受到很大损失,人民处于困苦之中 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重新开放边境贸易市场。 促进了双方经济、文化交流宋夏边界贸易兴旺阅读课文367页,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1.元昊称帝以后,西夏与北宋关系怎样?2.后来西夏为什么与北宋议和?3.订立宋夏和约内容是什么?4.宋夏和议有什么作用?二
化干戈为玉帛
交往篇一、战争与和平(宋夏关系)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课堂小结:西夏
(1038,党项族,元昊,兴庆府)辽(契丹)
(916,契丹族,耶律阿保机,上京)北宋
(960,汉族,赵匡胤,开封)共同开发东北、西北战→和战--------------->和
(澶渊之盟)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议一议 北宋与辽、西夏订立合约,对社会经济和民众生活有什么影响?